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言论自由

刑法言论自由

发布时间: 2022-04-29 20:12:13

① 言论自由和诽谤怎么区别

中国人很多爱犯的第二个错误是认为:言论自由凡是造谣,诽谤,都不属于言论自由范围。这是对言论自由的又一个误解。

其实言论自由应该有的标准是:仅仅除了允许针对普通个人的诽谤和漫骂言论,并且造成了实际损害的,可以由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这里大家必须注意。
第一. 是针对普通人,这是相对于政府官员和公众人物,还有公众事件中的相关的人来说的,比如总统,NBA名星,影星,民间的政治人物,甚至比尔.盖茨,或者一个安然事件中的涉案人员等,这些人都可以受到大家的各种评论,当然也包括极端的言论,比如谩骂和侮辱。
以美国为例,美国法律规定---
官员和公众人物、以及公众事件相关的人不得通过提起法律诉讼获得隐私权和名誉权赔偿。因为如果批评和评论、监督政府官员,要求每一句话都必须完全正确,要有 一句话说错了,就说损害了官员的名誉,就要求起诉赔偿,这样老百姓还怎样有效的监督政府官员呢?同理,如果人们不能自由的评论我们周围发生的公众事件,以 及公众事件中的人,老白姓又怎么能够参与到社会事务和政治生活中去呢?老百姓又怎么能在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呢? 当然有些官员在被骂急了的时候也会提起诉讼,法院也会受理,但是即使是真的造谣,受害者也不能获得赔偿,法庭也就是仅仅是对受害者正正名而已,造谣者还可 以继续造谣。所以在美国你几乎找不到这种政治人物或者明星打名誉权官司的,基国却有一大堆这种名人打名誉权官司的。
第二.是必须针对个人,也就是说,就当骂的是普通人,但是如果骂的是一个群体,比如美国人,非洲裔美国人,或者河南人,广州的无业游民,或者那个学校的老师们,这些都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以群体为单位评论各种社会现象,这些人虽然都是普通人,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些群体进行评论的话,我们又怎么能够评论我们的社会呢?比如我批评说:“我小孩的学校老师都是只知道收钱,不会教书的垃圾”那个学校就因此说我损害了他们的学校老师的名誉,要和我打官司,大家说要是这样, 还有什么言论自由可言呢?人们又怎么能够通过言论的评论参与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呢?以美国为例任何评论政府提供的服务,企业和商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包括公立和私立学校,等等这些在法律上都是言无禁忌的。
第三.必须造成实际损害,我举一个例子,美国有一种专门造谣和吹牛的报纸,用 来供人们茶钱饭后消遣看的,上面有很多莫须有的新闻,比如布什被拉登强奸了呀,萨达姆没有死,那个被抓的萨达姆是假的呀,等等无奇不有,曾经发生过对一个 普通的教授的性生活进行调侃的报道,这个教授后来提起民事诉讼,结果是,因为这种报纸本身就是专门造假的报纸,没有人把他当真,所以也就不存在实际的损害,当然也就没有获得名誉权和隐私权赔偿。另外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之间的斗嘴和骂架也很少有人去打官司,就是因为实际损害很小,根本犯不着为这种小事去费神讨力打官司。
第四,只有民告民的民事官司,没有官告民的刑事官司,也就是说只有普通的个人受害者能提起诉 讼,政府不能因为言论对老百姓进行诉讼,老百姓任何评论政府的言论都是自由的。也就说即使布什想通过打官司为他的名誉正正名,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他不能获得赔偿,打官司只能起到正正名的作用,布什也只能自己掏钱,不能花政府的钱去为自己正名。
…………
中国人爱犯的第四个错误是认为: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是“公共的”,只要是公共场所就能随便说,这又是另一个错误。

② 网上发表说要去杀人算违法吗

不犯法,网上发表说要去杀人属于犯意表露,如果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不属于犯罪,也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在网上自由发言属于言论自由,但是也要认识到,自由是有限制的,说要杀人虽然不是犯罪,但是也会产生一些影响,甚至可能需要承担一些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
仅仅是犯意表露的话不属于犯罪,不具备故意杀人的构成要件。根据法律规定,刑法处罚犯罪的形态最少是犯罪预备,即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如果进行犯罪预备,不论既遂与否,由于故意杀人罪巨大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犯罪分子自动中止犯罪并且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出现,成立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故意杀人存在未遂形式,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如果在网上发表说要去杀人,后续也实施了杀人行为,则在网上发言的行为就会对行为人不利,使得”故意“被认可的可能性增加。此外,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发表杀人言论可能会导致其他法律后果,比如治安处分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③ 我国刑法对触犯法律的犯罪行为人剥夺的权利有哪些

律达网:

主要有两种

  1. 人身自由的权利

  2.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管理以及其他工作职务。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能担任领导职务。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是指选举法规定的,公民可以参加选举活动,按照本人的自由意志投票选举人民代表等职务的权利,即参加投票选举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公民可以被提名为人民代表等职务的候选人,当选为人民代表等职务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当然不能享有此项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所谓言论自由,是公民以言语表达意思的自由;出版自由,是指以文字、音响、绘画等形式出版作品,向社会表达思想的自由;结社自由,是指公民为一定宗旨组成某种社会组织的自由;集会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都是公民表达自己见解和意愿的自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发表意见、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的自由权利,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行使这些自由。
    对犯罪分子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情节轻重,决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尤其是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与所判处的主刑轻重相适应。
    剥夺政治权利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法律规定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一般是较重的犯罪,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一般都适用于较轻的犯罪。

④ [刑法]发表言论是否属于行为

第一 既然叫发表当然是指公开的场合表明观点,这当然是一种行为。根据我国宪法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不能违反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安全,也不能侵害他人的隐私和名誉。如果违反法律发表危害国家安全、分裂国家的言论情节严重的话可以依照刑法以煽动国家分裂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处罚;如果是诽谤他人名誉可以构成诽谤罪。但需要注意的是,诽谤罪是亲告罪,也就是必须由受害人自行提起诉讼而不是有公安机关主动立案侦查。所以近年很多所谓对官员的诽谤案由公安检察机关去办理都是不合法的。
第二,持有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一般理解可以认为就是对物所具有的支配性地位。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写一本专著所以建议你自己看吧。
第三,这种行为不是玩忽职守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说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直接故意很好理解,而间接故意指的就是对非常明显会发生的危害后果持放任的态度。例如一对夫妻吵架,妻子要上吊自杀,丈夫不但不阻止反而眼睁睁的看着妻子自杀。在这里虽然丈夫没有实施杀人的行为,但是他作为丈夫明显的负有特定的义务,而他竟然不顾这种义务而对妻子的死亡放任不管,因此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母亲把故意把自己的小孩扔到野外让其死亡。
所以在这里,警察作为具有特定义务的人员,对儿童的死亡放任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当然,这种情况必须是具有特定义务的人,如父母对未成年的孩子,夫妻之间,有义务的公务员等。一般人见死不救只是道德问题。

⑤ 在一个逐步实现民主、法治的国家如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跪求解。。

我国宪法制度对言论自由规定的不足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自由,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宪法和法律及国际公约中均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保护。我国宪法也不例外。然而,我国尽管对言论自由作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但目前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并未获得很好的保护,言论自由的现状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我国的宪法表述似存在下列不足:

(1)规定过于简单,界定不够明确。有关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则必须具有明确性。一般宪法在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出规定时总是分作两种情况: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为公民的基本自由。公民的生命、健康、私有财产等一般归入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公民的言论、表述、出版、迁徙自由等一般归入公民的基本自由。这种情况不仅在我国宪法中得到体现,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宪法中也有所体现[6]。那些归于基本自由项目之下的各项自由,如出版自由,通常不受民法的保护,其外延和内涵也不像民事权利那么明确;相反,那些归于基本权利项目之下的多项权利,一般都受到民法的保护,其外延和内涵在民法里都有明确的界定。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民事赔偿案件,但是很难发现有关侵害表达自由的民事赔偿案件。这似乎从经验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对有关言论自由的规定还不够明确。

(2)缺乏对言论自由的保护性规定。有些国家的宪法在赋予公民以言论自由权的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保护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措施。如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为了实现高标准地保护和促进表达自由和信息自由,欧洲条约成员国同意以下标准:对于信息传递过程的参与者,媒体的内容或其他传送和散发信息行为,政府应当避免审查或任何形式的武断控制、限制。与此相比,我国宪法仅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而对于言论自由权的保障措施宪法并未涉及,这当然也不利于对言论自由的保护。

(3) 缺乏对言论自由行使的具体限制性规定。如前所述,言论自由是相对的,其行使不得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对行使言论自由所进行的限制都必须是事先由法律规定了的,而且这种限制在一个民主社会是为了服从于一个更高的利益的需要。各国宪法及国际公约中大多在规定公民言论自由后紧接着有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宣布:“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所必需……”然而我国宪法对言论自由行使的限制没有作出专门规定,而是适用宪法对于言论自由行使的统一限制。这种限制的规定有些过于宽泛,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将给予司法机关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在遇到言论自由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时,容易缺乏操作标准而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造成伤害。

完善对言论自由立法之对策

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必须具有明确性。规制的目的、程序、限制的范围和标准都应当是明确的。这是言论自由的一般保障原则所要求的。我国宪法尽管已经将言论自由权列为法定权利,但对于言论自由权的规定过于简单、概括。因此完善宪法制度对言论自由的有关规定是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基本举措。

(1)应当完善宪法条文的表述。我们必须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的范围、种类和限度。

(2)除宪法制度的完善外,在具体法律制度中也应注意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尽管言论自由权作为一项基本自由与大多数基本自由一样,可能不易在具体法律中再行作出具体规定,譬如,很难在刑法或民法中规定如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但是,可以完善具体法律中与言论自由有关的条文,以间接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只要是未涉及煽动他人以暴力的方法作为达成变革之手段,均受到言论自由的保障。

⑥ 我国刑法中涉及言论自由的罪名有哪些

煽动分裂国家罪/诽谤罪/侮辱罪

⑦ 对于网络言论有什么法律

对于网络言论的相干法律有:

1、《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7)刑法言论自由扩展阅读:

1、2013年,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子2013年9月10日起实施。

2、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

(1)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内容必然或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生的,为故意。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民事权利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为过失。

⑧ 滥用言论自由权的后果 需要具体的相关法律条文

在刑事方面,可能触犯法律构成刑事犯罪。如刑法第103条煽动分裂国家罪,第249条煽动民族仇恨、歧视罪,第246条侮辱诽谤罪,第278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民事方面可能因侵犯他人名誉权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热点内容
巡视监督条例 发布:2025-01-14 03:36:00 浏览:729
个人出租车外包面临那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4 02:58:43 浏览:136
理化司法鉴定 发布:2025-01-14 02:44:36 浏览:560
潍坊司法鉴定 发布:2025-01-14 02:18:44 浏览:236
采矿权司法拍卖 发布:2025-01-14 02:10:24 浏览:637
合同法分类 发布:2025-01-14 01:13:24 浏览:533
理财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4 01:09:07 浏览:12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括哪些分类 发布:2025-01-14 00:50:06 浏览:614
劳动法企业如何辞退职工 发布:2025-01-14 00:42:44 浏览:520
政府出具证明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3 23:49:18 浏览: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