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成长民法典

成长民法典

发布时间: 2022-04-25 23:52:59

1. 民法典中哪些内容与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抚养以及教育等条款,和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内国民法典》第一千容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1)成长民法典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第一千零七十五条  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2. 民法典伴我成长的作文怎么写

民法典伴我成长的作文可以这样描写
首先对民法典的一些有关学生的未成年人的条文进行解读,然后说明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去遵守法律法规的。

3. 民法典20条关于未成年的内容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如果父母尽不到应有责任,法律会主持公道,必要时甚至会撤销其父母的监护资格,并指定新的监护人。
法律分析
未成年是受法律保护的,除了未成年保护法之外,其他相关法律也有相关的规定。未成年的监护人和未成年的民事能力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可以更大力度更加全面的保护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合法和谐发展。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下一代,稳定社会治安壮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家庭合睦,家庭幸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儿童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8周岁是民法典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年龄节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点。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一切民事法律行为都无效,哪怕是接受赠与。国家民事行为能力的界线是8周岁,8周岁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抚养权的确定与其权益密切相关,应当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条 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

4. 《民法典》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1][2][3]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4][5]

中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编纂时间
2016-2020年[6]
制定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
颁布时间
2020年5月28日[5]
施行时间
2021年1月1日[5]
快速
导航
法律全文
立法经过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立法活动被终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
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第一步的民法总则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有关民事法律的实践经验,提炼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则,形成民法总则草案。[6]
2016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总则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预期6月份能够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8] 。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9] 。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10]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新增离婚冷静期[11] 。12月23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12] 。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稿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13]
2019年6月25日,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和民法典继承编草案[14] 。12月20日,法工委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将2017年已经出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入草案,重新编排条文序号,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审议[15]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据沈春耀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16] 。12月2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17] 。12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多少周岁以上的未成年

我国民法典明文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我国与国际主流做法一致,将18周岁作为成年人的标准。之所以将18周岁作为分界线,系充分尊重自然人成长认知的科学规律及充分关照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首先,自然人的理性能力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8周岁的自然人通常具备了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预测自己行为的效力,并且对后果有相应的承担能力。其次,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尚不健全,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6. 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什么义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父母的抚养义务;父母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法律分析
民法典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义务的主要有:父母的抚养义务;父母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父母子女相互继承权。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该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对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对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四个方面:1、精心关怀、照料子女、为子女营造安全、健康、幸福的生活条件和氛围,确保子女的生命权、健康权、生存权;2、提供子女所必需的一切生活费用,为子女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经济保障;3、提供子女教育、学习费用,保证子女充分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培养和提供子女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技能创造条件;4、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使生活抚养与家庭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六十八条 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7. 民法典1192条第二款的意思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 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 向第三人追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192条关于个人劳务责任承担的规定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其兼顾了《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九条的追偿权和《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规定。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可接受劳务一方作为受益者,较提供劳务一方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属于公平原则在个人劳务中的体现

同样是关于追偿的规定,《民法典》第1192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 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对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 向雇员追偿。”《民法典》第1192条,去掉了提供劳务一方与接受劳务一方对外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强调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替代责任后, 向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

二、第三人侵权造成提供劳务一方受到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 先择向侵权人第三方主张侵权责任,也 选择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补偿,这里强调的是补偿,因为这是第三人对提供劳务一方的实施了侵权,接受劳务一方并没有实施侵权,所以是补偿,不是赔偿,这里接受劳务一方与第三方形成了不真正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1192条,“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 向第三人追偿。”

三、《民法典》第1192条就“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点和《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是一致的。但这里《民法典》没有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而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很有可能导致对提供劳务一方的不公平对待,因为提供劳务一方和接受劳务一方,对于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接受劳务一方无需承担赔偿责任,那么最终是由提供劳务一方独自承担责任了。

案例一:

江某,为年近七十的男性,在工地打工期间,因工作原因遭受伤残。江某主张工伤,劳动局最终认定工伤。单位按照工伤责任进行赔偿。

依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人社部发〔2016〕29号第二项明确规定,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案例二:

孙某,系单位退休返聘人员,某次下班回家途中,遭遇车祸,身受重伤,孙某无责。孙某向单位主张工伤,劳动仲裁委及法院均予以驳回,理由是,孙某已经领取退休金,与公司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此,本案不能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孙某因交通事故死亡,其死亡地点并非在公司,也非接受雇主指派从事雇佣活动的范围,因此,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孙某的死亡应由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依据: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的规定,孙某已享受社会保险退休养老待遇,其与公司形成的法律关系并非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雇佣关系)。

案例一、案例二有一个潜在的逻辑,即已经领取社保人员,因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退休金对其生活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对于工伤的保障功能依赖性不是那么强烈。而对于虽超过退休年龄,但是没有领取社保人员,需要单位给予其工伤待遇以保障其生活。这里的逻辑就是,单位从雇员的劳动中获利,就要承担获利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对比于个人劳务也是一样,接受劳务一方,作为从提供劳务一方的工作中获益者,应该为提供劳务一方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甚至是投保劳务险,才能起到工伤保障的效果,而不能简单以接受劳务一方没有过错,就简单免责。这样看来,给个人提供劳务的,风险实在太大,很多时候付出与获得严重不成正比。不利于个人劳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案例三:

赵某系大货车司机,受雇于车主王某,一次追尾事故,赵某所驾驶的车辆与前车追尾,事故致赵某死亡,赵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赵某妻子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判决,王某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赔偿责任,法院的理由是:车辆严重超载并非赵某所致。车辆严重超载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故被告王某对损害的发生亦具有过错。个人劳务关系在民法上属雇佣关系。在雇佣关系中,雇主通过雇员为自己服务,获得雇员所创造的利益,但是雇员获得的只是自己劳动换回的劳动报酬,而雇主却获得了大部分利润。雇主 通过提高商品或服务价格、为雇员投保等方法分散风险。综合考虑前述因素及赵某与王某的过错程度,法院确定被告钱某某对孙某某死亡应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赔偿责任。

司法实践中,雇主过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一是劳务活动属于非法活动;二是雇主存在对雇员的选任过错;三是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雇员的过错则主要表现为:一是明知自身不具备从事该劳务活动的能力而实施该行为;二是未能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致自身损害的。

案例四:

张某临时受雇于某物流公司,在卸货过程中,张某死亡,死亡原因为猝死。一审认定张某与物流公司之间存在雇佣关系,一审法院引用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判决物流公司承担张某的全部损失。二审中,法院法院援引《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物流公司已经尽到了救助义务,对于张某的死亡没有过错。

需要注意的是,《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已经废止不再适用,而《 侵权责任法》也即将于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时废止,但《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基本保留了《 侵权责任法》的上述规定和立法精神——在雇佣、劳务关系等一般侵权案件中,受害一方因自己或第三人行为遭受损害的,原则上均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雇主或第三人有错才赔偿,无错不赔或只适当补偿。

四、《民法典》第1192条,民法典扩大了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替代责任后享有追偿权的案件范围,而《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九条所确立的追偿权至少在字面上仅适用于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他人人身权益受损的情形,并不包含其它情况。《民法典》扩大了追偿权的范围,将提供劳务一方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情形也纳入了 追偿的范围,这必然减少实务审判中法官对于判决财产损害追偿权的困惑。

五、《民法典》第1192条,虽只规定了个人劳务责任承担问题,但是其属于民事赔偿中的雇主责任,个人受雇于单位的情形下,构成劳务关系的参照个人劳务的规定。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民法典》1192条关于个人劳务责任的理解与看法,希望批评与指正,共同成长。

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 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 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 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 向第三人追偿。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8. 作文民法典,青少年成长路上的保护伞怎么写

写作思抄路:围绕《民法典》的中心思想袭,结合自身感受得描述,正文:

《民法典》充分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路上的保护伞,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高空抛物、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坚持问题导向。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自然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的体现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够真正用来解决和调解现实生活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为了加强民事立法相关活动和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我们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

同时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尺标,我们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发挥人民调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多方面推动《民法典》实施方案。

9. 青少年该如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青少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应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要监督国家有关机关的执法行为。

10. 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呢

民法典》是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效力级别上属于法律法规,类别则属于民法。

《民法典》的体系庞大,内容比较多,一共有七编,总共1260条的法律规定。

其中,第一编属于总则,除了基本规定之外,那么还规定了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等相关的法律内容。

《民法典》的第二编是物权编,除了一般的基本规定之外,那么还规定了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四部分的内容。

第三编是合同相关的内容,既规定了适用于所有合同的基础性的规定,那么也对我们常见的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赠与合同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第四编是人格权编,这一编主要规定的内容是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相关的内容。

第五编则是婚姻家庭编,这一编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关权利义务。

《民法典》第六编的内容与继承相关,主要规定了遗嘱继承、法定继承、遗赠以及遗产处理的相关内容。

第七编是侵权责任编,也是《民法典》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规定了侵权责任的相关法律内容。

《民法典》一共1260条,从条文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民法典》体系的庞大,可以说囊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结婚、直至死亡的全部法律规定。

热点内容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1-16 02:54:26 浏览:441
劳动法对合同工的工龄计算 发布:2025-01-16 02:53:53 浏览:117
法治文化道德 发布:2025-01-16 01:26:16 浏览:733
网络法院宣判 发布:2025-01-16 01:20:30 浏览:721
十八届四中全会一手抓法治 发布:2025-01-16 01:11:56 浏览:457
孙斌律师 发布:2025-01-16 01:06:55 浏览:432
法院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发布:2025-01-16 01:04:02 浏览:158
鸡情法院 发布:2025-01-16 00:07:58 浏览:104
杨文案交法院 发布:2025-01-15 23:26:41 浏览:568
温州市城市市容和卫生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5 23:04:53 浏览: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