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伊朗司法部

伊朗司法部

发布时间: 2022-04-21 15:25:27

1. 美国司法部调查是否违反伊朗制裁 华为称已遵守所有

4月25日,有消息称,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华为是否违反美国对伊朗的有关制裁,但目前的调查进展及具体指控尚未可知。据悉,此次美国司法部对华为的调查属于刑事调查,意味着华为有可能面临额外的“刑事处罚”。
对此,华为公司拒绝就是否被调查置评,并发表声明称,华为遵守其开展业务的国家的所有适用法律和监管规定,包括适用的联合国、美国和欧盟关于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与监管规定。
据外交部网站,外交部今日在回应美方对华为展开调查的消息时,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希望美方不要做进一步损害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商业环境信心的事,不要做进一步损害国际投资贸易正常、公正、互利发展的事。

2. 美对伊朗实施制裁有没效果

美国财政部23日发表声明,将对一家伊朗实体和10名个人进行制裁。声明称,被制裁对象曾对百余所美国高校发动网络攻击,盗取知识产权信息和数据。

美国副财长西加尔·曼德尔克23日表示,伊朗一直在从事针对美国及盟友国家的网络攻击,美国决不容忍这种行为。美财政部下属的外国资产管理局将冻结被制裁对象在美国司法管辖范围内的财产和权益,并禁止美国公民与之交易往来。

同在23日,美国司法部宣布,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的一个大陪审团已决定对马布那研究所的9名黑客提起诉讼。

3. 伊朗司法部宣布的两中国人进入伊朗是从启什岛还是从基什岛权威依据

启什岛

4. 伊朗商标的申请注册流程是怎样的

注册伊朗商标流程
1、伊朗商标查询
查询伊朗官方的商标手册以排除拟注册商标与在先权利商标因相同或相似而被驳回的可能性。
2、伊朗商标申请
向伊朗司法部下属的注册局提出商标注册的受理和审查申请。

5. 伊朗门的再掀波澜

1986年11月25日,华盛顿的晚秋使人觉得阵阵寒意,而此时的白宫东室内空气闷热、气氛紧张。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似乎预感到今天的气氛非同寻常。
不久,表情凝重的里根急步走上讲台。他看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会场,然后慢条斯理地说,由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副手诺思中校参与一起他一无所知和不能容忍的活动,他宣布接受波因德克斯特的辞职,并将诺思革职。他声称,这项活动未经他授权,直到11月24日他才获悉此事。他说,“出了这样的事,我很痛心。” 听众顿时屏住了气息。
司法部长米斯也走上了讲台,他宣布说,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周密调查后证实,美国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的款项,有1000至3000万美元被国家安全委员会转入尼加拉瓜反政府军在瑞士银行的账户,知情者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助理诺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也略知一二,但没有设法制止。里根总统和中央情报局对此毫不知情。以色列参与了此事。 米斯的话一讲完,会场上顿时一阵轰动,兴奋的记者们一窝蜂地涌向电话,电传机,争先恐后地向世界报道这条爆炸性的新闻。
案情复杂化了,伊朗军售案忽然演变成了“伊朗——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丑闻”,成为美国”自水门事件以来的最大轰动”。绕过国会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违反了武器控制法和国家安全法;以武器交换人质,与美国政府的政策相矛盾;而擅自挪用款项支援尼加拉瓜反政府军,又直接违反了 1934年的博伦修正案。几个问题相互交织,里根政府一错再错,使得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这时美国舆论界格外热闹,传闻不断,里根和他的政府面临更严重的危机。美国ABC广播网和《纽约时报》12月2日联合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是50%以上的人认为里根知道转移款项一事,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里根在掩盖事实,里根的支持率从1个月前的67%陡降至46%,下跌了21个百分点。新闻界则不断提出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并表示要穷追不舍,提出一系列的疑点和问题逼迫政府回答。
里根知道了什么?他是什么时候知道的?这是问题的关键。伊朗官员于11月28日发表讲话,威胁要公开麦克法兰1986年秘访德黑兰期间与“白宫某人”通话的录相带,以示里根“欺骗美国民众。”《纽约时报》12月8日进一步透露,麦克法兰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作证时说早在1985年8月里根就批准通过以色列向伊朗运送军火,这与官方宣布的里根只是事后才知道的说法不符。12月7日和10日,众议院议长奥尼尔和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索拉兹分别表示,他们坚信里根总统知道军售款项转移一事。
内阁成员中有多少知情者?11月27日,白宫内部有人向新闻界透露,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早在1985年就得知美伊接触,他对军售款项转移一事也了如指掌。里甘系里根多年挚友,他陷进泥潭,里根岂能清白如故?11月28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犯罪小组委员会给司法部写信,把副总统布什,白宫总管里甘,司法部长米斯,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及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人,统统列入怀疑对象。
军售款项到底转向何方?按照司法部长米斯11月25日的说法,给尼加拉瓜反政府军的钱是由以色列转交的。但第二天以色列表示,所谓转交行动与以色列“毫不相干”。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也断然表示他们分文未收。《纽约时报》于12月2日披露,这笔钱还部分地转给了安哥拉反政府军和阿富汗游击队,而不象官方所说的仅限于尼反政府军。12月14日,麻省的《洛维尔太阳报》又抛出一条爆炸性新闻,称军售款项中有多达500万美元用来资助11月国会中期选举中赞成援助尼反政府军的保守派候选人。
诺思的能量真有那么大吗?在整个“伊朗门”事件中,奥利佛·诺思是个格外引人注目的人物。他1943年生于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1968年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校毕业后,加入海军陆战队,赴越南作战。以其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忠心耿耿而深受上级赏识。海军陆战队司令曾称诺思为“热情先生”。里根也称赞说:“他有良好的行为纪录,他是国家英雄”。在越战中,诺思获得一枚银星勋章和两枚紫心勋章,朋友们称他为“兰博”。的确,诺思那鲜为人知的经历同“兰博”一样充满传奇色彩。据说,有一次他被10名越军包围,当时他身上只带着一把塑料叉子,情况十分危机,但最后诺思还是脱离险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81年,诺思由海军部长推荐,进入白宫工作。此后,他一直负有许多秘密使命,往往早晨在华盛顿,晚上则出现在欧洲某地追缉恐怖分子的现场!1985年10月,他参与策划成功地拦截载有劫特意大利邮船“阿基莱・劳罗”号的恐怖分子的埃及飞机。
在伊朗门事件中,诺思一直是个关键性人物。他亲自参加了同伊朗的交易,寻找出售武器的中间商,安排把出售武器所得款项存入瑞士银行,并 9次亲自指挥在尼加拉瓜境内空投补给。在美伊武器交易败露后,诺思销毁了大量有关文件。在被迫辞职后,他仍指使其女秘书霍尔到办公室取出匆忙中未来得及处理的文件,忠心耿耿的霍尔把文件藏在靴子里和衣服里,躲过白宫警卫的检查,带出来予以销毁,尽管诺思成绩“显赫”,但他只不过是个中校,那有这么大的胆量独自制定并实施如此一项复杂的计划?他销毁文件的举动是否有人指使?值得注意的是,诺思本人私下总对朋友发牢骚,说他所干的一切都是“奉命行事”那么,是谁下的命令?
随着案情的深入,公众的疑团越来越大。

6. 伊朗为什么向特朗普发出逮捕令

伊朗向特朗普发出逮捕令是因为此前发生的伊朗高级将领苏莱马尼遇袭事件。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RNA)消息,伊朗德黑兰检察官29日表示,伊朗已经向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36名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官员发布逮捕令,并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帮助实施逮捕。

当地时间29日,伊朗召开最高司法委员会会议,德黑兰检察官阿里·阿尔卡西梅尔(Ali Alqasimehr)在会上宣布伊朗对于苏莱曼尼之死所采取的行动:已经确认了36名参与暗杀苏莱曼尼的人,其中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的政治和军事官员。

伊朗司法部已经发布逮捕令,并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帮助实施逮捕。这些人将面临“谋杀和恐怖主义指控”。

(6)伊朗司法部扩展阅读

美方回应该事件:

据报道,对于伊朗发布逮捕令一事,美国伊朗事务特别代表胡克在当天回应称,“这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他表示,这一举动“具有政治性质”,美方的评估是,国际刑警组织不会发出此类通缉令。

同日,国际刑警组织也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其“不会考虑这种性质的请求”,并补充道,根据组织宪章,国际刑警组织不参与任何“政治、军事、宗教和种族活动”。

7. 美国历史上的“水门事件”“伊朗事件”是什么

水门事件或者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是关于总统竞选的政治丑闻。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水门事件: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有相关影视作品与此相关。

伊朗门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庆祝德黑兰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7周年集会的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突然宣布,麦克法兰曾秘访伊朗,时间是1986年5月28日。当时,麦克法兰带着4个人,装扮成机组人员,手持伪造的爱尔兰护照,乘一架装有武器零件的飞机抵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亲笔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关系,要求伊朗帮助释放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此外,他还带来了几件礼物,其中有一本里根亲笔签名的圣经,一块象征美伊打开良好关系的钥匙形蛋糕和准备赠给伊朗官员的象征美国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几把科特式手枪。拉夫桑贾尼声称,他下令将麦克法兰及其随从软禁在旅馆达5天,此后,他们被驱逐出境。
犹如平地里刮起了一阵狂风,整个世界都被震惊了。 目瞪口呆,兴高采烈,惊慌失措……这就是各种人听到这两条消息后的最初表情。当然,反应最灵敏,行动最快的要数那些“唯恐天下不热闹”的西方记者了,他们立即施出浑身解数,连篇累犊地追踪采访报道。多次的新闻大曝光,使这股狂风越吹越大,终成暴风骤雨之势。
阿拉伯国家对此的反应有的强烈,有的温和,有的沉默。最感恼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卖了”,但是,一贯强硬的萨达姆·侯赛因总统又不准备“同美国断交”,认为这是以色列“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破坏美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阴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则表示震惊和失望,批评美国的作法“使华盛顿丧失了在这个地区的信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则默不作声,各怀心思。
美国的西欧盟国也在埋怨,一些官员认为:“我们有种受到愚弄的感觉。”他们批评美国违背了它曾经要求它国恪守的信条,表面上振振有词地宣称决不向恐怖主义分子妥协,并不遗余力地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里却另行其是,这损害了美国在其盟国中的信誉。
美国国内的反应,犹如一场强烈的政治地震。 美国虽然是世界头号军事和经济强国,但是越南战争的失败,经济实力的削弱,水门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使美国人感到国家实力的衰落,对国家的信心也随之动摇。前总统卡特的私人民意调查专家卡特尔写道:“美国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中,这场近乎无形的危机不同于南北战争或大萧条。它与其说是物质危机,毋宁说是心理危机,信任危机,它表现为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雄心勃勃的里根总统似乎给美国注入了活力,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所恢复,外交较为活跃,美国的对手苏联则面临许多困难,不得不从世界各地收缩。这些“重振美国”的努力,重塑了公众对国家力量的自信,恢复了“美国第一”的优越感。美国人的心理“越来越平衡”了。里根的声望在执政6年来也达到了高峰。
然而,此时此刻,从黎巴嫩和伊朗传来的消息又使美国人的心理难以平衡了。新闻界和国会就象炸了窝似的,闹得满城风雨,批评和指责如同狂潮般席卷而来:政府同关押人质者谈判,违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贯政策,即决不同恐怖主义组织做交易,决不同伊朗,利比亚之类的“邪恶国家”谈判;向伊朗运送武器破坏了美国国会通过的禁止向伊朗运送武器的法律和在两伊战争中严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动背着国会进行,违反了行政当局应定期向国会通报秘密活动的法律。激动的批评者们最后集中于一个声音:“里根总统必须出来向美国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8. 伊朗商标的申请和审查程序是怎么样规定的

伊朗的商标注册主管机关是司法部下属的注册局。商标申请人可以自行提交商标申请,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商标代理律师办理商标申请;
商标申请提交后的15日内,注册局将作出接受商标注册或驳回商标申请的决定。如果注册局作出了驳回商标申请并同时提出修改要求的决定,则必须向商标申请人说明驳回理由,而申请人可以在一定 的期限内(伊朗境内的申请人为2个月,境外的申请人为6个月),根据驳回理由对商标申请进行相应的修改。
商标公告满30天而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或商标申请通过诉讼程序获准注册,注册局将给商标申请人颁发商标注册证。

9. 蕾拉·哈塔米的个人生活

蕾拉·哈塔米是伊朗导演阿里·哈塔米(1944-1996)和演员Zari Khoshkam的女儿。她的丈夫是演员 Ali Mosaffa。 在伊朗读完高中后,她搬到了瑞士洛桑,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学习电子工程。两年后她转为法语文学专业,学习结束后回到伊朗。
蕾拉·哈塔米日前在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上与该电影节主席吉勒斯·雅各布互相亲吻脸颊。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22日报道,伊朗女演员、电影《一次别离》的女主角蕾拉·哈塔米日前因在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上与该电影节主席吉勒斯·雅各布互相亲吻脸颊,而在伊朗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该国活动人士要求法庭对她处以鞭刑。
当地时间21日,和伊朗革命卫队有关联的该国大学生组织Hizbullah Students向伊朗司法部提出诉讼,要求对哈塔米处以公开鞭笞的处罚,因为她“亲吻陌生男子”。该罪名的最高刑法是50次鞭刑。
根据伊朗伊斯兰法规规定,没有关系的男女不能在公开场合拥抱,而且不能露出头发。而哈塔米不仅与雅各布互相亲吻脸颊,还露出了头顶。
雅各布试图淡化此事,称这是“西方再寻常不过的礼节”。“我亲吻了哈塔米女士的脸颊,在那一刻,她对我而言代表着伊朗所有的电影,然后她又变成她自己。”

10. 在英国释放伊朗被控游轮的时候,美国为什么要出手横加阻拦呢

美国干预很多的事情,所以会出手横加阻拦。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实力就是话语权,不仅仅是在英国和伊朗的油轮的事件中还有过去的事件中,美国都会出手干预。所以美国的话语权在国际事务上还是有着很多的话语权的。


美国和英国在关系策略上一直都是很好的,但是在此次油轮事件中,美国出乎意料的出面阻挠,这也就是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美国和英国的关系开始变得很微妙,在此同时英国变得很被动。

热点内容
2婚婚姻法 发布:2024-11-09 06:13:55 浏览:189
新闻伦理与法规自考 发布:2024-11-09 06:07:21 浏览:224
婚姻法54年 发布:2024-11-09 06:07:18 浏览:942
道德评价的发展 发布:2024-11-09 05:24:33 浏览:99
刑法酒 发布:2024-11-09 05:02:56 浏览:738
上海法律法规条件 发布:2024-11-09 04:38:38 浏览:891
程约律师 发布:2024-11-09 04:02:18 浏览:90
2013年出台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4-11-09 04:02:15 浏览:333
民法总则缺陷 发布:2024-11-09 03:07:40 浏览:224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发布:2024-11-09 03:03:15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