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释界限

司法解释界限

发布时间: 2022-05-09 07:25:27

司法解释与刑法解释的边界

您好,你问的是两个不挨着边的问题。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是对法律的适用做出规定,包括对各个法律,部门法条文的解释(刑法,民法行政法)确实不明白你想问的问题提是什么!

⑵ 司法解释主要包括

司法解释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的司法解释。
具体分为分为四种: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司法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
3、国务院及主管部门司法解释;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法令的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的补充规定。司法解释称为有权解释和正式解释。
司法解释只能由有权机关做出。司法解释,具有普遍的司法效力,有关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应当遵照执行。应该严格依法进行。没有法律具体明确规定的,也要严格依照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原则作出解释,供审判工作中具体适用。这就是我们对司法解释的一般理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⑶ 什么是司法解释权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权又是什么宪法在诉讼中需要解释是什么意思

司法解释有正式和非正式解释之分。我国目前的正式法律解释体系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三种。其中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作出的解释 (立法解释是由作为立法机关的全国人的常委会对法律的解释;行政解释是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法律的解释)。
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其实是一种非正式的解释,是某位特定的法官对某一具体的情形下法律如何适用所做出的法律推理或法律理解。是个人对法律作出的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这一点与一般学者或其它个人对法律的解释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由于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以法官对某一法律的解释虽然没有普遍约束力但对他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至于第三个问题,对我国的宪法界人士来说是一个羞于回答又深感无能为力的问题。“宪法在诉讼当中需要解释”在西方来说一点都不错,因为西方各宪政国家宪法地位至高无上,都有特定的机关来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神圣地位。宪法在那里是不仅是立法的标尺而且是司法的标尺,也就是说宪法是法官审理案件的最高依据。因此在诉讼中宪法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怎样才是最符合宪法的精神就显得尤其重要。宪法在诉讼中就需要解释。 而在我国,目前宪法还基本上不是法官审理案件的依据,就是说宪法对审案来说没有用。宪法被制定后就被束之高阁了。所以“宪法在诉讼当中需要解释”对实现宪政的国家来说是个好问题,对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还是个等待实现的理想。

⑷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是应当从属于其据以作出的具体的法律的溯及力。
具体如下:
1、司法解释可以溯及既往。 法律解释是否可以溯及既往,各界意见不尽一致,通说持肯定意见。 从法律解释的性质、法不溯及既往的合理性和我国立法法规定看,立法解释不应溯及既往,而司法解释应当具有溯及力。 法律解释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前者根据解释机关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2、根据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九次常委会通过的相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3、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2000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规定是,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2、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法规】的。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立法解释的前提是法律规定本身含义或法律如何适用并不明确,而这种不明确是由于法律自身的局限性、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观念的差异所导致,因此,解释的内容很可能超出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的预期,所以,立法解释不应具有溯及力,否则会损害社会成员的信赖利益。而司法解释是对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法律的具体规定,其内容是法律的应有之义,最高司法机关不得超越法律的本来之意做出扩张解释,因此解释的内容不会超越社会成员的正当预期,溯及既往也就不会损害人们的信赖利益。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⑸ 什么是司法解释同立法解释有何区别

立法解释是规范性解释,本质上属立法活动,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
司法解释是对具体应用法律规范的解释,既包括规范性解释也包括个别性解释,是司法适用的一个环节.其中,规范性解释对下级法院通常具有约束力,个别性解释只对该案件有效,没有普遍约束力.

一、司法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属正式解释。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说明。对某一案件在适用法律上所作的解释,只对该案件有效,没有普遍约束力。最高法院所作的解释,对下级法院通常具有约束力。违背宪法与法律的司法解释无效。
在我国,司法解释有时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
注:在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包括:
1、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明确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
2、由于情况的变化,对某类案件的处理依据因有不同理解而需作出解释。
3、为统一审理案件的标准而就某一类具体案件说明应如何理解和执行某些法律规定。
4、对各司法机关之间应如何依据法律规定的精神相互配合审理案件进行解释。

二、立法解释又称法律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作出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和法律。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明确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关于法规的应用解释问题,该决议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凡属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或者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是为立法解释
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大各部门委员会以及省级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⑹ “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能否超越罪名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不能。绝对不能。司法解释只能限定刑法条文的范围。

⑺ 什么是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法令)的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的补充规定。
司法解释分为四种;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司法解释。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3,国务院及主管部门司法解释。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称为:有权解释和正式解释。

⑻ 司法解释是什么意思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两种。审判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审判解释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具有约束力,是办案的依据。检察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对各级人民检察院具有普遍约束力。

(8)司法解释界限扩展阅读

司法解释对法官自由裁量的合理限制,也是保障公正裁判的重要内容。立法的疏漏以及规则过于原则和抽象,不仅给法官适用法律造成了困难,而且为法官留下了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法律控制法官的因素减低意味着各种随机因素对法官的影响加重,判决的公正性难以保障。

其是在我国现阶段法官素质普遍不高,执法水平较差的情况下,法官对规则的适用享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无疑更会出现裁判不公的危险。

面对此种状况,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司法解释,使法律规则具体、明确,法律漏洞得以弥补,并通过司法解释对各级法院的裁判活动的拘束,从而严格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保障公正裁判,实现法的安全价值。

⑼ 司法解释是什么注解又是什么释义又是什么

<<宪法>>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四)解释法律
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几个法律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提出一些法律问题要求解释。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某些法律条文的理解不一致,也影响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加强立法和法律解释工作。现对法律解释问题决定如下:
一、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二、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
三、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四、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1 司法解释权是对法律条文本身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权力;
2 法官没有司法解释权,可以有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3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⑽ 单位受贿罪司法解释,数额界限

单位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手续费的行为。
单位受贿罪作为犯罪,始见于1985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该司法解释规定:“对单位为谋取非法利益收受贿赂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除没收全部财物外,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应追究受贿罪的刑事责任。” 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通过立法正式确立了单位受贿罪:“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997年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进一步完善了对单位受贿罪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9 高检发释字〔1999〕2号)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必须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且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才能构成单位受贿罪。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单位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单位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受贿数额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2)强行索取财物的;
(3)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热点内容
吴春燕民法 发布:2024-11-05 21:22:09 浏览:286
最新劳动法2013全文 发布:2024-11-05 19:11:30 浏览:105
比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异 发布:2024-11-05 18:47:44 浏览:561
劳动法离职后工作服的规定 发布:2024-11-05 18:42:47 浏览:855
劳动法直接辞职有工资吗 发布:2024-11-05 18:36:40 浏览:117
玉溪红塔区法院 发布:2024-11-05 18:35:12 浏览:204
2017劳动法流产假 发布:2024-11-05 14:20:40 浏览:255
顶级律师年薪 发布:2024-11-05 13:45:14 浏览: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诵2017 发布:2024-11-05 13:12:32 浏览:68
上诉法院流程 发布:2024-11-05 11:37:58 浏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