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刑法题
A. 十万火急的刑法问题(选择题)
1,ABC;2,D;3,ABCD。
第一题参照刑法条第110条。第二题属于间接故意杀人。第三题参照刑法第196条。
B. 刑法选择题(单选)
1、我国抄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袭两种类型(A、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C、消极地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
3、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方法是(A、先减后并)
4、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告之自己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2年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D、没有故意犯罪)
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A、1/2)
7、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的回扣40000元,归个人所有,肖某的行为构成(B、受贿罪)
C. 刑法疑难问题
属于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但必须是数额较大的,不知道你损失的金额是多少,刑法规定数额在5000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追诉,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D. 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1.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几种处理意见?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事前的故意。
对此刑法理论上存在多种处理意见,大致为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具体分为:第一种观点认为,赵某的第一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第二个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认为成立想象竞合,有人认为成立数罪。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对于死亡持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第三种观点认为,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一个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视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只要满足相当的因果关系,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我认为应当采取第四种观点,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解析】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其中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即事前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一种犯罪行为,误以为已经发生了预期的结果,为达到另一目的,行为人又实施了另一行为,而事实上行为人预期的结果是由后一行为所造成的。本题中,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实际上钱某系溺水而亡。因此赵某属于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对于事前的故意,刑法理论上存在多种处理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赵某的第一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第二个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认为成立想象竞合,有人认为成立数罪。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对于死亡持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第三种观点认为,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一个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视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只要满足相当的因果关系,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通常认为在此种情况下,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2.赵某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成立自首。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一)项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注意这是针对后来不再投案自首而言。在本案中,虽然可以根据司法解释否认赵某的前一次投案成立自首,但不能否认后一次自动投案与如实交待成立自首。
E. 好难的刑法题
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诬告陷害罪、间谍罪的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可构成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在理论界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是特殊主体,即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因为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要求行为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可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那些犯罪的主体,而非法行医罪排除了部分具有行医资格的自然人,仅限于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员。
F. 求一些刑法的经典练习题!@!
刑法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个选项所列人员可以成为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主体?
A. 乡政府办公室秘书
B. 大学校长
C. 电视台主持人
D. 国有公司经理
答案A
解析: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
2. 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A.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
B. 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
C.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
D. 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
答案D
解析:危险犯足以造成法定危险状态即为既遂。
3. 以下犯罪行为的主体哪一种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A. 玩忽职守罪
B. 帮助犯罪分了逃避处罚罪
C.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D.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答案:D
解析;见《刑法》第397、398、417、419条之规定。
4. 行为人以谋利为目的,意欲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但由于交通工具简陋不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导致被运送人多人重伤,死亡的后果,对该行为应如何认定?
A.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严重情节
B.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界与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重伤罪并罚
C.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择一重罪处罚
D.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并罚
答案:A
解析:见《刑法》第321条,加重罪状。
5. 行为人高某在盗掘古墓葬的过程中,造成大量的珍贵文物严重毁损,对高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A. 盗掘古墓葬罪的严重情节
B. 故意损毁珍贵文物罪
C. 盗掘古墓葬罪与故意损毁珍贵文物罪并罚
D. 资掘古墓葬罪与故意损毁珍贵文物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
解析:盗掘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属于盗掘古墓葬罪的加重罪状。见《刑法》第328条。
6. 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A.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B. 抢劫罪
C. 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 故意杀人罪
答案:C
解析:抢劫中的一罪与数罪,实施抢劫中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被害人死亡的,只能以抢劫罪论处;如果行为人抢劫财物后为灭口将被害人杀死的,应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如果行为人是杀人后发现死者有财物将其窃取数额较大的,应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若数额小,仍以故意杀人一罪论。
7. 某市黄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黄某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黄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A. 重大责任事故罪
B.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 过失爆炸罪
答案:C
解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8. 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不成而将被干涉者杀害的行为构成下列哪种罪?
A.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B. 故意杀人罪
C. 属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加重罪状
D.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故意杀人罪
答案:B
解析:杀人的故意和行为已超出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范围,又无一贯暴力干涉的描述,故应定故意杀人罪,而不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更不属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况。
9. 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绝密提供给境外的反动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
A.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 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拱国家秘密,情报罪
答案:B
解析:故意将国家秘密泄露给境内人员,才构成故意泄露国有秘密罪。
10、季某的父母对其与村民小张之间恋爱极为不满,极力进行破坏,以致发生下列哪种行为公安机关不可以主动立案侦查?
A. 当众殴打季某后将其禁闭,季某自杀的
B. 将季某捆绑过紧致其身亡的
C. 殴打季某,将季某打成重伤,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
D. 先将季某吊起来毒打,后又私自将季某许配他人的
答案:D
解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但致使被害人死亡的不受此限。
二、 多项选择题
1.公司犯下列哪些罪时,实行双罚,即单位处罚金,同时要求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A.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B.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C. 虚报注册资本罪
D.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答案:BC
解析:见《刑法》第158、160、161、165条。
2.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不服管理,违章作业,造成下列哪些损失,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A. 1人死亡的
B. 3人重伤的
C. 直接经济损失达4.5万元
D. 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车间停产10天的
答案:ABD
解析:所谓重大伤亡事故,一般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所谓严重后果,既包括重大的,或数额未达巨大而情节严重,使生产,工作遭受到重大损失的。
3.下列各种行为哪些不实行数罪并罚?
A. 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B. 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C. 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D. 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答案:ABC
解析:A属于选择罪状;B中的致人重伤、死亡是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要件;C由法律规定应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D应数罪并罚。
4.公安局预审员王某在审理卷烟厂女工陈某盗窃案时,对陈某犯盗窃甲级香烟209条(价值1600余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证,还将罪证材料销毁,掩护陈某逃避惩罚。陈某在王某的掩护下获得释放后,王某以此要挟,将陈某多次奸污。对王某的行为下列各项哪些表述不正确?
A. 包庇罪和强奸罪
B. 徇私枉法罪和强奸罪
C. 伪证罪和强奸罪
D. 玩忽职守罪与强奸罪
答案:ACD
解析:关键在于认定王某构成徇私枉法罪。
5.行为人王某生产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后,又销售这种商品的,对王某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假冒注册商标罪
B.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 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并罚
D. 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BCD
解析:吸收犯主行为吸收从行为,应定假冒注册商标罪。
6.某纳税单位足额缴纳税款后,又采取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全部所缴纳的税款,数额巨大,对本案的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构成偷税罪
B. 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C. 按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实行数罪并罚
D. 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BCD
解析:以骗取出口退税的方法骗邓自己所缴纳的税款的,按偷税罪定罪处罚。
7.被告人的下列行为中构成重伤害行为的有哪些?
A. 伤者当场因失血过多而休克,但及时抢救恢复正常
B. 伤者当时表面伤情较轻,但实际伤在脑内,后来因脑组织破裂压迫脑神经死亡
C. 伤者当时伤情较轻,及时送往医院,但由于医生治疗错误而导致其死亡
D. 伤者当时伤情较重,但事后没有后遗症,身体恢复正常
答案:ABD
解析:评定伤害程序,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伤情,具体分析。损伤程序包括损伤当时原发性病变,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以及损伤引起的后遗症。鉴定时,应依据人体操作法时的伤情及其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既不能因临床治疗好转、愈后良好而减轻原损伤程序,也不能因治疗处理失误或者因损伤使原病情加重以及个体特异体质而加得原损伤程度。
8.姜某使用伪造、变造的金融票据,在签订履行合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并骗得其财物,数额较大。下述关于对姜某的行为认定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金融票据诈骗罪
B. 合同诈骗罪
C. 金融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D. 金融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CD
解析:根据《刑法》第224条之规定,"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是合同诈骗罪法定客观行为之一,应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不得与金融票据诈骗罪并罚,也不宜从一重罪处罚。
9. 一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岸避风已无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域,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船长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刚接近该货轮航线海域时,突改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对船长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 紧急避险
B. 假想避险
C. 避险不适时
D. 事前避险
答案:CD
解析:紧急避险的时机条件要求,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即危险已经出现又尚未结束,才能采取避险行为。否则是避险不适时,包括事前避险和事后避险。
10. 刁某花5000元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名受骗的四川姑娘作妻子,姑娘知道真相后欲逃跑,刁某将其手脚捆住,强行与其同房,发生性关系,事后为防止其逃跑将其锁在屋内,一个月后女方哥哥领公安人员前来解救,刁某持械堵住屋门不许公安人员进入,相持一个多小时,致使全村的许多人前来围观,后公安人员制服刁某使该四川姑娘得救,两名公安人员在与刁某搏斗时受轻伤。本案刁某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犯罪?
A.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B. 强奸罪
C.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D. 非法拘禁罪、妨害公务罪
答案:BCD
解析:刁某没有聚众,因此,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http://www.qmbook.com/lawk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49
刑法学习题
一、选择题
1. 在我国,广义的刑法包括( )
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行政法规 D 刑法立法解释 E 附属刑法
2. 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惩办与宽磊相结合原则
C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E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有( )
A 职务侵占罪 B 受贿罪 C 刑讯逼供罪 D 挪用公款罪 E 重大责任事故罪
4. 甲欲杀乙,持刀来到乙家门口,害怕偿命,遂放弃了犯罪,但乙实际当时并不在家。甲的行为属于( )
A 不构成犯罪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预备
5. 下列犯罪中属于结果犯的是( )
A 爆炸罪 B 抢劫罪 C 重婚罪 D 故意伤害罪 E 诬告陷害罪
6. 下列犯罪中属于继续犯的是( )
A 遗弃罪 B 非法拘禁罪 C 盗窃罪 D 重婚罪 E 私藏枪支、弹药罪
7. 对于下列情形,应当适用数罪并罚的是( )
A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B 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C 绑架他人后杀害被绑架人的
D 伪造信用卡并使用的
E 司法人员受贿而徇私枉法的
8.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区别的关键是( )
A 犯罪方法不同 B 犯罪动机不同
C 犯罪对象不同 D 犯罪故意不同
9. 甲因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6年后又犯脱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依法对甲决定执行的刑罚应该在( )
A 9年以上15年以下 B 9年以上16年以下
C 15年以上20年以下 D 15年以上23年以下
10. 刑法分则规定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包括( )
A 轻微伤 B 轻伤 C 重伤 D 死亡
11、犯罪目的只存在于( )的犯罪中。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2、刘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判决自1987年5月1日起生效,刘某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间应当是( )。
A.1987年5月1日至1990年4月30日B.1987年5月1日至2000年4月30日
C.1987年5月2日至2000年5月1日D.1997年5月1日至2000年4月30日
13、对正在进行的(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重大盗窃B.强奸C.聚众斗殴D.非法拘禁
14、根据刑法规定,犯盗窃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适用死刑。
A.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B.盗窃情节特别严重的
C.盗窃数额特别巨大D.贯盗窃屡教不改
E.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F.盗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15、李某拐骗15岁少女张某脱离家庭,后与张某合谋,由李某将张某卖给孙某为妻。成婚后张某便乘机逃走,二人以次手段共获取现金二万余元。李某的行为已构成( )。
A.拐卖妇女罪B.诈骗罪C.拐骗儿童罪诈骗罪D.拐卖妇女儿童罪
16、王某杀人后逃回家中,其兄见王某满身血迹,遂一再追问,得知王某的犯罪事实。王某之兄怕弟弟受到刑事制裁,便将王某作案时用的匕首和血衣隐匿家中,当公安人员前来搜查时,拒部交出匕首和血衣。王某之兄的行为已构成( )。
A.窝赃罪 B.包庇罪 C.知情不举的行为 D.窝藏罪
17、下列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中,不以"造成严重危害"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有( )。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C.生产,销售劣药罪 D.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18、单位可以成为( )的犯罪主体。
A.擅自制造枪支罪 B.保险诈骗罪
C.违反传染病防治规定罪 D.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19、下列犯罪中,将"以牟利为目的"作为犯罪主观的必要条件的犯罪有( )。
A.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罪 B.非法经营罪
C.传播淫秽物品罪 D.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20、邮递员何某利用职务便利,私拆信件邮包39余件。并从中窃取财物价值1万元,何某的行为应按( )。
A.贪污罪处罚 B.贪污罪定罪,从重处罚 C.妨害邮电通信罪论处
D.盗窃罪从重处罚 E.贪污定罪 F.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论处
21、下列犯罪中,属于侵犯财产犯罪的有( )。
A.业务受贿罪 B.保险诈骗罪 C.业务侵占罪 D.合同诈骗罪
E.侵占罪 F.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22、下列犯罪中既可以由作为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有( )。
A.煽动分裂国家罪 B.非法出租枪支罪 C.洗钱罪
D.放火罪 E.故意杀人罪 F.投毒罪
23、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有期徒刑的期限是( )。
A.5年以上15年以下B.10年以上15年以下 C.10年以上20年以下
D.5年以上20年以下 E.15年以上20年以下F.7年以上15年以下
24、某乡办工厂电工张某,自认为技术熟练,在为车间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设备烧毁,损失达50余万元。张某的行为构成( )。
A.失火罪 B.玩忽职守罪 C.放火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E.重大责任事故罪
二、 名词解释
1.广义刑法 2.刑法解释 3.普遍管辖权 4.刑事责任 5.单位犯罪
6.刑法基本原则 7.剥夺政治权利 8.刑事责任的根据9.追诉时效 10.赦免
三、 问答题
1.累犯的概念及处罚原则
2.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4.自首及其刑事责任
5.限制死刑政策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6.特殊防卫权
7.侮辱罪与诽谤罪有何异同?
8.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你认为有何缺陷?
9.何谓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有认识的过失?无认识的过失?各举例说明。
10.必要共犯和任意共犯的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不同?集团犯罪属于上述哪种共犯?
11.试述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并分析自首与坦白的异同?
四、 辨析题
1.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
2.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3.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4.减刑与减轻处罚
5.先减后并与先并后减
6.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
7.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
8.举动犯与行为犯
9.罪状与法定刑
10.酌定情节与法定情节
11.特殊防卫与正当防卫
1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13.连续犯与继续犯
14.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
15.遗忘物与遗失物
16.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
五、判断改错题
1、刑法不是国家的基本法律。
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 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 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5、 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6、 刑法分则中单位犯罪的法定刑不排除死刑。
7、 死缓不是独立的刑种,而属于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
8、 犯罪分子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不能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9、 甲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并罚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年6个月,缓刑以4年。法院这一判决是正确的。
10、时效延长是指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11、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借枪支,借枪人丢失枪支,告知出借人,出借人未及时报告,结果造成严重后果。对出借人应当数罪并罚。
12、某甲为毁坏某乙的名誉而公然诽谤某乙,但当场遭到众人驳斥和指责,某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
13、张某与李某素有仇隙。某日,王某持刀追杀李某,眼见李某逃脱,此时张某在暗中将李绊倒后即跑开,王某只当李自己摔倒,上前将李某砍成重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罪。
14、刑讯逼供罪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15、保育人员对所照管的幼儿进行虐待,情节严重的,构成虐待罪。
16、强奸妇女后迫使其卖淫,应以强奸罪与强迫他人卖淫罪数罪并罚。
17、非法传销或者变相传销,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18、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就转化为贪污罪。
19、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受贿罪论处。
20、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1、我国刑法实行罪刑法定原则,但也允许司法类推。
22、教唆犯罪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而不可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23、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日期,只能折抵刑期,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
24、 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或其他财产的行为,不能构成放火罪。
2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重婚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26、破坏交通设施罪属于结果犯。
27、甲婚后无子,遂偷盗一婴儿,养在家里,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28、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就转化为贪污罪。
29、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受贿罪论处。
30、.梁某,男,1983年10月2日出生。1997年10月3日,梁某在一酒家门口见一醉汉被众人围观,便上前自称是醉汉的表弟,用三轮车将其拉至僻静处,趁醉汉还在酣睡中,将其装有10万元巨款的密码箱拿走,梁某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
31、段某因重婚罪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2年。在缓刑期间,适逢选举县人大代表,段某参加了选举。
32、窝赃罪与销赃罪的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
33、文某,男,24岁,某厂青工。1992年7月4日,文某得知本厂高工刘某夫妇去外地出差,家中仅有一16岁女儿在家,便起奸淫之心。当日凌晨,文某从窗口钻进刘家,因不知刘某之女住处,便在客厅摸寻,不慎撞翻了茶几刘某之女听到响声大喊救命,文某见事已败露,便匆忙逃走,后被群众追获。文某的行为已构成强奸罪,且属于强奸未遂。
3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应当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六、 法条分析
1、 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刑法第269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依照本法第263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七、论述题:
1. 论贪污罪
2. 论受贿罪
八、案例分析题
1.甲与乙积怨,一日甲对丙、丁说:"乙这小子很坏,我们去煞煞他的威风。"丙、丁表示同意。在去乙家的路上,碰到丙的朋友戊,丙叫戊同去,戊说干什么,丙说去朋友家玩。四人到乙家后,甲让乙向其跪地三拜,乙不肯,甲对戊说:"拔掉他的门牙",并交给戊一把老虎钳,戊不肯干,甲说:"胆小鬼,到外面去把门,逃跑当心宰了你。"戊跑到门外,蹲到大树下。戊走后,甲抓住乙的头发,打了乙两个耳光,乙反抗,丙丁上去抓住乙的手,乙用脚猛踢甲,甲疼痛大怒,拨出随身携带的刀子向乙胸部刺去,致乙昏死过去,丙见乙倒地不动,对甲说?quot;你怎么能把他刺死呢?"丁说"我们快跑吧!"甲、丙、丁跑到外面,发现戊蹲在大树下,丙对戊说:"死人了,快跑。"戊结结巴巴说:"不关我的事,不关我的事。"甲在离开乙家时随意将烟蒂丢在地上,后引起大火,将房屋烧毁,乙被烧死。问对本案当事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2.丙犯盗窃罪,被判刑3年,服刑2年时,获得假释,又过了4个月,故态复萌,于夜间携带私藏的手枪潜入王家盗窃,刚越墙进院,被王某发现,上前抓丙,丙即持枪威胁,得以逃离现场,急忙搭计程车到郊区,当给付车资,司机找钱时,丙见司机皮包有很多钱,又持枪抢走司机皮包,后案发被捕。问对丙的上述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3.丁结婚多年,丁妻未能生育,丁遂外出与某未婚女戊相好,自称未婚,并伪造未婚证明与戊登记结婚,戊信以为真。五年后,丁妻有所察觉,丁遂生杀人灭口之心,某日在其妻平时爱喝的咖啡中投入氢化物,不想次日丁妻父母来家,丁妻冲咖啡以待,造成丁妻父母死亡,遂案发。问丁及丁妻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应当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4.甲在14周岁之前盗窃财物总计约8000元。14周岁生日那天,甲邀请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甲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遂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元。第二天甲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人撞倒,二死一伤。甲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甲将汽车以2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对甲的上述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5.被告人张某,男,26岁。张某从云南购回海洛因500克,用于贩卖牟利,在卖出100克毒品后,为了使毒品尽快脱手,张将毒品掺进自己卷制的香烟中,号称包治百病的神烟进行销售,致使十多人上瘾。另外,张某为了牟利,还?quot;感冒散"粉末冒充毒品加以出卖,非法获利1万余元。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6.包工头宋某在国外赴赌场赌博,赢三万元,回国将一半赌金赠与本村小学。不久因宋某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将低标号水泥代替高标号水泥使用,用细钢筋取代粗钢筋,造成其承建的一座礼堂倒塌,损失四十余万元。为逃避制裁,宋某找到任某公司经理的同乡金某商议对策,恰逢金某因倒卖许可证和走私文物等事发正被追查,金某提出让宋某先到其在边境的一远房亲戚家暂避。行前金某交宋某两万元作路费,并请宋将自己倒卖许可证和走私凭据带走。宋某走后,金某恐其难逃法网,遂命其表弟覃某带刘、黄二人(均是劳改释放人员)在途中将宋某干掉。覃某闻言色变,说此举恐有杀身之虞,劝金某放弃。金某诡称只要覃某将自己的一亲笔信带给刘、黄二人,并随其找到宁某,不必覃动手。覃默许,于是金某当着覃某的面写了信。并给覃三万元,打发覃上路。覃在途中将金某的信交给刘、黄二人,假说自己另有急事,一切事由可与金某直接联络,遂中途下车。刘、黄二人寻至宋某,欲施毒手,经宋某苦苦哀求并许以重金,遂放过了宋某。返回后谎称事毕,各从金某处“赏金”一万元。后宋某向当地公安机关自首。对本案当事人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7、旅店房客甲疑同屋旅客王某为巨富,遂假意逢迎,伺机将王灌醉,自王身上翻出空白支票一张。甲凭此与一公司签订一笔价值十万元的合同。该公司经查得知,该支票因原单位已更换印签,现已失效,故未发货。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8、乙系民政局干部,某日受单位指派,参加该局举办的社会福利奖券的销售工作。乡村老大爷李某用10元钱从乙处购得五张奖券,因视力不好,请乙帮其开奖,自己则俯身在随身的提包里找老花镜。乙帮李打开第二张奖券,发现其号码中了一等奖(奖品为25寸彩色电视机一台,价值3000元),见李在低头找眼镜,迅即调换该张奖券,并将其余奖券拆开给了李某。后乙委托他人领取奖品,据为已有。乙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9、丙在荒郊有一屋,屋后养鸡甚多,只是常被小偷光顾,不堪其扰,遂取私藏的步枪装上实弹,绑在离地一公尺的木棍上,枪口对准鸡舍门口,且在鸡舍四周加围篱笆,关闭舍门上锁,并以标语警告小偷切勿闯入。某日张某又光临(已数次偷鸡),不
G. 太复杂了,刑法案例分析题
(1)结合共同犯罪的理论分析:对于乙的死亡,甲、丙是否均需要负责?如果应负责,罪名是什么;如果不应负责,理由何在?
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本案中,对于乙的死亡,甲显然希望丙听从自己的唆使,用石头砸坏屏风的同时砸死乙。而且甲也实施了唆使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乙因为甲唆使而被丙砸死。因此,对于乙的死亡,甲当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本案中的丙并没有在主观上希望或放任乙的死亡,丙根本不知道屏风后面有人,其行为的犯罪意图是砸坏屏风。因此,对于乙的死亡,丙是持反对、排斥意见的。因此,本案中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存在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对于乙,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丙确实无法预知则属于意外,应无罪)
对于乙的死亡,两人并没有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相互关系、彼此配合。
(2)结合共同犯罪的理论分析:对A公司屏风的损坏,甲、丙是否均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应负责,罪名是什么;如果不应负责,理由何在?
本案中甲、丙两人在共同犯罪中构成故意毁坏财产罪。因为,甲与丙的行为共同追求同一损害结果,即A公司屏风的损坏,两人相互关系、彼此配合,一个唆使,一个实行,在此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
(3)丙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丙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丙没有实施砸屏风的危害行为,就不可能导致乙的死亡,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指的就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两者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本案最终应如何处理?
甲的行为涉及两个罪名,故意杀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但是,从案件上看两者存在吸收关系,因此,重罪吸收轻罪,显然故意杀人罪重于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定故意杀人罪。
(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为数个犯罪行为的基本性质相同或有密切联系,某一犯罪行为失去了独立的意义而被另一犯罪行为所吸收,只成立一个罪名的情况。)
本案中甲教唆丙砸屏风的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与其故意杀人的目的有密切联系,使得其毁坏财物的行为失去了独立的意义而被故意杀人的罪行所吸收,只能成立故意杀人罪。
本案中,如果对于乙的死亡,丙没有责任,则丙只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反之,如果丙存在过失致人死亡,那么,故意犯罪吸收过失犯罪。也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
H. 刑法题,很急
首先案件的定性没问题.1、法律中没有规定女性就可以从轻处罚(除怀孕等),只要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应该负完全的刑事责任,你所说的大学生快毕业不能算做从轻情节。2、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此案中虽没有使用暴力,但是肯定用了胁迫的手段,所以够成绑架罪,起刑(最低)十年,没问题。3、不知者不罪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中国的法律不会体现这种精神。这种说法只会认为是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比如明天我去杀了一个人,我说我不知道杀人会是犯罪行为,你认为法律会因此从轻处罚我吗?答案大家都知道。
I. 刑法选择题
1.B(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其中单位犯罪包括了法人与非法人两种)
2.C(通说认为不作为即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并且能够履行的情况而不履行。)
3.A(限制加重是数罪并罚中的一个原则而不是发现新罪的场合,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是先减后并,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其以前未经审判的新罪是先并后减)
4.D(遇到乙便实施暴力所以是在实行过程中,甲一听便住手所以是主动放弃侵害应当认定为中止)
5.D(法条的直接规定,死缓如果2年内没有故意犯罪就应当减为无期徒刑)
6.A(也是法条直接规定实际执行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7.B(主体是国公,收的是公司的钱非国家财产所以不是贪污以受贿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