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微信

刑法微信

发布时间: 2022-04-23 02:08:09

1. 通过微信发威胁别人的消息是否属于犯罪

通过微信发送威胁消息也属于发送恐吓信息的一种,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1)刑法微信扩展阅读
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规定“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就是说这样的恐吓这是构成犯罪的。

2. 买卖微信是否犯法

买卖微信号是否违法分两种情况:合法渠道买卖微信号和私自倒卖他人微信号。若是以合法渠道买卖微信号是合法的;若是私自倒卖他人微信号是违法的。若是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非法向他人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规定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3. 倒卖微信怎么判刑

倒卖微信号侵犯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4. 刑法关于微信诽谤罪立案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5. 微信诈骗多少才会立案

微信只要骗钱就可以立案,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6. 买卖实名微信,和不实名有什么分别量刑标准

近日,某公司以“提供账号密码,授权后即送手机”的手段获取被害人的微信账号密码,登录后便修改密码,同时删除微信好友,解绑银行卡。通过上述手段,该公司共非法获取400余个微信号,随后将这些微信号出售给国内外的买家,在短短的20天里成功售出200余个微信号,销售额高达10万余元。目前,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批准逮捕。
在网上以“微信号买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出现了不少卖微信号的网站。随机点进其中的一个网站,网站的首页上就写着“批发零售各种微信号”“国内号、国外号、私人号、满月号”,五花八门。是否实名制、注册时间长短等不同种类的微信号价格也各不相同。正常使用微信号的客户会自己去注册,不需要购买,买微信号的大多是互联网黑产从业者。而倒卖微信号只是地下黑灰色产业链中的一环。
我:叶斌
链接:https://zhuanlan.hu.com/p/309318420
来源:我
著作权归我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我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我们需明确何为公民个人信息。《网络安全法》第76条规定了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在《刑法》领域,《刑法》保护的范围更广。基于此,《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进一步明确“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从而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那么,微信号中是否包含公民个人信息呢?微信不仅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同时还具备社交、支付等功能。按照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未实名的个人支付账户通过微信收钱、使用零钱发红包等功能会受到限制,无法正常使用。所以绝大多数正常使用的微信号都会进行实名认证,那么实名认证的微信号中就包含了许多个人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等。此外,根据《解释》的规定,若能从用户分享的朋友圈动态中识别特定人身份、反映特定人活动情况的,也视为公民个人信息。所以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微信里其实已经包含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故大量倒卖个人微信号将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该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
为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规制。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为切实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力度,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作出修改完善修改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整合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2017年6月1日,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的法律适用及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常见的行为即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从实践来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窃取、购买、收受、交换和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较易理解,即将真实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并获得利益的行为。
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是指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向不特定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但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现有法律为个人信息交易和流动留有一定空间。《网络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以及《解释》第3条第二款都明确了合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据此,经得被收集者同意,以及匿名化处理,是合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两种情形,不能纳入刑事规制范围。
上述案例中,某公司向被害人谎称提供微信账号密码供其授权即可赠送手机,被害人因利诱如实提供了微信账号密码。公司以该种方法获取了被害人的微信账号密码,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该公司获取密码后便登录微信号同时修改密码,删除微信好友,解绑银行卡后进行出售。若在解绑银行卡时,对微信号的实名信息也进行了删除,且清空了朋友圈,则该种无好友、无朋友圈、无实名信息的微信号被称为“白号”。“白号”中并未包含原微信持有人的个人信息,出售“白号”并不会造成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构成“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故出售的行为不能评价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若出售的微信号中仍含有原微信持有人的实名信息,未进行匿名化处理,则可能构成“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简而言之,若买卖的微信号中包含了原始持有人的个人信息且达到立案追诉标准的,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若买卖的是不包含个人信息的“白号”,则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下游买家购买微信号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如用于微信赌博、诈骗等。若行为人在售卖微信号时即知晓下游买家购买微信号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则还可能构成下游犯罪的共同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253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7. 微信诈骗会有怎么样的处罚

1、刑法规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1)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3、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4、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5、重处情形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8)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9)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6、缓刑适用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1)未退赃或退赔的;

(2)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3)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被骗金额5000元明显的高于立案标准的2000元,且属于“数额较大”的范畴,故而微信被骗5000不立案是不可能的,只要受害者报警并提供被骗证据的,警察就会立案介入调查。 而诈骗者一旦被逮捕,不仅要面临罚金的缴纳,还会被拘役至少三个月。

(7)刑法微信扩展阅读: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2000元为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诈骗未遂的,不构成犯罪。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本法第21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诈骗

8. 贩卖微信30个怎么判刑

卖微信号等是违法。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17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卖自己的微信号一般情况下是不违法,因为是自己注册的;
2、贩卖通过非法手段得来的微信号是违法的;
3、QQ号,微信号都是禁止买卖的;
4、贩卖微信号就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微信号,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微信号,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受到法律的处罚;
5、建议适当了解一下法律知识,谨慎工作。倒卖微信号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该罪名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该罪名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
具体倒卖微信号判多少年取决于数量和获利金额,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般来说5000条以上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涉及个人的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是“50条以上”就够判刑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热点内容
劳动法退伍军人辞退 发布:2024-11-08 23:15:06 浏览:645
2020cpa经济法可转债 发布:2024-11-08 23:12:39 浏览:591
大学生村官遵守什么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08 22:17:22 浏览:893
常宁荫田法院 发布:2024-11-08 21:41:40 浏览:913
单位语言规范的规章制服 发布:2024-11-08 21:33:09 浏览:995
非法学考试科目 发布:2024-11-08 21:21:34 浏览:253
邯郸肥乡区法院 发布:2024-11-08 21:12:41 浏览:42
异性恋婚姻法 发布:2024-11-08 20:54:51 浏览:727
所有执法必须符合立法目的 发布:2024-11-08 20:08:58 浏览:495
科克伦律师 发布:2024-11-08 20:08:58 浏览: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