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志注释
A. 刑法236条释义
刑法第236条: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蹂躏归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好淫不满十四岁的幼女的,以蹂躏论,从重处罚。 蹂躏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蹂躏妇女、好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蹂躏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蹂躏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招致被害人重伤、丧命或者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
本条是关于强奸罪、奸淫幼女罪的处刑规定。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的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是男子,教唆、帮助男子强奸妇女的女子,也可以成为强奸罪的共犯。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1)刑法志注释扩展阅读: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实施奸淫等性侵害行为的,应当认定行为人“明知”对方是幼女。
对于不满十二周岁的被害人实施奸淫等性侵害行为的,应当认定行为人“明知”对方是幼女。
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被害人,从其身体发育状况、言谈举止、衣着特征、生活作息规律等观察可能是幼女,而实施奸淫等性侵害行为的,应当认定行为人“明知”对方是幼女。
以金钱财物等方式引诱幼女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幼女被他人强迫卖淫而仍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均以强奸罪论处。
对幼女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与幼女发生性关系的,以强奸罪论处。
对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利用其优势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无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范,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实施猥亵儿童犯罪,造成儿童轻伤以上后果,同时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或者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男性实施猥亵,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或者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B. 什么是引经注律
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法律注释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据《晋书·刑法志》统计,当时郑玄等诸儒引经注律的文字达7,732,200字,“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儒家学者的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制度进行儒家化的改造过程。
希望对你有帮助
C.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什么意思
出自战国时期孔子后学《说卦传》原文: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译文:从前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创作了《易经》,还是因为顺从事物固有的性质与规律这个道理,所以创立了表示上天的方法叫作阴和阳;创立了表示大地的方法叫作柔和刚;创立了表示如何作人的方法叫作仁和义。
同时具备这三种品质并且两卦重叠,所以《易经》六个卦画组成一卦。有阴阳之分,交替使用柔爻刚爻,所以《易经》六个位置上的爻辞就成为了一篇文章。
(3)刑法志注释扩展阅读:
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其实表现的就是天、地、人三才思想,那时古人就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其他古老的神话,也包含着三才思想。但是,还只停留在天、地、人各行其道的水平之上。
到了《易经》的时代,人们终于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D. 风流最早出现在哪部书里 最好是连其意思注释,拜托了啊!!!!!
最早出自《汉书·刑法志》,指风尚习俗。
《汉书·刑法志》:“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寖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 唐 韩休 《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上柱国赠尚书右丞相许国文宪公苏颋文集序》:“由是比兴继作,风流弥繁。” 元 陈赓 《子猷访戴图》诗:“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
希望能够帮到你。
E. 元镇读书: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古文的意思
意思是: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拓展资料:
《明史·刑法志》仅三卷。明初太祖极重刑律,后因循日久,虽视为具文,而明代刑律仍有其特点。《刑法志》三卷,每卷无题类之别,但首卷即述有明一代之律文。第二卷再述法司及刑法执行情况。此卷内容本易与《职官志》诸法司重复,而史官姜宸英撰写得体。《刑法志》第三卷最有特点,开首便称:“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此卷记厂卫之事较详,史论甚佳。厂卫为明代刑法中之大事,洪武中行锦衣卫镇抚司狱,末年废罢,至永乐中复置,且立东厂。立东厂事实录中避而不述,是有所隐晦遮掩,《刑法志》颇予详述,此举甚当,亦补《职官志》之所难述。
《艺文志》四卷,出目录学名家黄虞稷之笔。黄虞稷撰有《千顷堂书目》,于目录之学甚为博知。《艺文志序》另出倪灿之手,文中申明本志体例,仅录有明一代名家著述,此与前史不同。“前史兼录古今载籍,以为皆其时柱下之所有也。明万历中,修撰焦竑修国史,辑《经籍志》,号称详博。
然延阁广内之藏,竑亦无从遍览,则前代陈编,何凭记录,区区掇拾遗闻,冀以上承《隋志》,而赝书错列,徒滋讹舛。故今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稍为厘次,勒成一志。凡卷数莫考、疑信未定者,宁阙而不详云。”
自《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之修,搜罗历代图书,考其存亡,为目录学整理之大功业。《明史·艺文志》不采用此种修纂方法,专取有明一代之书,似简而实详,确是颇有用心者。然智者百虑,不免一失,如其著录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四十卷,乃宋人之作,以其体例而论,必为误录之书。
F. 谁有关恒宽《盐铁论》文言文的翻译
本议第一
【题解】本,基本;议,讨论.“本议”就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指有关盐铁、均输、酒榷等官营事业而言.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注释】惟,发语词.始元:汉昭帝刘弗陵的年号.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
诏书:古代帝王发布的文告.丞相:秦汉时辅助皇帝执掌国政的官员,官位最高.这里指田千秋.御史:御史大夫,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副丞相的职务.这里指桑弘羊.贤良、文学: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其中贤良是有功名的,但没有一定的官职.文学,统称读书人.语:讨论.
【译文】始元六年,汉昭帝发出诏书,让丞相、御史大夫和各地推选的贤良、文学讨论,询问民间的疾苦.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1),防淫佚之原(2),广道德之端(3),抑末利而开仁义(4),毋示以利(5),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6),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7),成贪鄙之化(8).是以百姓就本者寡(9),趋末者众(10).夫文繁则质衰(11),末盛则本方.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12).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13).
【注释】(1)窃闻:私下听说.谦词.
(2)淫佚(y@):放纵享乐.原:根源.
(3)广:推广,发扬.端:开端,本源.
(4)末利:经营工商业的利益.
(5)毋:不要.
(6)郡国:西汉承袭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和国合称为“郡国”,统指地方.盐、铁:指盐、铁官营,始于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酒榷(qu8):指酒类专卖,官酿官卖,禁止私人酿酒,始于天汉三年,即公元前98年.均输:指均输法,即在全国各地设均输官,掌管运输、收购物资、调剂有无,防止私商获取暴利.始于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全面推广.
(7)散:破坏.敦厚:忠厚,朴,本质.
(8)贪鄙:贪婪卑鄙.化:指风气.
(9)就:从事.本:农业.
(10)趋:追求.
(11)文:外表.质:本质.
(12)悫(qu8):诚朴,诚实俭朴.
(13)便:妥当.
【译文】文学回答说:我们听说治理人民的方法,应该防止产生放纵享乐的根源,发扬人们固有的道德因素,抑制工商之利而宣扬仁义,不要引导他们追求财利,这样,古代帝王的教化才能复兴,当今的风俗才能改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与民争利.破坏了忠厚的本质,形成了贪婪卑劣的风气.因此,老百姓务农的少了,热衷于工商业的多了.外表太华丽,就使本质衰败;工商业兴盛,就会使农业衰落.工商业发展,老百姓就奢侈,农业发展,老百姓就诚朴.老百姓诚朴,财用就富足,老百姓奢侈,饥寒就产生.希望废除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以便促进农业,限制工商业,有利于发展农业,这才妥当.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1),数为寇暴于边鄙(2).备之则劳中国之士(3);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4),苦为虏所系获也(5),故修障塞(6),饬烽隧(7),屯戍以备之(8).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9),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10),使备塞乘城之士(11),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12)?罢之,不便也.
【注释】(1)匈奴:指西汉时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当时处在奴隶制社会阶段.这里指匈奴奴隶主统治者.不臣,不服从.
(2)数(shu^):屡次.寇暴:侵扰.边鄙:边境.
(3)中国:指中原地区.
(4)先帝:指汉武帝刘彻.哀:怜悯.
(5)虏:这里是对匈奴的轻蔑称呼.系获:俘虏,掠夺.
(6)障塞,边境险要处的城堡、要塞.
(7)饬:修整.烽燧(sh@):烽火燧烟.古代在边境上建筑高土台,发现敌情,白天放烟报警叫“燧”,晚上举火报警叫“烽”.
(8)屯戍:屯田驻军以戍守边疆.
(9)蕃:繁殖,增加.长(zhang),增加.
(10)执:守.执备,守备.
(11)备塞:守备边塞.乘城:在城上防守.
(12)赡:供给.
【译文】大夫说:匈奴背叛不服,屡次侵扰边境.防备它,就会使中原士兵很劳苦;不防备,他们又进犯不止.先帝怜悯边境人民长期遭受祸害,苦于被匈奴虏掠,所以在边境建造城堡要塞,修整烽火台,屯田驻军来防御敌人.因为边防费用不足,所以才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补充边防经费.现在你们想要废除它,对内则使国库空虚,对外则使边防费用缺乏,让守卫在边疆的战士挨冻受饿,国家用什么去供给他们呢?废除这些政策是很不妥当的.
文学曰: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注释】ǐ语见《论语·季氏篇》.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
这三句是《荀子·大略篇》语.
畜:通蓄,蓄积.风:作动词,教化的意思.
广:推广.怀:安抚.
这几句话引自《春秋》庄公八年《谷梁传》.《汉书·刑法志》亦有此文,但三处都大同小异.
这两句话见《吕氏春秋·召类篇》.修:修明政治.庙堂:指朝廷.冲:战车.折冲,使敌人的战车退回去,即制服敌人.还师:使敌人退乓.
恶:何必.
【译文】文学说:孔子说:“诸侯和大夫,不必担心土地少,而应担心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财产贫乏,而应担心不安分守己.”所以天子不谈论财富的多和少,诸侯不谈论利和害,大夫不谈论得和失.他们都积蓄仁义去教化民众,推广仁德去安抚百姓.因此,近处的人都亲近归顺他们,远处的人也对他们心悦诚服.所以,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必去打仗,善于打仗的人不必出动军队,善于统帅军队的人不必排列阵式.只要在朝廷上修明政治,就可以使敌人不战而退.圣明的君主施行了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何必要什么费用呢?
大夫曰:匈奴桀黠(1),擅恣入塞(2),犯厉中国(3),杀伐郡县朔方都尉(4),甚悖逆不轨(5),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6),哀元元之未赡(7),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8).纵难被坚执锐(9),有北面复匈奴之志(10),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11),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注释】(1)桀黠(xia):凶悍狡猾.
(2)擅恣:骄横放肆.入塞:侵入长城内地.古代称长城为紫塞,即谓红土筑成的塞垣.(3)犯厉:侵犯.
(4)朔方:汉武帝所立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西北,是抗击匈奴入侵的前线据点之一.都尉:武官名,这里泛指地方官吏.
(5)悖逆:叛逆作乱.不轨:不法.
(6)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这里指汉昭帝刘弗陵.垂:施.
(7)元元:老百姓.
(8)暴(p)):同“曝”,即曝露.
(9)难:原作“然”,今据杨树达说改.被坚执锐:身穿坚甲,手执武器.(10)复:报复,抗击.
(11)扰:原作“忧”,涉下文“忧边”而误,今改.扰,干扰.
【译文】大夫说:匈奴凶悍狡猾,骄横放肆,侵入长城内地,侵犯中原,杀害我朔方等郡县的官吏,叛逆作乱,图谋不轨,早就该出兵去讨伐了.皇帝大施恩惠,既怜惜百姓生活不富足,又不忍心将士们证战于荒野之中.你们这些人既然很难有身披铠甲、手执武器到北方去抗击匈奴的志气,却又想废除盐铁官营和均输法,破坏边防军费的供应,损害国家的战备计划,毫无忧虑边境安危之心,这在道理上是很不妥当的.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注释】语见《论语·季氏篇》.
任:用.兵革:武器,盔甲.这里指军队、武力.
张:设立.利官:主管财利之官,指盐官、铁官、均输官等.
【译文】文学说:古时候崇尚以德服人而鄙视武力征服.孔子说:“远方的人不肯归服,就修治礼乐德政招他们来.已经来了,就使他们安心住下.”现在废弃道德而任用武力,出兵去攻打他们,屯田驻军来防备他们,长期陈兵于外,无休无止地转辗运输粮食,使边境的将士在外挨饿受冻,百姓在国内劳苦备战.实行盐铁官营,设置掌管财利的官吏来供给边防费用,这决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还是把这些废除为好.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注释】市朝:集市,市场.一其求:统一解决需要.
引文见《易·系辞》.
出:发展.乏:原作“乖”,卢文弨引《大典》本,明初本、华氏活字本作“乏”,《意林》三、《通典》十一、《通考》二○、《盐政志》引都作“乏”,今据改正.殖:繁殖,即增产.
匮(ku@):缺乏,不足.
委财:积压的财物.调缓急:调济急需的意思.缓急,这里是偏义复词,只用“急”的意思.【译文】大夫说:古代建立国家的人,开辟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的途径,沟通物资有无.通过市场统一解决各方面的需求,招来四方百姓,聚集各种货物,使农民、商人,工匠都能在这里得到各自所需的东西,互相交换之后便各自回去.《易经》上说:“交流产品,互通有无,这样就可以使老百姓努力生产.”因此,手工业不发展,农具就缺乏;商业不发展,物资就不能流通.农具缺乏,粮食就不能增产;物资不流通,政府财政就困难.所以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法,正是为了流通积压的货物,供给急切的需要,废除它,是不行的.
文学曰: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老子》曰:“贫国若有余.”非多财也,嗜欲众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民欲,实菽粟货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
【注释】今本《老子》无此语.《老子》,古代道家的著作,相传是老聃(dan)作的,又名《道德经》.躁:焦急不安,这里指急于求利.
实,充实.菽(sh&):豆类.粟:小米.“菽粟”,指粮食.
【译文】文学说:用仁德教导百姓,百姓就会变得敦厚;用财利引诱百姓,风俗就会变得鄙薄,风俗鄙薄,百姓就违背仁义而追求财利,追求财利,百姓就奔走往来于道路上和集市中.《老子》上说:“贫穷的国家似乎有多余的财富.”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百姓欲望太多,急于求利的缘故.因此,高明的执政者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用礼义来防止百姓的贪欲,以充实粮食和货财.在集市上,商人不贩卖无用的货物,工匠不生产无用的器具.所以,商业只是用来流通积压的货物,手工业只是生产各种用具,它们都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业.
大夫曰:《管子》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
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也.
【注释】今本《管子》无此引文.
陇:汉陇西郡,今甘肃省一带.蜀:汉蜀郡,今四川省一带.丹:朱砂.旄(mao):牦牛尾.
荆:今湖北省一带.扬:今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骨象:兽骨、象牙.柟(nan),同“楠”,即楠木.梓(z0):梓木.箭:箭竹,杆细而硬,可做箭杆.燕齐:战国时国名.燕,今河北省北部一带.齐,今山东省北部一带.旃(zhan):同“毡”,即毡子.裘:皮袄.
兖(yan):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及河南东部.豫:豫州,今河南省一带.絺(ch9):细葛布.纻(zh)),纻麻织成的布.
楫(j0):船桨.
服:使用,驾御.
陵:丘陵.陆:平地.
交:流通.庶物:各种各样的货物
【译文】大夫说:《管子》上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还吃不饱,是由于生产工具不完善;有山林大海出产的各种物品,而百姓仍然经济不富裕,是由于工商业不发达.”陇、蜀两郡的朱砂、大漆、牦牛尾和鸟羽,荆、扬两州的皮革、兽骨和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毛竹、箭竹,燕、齐两地的鱼、盐、毡子和皮袄,兖州、豫州出产的漆、丝、葛布和麻布,都是人们养生送死的必需品.这些东西,都是要靠商业来流通,靠工匠来制作.所以,圣人制造船、桨,通行于江河峡谷,驾御牛马,通行于山陵内陆;甚至到达边远地区,深入穷乡僻壤,为的是流通各种货物,便利百姓.所以,武帝设置铁官,以供应农业需要的用具,实行均输,使百姓富裕;盐铁、均输政策是全国人民所拥戴并赖以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废除它,是不行的.
文学曰: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1).故川原不能实漏卮(2),山海不能赡溪壑(3).是以盘庚萃居(4),舜藏黄金(5),高帝禁商贾不得仕宦(6),所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7).排困市井(8),防塞利门(9),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10).”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11).
【注释】(1)淫巧:过于精巧的物品,指奢侈品.
(2)漏卮(zh9):有漏洞的酒杯.
(3)壑:山谷.
(4)盘庚:商朝的国王.萃:草.盘庚曾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初到时,居住茅屋,所以叫“萃居”.
(5)舜:古代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领袖.舜藏黄金,见《淮南子·泰族训》.传说舜把黄金(即铜)藏到深山里,目的在于堵塞人民的贪财之心.
(6)高帝:指汉高祖刘邦.为了打击商人,刘邦曾下令,商人不得穿丝绸、乘车,租税也很重.后来又规定商人子弟不得做官.
(7)遏:遏制,制止.醇(ch(n):纯正,培养.
(8)排困:排斥,抑制.市井:本指商人做买卖的地方,这里指商人.
(9)防塞:堵塞,杜绝.利门:求利的门路.
(10)文见《说苑·贵德篇》.但文有异.
(11)利孔:谋利的门路.罪梯:犯罪的阶梯.
【译文】文学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还吃不饱,是由于工商业兴盛而农业荒废的缘故;有山林大海出产的各种财货,而百姓仍然不富裕,是由于不努力生产人们的必需品,而制作了过多的奢侈品的缘故.所以,大河的水也装不满漏的酒器,山林大海所产的丰富财货也填不满深沟峡谷.因此,盘庚住茅屋,舜藏起黄金,高帝禁止商人做官,为的是遏止贪鄙的习俗,培养人们诚朴的风气.抑制商人,堵塞求利的门路,尚且还有人为非作歹,更何况朝廷带头牟利呢?《公羊传》上说:“诸侯好利,大夫就卑鄙;大夫卑鄙,士就贪财;士贪财,老百姓就要偷盗.”这就是打开了求利的门路,给人们提供了犯罪的阶梯.
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孔利为民罪梯者也.
【注释】贡输:把特产运送到京师里,进贡给中央.
苦恶:指东西质量粗劣.
委府:仓库.
笼:收归国有的意思.
县官:指朝廷、政府.实:实物.
贸利:下文作“侔利”,《史记》、《汉书》皆作“牟利”,都是旧社会投机商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意思.
平准:平定物价.这里指平衡物价的政策.
失职:失业.
齐劳逸:劳逸均衡.
【译文】大夫说:过去各地诸侯,把本地特产作为贡物运到京城,往来既麻烦又困难,货物大多数很粗劣,有的东西的价值还不够抵偿它的运费.因此,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来帮助运输,便利于远方交纳贡物,所以叫做均输.在京城设立仓库,用来收购和贮存货物,物价贱时就买进,物价贵时就卖出.因此,政府手里掌握着实物,商人不能牟取暴利,所以叫做平准.实行平准,百姓就能各安其业;实行均输,百姓的劳逸就均衡得当.所以,平准、均输是为了平抑物价而方便百姓,决不是打开牟利的门路而成为人们犯罪的阶梯.
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1),不求所拙(2).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3).今释其所有(4),责其所无(5).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问者(6),郡国或令民作布絮(7),吏恣留难(8),与之为市(9).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10),蜀、汉之布也(11),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12),农民重苦(13),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14),阖门擅市(15),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16).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17),则吏容奸(18).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19),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20),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
【注释】(1)工:工巧,这里引申为特产.
(2)拙:笨拙.这里指不擅长的.
(3)女工:指劳动妇女.效其功:呈献自己的劳动成果.功,这里主要指纺织品.(4)释:放弃.
(5)责:索取.
(6)间者:近来.
(7)布絮:粗的丝绵.
(8)恣留难:任意刁难.
(9)与之为市:强行收购.市,交易.
(10)“阿”原作“陶”,今据洪颐煊说校改.阿,今山东省东阿县.齐、阿都是汉代丝绸的著名产地.缣(jian):细绢.
(11)汉:今陕西省汉中一带地区.“蜀”、“汉”都是汉代麻布的著名产地.(12)行奸卖平:用欺诈的手段,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13)重(ch¥ng)苦:加倍受苦.
(14)猥发:乱发号令.猥,杂乱.
(15)阖门:关闭城门.擅市:垄断市场.擅,独占.
(16)腾跃:飞涨.
(17)自市:指官吏自己经营贸易.
(18)吏客奸:官吏和奸商互相勾结.容,包庇.
(19)“吏”原作“而”,今据撄宁斋钞本、沈延铨本及《续汉书·百官志》注、《通典》改正.待其急:等到买主有紧急需要时,高价出卖,即囤积居奇.
(20)轻贾:不法商人.
【译文】文学说:古时向百姓征税,是征收他们的特产,不强求其不能生产的东西,所以农民交纳农产品,妇女交纳纺织品.现在,放弃他们生产的东西,而索取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百姓只好贱价卖出自己的产品,换回政府所要征收的东西,以满足其需求,近来,有的地方命令百姓生产布絮,官吏任意刁难,强行收购.官吏所征收的,不仅是齐、阿的细绢,蜀、汉的麻布,而且也有民间所生产的其他物品.他们采用欺诈手段,低价收购,使农民加倍受苦,妇女再次纳税,看不到所谓均输均在哪里.官府乱发号令,关闭城门,垄断市场,什么东西部收购.什么东西都收购,物价就飞涨.物价飞涨,商人就能牟取暴利.官吏自己经商,就会和奸商勾结,豪吏、富商乘机囤积居奇,等到市场上缺货时就高价出害.这些奸商污吏,低价购进以高价出售,看不到所谓平准平在哪里.古代的均输是用来调节劳逸,便利贡物的运输,并不是为获取暴利而收购一切货物.
G. 松鼎dvd 生产厂家是哪个公司
LZ好,拔山扛鼎
【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注释】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例子】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力大过人。(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尝鼎一脔
【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注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例子】 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春秋鼎盛
【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注释】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出处】 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例子】 及入宫庭,见王~,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大名鼎鼎
【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注释】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出处】
【例子】 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还怕有不晓得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刀锯鼎镬
【拼音】 (dāo jù dǐng huò)
【注释】 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出处】 《汉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又,《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赞》:“丽生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镬。”
【例子】 如果臣言虚谬,~,即加臣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
鼎铛有耳
【拼音】 (dǐng chēng yǒu ěr)
【注释】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出处】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拔山扛鼎
【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注释】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例子】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力大过人。(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尝鼎一脔
【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注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例子】 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春秋鼎盛
【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注释】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出处】 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例子】 及入宫庭,见王~,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大名鼎鼎
【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注释】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出处】
【例子】 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还怕有不晓得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刀锯鼎镬
【拼音】 (dāo jù dǐng huò)
【注释】 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出处】 《汉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又,《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赞》:“丽生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镬。”
【例子】 如果臣言虚谬,~,即加臣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
鼎铛有耳
【拼音】 (dǐng chēng yǒu ěr)
【注释】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出处】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鼎铛玉石
【拼音】 (dǐng chēng yù shí)
【注释】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出处】 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例子】
鼎鼎大名
【拼音】 (dǐng dǐng dà míng)
【注释】 形容名气很大。
【出处】
【例子】
鼎镬刀锯
【拼音】 (dǐng huò dāo jù)
【注释】 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虽赴鼎镬刀锯,亦无恨矣。”
【例子】
鼎镬如饴
【拼音】 (dǐng huò rú yí)
【注释】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出处】 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例子】
鼎新革故
【拼音】 (dǐng xīn gé gù)
【注释】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出处】 《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例子】 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之意。(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回)
鼎鱼幕燕
【拼音】 (dǐng yú mù yàn)
【注释】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例子】 ~,亡在旦夕。(《元史·外夷传》)
鼎足而三
【拼音】 (dǐng zú ér sān)
【注释】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 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鼎足三分
【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注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 汉家王气已将尽,~各自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鼎足之势
【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注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 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
革故鼎新
【拼音】 (gé gù dǐng xīn)
【注释】 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出处】 《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例子】 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当有一番佳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回)
九鼎不足为重
【拼音】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注释】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出处】 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例子】
九鼎大吕
【拼音】 (jiǔ dǐng dà lǚ)
【注释】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举鼎拔山
【拼音】 (jǔ dǐng bá shān)
【注释】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出处】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例子】 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力,独占东吴数百城。(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
举鼎绝膑
【拼音】 (jǔ dǐng jué bìn)
【注释】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出处】 《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例子】 ~,亦不敢以怨他人。(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
扛鼎抃牛
【拼音】 (káng dǐng biàn niú)
【注释】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例子】
力能扛鼎
【拼音】 (lì néng gāng dǐng)
【注释】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例子】 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五百年来无此君。(清·顾复《平生壮观·米芾》)
列鼎而食
【拼音】 (liè dǐng ér shí)
【注释】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出处】 汉·刘向《说苑·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例子】 今日个~,煞强如淡饭黄齑。(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
牛鼎烹鸡
【拼音】 (niú dǐng pēng jī)
【注释】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出处】 《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群情鼎沸
【拼音】 (qún qíng dǐng fèi)
【注释】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出处】
【例子】
人声鼎沸
【拼音】 (rén shēng dǐng fèi)
【注释】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例子】 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三分鼎足
【拼音】 (sān fēn dǐng zú)
【注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
三牲五鼎
【拼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注释】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出处】
【例子】
三足鼎立
【拼音】 (sān zú dǐng lì)
【注释】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
四海鼎沸
【拼音】 (sì hǎi dǐng fèi)
【注释】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出处】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调和鼎鼐
【拼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注释】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例子】 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燮理阴阳。(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言重九鼎
【拼音】 (yán zhòng jiǔ dǐng)
【注释】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出处】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例子】
一言九鼎
【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注释】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例子】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钟鸣鼎食
【拼音】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注释】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例子】 谁知这样~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参考资料:萍心成语字典 11247希望对你有帮助!
H. 陈景良的教学、成就
本科生:《中国法制史》、《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硕士研究生:《唐宋法律研究》、《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史文献史料学》;
博士研究生:《唐宋法律研究》、《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近五年(2002-2007)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讼师与律师:中西司法传统比较》,教育部人文社会重点项目,2001-2004年,主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理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2008年,第二主持;《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2001-2004年,子项目主持;《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河南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000-2002年,主持。
近五年(2002-2007)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宋代司法传统的现代解读》,《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
2.《试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观念》,《法史精粹》(法学研究)2003年卷
3.《讼师与律师:中西司法传统的差异及其意义》,《法史精粹》(中国法学)2004年
4.《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现代意义》,《诺维撒德大学学报(英文版)》2005年第6期
5.《宋代“法官”、“司法”与“法理”考略》,《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6.《反思法律史研究的类型学方法》,《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7.《宋代司法传统及其现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8.《从人生智慧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法文化的价值》,人大复印资料(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主编、参编的部分中国法律史教材:
1.《中国法制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法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2.《中国法制史》,参编(张晋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参编(李光灿,张国华总主编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当中国法律思想史》,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中国法制通史·宋卷》,副主编(张晋藩总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
6.《中国法律史》,参编(张晋藩主编),法律出版社,1995年。
近五年(2002-2007)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或奖励:
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
2、 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
3、 校511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年。
4、 省人文社科成果奖。《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主编),河南省政府2000年。
5、 省新闻出版局优秀图书二等奖,《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主编),2000年。
6、 国家优秀图书奖(全国最高图书奖)。《中国法制通史·宋卷》(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2000年。 书目者,为学求知之第一要务也,士之读书者不可不知。梁启超先生有言:“著书足以备读者之顾问,实目录学家之职务也。”大学者,旨在引导学生求其博,此乃古今为学之通义。圣人曰:“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研究生者能不求其博乎?此目录乃为师者在教学及读书中偶获之孔见,以备志于学者参考焉。书目分初学、登堂、潜研之三阶段,以应为学循序渐进之规律。
一、初学
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
此书为原国家教委推荐教材,语言生动简练,深入浅出是此书最大之优点,尤其适合于大学生。
2.[美]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下两卷,胡万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9月出版。
3.[日]福泽渝吉著:《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版。
4.冯天瑜、何晓明等著:《中华文化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5.威尔·杜兰特著:《哲学的故事》,金发燊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11月出版。
6.房龙著:《漫话圣经》,施旅、于一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7次印刷本。
7.[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2月第3次印刷本,共4册。
8.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次影印本。
9.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10.钱穆著:《国家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新版本。
11.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上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月版。
12[美]约翰·麦·赞恩著,刘昕等译:《法律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二、登堂
余英时曾说,学术不可有门户,但学问却不可无宗师。宗师者,学问之流派师传也。为学拜师谓之登堂;于某一学问境界中略能抒发己见者,谓之入室。古之拜师,礼仪甚严,及至近代遗风尚存。民国时,狂傲奇才如黄侃者尚执贽而北面,尊仅年长自己两岁且同为北京大学教授之刘申叔(即刘师培)为师,非礼尊过制也,乃重道也。入室之途岂有它哉,惟师朱子为学之精神,遵白鹿洞书院之铭训也。一曰居敬体察;二曰用心专一。晦翁云:“学者读书要敛身正坐,缓视傲吟,虑心涵泳,切己体察”,恰如春雨之润苗,未见其增,日有所长。为吾徒者当知,为学如同人生。“人生之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须顺风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此乃梁任公对清华学子之训诫也。古语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登堂之途最忌讳用心不专。此为入室之序言,亦吾所寄厚望于二三子者矣。
第一小单元(5种)
1.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上下二册),载《民国丛书》选印,上海书店1990年重印本。
2.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下二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1998年4月影印重印本。
3.陈顾远著:《中国法律史》,中国书店1988年4月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影印。
4.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校勘版。
5.李钟声著:《中华法系》(上下二册),台北华欣事业文化中心1985年7月版。
第二小单元(共10种)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单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载《蓬莱阁丛书》。
7.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单行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载《民国学术经典》11册。
8.胡适:《先秦名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中古思想小史》,载《胡适文集》第6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8月新一版。
1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版。
11.杨东莼著:《中国学术史讲话》,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载《民国学术经典》3册。
1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版。
1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12月版。
1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15.《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第三小单元(西方、日本汉学家及部分外籍华裔学者论著,计15种)
16.[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17.[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版。
1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版。
19.[英]莱芒·道森著:《中华帝国的文明》,金星男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0.[美]郝大维等著:《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21.[美]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
22.[美]黄仁宇著:《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1992年2月版。
23.[美]费正清著:《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4.[法]谢和耐著:《中国和基督教》,耿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版。
25.《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学者刘俊文主编,共十册,其中第八册为中国古代法律专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
26.《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刘俊文主编,共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2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其中第122——144页为中国部分专论,上海书店1999年9月版。
28.[德]夏瑞春著:《德国思想家论中国》,陈受政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版。
29.胡伟希:《传统与人文》,中华书局1992年9月版。
30.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共十册,三联书店1998年6月版。
31.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1995年重印。
第四小单元
31.高潮、刘斌著:《中国法制古籍目录学》,1993年11月版。
32.张伯元:《法律文献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3.洪丕谟:《中国古代法律名著提要》,1999年10月版。
* 34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元月版。其中先秦、战国秦汉、宋、明、清卷用力尤著,多有新说,识者不可不读。
* 35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 36 《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 37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中、下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此书虽谓“政治思想史”,实则与古代法律密切相关,尤其于法家用力甚工,读者当识焉。
38.张国华、饶鑫贤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39.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本。
* 40 马小红著:《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4月版。
* 4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4月版。
42.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43.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44.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 45[日]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范愉、陈少峰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 46 黄宗智著:《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47.史彤彪:《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
* 48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作者为民国时期才子。
49.[美]D·布迪、C·莫里斯著:《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
50.《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51.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52.韩延龙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通史》,上、下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53.《求索集——张晋藩先生与中国法制史学四十年》,陈景良、张中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54.谢振民:《中国民国立法史》,上、下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55 梁治平著:《法意与人情》,海天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56.[日]堀毅:《秦汉法制史论考》,法律出版社1988年8月版。
57.程树德著:《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5月版。
58.[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59.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60.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月版。
61.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2.[法]勒内·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63.[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1988年3月版。
64.[日]谷口平安:《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
65.江平主编、贺卫方等人策划:《外国法律文库》,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分期出版(法史专业学生者不能全部阅读,可择其法史部分阅读)。
66.季卫东主编、张志铭、贺卫方副主编:《当代法学名著译丛》(现出9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分期出版。
67.梁治平、贺卫方主编:《宪政译丛》,三联书店分期出版,共10本。
68.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版。
69.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70.刘美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
71.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
72.陈景良等著:《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范忠信等著:《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4.梁治平著:《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5.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6.范忠信著:《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三,潜研
潜者,用心著力之专也;研者,究其原委、探赜索隐也。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谓:“聪明者,多独断之学;潜研者,尚考索之功。”此二途径因人天赋、兴趣、学术背景有异而各有侧重,然二者均须以史料为根基。否则,为学乃游谈无根,向为古人所诟病。治史者当于原始资料处用力,学生若不记此,则毕业之际所获无多,识者鉴之。
1.《历代刑法志》,群众出版社1988年8月版。
2.《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3.《尚书》。此书较为难读,初学者须借助工具书,或找一有注译的版本来读。如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其中有江灏、钱崇开译注的《今古文尚书全译》,可备一读。“吕刑”部分尤为重要。
4.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本书为民国时期大学文史专业必备书目,《古典文史基本知识丛书》之一种。另外还包括《诸子与理学》、《诗》等,皆由上海书店1997年依旧版重新印出。
5.《礼记》。此书为三礼之一种,现有各种版本问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礼记》影印本。该影印本依据清武英殿本印出。初学者易读注释本,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五经全译》,其中即有《礼经》,又称《小戴礼记》。
7.钱玄著:《三礼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8.《诸子集成》,现通告的有中华书局版和上海书店影印本两种。读者可择其一。另外,中国大陆专门负责古籍整理的中华书局有诸子的各种点校本面世,较权威者如杨伯俊《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
9.《晋书·刑法志注释》,陆心国注译,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10.《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云梦秦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11.[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共5本,其中的《官制》、《食货》、《礼》、《刑制》尤为重要。
12.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影印本,上、下两册。此书只有影印本,阅读颇为不易,重点阅读其中的《经籍志》与《刑法志》。读时须备有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修订出版;张旭光撰著:《文史工具书评介》,齐鲁书社1986年版。
13.郑樵:《通志》,中华书局影印本。
14.《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宋]窦仪:《宋刑统》,吴翊如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16.薛梅卿:《宋刑统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7.[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仅有残卷影印本。
18.[清]薛允升著,怀效峰等点校:《唐明律合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9.《元典章》,线装书共4函,北京中国书店依沈刻本印出。
20.《通制条格》,黄时鉴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1.黄时鉴辑点:《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3.怀效峰点校:《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出版。
24.《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明]雷梦麟:《读律琐言》,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清]沈之奇著,怀效峰点校:《大清律例集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4版。
28.《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据邓广铭所藏影印本出版,共5册。重点有《法令》、《慎刑》两部分。
29.陈智超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30.《大清法规大全》。
近代及专题研究之书目须单独开列,其它史籍资料未一一开列。
I. 刑法志的概述
近代人丘汉平为了汇集刑法志资料,曾编著《历代刑法志》一书,于1938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除收入上列各刑法志及其注释全文外,并从各没有编修刑法志的断代史《纪》、《传》中收集有关材料,汇成《后汉刑法志》、《魏刑法志》和南北朝各朝刑法志编入,另收入清代汪士铎撰《南北朝刑法志》和明代宋濂撰《元刑法志》,作为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