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转变司法理念

转变司法理念

发布时间: 2022-04-23 18:18:46

Ⅰ 行政执法理念必须实现哪三个转变

一是改进执法方式注重理念,行政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注重和谐,行政执法从刚性化到刚柔并济转变。

三是创新执法机制注重沟通,行政执法从突击性执法向长效性执法转变。

Ⅱ 刑事诉讼法追赃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刑法第六十四条对刑事追赃制度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对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并将其返还被害人或予以没收。

一、追赃制度的特点

1、利益恢复性。利益恢复性与权利救济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刑事追赃制度的基本属性。任何人包括被害人均不能从违法行为中获益,对一切违法行为所获得的任何利益包括衍生利益,都应当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以尽量恢复到利益被侵害前的状态,所以,刑事追赃主要是利益恢复,不具有惩罚性。

2、民事责任刑事化。犯罪嫌疑人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的行为的本质是民事侵权行为,法律将其中部分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之后,改用追赃手段予以救济,这是刑事化的民事责任,追赃制度的运行不能完全脱离民事责任追究制度的土壤。

3、程序运行的强制性。刑事追赃程序的强制性是民事责任刑事化的必然结果。追赃是相关机关的法定责任,并不是应申请的行为,追赃过程与刑事诉讼过程同在。

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追赃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刑事追赃缺少制度制约。刑事追赃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重刑轻民”思想的反映,刑事诉讼仍然侧重于打击犯罪,司法机关并没有足够的追赃动力,亦没有完整的追赃制度予以保障。

2、司法资源配备不能适应追赃需要。刑事追赃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适用大量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对赃款赃物的权属、性质、范围等内容进行界定,刑事司法人员相关专业能力的不足是我国刑事追赃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之一。

3、刑事追赃程序运行封闭。追赃程序的封闭性突出表现在角色缺位。在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权益保护应当放到与打击犯罪一样重要的位置看待,制度设计上应当赋予被害人、相关利害关系人参与途径和方式,增强追赃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4、刑事追赃缺少监督制约。刑事诉讼过程中,公、检、法三家都有追赃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无监督的责任等于无责任,责任监督制度不完善也是追赃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转变司法理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刑事追赃工作,重视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将追赃情况纳入案件移送内容之内,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将刑事追赃工作纳入各机关考核目标,提高司法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以制度保障追赃工作的顺利运行。以专业化为目标,配备司法资源,加强队伍建设,以适应刑事追赃的需要。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追赃工作担负起应有的法律监督职责,具体可通过纠正违法或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检察机关可利用人民监督员制度驾加强自身监督。

大连律师网页链接

综上所述,关于刑事诉讼法追赃的规定,应进行辨证的理解,既要看到国家对被害人合法财产权的维护和保障,又要看到在追赃执行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制度保障和制约,专业素质和追缴资源配备不够,追赃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等,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章建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

Ⅲ 谈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基层法院现代化建设

建设现代化法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形势任务对审判机关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对现代审判制度的丰富和发展。建设现代化法院,至少包括: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建立现代审判制度,造就职业化法官队伍,建立现代化审判、执行和人财物管理机制,实现办公和装备现代化建设,对各方面工作的现代化,都必须深入研究并界定其基本内涵,才能对建设现代化人民法院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推行法院现代化建设有着诸多有利因素,那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交通闭塞,人员交流较少,办公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基层法院现代化建设呢?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加强学习,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人的意识反作用于人的行动,能否以一种现代的司法理念指导法官的一言一行,与能否完成人民法院现代化建设直接相联系。现代司法理念是人们在认识司法活动客观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念,它包括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理念。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官,绝不能因为经济上的落后而影响思想的提升,越是经济落后,越要努力探寻思想上的更新,这种思想上的更新甚至要超过经济发达地区的思想观念。要树立学习第一的意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加强学习,“坐、靠、等”是等不来学习成绩的,充分认识到勤于学习是转变司法理念的唯一出路,是培养和造就现代化职业法官的必要手段,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法官的学习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学习资料,缺乏一定师资教学力量,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基层法院,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现有法官队伍不稳定,新生力量补充不上,造成法官只顾疲于工作,而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学习。基层法院应该树立千任务、万任务,学习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将法官的学习放在法官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筹措资金为法官配备必要的学习资料,同时加强与高校联系,聘请专家学者,定期来院为法官授课,与法官交流,从提高和加强法官的基本法律思想、法律观念及法律心理等入手,努力培养全体法官的法律至上,权利本位,司法中立,程序正义,公正与效率相统一,司法文明、司法效益,以及开放透明的现代司法理念。
在重视学习的同时,还要制订与此相关知识的法官考评细则,以此来测评法官现代司法理念转变程度,其内容包括:法官在法庭上言行举止的公允程度与对当事人的态度,抗干扰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特殊案件审理中表现个人良知的作用,业内业外活动等方面,使法官的审判工作和个人活动都能折射出公平与正义的现代司法理念。通过学习,使法官逐步树立司法中立的理念,对于法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主题之间各种纠纷,以中立的身份和地位,依公正科学的司法程序,居中加以解决;树立司法独立的理念,使法官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和实践司法职能的独立和司法机构的独立,法院之间,内部审判组织以及法官之间的独立。法官应养成独立思考的精神,独立承担的勇气,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树立司法公正的理念,确保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公正,树立超然、中立、独立、理智、廉洁和文明的形象。
二、建立现代审判制度,促进审判管理现代化
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大多人员缺编,部分人员老龄严重,现有的业务知识难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同时这样的法院推行分案制,有的法官的案子办不了,有的法官的案子不够办,此时,这些法院就要在深化审判组织上、审判管理模式上大力改革,推进法官职业化的进程,把审判权向优秀法官集中,即对优秀的、值得信任的法官赋予其充分的审判权力,让这部分法官主要从事主持庭审、裁判活动,把优秀法官从庭前准备、送达、拟稿,甚至装卷事务中解脱出来。建立完善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同时,要注意发挥审判委员会职能。审委会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分析审判形势,总结审判规律,制定审判规范,研究带有普遍性法律问题及少量案件,把更多案件交由合议庭去办理,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法官缺编现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法官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以适应现代化法院建设的需要。
经济欠发达地区,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在法官审理案件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缺乏证据规则意识,使得庭审工作颇受周折,如果裁判不公,势必造成老百姓上访,作为法院要积极配合当地司法部门搞好这方面的宣传,为庭审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案件虽然标的额不大,但数量不少,法官要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前提下认真贯彻最高院两个“证据规则”,不断研究新问题,广泛应用于庭审,要大力推行简易程序的适应范围,在裁判文书的书写中,要增强公开性、说理性、权威性和大众化,将判决依据的法律条文引用出来,让当事人一目了然,从而达到服判息诉目的。
改革执行机构,建立现代化的执行工作管理机制,完善执行工作流程管理,实现执行工作的命令权、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的有机分离,在推进法院现代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下辖法庭,法庭人数一般不多,基本只能组成一个合议庭,如果在审判任务已经很繁重的情况下再去搞执行,不仅势单力薄,影响执行效果,而且也影响办案效率,所以要树立大执行、强执行的工作思路,把各法庭的执行案件收归基层法院执行局,在执行局中设立裁决、执行实施相分离的机构,从而利于执行工作的快速高效推进。在执行工作中,要继续推行阳光工程,要讲究执行艺术,针对涉农涉府的案件,提出有益的办法,如集中的法制宣传,来快速高效执结有关案件,实现执行案件的动态良性循环。
三、搞好法官职业化建设,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法官队伍
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干警的潜能,努力提高干警素质。
第一,首先要紧紧围绕审判工作规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先进的思想道德理念融入并渗透到每名法官的心灵深处,感召并影响到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建立起具有法官群体特征的高层次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按照德化于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的要求,提高法官道德素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引导全体法官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自觉把“三个代表”作为衡量每名法官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准。努力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正意识,以全心全意争创人民满意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还要通过在法院内部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来弘扬正气,抵制歪风,从而彰显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法院职业道德体系建设,同时注意培养优秀法院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院领导干部要摒弃等、靠、要的落后观念,立足艰苦奋斗,苦干拼搏的创业精神,只争朝气,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于争先。
第二,加强对法官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首先要以精英标准培养高素质法官,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坚持凡进必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不能因为经济条件的落后而在人才引进上打折扣;其次,对于拟担任法院领导干部的人选必须符合法官规定的条件,对经考核发现不胜任或不再适用担任法官职务的要坚决清理出法官队伍,宁缺勿滥,推进法官队伍精英化。同时,要瞄准学者型、复合型现代化法官。
第三,建立健全管理系统。对于法官的审判(执行)管理方面,重点要强化审判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流程管理制度,防止个别法官利用手中权力刁难和愚弄当事人。在法官的人事管理方面,要突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法官特点,在兼顾到这些法官的生活现实后,突出现代化特点,在物质较为欠缺的情况下,给法官创造一个地位凸显紧松自如的环境,以调动和激励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潜能。
四、努力实现物质装备现代化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质装备比较落后,人员待遇低,办公条件差,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审判工作的开展。搞好物质装备建设是法院现代化的外在标志,基层法院的领导要多方协调,多方寻求支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支持和关心,尽早改善干警待遇,改善办公环境,更新车辆,加快法院网络建设,实现内网外网畅通,实现案件流程管理,资料浏览查询、公文传输等在网上进行,基层法院在物质装备上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稳打稳扎,不能肓目攀比,不注重实际情况。否则,前面工作再好,也将会是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五、建立适合现代化法院建设要求的监督机制。
从建立科学的信访流程管理入手,加强对法官内外部监督,增强法官廉洁自律意识,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护短,不回避,情节轻微的及时给予戒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严肃给予处理。
建立和完善法官业外活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约束法官八小时以外的活动,使法官逐渐养成崇高的品行。(作者: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法院院长)

Ⅳ 现代司法理念是

我国当前正处于司法制度大变革的非常时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树立以司法独立为核心的现代司法理念,并使之贯穿于运行法律规则和构建法律制度过程的始终,是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维护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要求。
[关键字]现代司法理念,司法独立,司法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单一的专政转向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由贫穷落后发展到小康社会,由义务主导转向权利主导,那些不能反映司法职能特有性质和司法活动特有规律的传统司法观念将会逐渐退出司法制度的历史舞台,那些明显不适应新形势要求、违背客观规律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也将遭遇巨变。时代的变革呼唤司法制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而改革的基础就是要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树立现代司法理念,首先应当知道何谓理念?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原理、信念或价值观。她是一种制度在构建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她是经过历史历练后价值选择的结果,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理念具有特定的客观基础,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决定的,而不是纯主观的、先天的和超然的东西;理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理念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然的或普适的,理念应该能够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活动得到反映和验证,具体化为一系列实证性的可考察的制度和实践,理念的合理性必须与具体的制度及其运作环境相结合才有真实的意义。具体制度是理念的惯常表现方式,而理念则在这种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运作中贯穿始终,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每一个拥有思维的人都有理念,一个人在其行为中始终遵循的原则或信念、信仰,就是他们的个人理念。而一个制度的理念,则必须建立在若干人的集体智慧之上,是这个群体在围绕这个制度行为的过程中普遍遵循和奉行的原则和信仰。
现代司法理念即是如此。法官个人在审判活动中既需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理念和学理知识进行事实判断和法律理解,又需要准确把握整个法官群体在运行法律规则和构建法律制度过程中所普遍遵循和奉行的现代司法理念。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价值观,也是对司法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司法制度在设计中应该有系统成熟的理念作为基础,理论准备不足会导致立法的矛盾、混乱和缺乏可操作性;也会带来法律和制度的不稳定性;[1]其次,司法改革应当从理念的变革切入,但必须形成相对成熟的思考和共识,没有理论指导的改革将会反复无常,逻辑混乱,比如本文将探讨的司法独立问题与现行体制中的司法监督,就存在逻辑上的冲突;再次,理念的匮乏会导致信仰的危机,以往我国关于司法理念的论述,很多往往是以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出现的,表现为类似于“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之类的口号,并辅之以运动式的动员和推进。这种意识形态化的表述,往往把理念推向极端,一方面容易导向谬误,另一方面则掩盖了其内在的合理性,以至于极易招致同样意识形态化的反驳,使建立在正当性与合理性之上的理念研究失去了科学性的基矗口号在其热情鼓动之下,往往可能掩盖着一种片面性甚至错误,在矫枉过正的做法之后,有时会产生许多始料不及的危害。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口号这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往往张扬了一种强硬的语言暴力色彩,力图用斩钉截铁的语义和简洁短促的句式结构遮蔽所有的话语空间,将对话、讨论、质疑、辩驳等统统拒之门外。诚然,口号运用得当往往可以充分发挥其感召力和号召力,成为凝聚民心的话语磁场.然而,口号式的感性宣泄终究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和务实的实践,口号的泛滥或许会潜伏着一种非理性的灾难。法治口号往往成为主流法律意识的话语载体,甚至会拥有法治领域的话语霸权。”[2]
因此,在当前司法领域中各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方兴未艾、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实现司法公正之呼声日渐高涨之际,树立系统周密的现代司法理念,夯实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础,为司法制度的设计和实际运作提供科学完善的价值观导向,就成为摆在所有致力于中国司法改革的法律人面前的瓶颈。
现代司法理念,是人们在现代司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基本观念,是支配人们在司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动的意识形态与精神指导,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需要确立的司法理念。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是现代法治原则的结晶,是法律文化的积累,是司法客观规律的集中反映。它虽然不包括具体的法律制度,不同于普通的司法理论,但这些理念支配着人们建立制度、运用制度、改造制度的一切行动。从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来看,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树立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司法尊严、司法民主、司法文明、司法正义等现代司法理念。其中,司法独立是现代司法理念的核心,是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这一现代司法理念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的唯一出路和根本保障。
司法独立,在我国宪法中称之为审判独立,即经国家确权的中立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冲突事实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排除任何非理性干预的法律自主性。德国学者把司法独立概括为八个方面:1.独立于国家和社会间的各种势力;2.独立于上级官署;3.独立于政府;4.独立于议会;5.独立于政党;6.独立于新闻舆论;7.独立于国民的时尚与时好;8、独立于自我偏好、偏见与激情。[3]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司法独立体现的是特定社会司法实体的法律自主性,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国家权力架构中法院的独立地位,即法院单独享有全部司法裁判权力而不依附于任何其他机构;二是司法程序上法官的独立地位,即法官只依法律、自身的学识和道德裁判,不服从任何外部命令和利益;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院和法官独立于社会其他政权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二是一个法院独立于其他法院.

Ⅳ 如何加强基层法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本网通讯员 陈伯海 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不可缺少的组织保证。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能否行之有效地落实党中央的各项部署,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党组织的党务干部。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党务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务干部队伍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充分认识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懂业务、能力强,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意义,而党务干部是党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大多数情况下集中体现在党务干部队伍素质上。党务干部还把着党员入口关,而新党员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因此,党务干部也是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关键。 建立一支优秀的党务干部队伍,也就意味着建起了一支优异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法院发展的领头羊,是法院发展目标的制定者,是法院发展战略的决策者,其队伍素质直接决定了对发展认识的深度和战略高度。因此,建立了一支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懂业务、能力强,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就意味着基层法院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而法院的全面发展就有了组织保障。 基层法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法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各上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的加强,党务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有所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基层法院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党务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当前基层法院党建工作的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对基层法院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党务工作是不断地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工作,是做好审判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党员干警不加强党性的修养,不加强党的知识的学习,工作中就可能把握不好方向。在基层法院,案多人少、法官缺失、没有专职党务工作者的现象尤其严重。因此,在兼顾案件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基层法官往往偏移了工作中心,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业务学习、技能培训中,而对政治学习有所松懈。法院工作任务繁重,党员干警工作量和压力都比较大,因此,部分干警片面地理解“办案是第一要务”,存在着党务工作是“软活路”,不是“硬指标”的不当认识,认为只要把案子办好了,就是合格的党员,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不够支持。一说要过组织生活,就以开庭、下乡、调解、出差等为由,不参加组织活动。一些支部在党员入党、活动开展等方面过分依赖党组一级的指导,独立开展支部工作的能力有所欠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新提拔上任的部门领导,存在对党务知识了解不透、不全,对党务工作重视度不高,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走访几个困难户的问题,对支部本身的长期建设亦很不利。 抓基层法院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党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让党务干部难有成就感,感觉疲倦,不象审判工作那样易于量化工作量和优劣。一是无工作激励机制。党务干部没有津贴,也不与行政职务挂钩,工作主要是奉献。当然,实际工作中,能得到组织的信任,担任党务干部的党员是感谢组织,具有荣誉感的,但遇到挫折还是容易减少工作热情;二是支部活动内容单一,效果较差。基层法院普遍没有专门的党建工作机构,支部工作几乎全由政工部门承担,支部学习多由政工部门统一安排进行,局限于读报纸、学文件、讲党课等形式,党员大会、民主评议一律举手表决,程序按部就班,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缺乏培训,能力难有提升。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在制订党员培训计划时,思维局限于“缺什么补什么”,缺乏前瞻性,造成培训效果不明显,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加强基层法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 2011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研究决定,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在深入分析当前政法干警队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事业发展进步的实际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为培养高素质的“精英型”党务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坚定了信念。基层人民法院应以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建设,发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司法为民,实现“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宏伟目标。 强化党务干部宗旨意识。基层法院党务干部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求,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通过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能力,促进基层法院党建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同时,要充分挥党务干部的引导作用,组织广大干警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借助于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正确处理矛盾,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关于正确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及建议,集思广益,最终形成正确的处理矛盾的决策,并将之施用于解决具体矛盾的实践之中,最终实现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和谐。 提高党务干部大局意识。基层法院党务干部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要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大局意识,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绐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创新基层人民法院党建工作方法,努力造就一支过硬的队伍,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发展。要努力提高认识和把握大局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能力和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能力。进一步转变司法理念、提高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注重提高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广大干警服务大局的政治素质和司法能力。 深化党务干部创先争优。进一步抓好争先创优活动,围绕法院中心工作,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审判,切实发挥好基层法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促进基层法院党的建设。基层人民法院党务干部既是执法服务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坚持司法为民原则。因此,基层人民法院党务干部要认真审视自己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群众在自己心中的位置究竟有多重,自己为群众办的实事究竟有多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究间在哪里,从而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作者单位:晴隆县人民法院)

Ⅵ 浅谈“疑罪从有”到“疑罪从无”司法理念转变的意义

http://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2-12/14/content_882621.htm

Ⅶ 简述在民事审判中运用民俗习惯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社会传统历来重视风俗习惯,民众对习惯、民俗、伦理、道德等民间法更是有所偏好和青睐。在我国许多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对民俗习惯的信奉,甚至大于对法律的遵守。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机械运用法律,不注重民俗习惯,就会使判决说理无法服人,判决内容无法执行,最终损害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因此,在审判实践中,适时的引入民俗习惯解决矛盾纠纷是十分必要的。

一、民俗习惯在基层民事审判工作中的适用

在基层法院审判工作中,审理案件决大多数为财产、婚姻、赡养类案件居多。在审判过程中,适时引入风俗习惯,主动克服法律的保守性和僵化性,增强司法的灵活性,适用性,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般道德评价标准、法律认知尺度和对事物普遍性的是非判断标准,使法律与人民的实际和需要相结合,使法律得到适合实际的合法的变通,通过法官的操作赋予法律以真正的含义与生命。

笔者在审判中曾碰到这样一个案例,被告黄雪娟从小就被原告刘余凤抱养,1991年,被告黄雪娟嫁到邻。双方关系本来一直很好,直至1993年,原、被告双方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此后就不相来往,但并未就此解除收养关系。原告因老伴亡故,丧失生活能力兼体弱多病,且另无儿女,故起诉要求被告承担赡养义务。法庭上,原告老泪纵横,尽情诉说心中不幸事,情到深处,常无语哽咽。被告黄雪娟心中也有埋怨,说在原告家经常受到打骂,到适学年龄也没有书读,每天只是在家做家务,从未休息。被告出嫁后,原告还经常到被告家无理取闹。现在已经与养母断绝了一切人情来往,领养关系早已事实解除,且被告黄雪娟系出嫁之女,按当地的风俗习惯,出嫁之女不须承担赡养义务,但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对养子女对养父母的义务相违背。在其亲生子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养女黄雪娟应适度承担赡养义务,考虑当地风俗习惯,判决被告黄雪娟每月支付老人赡养费70元。此判决后来也得到原、被告双方的理解和支持,并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

本案是法官运用民事习惯进行的裁判,该判决既符合社会公认的民俗习惯,也符合社会公众的通常性的期待,取得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相统一。

二、基层法院民事审判运用民俗习惯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城市、农村人口的频繁流动,乡土文化、民俗习惯与新时代新价值观念的激烈融合与碰撞,给基层法院法官运用民俗审理民商事案件带来新的挑战。基层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过程中,法官作为行使审判职能的执法者,更多只能站在法律的角度来看问题,对于运用民俗习惯裁判案件,有着许多的问题。

1、基层法官自身的素质限制了运用良俗裁判案件。现代法制社会中,日益复杂的法律关系决定了法官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素质必须要与时俱进。一个合格的法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职业知识、严谨的职业思维。而要真正做到运用良俗裁判民商事案件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尊重乡风民俗的问题,也要求法官运用并严谨的法院,融会贯通相关法律,追求法律条文背后体现的法律原则和精神,从而达到与民俗本源价值观念一致性。

2、对于基层法院的办案法官来说,运用民俗习惯裁判承担被上诉的风险。一般而言,如涉及彩礼返还、赡养、相邻纠纷等类型案件,由于当事人之间冲突对立情绪较严重,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尊重乡风民俗习惯,并在裁判时予以考虑,是能对大多数案件起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效果,但是一旦一方当事人上诉,由于法律上对司法审判中运用民俗习惯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运用民俗习惯裁判一般被归为法官自由裁量权范畴,不同地域的法官的认知不尽相同,故而要承担较大的被改判的风险,承办法官对此有着较大的顾虑。

3、法官如何合理自由裁量的问题。相关法律对彩礼返还之类案件的裁判无明确具体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裁判标准,因此,法官较难做到合理自由裁量,经常导致此案的主审法官裁判返还比例较大,而彼案的主审法官裁判返还比例较小,同案不同判的结果,当事人则因此质疑法院裁判的公正、权威性、质疑法官的能力和品性,这客观上急需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便于实践操作。

4、如何转变司法理念的问题。实践中,对于民俗习惯能否引入民商事裁判,在法官当中本身就有争议,一部分法官的长期实践中形成“民间的风俗习惯没有经过国家的制定和认可,不能够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的理念。对此一概持排斥的态度。也有的法官认为,民俗习惯可以用,但只能在法官调解案件时使用,认为“存在未必合理,有法就应依据”。因此,转变一线法官长期形成的僵化、固执的执法理念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三、审判实践中运用民俗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民俗习惯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

某些民事案件,国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民俗习惯有具体规定。如婚约及其引起的财产纠纷。处理这类民事案件可以适用民俗习惯,这既便于当事人理解和接受,又为法院裁判案件提供了可行的原则;某些民事案件,国家法和民俗习惯都有规定,但二者规定的内容相互冲突。即合乎国家法的行为却违背了民俗习惯,合乎民俗习惯的行为却违背国家法 ,审理这类民事案件,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民俗习惯的性质如何,是鄙陋、落后陈腐还是善良、进步,如果是前者就要摒弃,如是后者就可以适当参照;二是当事人意思如何,如果当事人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时,因国家制定法的效力高于民俗习惯,就只能适用国家法以免出现以民俗习惯否定制定法的偏向。如果双方当事人依民俗习惯可以达成协议,就应适用私法领域里“当事人协议优先”原则。当然,前提是该民俗习惯达成的协议没有破坏国家的正常社会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要坚持民俗运用的地域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制定法调整的是整个社会,其规定具有统一性、固定性等特性。而民俗则“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般而言,民俗是针对特定的社会群体发挥作用,存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调整范围局限,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审判实践中法官要根据民俗的特性来调整办案思维,巧妙地穿行于法律与民俗之间,并在两者之间进行谨慎的考量和必要的衡平,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化解纠纷,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最后,要防止法官“过度”运用民俗习惯。

基层法官虽然对当地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知之甚深,具有将良俗引入司法审判的天然优势,但正是这种与乡土社会文化过于紧密的联系,很容易使法官沉溺于用民俗习惯解决民间纠纷而逐步丧失法律意识。因此我们在提倡将民俗引入审判的时候也要防止出现过度化的趋势,避免法官过度运用民俗习惯而忽视法律。通过法律来解决纠纷才是法官应该坚持的主导模式,而民俗的合理运用仅仅是对法律适用的一定补充。

四、基层审判正确运用民俗习惯的保障

1、全面提高基层法院办案法官的素质,是正确运用民俗习惯的根本保证。对法官来说,一方面要提高法律素养,增强对民俗习惯的理解与适用能力,能动地运用民俗习惯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另一方面要自觉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尤其注重弥补社会知识和经验的欠缺,通过多种途径,多了解和掌握一些民俗习惯,加强对民俗习惯的学习研究,吃透其精神实质。在办理具体案件时,可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必要时还得深入民间向长者咨询请教,保证对涉案的民俗习惯有个准确的把握。

2、大力开展司法调研,全面收集各类民俗习惯,是正确运用民俗习惯的前提条件.民俗习惯不是来源于立法机关正式的立法,而是自然孕育和根植于群体中,民俗习惯大都有一定的通行范围,效力上具有一定的地域原生性。它产生于特定社会区域的群体和组织,只对该地区的全体成员有效,作用范围非常有限,有的仅适用一个民族村、镇,没有国家法律那种普遍统一的效力和权威。不同地区的民俗习惯各有差异,一个地区的民俗习惯对另一个地区没有任何约束力。这就要求各基层法院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民俗习惯调研活动,收集相关民俗习惯,使办案法官在处理案件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总结典型案件,制定统一的审判标准,是正确运用民俗习惯的有利基石。这样即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避免同一性质案件重复定性审理、以不同标准重复裁判,还有利于减轻执行压力,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在法律效果方面,有利于规范执法尺度,约束法官自由裁量权,减少当事人对法院公正性裁判的怀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实践证明,民俗习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纠纷解决方式,能够有效的平息民事纠纷,符合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如果单纯依靠国家制定法,往往会受到指标不治本的作用。依靠民俗习惯处理纠纷的民主做法,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纷繁的民俗习惯面前,基层法官要学会并擅长给民俗习惯披上符合国家制定法的外衣,要在裁判思维中体现社会背景知识,对于案件的处理,一定要内外因素结合考虑,使司法尽可能地与社会公众的期待相一致,增强司法裁判对于社会纠纷的处理能力。

Ⅷ 加强诉讼调解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符合中华民族和为贵、让为贤的优良传统,更符合人民群众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愿望,得民心、顺民意。然而,一个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涵的和谐社会,并不能自发生成,也不会自然实现,需要依赖法治的保障和推动。诉讼调解就是法治的一种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诉讼调解的功能

诉讼调解有五大功能:一是消除个案当事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防止矛盾蔓延、扩大或激化;二是减少诉讼程序的对抗性。尤其是在案件压力日益增大、法官人数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诉讼调解分流越来越多的诉讼案件,提高司法效率,减轻当事人讼累,降低诉讼成本,达到最大限度地优化社会效益;三是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实现当事人主义的私法功能;四是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协议更容易实际履行,避免了执行中的种种困难;五是减少了二审、重审、再审、执行的启动程序,节省了诉讼资源,避免了上诉、上访带来的恶性循环,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除此之外,诉讼调解从范围上讲,覆盖了法院受理案件的80%以上,包括民、商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行政赔偿案件等领域。从形式上讲,更具灵活性,更富人性化,与判决相辅相承。从效力上讲,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明显区别于邻里调解、家庭调解、社团调解和行政调解。正是这些功能和优势,才凸显出诉讼调解这项诉讼制度,能够在化解“民转刑”案件、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屡建奇功。

二、诉讼调解现状及成因

诉讼调解作为一项诉讼制度,曾被国人视为优良司法传统,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经验”。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曾在速决纠纷、化解矛盾等诸多方面起过重要作用,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司法现代化浪潮中,特别是在以强化庭审功能为目标的审判方式改革的直接冲击下,传统诉讼调解制度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由于调解程序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使得调解纠纷的方式在诉讼中已很少找到合理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远不能适应现代司法理念,状况堪忧。以山西省平陆法院为例,近年来,调解结案率直线下降,已由过去的80%下滑到现在的不足20%,并持续走低。与此同时,判决结案率却直线飙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上诉多、申诉多、发还多、改判多、上访多。

分析造成调解率下降的成因:一是司法理念上存在误区。认为法院应当彰显刚性的一面,只有判决才能体现权威和公正,诉讼调解是柔性工作,可调可不调,法官去做婆婆妈妈的唠叨事,有失威仪,故而放弃调解;二是调解程序设置单一。审判方式改革后,随着法院“大立案”、统一送达、排期开庭、强化庭审功能、强调当庭宣判率和结案率、狠抓审限等措施的实行,调解主要被局限在庭审过程中进行,错失庭前调解的有利时机。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性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庭审中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对于那些当庭没有宣判的案件,由于审限的限制,法官一般也不主动建议和主持当事人进行庭后调解,这无疑限制了诉讼调解制度功能的发挥,直接导致了调解率的下降;三是判、调主体不分。也就是判、调的主持者都是同一法官或同一个合议庭。其弊端在于:软化了程序法与实体法对法官行为的约束力,在调解不成或法官意愿没有得到满足情况下,容易促使法官情绪化地作出报复性裁判;再者,调解付出的劳动往往是判决的几倍,法官愿意选择更为快捷、省事的判决方式,而怠于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也是造成调解率下降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法官队伍素质方面的原因;当事人方面的原因等。

三、诉讼调解的出路

1、转变司法理念。明确诉讼的目的是实现公正与效率。检验“公正”的标准,一是“息诉服判”,二是“广泛认同”。“息诉服判”是现代法治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即意思自治,只要当事人接受法院调解方案或判决结果,不上诉、不申诉、不上访,就应当认定为“公正”。“广泛认同”是在不“息诉服判”情况下,法院的调解或判决能够得到上级法院、人大、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认同,即可以认定为“公正”。实践中,绝大多数案件都是以“息诉服判”为评价标准的,只有极个别案件需要以“广泛认同”的标准来衡量;检验“效率”的标准就是“案结事了”。案结事不了,当事人不断地缠诉、上访,也就无所谓“效率”了。

2、实行“繁简分流”。受理案件后,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流。对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交专门简易审判组织或者审判人员审理,主要是进行调解。对复杂疑难、争议较大的案件交适用普通程序的审判庭或者审判人员专门审理。通过“繁简分流”,提升诉讼调解率,推动审判工作朝“快、专、细”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完美结合。

3、保障实体权利。一些当事人拒绝调解,主要是基于对方诚信方面的考虑。为此,应当允许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中约定附条件、违约和担保内容的条款;把民法上的不安抗辩权制度和预期违约规则引入调解制度中,如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转移财产等逃避履行义务行为或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时,允许当事人可以不受调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的限制即可提前申请强制执行。当然,申请人应当提供必要的担保,以防止恶意申请而对被执行人的期限利益造成损害。

4、发挥陪审员作用。从去年5月1日起,新选任的陪审员经过任前培训已取得了上岗资格。陪审员中既有当地精英、又有行业骨干,更有法律爱好者,通过陪审员参与法院诉讼调解,展示他们的丰富阅历、经验、智慧和个人威信方面的才华,让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中得到充分的释放。同时也能缓解审判力量不足的矛盾。

5、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法官多做调解工作,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判调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调解结案并执行完毕的按双案报结,对办案调解率高的法官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对接受调解方式结案的当事人,从诉讼费用方面给予减免,以此鼓励更多的当事人选择通过和解、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同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把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和推动各种诉讼替代解决方式,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处理机制。

6、掌握调解技巧。诉讼调解如同中医学一样,需要“望、闻、问、切”。“望”就是通过观察当事人的形态表情,来了解当事人的心态和思想倾向,明晰调解工作的思路。“闻”即是通过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问”即是针对案件的事实和双方陈述的疑点进行询问,以便对症下药。“切”就是在查明事实、辩明是非的基础上,把握基本前提、个案特点和调解时机,找准切入点,通过证据展示、主动疏导、启发教育、判前评断等多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解。如,损害赔偿的调解重点是加害方,群体纠纷的重点工作对象是“领头人”……。通过利用当事人的亲情、友情,上、下级关系等,采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己度人等方式,启发当事人做出明智选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诉讼调解目前面临的窘境和弱化后产生的负面效应,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0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其目的就是要改善和加强诉讼调解工作。诉讼调解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诉讼制度,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诉讼调解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有利于当事人服判息诉、履行义务;有利于“案结事了”、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在全社会追求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人民法院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判工作,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全面加强诉讼调解工作并发扬光大。为巩固党在审判领域的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点内容
岗位交接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11:04:05 浏览:668
杨桥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6 10:32:04 浏览:288
且末县城镇法律服务所怎么样 发布:2025-01-16 10:12:16 浏览:241
快车律师 发布:2025-01-16 09:51:05 浏览:685
社会责任适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6 09:20:39 浏览:418
司法考试历届真题 发布:2025-01-16 09:07:25 浏览:473
民事诉讼法二十四条 发布:2025-01-16 09:00:50 浏览:791
方亚律师 发布:2025-01-16 08:29:06 浏览:780
08年跟09年劳动法有什么变化 发布:2025-01-16 08:22:27 浏览:79
2018按劳动法加班费 发布:2025-01-16 08:14:47 浏览: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