司法目录
㈠ 中国司法制度史的本书目录
结论
第一章 夏商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夏商的司法制度
第二节 西周的司法制度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司法原则
第三节 诉讼审判制度
第四节 司法监察制度
第五节 狱政管理制度
第六节 法律实施状况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刑事诉讼审判制度
第三节 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在司法审判制度中的体现
第四节 司法监察制度
第五节 监狱制度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制度的完备化
第二节 刑事诉讼审判的程式化
第三节 民事诉讼审判
第四节 司法监督制度
第五节 监狱制度
第五章 宋朝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刑事诉讼制度
第三节 强制措施
第四节 刑事审判制度
第五节 证据制度
第六节 民事诉讼与审判
第六章 疗西夏金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疗代司法制度
第二节 西夏司法制度
第三节 金代词法制度
第七章 元朝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与审判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与审判
第四节 司法监察制度
第五节 狱政管理制度
第八章 明朝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机关
第二节 诉讼制度
第三节 审判制度
第四节 司法监督
第九章 清朝的司法制度(上)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诉讼制度
第三节 审判制度
第四节 司法监察与监狱
第十章 清朝的司法制度(中)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刑事诉讼审判制度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与审判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制度
第五节 司法监察制度
第六节 狱政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清朝的司法制度(下)
第一节 领事裁判权的确立与清朝司法制度的若干变化
第二节 “就地正法”与司法权的下移
第三节 清末司法制度改革
第四节 近代律师制度的产生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的司法制度(上)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刑事诉讼审判制度
第三节 民事诉讼审判制度及律师制度
第四节 关于收回司法主权的斗争及处理涉外案件的法律规定
第五节 狱政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的司法制度(下)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政权司法制度
第十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制度
㈡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的目录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3.14)
附:历次宪法修正案相关条文对照表
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国努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程序的暂行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
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
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经济法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司法帽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㈢ 法学基础理论的目录内容
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范围
第一章 法的特征
第一节 法、法律的词义
一、汉语“法”与“法律”的演变
二、法与法律在西语中的区分
三、我国当代“法”与“法律”的使用
在我国当代法学理论中,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也有广狭两层含义。
第二节 法的形式特征
一、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法律通过对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法律的调控对象既是社会关系又是行为。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法律是以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规范。
法律的规范性。法律的概括性。法律的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范为主。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包括行为模式、条件假设和法律后果;这是法律的规范性最明显的标志。法律的规范性决定了它的效率性。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和认可
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法律的国家性。法律的普遍性。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凋整机制
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法律的利导件。法律的利导性取决于: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双向的。
四、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的强制力以法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法的程序性。近现代法律只是对法的程序标准加以正当化,使法律实施的方式更科学、更理性。
第三节 法的本质特征
一、如何认识法的本质
鉴别“本质”与“现象”;界定“内容”与“形式”;区分“实然”与“应然”。
二、法的意志性与规律性
法律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但我们却不能把法律与规律等同起来。
三、法的阶级性与共同性
法律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
四、法的利益性与正义性
从应然意义上讲,法律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
第二章 法律历史
第一节 法律历史概说
一、古代的法律
古代存在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历史类型的法。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共同点,所以在法学上常被合称为“古代法”。
二、资本主义法的产生与发展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资本主义法经历的发展阶段。
三、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中国社会主义类型的法的出现。
第二节 法律历史的规律
一、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跟随生产力发展进程渐变的规律。与国家同步产生的规律。与宗教、道德从融合到分化的规律。法律的产生经历了出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二、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断进步的规律。法律发展受经济条件决定。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与继承。依赖于革命或改革。
第三节 法律的历史传统
一、中西法律传统的差异
在法律哲学与法律精神方面。在法律结构与法律文化方面。在司法体制与司法程序方面。在法律形式与司法技术方面。在法律民族性与国际性方面。
二、法系与历史传统
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三、西方两大法系历史传统的比较
两个法系可从这些方面比较:法律渊源传统、法典编纂传统、法律结构传统、法律适用传统、诉讼程序传统。
第三章 法律作用
第一节 法律作用释义
一、法律作用的对象与实质
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是法的两大作用对象。而法要作用于社会关系必定要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调整。法的作用的实质。
二、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划分
法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的规范性特性。法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考察的。法的社会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规范作用是社会作用的手段,社会作用则是规范作用的目的,规范作用具有形式性和表象性,而社会作用则具有内容性和本质性。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
一、指引作用
二、评价作用
三、预测作用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
一、法的社会作用的方式
以法的形式确认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以法律手段调节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制裁也是法的社会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对权力和权利实行约束,促使权力的节制运行和权利的依法行使。法的组织与引导功能。
二、阶级统治作用和社会管理作用
第四节 法的局限
一、法律具有保守的倾向
法律具有不能适时应变的弊端。法律无法穷尽一切社会现象,因此会存在遗漏。法律语言给适用带来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法律存在着从管理走向强制,从控制走向压制的潜在危险。法律执行的高成本问题。法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
二、法的局限性与法治应当付出的代价
第四章 法律制定
第一节 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征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二、法律制定的特征
三、立法体制
第二节 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
二、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性相结合原则
三、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程序
一、法律议案的提出
二、法律议案的审议
三、法律议案的表决
四、法律的公布
第四节 法律效力
一、法律对人的效力
二、法律的空间效力
三、法律的时间效力
第五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及其种类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购原理和准则。
二、法律原则的作用
第一,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内容和价值倾向;第二,它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的重要保障;第三,它对法律改革有导向作用;第四,它指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和补充法律漏洞,对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
法律概念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基础上,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法律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第三节 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与结构
二、法律规范的种类
第六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结构
一、公法与私法
传统的法律体系。公法。私法。
二、社会法的出现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出现了经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等,它们是以传统公法要素与私法要素为基本框架、以传统公法和私法的调整方法为原型混合而成的第三种结构要素,我们称之为社会法。
三、三大结构要素的区别
三个结构要素在调整对象、作用方式、法律本位、法律价值等方面存在着区别。
第二节 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与原则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法律部门与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的关系。
二、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
将法律体系按照社会关系与调整方式两种标准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三、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
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部门法结构
现代法律体系中宪法的地位。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是在宪法的统领下,由三个结构要素(公法、私法和社会法)构成。划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主要包括政治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亲属法、经济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法等。
第四节 法的分类
一、法的分类概述
法律分类的目的。
二、法的一般分类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持别法。国内法和国际法。
三、法的特殊分类
公法和私法。普通法和衡平法。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第七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
二、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三、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关系主体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四节 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的概念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法律行为是指受法律控制和调整的,用法律作为评判标准因而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对法律行为,应从动机、目的和认知能力等内在方面进行认识。
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法律行为应从举动、手段和效果等外在方面进行认识。
第二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构成
法律责任的构成包括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二、法律责任的分类
法律责任的分类包括: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三、归责与免责
第三节 法律制裁
一、法律制裁的概念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法律制裁的种类主要有: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第九章 司法原理
第一节 司法权的性质
一、司法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的法定的分上关系。司法权是守护国家有关法律的一种权力,主要是指审判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从结合到脱离的历史演变。
二、司法权是判断权
司法权与行政权有实质性不问,司法是一种判断,而行政是一种管理。
第二节 司法的特征
一、司法的被动性
行政权在运行时具有土动性,而司法权则具有被动性。
二、司法的中立性
三、司法的形式性
行政权更注重权力结果的实质件,但司法权更注重权力过程的形式性。
四、司法的稳定性
五、司法的专属性
六、司法的法律性
行政权主体职业的非法律件,司法主体职业的法律性。
七、司法的终极性
八、司法的交涉性
行政权运行方式的非交涉性,司法权运行方式的交涉性。
九、司法的非服从性
十、司法的公平优先性
第三节 司法体制
一、西方司法独立的理由
二、司法权的体制保障
司法权的所有特性都要求司法在体制上的独立性,同时,要使上述特性还原给司法权的话,又都取决于司法权在体制上的独立性。
第十章 法律职业
第一节 法律职业特征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
二、法律职业的特征
法律的专业性和职业的专门性;法律职业机构的独立性;法律职业的分层性‘法律职业的伦理性;法律职业的一体化。
第二节 法律职业主体
一、法官
法官的地位;法官的资格;法官的独立;法官的权利和义务。
二、检察官
检察官的作用;检察官的职责:检察官的任职资格。
三、律师
律师的分类;律师的职能;律师资格。
第三节 法律职业伦理
一、法律职业伦理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职业伦理即法律职业道德,它集公共性、职业性与政治性十一体。
二、法律职业伦理的原则
人性原则;理性原则;人权原则;司法公正原则。
三、法律职业伦理的规范
法官、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律师职业伦理规范。
第十一章 法律思维
第一节 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
一、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的概念和分类。
二、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方式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思维,它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的品件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包括: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是一种站在人性恶的立场上思考的一切行为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求实的以寻求利益为日的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法律渊源的识别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渊源是指法官等职业法律群体对什么样的法律性资料具有法律效力的认定,它包括法源理论和法律表现形式两个方面。
二、法律渊源的识别
三、法律渊源的主要表现形式
法律渊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国际条约、法理学说、公平正义观念等。
第三节 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
一、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法律推理有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两种。
二、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的概念、待征、原则和方法。
法律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遵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各种法律性资料的法律意义所作的说明。
法律解释应具有合宪法、专门性及待处理案件的关联性特征。
法律解释的原则主要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
第十二章 法治国家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国家的释义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概念及其内涵;法治与人治、德治的区别,
二、法治国家的概念
三、法治的主体、客体和标准
第二节 法治观念
一、善法恶法观念
二、法律至上观念
三、法的统治观念
四、权利文化观念
第三节 法治原则
一、通过法律对权力的控制原则
二、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原则
三、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原则
四、公民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原则
第四节 法治条件
一、法制的统一性
二、法律的一般性
三、规范的有效性
四、司法的中立性
五、法律工作的职业性
㈣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作品目录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1月14日)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1月14日)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2月18日)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
(2008年4月17日)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4月29日)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2008年5月12日)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5月19日)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第二审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的罪名后能否加重附加刑的批复
(2008年6月6日)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
(2008年7月3日)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权人对人员下落不明或者财产状况不清的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案件如何处理的批复
(2008年8月7日)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8月21日)
1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9月22日)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11月3日)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11月25日)
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
(2008年12月18日)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停止执行死刑程序有关问题的规定
(2008年12月15日)
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2008年12月22日)
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司法解释等文件中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序号的决定
(2008年12月16日)
附录
……
㈤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的目录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
第四节 物与有价证券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 自然人的住所与监护
第四节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第五节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与个人合伙
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法人概述
第二节 法人的能力
第三节 法人机关
第四节 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
第五节 法人联营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第四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节 无效民事行为
第六节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第七节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第五章代理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代理权
第三节 无权代理
第六章 诉讼时效与期限
第一节 诉讼时效
第二节 期限
第七章 物权概述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和效力
第二节 物权的类型
第三节 物权的变动
第四节 物权的保护
第八章 所有权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与其他所权
第三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四节 相邻关系
第五节 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
第九章 共有
第一节 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按份共有
第三节 共同共有
第十章 用益物权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
第五节 地役权
第十一章 担保物权
第一节 抵押权
第二节 质权
第三节 留置权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竞合
第十二章 占有
第一节 占有概述
第二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和消灭
第十三章 债的概述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要素
第二节 债的发生
第三节 债的分类
第十四章 债的履行
第一节 债的履行规则
第二节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
第十五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
第一节 债的保全
第二节 债的担保
第十六章 债的转移和消灭
第一节 债的移转
第二节 债的消灭
第十七章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第一节 合同的订立
第二节 合同的内容和解释
第三节 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
第十八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
第二节 合同的解除
第十九章 合同责任
第一节 违约责任
第二节 缔约过失责任
第二十章 转移财产权利的合同
第一节 买卖合同
第二节 赠与合同
第三节 借款合同
第四节 租赁合同
第五节 融资租赁合同
第二十一章 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
第一节 承揽合同
第二节 建设工程合同
第二十二章 提供劳务的合同
第一节 运输合同
第二节 保管合同
第三节 委托合同
第四节 行纪合同
第五节 居间合同
第二十三章 技术合同
第一节 技术合同概述
第二节 技术开发合同
第三节 技术转让合同
第四节 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
第二十四章 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第一节 不当得利
第二节 无因管理
第二十五章 著作权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三节 著作权的主体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
第五节 著作权的限制
第六节 邻接权
第七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
第八节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第二十六章 专利权
第一节 专利权的主体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客体
第三节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四节 授予专利权的程序
第五节 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第六节 专利侵权行为
第二十七章 商标权
第一节 商标权的取得
第二节 商标权的内容
第三节 商标权的消灭
第四节 商标侵权行为
第五节 驰名商标的保护
第二十八章 婚姻家庭
第一节 结婚
第二节 离婚
第三节 夫妻关系
第四节 父母子女关系
第二十九章 继承概述
第一节 继承与继承权
第二节 继承权的取得、放弃、丧失和保护
第三十章 法定继承
第一节 法定继承概述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第三节 代位继承
第四节 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
第三十一章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第一节 遗嘱继承概述 第二节 遗嘱
第三节 遗赠
第四节 遗赠扶养协议
第三十二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
第二节 遗产
第三节 遗产的分割和债务清偿
第四节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
第三十三章 人身权
第一节 人格权
第二节 身份权
第三十四章 侵权责任概述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第三节 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第四节 共同侵权行为
第五节 侵权责任
第三十五章 各类侵权行为与责任
第一节 特殊主体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第二节 产品责任
第三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四节 医疗损害责任
第五节 环境污染责任
第六节 高度危险责任
第七节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八节 物件损害责任
㈥ 海贼王司法岛篇目录
263.司法之岛!Enies Lobby的全貌!
264.登陆作战开始!突击!草帽小子海贼团!
265.路飞猛冲!司法之岛的大决战!
266.与巨人族的攻防!打开第二道门!
267.杀出活路!腾空而起的火箭人!
268.跟上路飞的步伐!草帽小子一伙全力作战
269.路飞海贼团奔向新的战场!
270.还我罗宾!路飞对布鲁诺!
271.不要停止脚步!点起反击的狼烟!
272.路飞就在眼前!前往法院前广场集结
273.为了捍卫同伴!二档发动
274.回答我罗宾!草帽小子海贼团的呼唤!
275.罗宾的过去!被称为恶魔的少女!
276.宿命的母女!母亲之名奥尔维亚!
277-278奥哈拉的悲剧&说你想活下去!
279,跳下瀑布吧!路飞的信念!
280.男人的生存之道!索隆的野心和乌索普的梦想!
281.泪水编织而成的同伴的羁绊!娜美的世界地图!
282.离别造就了男子汉!香吉与乔巴.
283.一切都为了伙伴!黑暗中的女人罗宾!
284.绝不交出设计图!福兰奇的决断!
285.夺取五把钥匙!草帽海贼团 VS CP9!
286.恶魔果实的能力!卡库加布拉大变身
287.死也不踢女人!男子汉香吉的骑士道!
288.猫头鹰的失算!我的可乐是生命之水!
289.索隆的新招炸裂登场!剑名:狙击王!
290.无法控制!乔巴的蓝波球大变身!
293.泡沫使用者卡里法!逼近娜美的肥皂危机!
294.凶报传来,屠魔令发动
295.五个娜美?伴随幻象的反击!
296.娜美的决断,攻击暴走的乔巴
297.猎人香吉登场?赠送给谎言狼的挽歌
298.灼热的足技,SANJI的反击
299.白刃之间的猛袭!ZORO和KAKU强力斩击对决
300.鬼神索隆,气势逼人的阿修罗化身
301.斯潘达姆惊愕!屹立于司法塔上的英雄
302.罗宾解放!路飞与路奇的激战
304.不战胜对手就保护不了任何人!3档发动
305.战栗的过去 黑暗的正义与罗布 • 路奇
306.梦幻的人鱼?在渐渐失去意识之时
307.在炮火中沉没的岛屿!福兰奇悔恨的呼唤
308.等着路飞!彷徨之桥上的死战
309.注入信念之拳!路飞拼尽全力的“机关枪”!
310.伙伴,向着海里跳 ! 路飞一行最强牵绊
311.全体大逃脱!海贼的胜利之道!
312.谢谢你,梅利 在雪中消逝的分别之海
㈦ 国家司法考试必读法律法规汇编的目录
宪法、行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刑事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
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
民商经济法
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㈧ 司法考试教材的作品目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依法治国
第二节 执法为民
第三节 公平正义
第四节 服务大局
第五节 党的领导
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健全完善立法
第二节 坚持依法行政
第三节 严格公正司法
第四节 其他基本要求
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本体
第一节 法的概念
第二节 法的价值
第三节 法的要索
第四节 法的渊源
第五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第六节 法的效力
第七节 法律关系
第八节 法律责任
第二章 法的运行
第一节 立法
第二节 法的实施
第三节 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第四节 法律推理
第五节 法律解释
第三章 法的演进
第一节 法的起源
第二节 法的发展
第三节 法的传统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
第五节 法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四章 法与社会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法与经济
第三节 法与政治
第四节 法与道德
第五节 法与宗教
第六节 法与人权
法制史
第一章 中国法制史
第一节 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
第二节 唐宋至叫清日时期的法制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制
第二章 外国法制史
第一节 罗马法
第二节 英美法系
第三节 大陆法系
宪法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笫一节 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宪法在建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典的结构
第六节 宪法规范
第七节 宪法效力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节 选举制度
第三节国家结构形式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五节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五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四节 国务院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七节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第六章 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
第二节 宪法的修改
第三节 宪法的解释
第四节 宪法实施的保障
经济法
第一章 竞争法
第一节 反垄断法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章 消费者法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
第三章 银行业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法
第二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第四章 财税法
第一节 税法
第二节 审计法
第五章 劳动法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
第三节 劳动基准法
第四节 劳动争议
第六章 土地法和房地产法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第一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七章 环境保护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环境责任和环境纠纷
国际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法的渊源
第二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法的关系
第二章 国际法律责任
第一节国际法的主体
第二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和形式
第三节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第一节 领土
第二节 海洋法
第三节 国际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
第四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第一节 国籍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第四节 国际人权法
第五章 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外交关系法
第三节 领事关系法
第六章 条约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条约的缔结
第三节 条约的效力
第四节 条约的解释和修订
第七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第一节 国际争端与解决方法
第一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第八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作战手段的限制和对战时平民及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第三节 战争犯罪
国际私法
第一章 国际私法概述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范围
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渊源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主体
第一节 自然人
第二节 法人
第三节 国家和吲际组织
第四节 外国人的民商事法律地化
第三章 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第一节 法律冲突
第二节 冲突规范
第三节 准据法
第四章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
第一节 识别
第二节 反致
第三节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
第四节公共秩序保留
第五节 法律规避
第五章 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第二节 物权
第三节 债权
第四节 商事关系
第五节 婚姻与家庭
第六节 继承
第六章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
第一节 国际民商事争议概述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
第三节 国际民事诉讼
第七章 区际法律问题
第一节区际法律冲突与区际冲突法
第二节 区际司法协助
国际经济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第三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第一节国际货物运输
第二节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支付
第一节 汇付与托收
第二节 信用证
第五章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第一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法
第二节贸易救济措施
第六章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慨述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七章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第一节国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第二节 国际投资法
第三节 国际融资法
第四节 国际税法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第一章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第二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审判制度法官职业道德
第一节 审判制度概述
第二节 审判机关
第三节 法官
第四节 法官职业道德
第五节 法官职业责任
第三章 检察制度与检察官职业道德
第一节 榆察制度概述
第二节 检察机关
第三节 检察官
第四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
第五节 检察官职业责任
第四章 律师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律师制度概述
第二节 律师执业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
第四节 律师职业道德
第五节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第六节 律师职业责任
第七节法律援助制度
第五章 公证制度与公证员职业道德
第一节 公证制度概述
第二节 公证员和公证机构
第三节 公证程序与公证效力
第四节 公证员职业道德
第五节 公证职业责任
㈨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的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司法机构和职官的设置与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司法机构与职官的设置源流
一、古代法官的起源——“士”
二、《周礼》所载周朝的司法机构及其职能
三、春秋战国时期司法官名变易及其职掌
第二章 秦汉时期司法机构与职官的设置及其变化
一、廷尉寺的设置与廷尉的职掌
二、其他中央机关的司法职能
三、地方司法机构的司法职能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随唐时期司法机构与司法官吏的变化
一、中央审判机构——大理寺的产生与职掌
二、中央司法行政与复审机构——刑部的产生与职官设置
三、其他中央与地方司法机构的职官与职掌
第四章 荣元时期司法机构与职官的发展变化
一、宋元时期中央司法机构的职官与职掌
二、宋元时期京畿与地方司法机构的变化
第五章 明清时期司法机构与职官司的设置与嬗变
一、明清时期刑部机构的变化
二、明清时期大理寺司法职能的变化
三、明清进期都察院的设置与“三司会审”
四、明代特务组织——“厂卫”对司法的干预
五、明清中央与京畿地区其他司法机构的司法职能
六、明清时期地方司法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七、清代理藩院的司法职能
八、清代刑名胥史与对司法的参与功能
第六章 清末司法机构的改革
一、司法行政管理机关——法部的设定
二、审判机关——大理院与各级审判厅的设立
三、司法检察机关——检察厅的设立
第二编 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诉讼制度的起源与变化
第二章 秦汉时期诉讼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诉讼制度的变化
第四章 宋元时期诉讼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明清时期诉讼制度的变化
第三编 中国古代审判制度的起源、发展与嬗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有审判制度
第二章 秦汉审判制度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随唐审判制度的逐步完善
第四章 宋元时期审判制度的发展
第五章 明清时期审判制度的变化
第四编 中国古代监狱管理制度的源流变化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监狱管理制度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监狱管理制度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随唐时期的监狱制度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监狱制度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监狱制度
第五编 中国古代司法监察制度的起源、发展与变化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司法监察制度的起源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司法监察制度的健全
第三章 明清时期司法监察制度的严密化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