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区分制

刑法区分制

发布时间: 2022-04-23 22:06:19

刑法为什么要区分主刑和附加刑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罚是统治阶级惩罚犯罪的一种制裁方法。我国的刑罚就是人民法院代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制裁方法。
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附加刑。主刑就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于其他刑种适用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就是作为主刑的补充而附加适用,但也可以独立适用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这实际上也属于附加刑。我国刑罚就是通过有主有从、互相配合,有轻有重、互相衔接的设计方式,形成了严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刑种都有它特定的内容和作用。刑种的多样性,是为了适应犯罪性质和情节的多样性,便于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实行区别对待的原则。所以,这些刑种是切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的。
1、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如前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2、附加刑,指刑法规定,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其特点是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适用。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Ⅱ 我国刑法包括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

您好,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回仅指刑法典,在我国答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从广义上来讲,包括刑法典以及修正案,单行刑法以及刑法的司法解释。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Ⅲ 正犯与主犯的区别、共犯与从犯的区别

1、行为不同:通说主张规范性实行行为说(实行行为说),即在正犯和共犯的区分上,应当以行为人是否亲自实施了实行行为为基准进行判断。在间接正犯的情形下,行为人并不是单纯地引起他人的犯罪意愿或者为他人犯罪提供方便,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思,将他人作为犯罪工具加以利用,以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

2、目的不同:这种假他人之手实现犯罪目的的行为,与自己亲手实施犯罪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也属于正犯倾向于规范性实行行为说的观点进而认为,通说将(直接)正犯理解为亲自实施基本构成要件行为、直接引起法益侵害的犯罪类型;共犯是以教唆、帮助等行为对正犯予以协力、加功,并通过正犯行为间接地引起法益侵害后果的犯罪类型。

3、定罪不同:另外,规范性实行行为说与我国刑法有关正犯与共犯的旨在解决定罪,主、从犯的界分旨在解决量刑的双层区分制的共犯体系完全一致。

在具体问题的思考上,一方面,以刑法分则条文类型性地规定的构成要件行为为基准,具有直观、简洁、明快的优点,便于司法实践操作;另一方面,根据规范性实行行为说,针对没有参与构成要件行为的实行但在共同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参与人,即使不能认定为正犯,也丝毫不会妨碍其按照主犯加以严惩;相反,针对虽参与构成要件行为的实行但在共同犯罪中所做的贡献不大或者起的作用较小的,即使认定为正犯,也不影响对其按照从犯加以处罚。

主犯与从犯区别:

1、策划者和追从这区别:在共同犯罪中,主犯是进行策划整个事件的核心,而从犯只是服从以及听主犯的命令去做。

2、犯罪频率区别:主犯多为参加多次共同犯罪或者全程参与,而从犯则是参与部分或者次数少于主犯。

3、犯罪强度的区别: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由于第一次或者次数少显得技术生疏。

Ⅳ 刑法和刑罚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一、区别:

  1. 刑法是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从广义上说刑法还包括犯罪论、刑法论、刑法分版则三部分内容,犯罪论讲述什么是犯罪,刑法论讲述犯罪如何处罚,刑法分则讲述具体犯罪如何定罪处罚。

  2. 刑罚主要是指对犯罪的处罚,我国的刑罚体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由轻到重分别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四种。

  3. 总之一句话:刑权法是法律 ,刑罚是处罚。

二、联系:

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针对社会犯罪行为的矫正、惩罚、打击的规则与行为。

Ⅳ 犯罪的刑法分类

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的混合概念。中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这一犯罪概念是对各种犯罪现象的理论概括,它不仅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而且阐明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从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原则标准。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交通肇事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行为。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强制职工劳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拐卖妇女儿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
五、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占有、挪用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侵犯财产罪包括: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聚众哄抢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设施勒索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括: 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 ( 边 ) 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是指违反国防法律、法规,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或以其他形式危害国防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危害国防利益罪包括: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阻碍军事行动罪,破坏武器装备、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
八、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挪用公共财物以及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行为。
贪污贿赂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十二种罪名。
九、渎职罪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公务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职能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环境监管失职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失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十一、刑法修正案(八)罪名增删变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现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作如下补充、修改: 刑 法 条 文 罪 名 第133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 危险驾驶罪 第143条
(《刑法修正案(八)》第24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第164条第2款
(《刑法修正案(八)》第29条第2款)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 第205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33条) 虚开发票罪 第210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35条)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第234条之一第1款
(《刑法修正案(八)》第37条第1款)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第244条
(《刑法修正案(八)》第38条) 强迫劳动罪
(取消强迫职工劳动罪罪名) 第276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第338条
(《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 污染环境罪
(取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 第408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 食品监管渎职罪

Ⅵ 《刑法》分为几大类

我国刑法分为十大类犯罪: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专章 破坏社会主属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Ⅶ 刑法中正犯和实行犯的区别

通常认为,实行犯是与非实行犯(指教唆、帮助犯)相对应的概念,正犯是与共犯(指狭义共犯,即教唆犯和帮助犯或从犯)相对应的概念,而主犯是与从犯相对应的概念,正犯共犯区分制与主从犯区分制如何对接,其实就是厘清实行犯、正犯、主犯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进而需要思考,在限制的正犯体系与统一的正犯体系相对立的共犯论体系中,我国实际采用哪一种体系。

Ⅷ 简述刑法的概念及刑罚的种类

刑事处罚来是指违反刑法自,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Ⅸ 宪法 民法 刑法有什么区别

宪法是根本抄法,规定国家制度袭、社会制度等根本问题,是其他法律(包括民法和刑法)制定的基础。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刑法是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释义:宪法(costitutio)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热点内容
使用被注销的企业公章伪造合同承担啥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08 19:29:54 浏览:685
法院的好 发布:2024-11-08 19:00:41 浏览:157
邹涛法官 发布:2024-11-08 18:34:57 浏览:469
劳动法有关事假工资 发布:2024-11-08 18:10:55 浏览:180
合同法第378条 发布:2024-11-08 18:10:14 浏览:163
中介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08 17:40:52 浏览:639
教育附加条例 发布:2024-11-08 17:35:33 浏览:992
别人借钱怎么打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08 17:30:09 浏览:321
拍卖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08 17:27:33 浏览:138
萧山法律援助电话 发布:2024-11-08 17:20:48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