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为民理念

司法为民理念

发布时间: 2022-05-10 17:35:05

Ⅰ 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与司法为民的本质

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为民

(一)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坚持司法为民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内容广泛,内涵深刻,这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民法院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的行动指南,力求认识上有新高度,行动上有新举措,实践中有新成果。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民主政治观;以实体正义为根本价值、以程序正义为基本保障的司法公正观;以保障司法公正的及时实现为根本要求的办案效率观;以保障尊重当事人权利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司法公信力为主要目标的审判公开观;以平等保护和不偏不倚为基本要求,以适当行使职权促进诉讼能力平衡为实现途径的司法中立观;以不利用职权谋取任何非法利益为基本准则的职业廉洁观。

2、司法为民

司法为民思想正是在现代法治理念的支配下,结合目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形成的。司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它进一步揭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对于进一步做好法院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从以下几个方面细解了司法为民:一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本质要求;二是“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价值取向;三是检验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新尺度;四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五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新发展;六是对人民司法工作职责和任务的新概括;七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问题的新实践。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就是司法为民,实现人民的意志。人民法院及法官的职责就是司法,司法的终极目标或本质要求,就是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全部执法活动公正。因而,公正司法就是裁判公正、执行公正和裁判执行过程中的程序公正。司法为民的第一要务,就是公正司法。坚持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它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总归宿 ,就是要求党的全部工作,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不从根本上解决执政为民的问题,就会影响民心向背、影响政权性质,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司法为民,是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部分,司法为民就是把人民赋予我们的审判权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长期以来的审判实践表明,作为审判人员,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固然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难以为人民谋利益,这两方面是紧密结合的,立场观点的问题必须解决好,工作水平和审判能力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即既要有司法为民的观念,也要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司法为民的水平。不改变那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司法为民就变成空话。在审判实践中的做法与司法为民的要求存在的差距找准了,法院的改革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有成效。

3、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人民司法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民法院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民法院的必然要求。同时司法为民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党中央“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出了“司法为民”的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司法便民、利民、护民的23项措施,2005年,又确立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司法为民”已然成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司法为民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不仅要通过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活动来实现,而且必须落实到保护人民、打击犯罪、制裁违法、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审判过程中去。公正、高效、文明是现代司法理念的核心内容,司法为民活动的开展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二)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为民的要求,目前一些仍不足的做法

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为民的要求,结合我们目前一些法院的做法,笔者认为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

1、庭审形式化。公开开庭审理案件是保证审判公正的重要程序,然而,在实践中,公开开庭成为一种形式。开庭前,主办人在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未得到充分质证的情况下已形成基本的处理思路,并确定庭审调查焦点,调查范围。在开庭审理中完全按照预定的固定的程式和内容进行审理,审判人员已经形成的固有思路很难在庭审中被改变,对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庭审中的激烈辩论无动于衷,有些主要事实没有进行庭上质证,使当事人颇有微词。

2、法院偏重庭审公开和宣判的公开,而对一些审判环节的公开却受到漠视。

3、对当事人陈述,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保障不力。主要表现在案件审理中对当事人各方在举证时限内提供的证据不及时将证据副本送达另一方,导致当事人各方在庭审前无法充分了解对方的诉讼证据及理由,在开庭审理中匆匆忙答辩,致陈述不充分,使当事人一方有产生诉讼“偷袭”的感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证人作证的有关问题,完善了证人作证制度,庭审中宣读证人证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极其少见,剥夺了对方当事人对该证据进行质证的权利;在有证人出庭作证的个别案件,甚至允许证人旁听法庭审理或者宣读事先准备好的书面证词等,相关法律确定的法官认证规则没有得到严格遵守,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全凭法官自由心证,有的法官是重在法庭上不作认证;一些判决书说理部分过于简单,对当事人各方意见自始至终不作明确表态。即使判决结果俭公正,当事人在感觉上也会对判决结果持不定态度,内心矛盾并未排除。

4、人民陪审员制度没有真正落实。该制度在增加司法的民主性、公开性,有利于廉洁执法和发挥司法的教育功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法院只是空设,没有让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使该制度在司法实践没能真正落实。

5、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是地方国家机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审判人员的任职、待遇,法院的建设等等无不依赖于地方,当地方利益与国家法律相冲突时,审判人员较难公正地处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单位组织的非法干预的原则无从贯彻,司法公正与正义难于实现。还有一些法院提出“当好企业的好参谋”、“全力为区域经济保驾护航”则必然大大加固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双重“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对实现司法中立、当事人地位平等造成了阻碍,使司法中立、公正和平等原则大打折扣。

6、实现社会公正与正义,需以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地审判案件为保障,由于管理体制上尚未完全统一,导致审判人员素质提高不快,钻研业务缺乏动力和压力。

7、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任务量与审判人员相对不足以及法官断层的矛盾更为提高审判效率、实现合议制与独任制的换位,进一步扩大了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适用简易程序的高比例,及与法律的原则性规定相比较,难免会给人有违反法律规定之嫌。

(三)以司法为民为切入点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相结合?针对上述所列之不足,结合当前法院改革的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要树立司法公正理念。党的十六大强调,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证。现代司法理念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司法公正,其他理念都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每一名法官都要牢记司法必须公正这一宗旨,客观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无论任何压力,任何干扰,都要以不偏不倚的主观态度处理各种纠纷,不能以任何理由偏袒诉讼一方,做到对所有当事人都一视同仁,要保持司法廉洁。在办案过程中要彻底摒弃钱情义观念,不得介入任何个人利益,更不得故意运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好处。还要树立起司法效率观念。迟到的公正不是真正的公正,一切审判活动应当避免不必要的拖延,努力缩短办案周期,降低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和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司法效率,防止和纠正案件久拖不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要完善司法便民举措、强化司法护民方略。我们要借鉴外地法院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改“管理型”为“服务型”;要采取过硬措施,真正做到便民。畅通信访渠道,对于群众来访的,即时解答;抓好立案“窗口”形象工程,优化服务功能,体现人文关怀,对受案范围、当事人须知、诉讼、执行风险提示等内容进行公示;设立优先窗口,为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救助对象设立专门立案窗口或其他办法,优先立案;方便检察官、律师诉讼,设置专门的阅卷场所,为检察官和律师到法院参加诉讼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等。坚持“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扎扎实实做好每一起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工作。为此,在审判和执行中,我们要平等保护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等各种市场主体,既要依法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又要依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保护各类当事人,在法律适用上都要公平对待、平等保护,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统一、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公正、高效、文明地裁判和执行案件,决不因司法不公损害投资环境和法制形象。

3、要树立中立裁判理念。裁判的中立性是司法职能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没有裁判的中立,司法公正将得不到保障。每一名法官在办案过程中,都要以中立的第三者身份出现,保持审判活动中立,给予每一个诉讼主体以公平公正的关注,谨言慎行,避免因言行不当而引起当事人和公众的合理怀疑。并依据法律规定和有法律效力的规则以及审判活动本身应遵守的程序规则进行裁判。同时,还要摒弃职权主义做法,将应当由其他诉讼参与者所做的工作交还出去,真正回到“坐堂办案”上来,避免对诉讼事务大包大揽。

4、司法行为要进一步规范。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结合起来,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针对我院在专项整改教育活动中司法行为存在八个方面不规范的问题,重点规范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加强司法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建设,做到司法行为延伸到哪里,规范化建设就跟踪到哪里。逐步建立健全司法责任体系、办案质量效率考评体系和监督体系,抓好《法官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

5、要树立程序公正理念。程序公正相对于实体公正而言,其本身具有独立价值,失去了程序公正,实体公正便无从谈起。要彻底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审判观念,强化程序意识,以程序公正为基础,规范审判活动,严格遵守三大诉讼法及民事、行政证据规则的规定,绝不能越雷池半步。还必须注意,程序公正也意味着作出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只能是通过证据规则推定的事实,即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这是证据规则实施之后的一个重大理念变革,民商事、行政审判人员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确保实体裁判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到形象公正,在全部司法活动中,法官对双方当事人要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平等对待,平等保护,文明司法,严格遵守司法礼仪,规范言行举止,恪守法官职业道德,严明司法纪律,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直观地感知法官在公正地审判案件,在心里上产生公正感和信任感,让他们感到公正就在身边。

6、树立公开透明理念。审判公开透明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要不断提升审判透明度和公信度,将全部审判活动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实现审判全部活动公开。做到立案公开,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做到庭审过程公开,依法实行公开开庭,尽可能实现审判过程的动态透明;做到裁判文书公开,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强化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通过公开透明的裁判活动,使胜诉者赢得清清楚楚,败诉者输得明明白白,无论输赢心服口服;要逐步向社会公布裁判文书,允许公民查询裁判结果;还要做到执行全过程公开,推行执行听证制度,要对拒执和干扰执行行为的公开曝光制度。

7、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廉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抓落实,抓落实的力度越大成效就越明显。一是通过教育抓落实,突出“勤”字,完善法院内外部相结合、多方参与的教育体系,针对实际情况和新要求,经常性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火墙”;二是通过管理抓落实,突出“严”字,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构建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并强化基础工作和日常工作,严格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问题;三是通过惩处抓落实,突出“狠”字,不怕出丑、不护短,对顶风违纪的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坚持“下猛药”、“出重拳”。要严格审判管理,加强廉政建设,教育法官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经得住考验。要规范法官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建立公正司法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推动法院工作持续前进。

Ⅱ 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立党为内公、执政为民的执容政理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利都来自人民,执法者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此外,执法为民也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扬,只有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使执法活动和法律得到群众认可,真正确立法律的权威,使执法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执法为民着眼的是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它要求执法机关把为民当成执法的根本目的,作为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执法为民对执法机关提出了如下要求:
1、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和本质;
2、正确的运用法律,实施社会主义法治;
3、切实增强执法者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4、依靠人民群众,动员人民群众共同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律权威和尊严;
5、端正执法者的执法作风和态度.

Ⅲ 为什么要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理念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决定着法治活动、法治行为和法治效果。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战略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并在各项司法活动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人民法院司法的灵魂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掌握好、贯彻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和理解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有些审判人员重实体轻程序,不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二是不善于把为大局服务和依法审判有机结合起来,就案办案,不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顾此失彼,效果不好,有时正确的裁判群众也不能接受,人民群众意见很大。三是不少法院领导和审判人员存在特权思想,在司法活动中高高在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甚至喝令训斥,衙门作风。四是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法院司法活动影响和干扰很大。由于法院的人、财、物管理体制受制于地方,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往往以地方和部门利益为重,不同程度地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五是少数法官办"三案",司法不公,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形象。六是在主动和善于接受党的领导上做得还不够好,有的事无巨细都要向党委汇报,处处要求党委表态,否则就认为党委不支持法院工作。有的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不主动汇报,片面强调独立办案,甚至对党委重要的指导意见也不重视,酿成大的问题后,又处处汇报,丧失了处理的最佳时机。上述问题表现形式不同,程度也不一样,但在相当层面存在着。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致司法指导思想、司法观念产生混乱,司法工作出现偏差,影响了人民法院工作全面开展,影响了司法活动的权威和公信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Ⅳ 如何做到司法为民

司法为民是执政为民思想在司法审判工作中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司法工作作为党执政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落实这一要求,就是要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通过全部司法活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通过全部司法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到司法亲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赢得民心,践行“心为民所想、急为民所急、法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亲民之声、便民之举、惠民之实、护民之德,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司法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那么,如何践行司法为民,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司法为民意识

司法为民思想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指导思想在司法领域的具体运用,我们必须确立司法为民思想对于司法活动的指导地位。增强司法为民意识才是最终落实司法为民的前提。

首先要增强宗旨意识。法院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解民忧、排民难、保民安。为此,要求法院工作人员在审判和其他一切工作中切实做到为民宗旨要牢,为民之心要诚,为民举措要细,为民效果要实。切实通过司法行为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其次要增强感情意识。司法为民解决的是法院工作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法院工作人员应该懂得司法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也属于人民。人民是衣食父母,司法权应为人民行使,对人民要抱有深厚的牢不可破的感情。情通则理达,对人民的感情问题解决好了,才能端正对人民的态度,才能始终从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司法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搞好司法工作。法院工作人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卫士,不能抖威风、耍特权、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而要修身奉法,改进司法手段,讲究司法艺术,规范司法行为,增强司法亲和力。司法对人民有感情,人民才会对司法有信心,司法为民的印象才会树立。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司法为民,责任重于泰山。要求法院工作人员要有司法为民,来不得半点疏忽与马虎。否则,食之无味,寝食难安。司法为民的理念要牢固,内容要扩展,程度要提高,责任要到位,真正把司法为民贯穿于各项司法工作的始终,体现在法院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之中。

四是增强服务意识。司法为民,要坚持围绕全国和地方工作大局开展各种服务。用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使司法工作与党中央同步,与大局合拍,与人民同心。为此,法院工作人员应切实做到服务意识要主动,服务方式要深入,服务措施要有力,服务工作要依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增强服务意识并不是为某一特定的对象主动提供服务,也不是上门找案源,那就背离了司法的被动性的特征。司法服务强调的是对业己成诉的案件处理中的服务意识,即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热情服务,要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通过各项审判执行工作的开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五是增强职业意识。按照公正、务实、清廉的要求,着力抓好法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学习,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用的队伍管理模式,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严格审判执行工作纪律,增强法官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法官队伍。

二、积极改进审判作风,落实司法便民利民的措施

一在司法亲民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司法活动中大力弘扬司法文明,坚持严格司法与热情服务的统一,坚决杜绝“冷横硬推”的官僚作风,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官既公正无私又亲切可靠的优良作风。一是要注重庭审纪律,杜绝法官在庭审过程中一切与案件审理无关的活动,避免出现一些影响法官形象和引起当事人主观臆测的举止,凸显法官居中裁判的地位。二是要注重文明执法,在实施具体司法行为或采取法律强制措施时,应向当事人表明身份,多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多与当事人取得沟通和共识,尽可能以“和风细雨”取代“疾风骤雨”。三是要促使司法审判工作重心下沉,将有限的司法资源向基层偏远民众倾斜,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客观必然,使下乡巡回办案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二在司法护民方面,要坚持从保护当事人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合法权益入手,通过对案件公正、高效的审判和执行,充分发挥司法对社会关系的规范、调节、引导、保障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司法护民。一是严格执行审判流程管理,强化审限跟踪管理制度,确保诉讼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审结。对情况特殊确需延期审理的案件除坚持依法办理延期审批手续外,还要及时向涉讼当事人告知延期审理事由。二是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告人正常行使诉讼权利,对经审理后确认有罪的被告人予以及时审判,对无罪的被告人依法予以释放。三是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涉农案件,依法打击和制裁坑、害农行为。四是及时审结涉及行政机关整治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行为的案件,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五是及时审理家庭暴力引发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六是积极支持企业改制、改革、及时审理、优先执行侵害企业和企业职工以及下岗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为促进本地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七是依法严格施行执行收费制度,及时向申请执行人支付、发放己执行到位的款物,并积极推行债权凭证、劳务抵债等易于实现债权的执行制度和重大执行事项听证制度。实行执行事务全程分开、增强执行工作的社会透明度。八是切实加强对枪支、警车、警具的管理,对因违规使用枪支、警具,给人民群众造成危害或损失的,要从严惩处。九是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四项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的“十三种不得有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惩戒制度”20条和省高院“六个严禁”,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十是依法严惩抗拒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在司法便民方面,要大力发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尽可能为群众参与诉讼提供时间、地点上的便利,并在审理过程中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理进行诉讼,为人民群众利用国家司法资源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一是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应在当日办理立案手续,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和《诉讼风险提示书》。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在当日办理的,应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在七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二是对己受理的案件实行排期开庭,并将案件开庭时间、地点等事项对外公开。三是选择、确定司法鉴定、评估、拍卖机构实行名册制度,贯彻当事人的选择为主、法院指定为辅原则,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四在司法利民方面,要努力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合理分担诉讼费用,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使司法服务能够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一是普遍实行繁简分流机制,依法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简便案件审理,减轻群众诉累。二是切实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积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平息纠纷,减少诉讼。三是实行诉讼收费项目、标准公开,未公开项目、标准的不予收费。

三、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司法质量与效率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是司法为民的根本要求。各级人民法院都制定了许多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使人民群众满意。因此,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一切行为路径选择就是要提高司法质量与效率,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共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

第一、坚持严肃执法,解决裁判不公的问题。公正包含公平和正义,是人民法院司法的核心和灵魂。追求公正、维护公正、弘扬公正,是人民法官的天职。践行司法为民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多种路径,确保严肃执法,公正裁判,解决群众反映执法不公的问题。公正裁判的行为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清正廉洁,不办金钱案。在任何时候,坚持抵制金钱的诱惑,拒绝当事人行贿和各种变相行贿,保持清正廉洁,做到从法如流、执法如山。二是刚正不阿,不办权力案。现在,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政党机关的少数领导为了当事人一方的利益,向法院打招呼说情,希望法院作出有利于一方的不公正裁判。法官要刚正不阿,威武不屈、不惧权势,抵御各种非法干扰,公正裁判。三是一身正气,不办人情案。“案件一进门,两边都托人”是法院办案中的普遍现象,法官要自觉保持一身正气,只讲法律,不讲人情,只讲原则,不讲关系,不偏不倚地中立裁判。

第二、提高办案效率,解决超期审理的问题。公正与效率是司法活动追求的最大的两大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是相互统一的,一方面没有公正就没有效率,错误的裁判作出的越快,危害就越快;另一方面,不讲效率的裁判决不是公正的裁判,“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因此,在司法为民的实际中,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案效率不高、超期审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增强审限意识。树立牢固的司法效率理念,在工作中勤勉敬业,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履行职责,保证每件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审结,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案。二是加强审判管理。建立和健全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对案件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实行跟踪动态监管,对有可能超审限的案件及时发督办令进行警示,消除人为的超审限,确保及时审结。三是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合议庭和审判长职责,并且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减少案件审理环节,缩短办案时间。

第三、加大执行力度,解决执行难问题。近年来,“执行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问题。解决“执行难”问题必须经过多种路径,强化多种措施,实行综合治理。一是要正确理解“执行难”。“执行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执行难”主要有:由于商业风险等原因造成的“执行难”;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干扰造成的“执行难”;由于司法权威没有树立而造成的“执行难”;由于有关法律规定不科学、不完备造成的“执行难”;由于法院执行不力甚至违法执法而造成的“执行难”。狭义的“执行难”是指客观上能够执行,而由于法院执行不力而没有执行的情况。二是深化审判方式和执行方式改革。深化审判方式改革,提高裁判公信力,防止错误的裁判进入执行程序。深化执行方式改革,建立完善执行命令权、裁决权和实施权“三权分离”的内部制约机制,防止因执行权过分集中,滋生腐败,导致执行乱而造成“执行难”。三是加大执行力度。既反复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督促自觉履行义务,努力提高执行和解率,又要用好、用准、用够法律赋予的强制措施,确保执行效果。四是加强执行工作的法制宣传。实行诉讼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增强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对金钱给付案件提醒当事人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以免裁判后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为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强化便民措施,解决告状难问题。首先,重视信访接待工作。信访接待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要建立和健全信访首访制、登记制、限制答复制等便民措施,为群众告状、申诉、反映社情民意开避畅通渠道,切实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其次,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依法切实实行诉讼费减、免、缓制度,解决困难群众和特困企业告状难问题,让困难群众无钱打得起官司,有理打得赢官司;让特困企业通过诉讼收回债权,盘活资金,搞活生产经营。再次,方便群众诉讼。现在有些基层法院法庭管辖三四个乡镇,交通偏远的地方距法庭相距几十公里,甚至达百公里,诉讼很不方便、很困难。法庭要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巡回办案制度,或者在各乡镇建立巡回法庭,或者在农村赶集日定期接待诉讼群众、定期开庭办案,方便群众诉讼,减少群众长途旅行之苦。

总之,落实司法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人民群众最盼望之事情做起,不断提高司法为民意识,改进审判作风,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当然,这项工作不是短时期就能完全实现,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不断探索,逐步落实。

Ⅳ 社会主义五个法治理念的内涵 执法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执法工作中贯彻落实:

1、要处理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

当前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人民法院在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矛盾的激化,因此法官既要讲法律,也要讲政治,既要当法学家,也要当政治家。

2、要处理好法院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法院的工作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充满了期待。所以法院办案要考虑案件发生的环境和背景,要考虑公众对案件的评价,要尊重社会的声音。

(5)司法为民理念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

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第一,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2、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

第一,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三,必须树立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公信力。

Ⅵ 关于庭审的问题

你的认识有误

请仔细看先

庭审旁听制度是公开审判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是确保司法公正的要求,也是体现司法为民的举措。庭审旁听制度作为一项司法制度现于相关司法解释中,在司法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立法未对庭审旁听制度的内容、运行规则作出详备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法官因未理解庭审旁听制度对法治建设和公正司法所具有的价值,庭审旁听制度流于形式。本文对庭审旁听制度作了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庭审旁听制度的内容与历史发展
(一)庭审旁听制度的内容。旁听的本意是参加会议而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庭审旁听制度是指允许公民亲临庭审现场,了解庭审活动情况。庭审旁听制度的施行,打破了审判“暗箱操作”的局面,使公众能够了解审判权的运作过程,能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尊重。同时,也开启了公民意见表达的渠道,让公民拥有表达自由的权利。但因为是“旁听”制度,其表现是有限度的:第一,参加旁听人员的数量是有限度的,旁听者的数量必须符合审判庭的设置,以维护庭审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二,旁听公民活动的限定性。旁听公民必须遵守法庭审理的规章制度。“旁听”二字主要的落脚点在“听”字上,旁听公民主要侧重于“看”和“听”,即耳闻目睹,旁听公民的意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旁听运行规则必须确保司法公正。
(二)庭审旁听制度溯源。庭审旁听制度作为公开审判原则的基本内容,与公开审判制度相生相伴,与社会、司法的民主化、文明化程度亦步亦趋。司法审判的民主化程度越高,审判越具公开性,庭审旁听制度愈完善。在中世纪,无论是教会审判还是世俗审判,都主要采用秘密方式进行,整个诉讼过程基本上是封闭的,对社会保持着隔绝状态。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于审判公开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和倡导,随着公平、正义及法治的理念在人民心中的渗透,审判向社会公开已经成了无可辩驳的规律。庭审旁听制度作为公开审判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封建宗教裁判、司法专横、刑讯逼供、暗箱操作的否定。作为人类历史发展所筛淘出来的良方和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世界各国在立法中确认和吸纳了庭审旁听制度。
(三)庭审旁听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地方司法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法官断案无任何规则,刑讯逼供司空见惯,审判与公众隔绝。庭审旁听制度随着民主政治的建立得到发展。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司法的宝贵经验是法院通过审判活动对群众进行了法纪教育,让审判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以提高审判质量。新中国成立之初庭审旁听制度予以确立,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发展,庭审旁听制度不断完善。现阶段审判公开不仅是一项宪法原则,而且是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是我国遵守的一项国际条约。庭审旁听制度除公开审判的立法之外,最高人民法院的许多司法解释还作出专门规定。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并公布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对庭审旁听制度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明确了旁听案件的范围。同时将未经法庭许可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及其他不宜旁听人规定为庭审旁听者的例外范围。规定了旁听公民违反审判纪律的处理。同年最高人民法院为维护法庭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庭审判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对庭审秩序维护作出了专项规定。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详述了公开审判的内容,并明确了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持人民法院制发的旁听证进入法庭旁听庭审。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法院建立邀请人大代表旁听重大案件审理制度,以增进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2003年肖扬院长在《全面落实司法文明思想和要求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事》一文中推出了二十三条司法为民措施,庭审旁听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与完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透视庭审旁听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立法对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的积极态度:把整个庭审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的关注下,让法官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表明了中国法院致力于司法公正的决心。
二、 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的意义
庭审旁听制度作为公开审判原则的子内容,最基本的价值是将公开审判原则变为可实际操作的程序,保证公开审判的实现。庭审旁听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植根于现代民主政治运作方式,发展于成熟市场经济要求,完善于法治建设的洪流。是对公民参与国家权力运作的参与权、监督权和对公众知情权的确认,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措施和司法为民的体现。
(一)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在法治社会,法律只有为人们所知悉,才能形成准确的预期,从而促成公众的法治信仰。法律体系是强制性公开规则,在人类追求司法公正这一永恒的价值过程中,“法律是由精神王国进入现实王国,控制社会生活的大门”,审判活动是法律从应然状态向具体社会关系转化的重要途径,作为规范形态的法律的延伸和展开。公开透明的审判体制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要求审判活动展示严格的诉讼程序,使广大群众知悉审判权的运作过程,通过个案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对法律有一个直接的认识,从而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公民洞悉案件的审理过程,可以促使诉讼参与人如实陈述案件事实,有利于人民法院查清案件情况。可以堵塞徇私枉法的渠道,割断了腐败的温床。庭审旁听制度的落实,既能最大限制地实现裁判公正;又能满足公民知情权,进行法制宣传,提高审判活动的公信力。公众通过观摩庭审看见正义的实现,确信法院的判决确实表达了法,感受到法官的真诚和信任,唤起人们对审判的尊重和信仰,加深对法律的信仰,从而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
(二)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是实现民主政治的要求。诉讼从来就是一个国家政治状况的反光镜,政治领域的观念变革和制度变迁必然映射于诉讼程序之上。“如果将法律理解为社会生活的形式,那么‘程序法,则是这种形式的形式,它如同桅杆顶尖,对船身最轻微的运动也会做出强烈的摆动。’在程序法的发展过程中,以极其清晰的对比反衬出社会生活的逐渐变化。”近代以来,与政治领域的民主化趋势相适应,在诉讼领域也兴起了司法民主化的要求。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的事务,就有权参与涉及切身利益的审判活动。发达的民主政治要求公开司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司法文明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就必须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不断推出和落实司法为民的具体措施,并切实将其贯穿于司法活动的始终。在审判阶段允许群众旁听公开审判的案件,实际上是见证司法的一种活动,要求审判权的行使必须公开化。庭审旁听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原则在审判领域的具体体现。
(三)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利于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呼唤庭审活动公开透明,希求法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打破了熟人间相互依赖的交往模式,有限的资源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具有较高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的审判方式可以给频繁发生的同样类型、不断重复的商品交换提供一种参照系统,从而促进当事人在审判外自主交涉和自行解决纠纷。能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应”,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将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信息昭示,能使公众对自已的行为依照法院的判决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更理性的安排工作与生活,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立法问题。一是相关规定比较粗略。我国法律对公开审判内容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对不公开审理的情形只有列举式规定,操作性不强。在实践中,易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作扩大或缩小解释,侵害诉讼参与人或旁听公民的权利;立法中对庭审旁听制度的内容、运行规则未作详备规定,如是否允许旁听公民作记录;是否允许公民为作科研项目之需而进行庭审录音录像;旁听公民能否自由表达对庭审的评述;庭审旁听制度如何处理法院独立审判与实现公民旁听权利,诉讼参与人接受公开审判权,隐私保护的关系。二是立法阶位低。庭审旁听制度现行法律规定仅存在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无论从规范的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的位阶上,与基本诉讼制度相较不相符合。三是立法相对滞后,许多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提高、推广。如1998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率先让公民凭有效身份证换取旁听证,可不需要再办任何手续,便到法庭自由旁听任何一件公开审理的案件。1999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把建院以来审判各类案件6万多起案件的裁判文书分类装订全部向社会公众开放,便于公众查阅,对庭审旁听制度进行了逻辑延伸,利于公众知悉裁判结果。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中国法院网现在开庭栏目实行了法院开庭与互联网信息传送同时进行。立法的不完善与相对滞后,制约了庭审旁听制度的发展,影响到法官和群众对旁听制度的准确适用和正确理解。
(二)审判制度问题。现行的审判制度设计有不利于庭审旁听制度的完善之处。首先是庭审活动所展示的内容大多只是庭审调查与庭审辩论的内容,与庭审程序紧密相关的庭前准备的内容旁听公民无从得知。有许多案件宣布判决结果不公告、不开庭,使旁听者无法知道判决结果,无法判断审判是否公正,从而使庭审旁听制度流于形式。其次是审与判决脱离,案件层层审批制度使绝大多数案件不能作到当庭宣判,判决结果庭审后数日才宣布。再次是二审部分案件不开庭,实现书面审,不对群众公开。
(三)法官素质问题。庭审旁听制度的落实使法庭成为法官履行职务的主要活动舞台,要求法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深厚的法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审判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公开审判的能力。法官素质问题是制约公民庭审旁听权利的“瓶颈”。其一,认识欠缺。对庭审旁听制度所包含的程序正义价值缺乏认识。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法律传统仍侵蚀着部分法官的思想,在此观念下,庭审旁听制度被视为实现司法公正的一种工具,成为法官做秀的形式。如有的法官在庭审时临时改变开庭的时间、地点,增加公民的旁听成本;有的法官,对“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法律概念做扩大解释,缩小公开审判的范围,拒绝公民旁听。其二,示范失位。法庭是法官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司法礼仪表现最充分的地方。法官在开庭时未按规定着装,迟到、早退,中途离庭、随意进出、走动,开手机、接电话,吸烟、打哈欠、扣鼻孔、低头仰脑等不文明动作;不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法官有违反庭审纪律的行为,却对旁听群众作出庭审纪律约束,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影响法院的司法形象。其三,专业技能低下。不能对案件证据的采用、当事人是非评判公开在法庭,不能形成对案件的认识,不能作出当庭宣判裁判,让旁听群众如坠云雾,不辩东西。或不严格遵循程序,易引起群众的怀疑和猜测,影响审判的社会效果。
(四)物质建设与保障问题。庭审旁听制度的发展受物质条件的制约。目前审判庭狭小,设备简陋及装备缺乏的基层法院为数不少。有的法院因硬件设施差,办公区与审判区没有分离,旁听群众进入审判区受到限制;有的审判庭狭小,旁听席设置较少,为保证庭审活动的有序进行,法院只好对旁听人数作出限制。有的法院没有电子显示公告屏,没有建立公告栏,想旁听的群众无法知道庭审的时间和案件的基本情况。
四、落实完善庭审旁听制度的途径
司法公正与执法为民已成司法改革的主旋律,庭审旁听制度的落实与完善应置于司法改革的广阔背景,选择方向与路径。司法为民作为一种司法理念,是指司法的原则、制度以及程序的设计,都应符合公民及当事人的根本利益,以满足其愿望为归宿,司法为民理念中的“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政治概念,其含义包含了诉讼参与人及与之相关的公民。司法公正与司法为民有同一价值取向,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探讨庭审旁听制度落实与完善必须体现司法公正的价值,把握司法为民的精神实质。
(一)完善立法,确保实现司法公正与维护旁听公民权利相统一。其一,立法应明确旁听制度的主要内容、运行规则、法律后果。应准许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旁听人员仅凭身份证登记就可即时换取旁听证,旁听庭审;完善法警维护庭审安全的规定,建立旁听安检制度;庭审时应允许旁听人员作记录;允许旁听公民为科研的需要而作录音;建立新闻立法,禁止记者不以职务身份而以公民身份旁听庭审时摄像、录音、拍照的行为;规范旁听公民的自由表达权,旁听公民只能就庭审活动向媒体发表意见,不能对案件评断结果妄加评论;对法官侵犯旁听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其二,应合理配置旁听公民、法院、诉讼参与人三方利害关系。旁听公民有知悉案件审理过程与结果的欲望,他们希望案件能公开审理并不受限制的旁听。诉讼当事人有接受公平审判、维护隐私的利益与要求,对某些案件诉讼当事人而言,让社会了解、知晓案件的审理过程与结果,可以防止“暗箱操作”,损害自身利益。而某些案件的当事人希望审判活动能保护个人稳私,并防止“舆论审判”,有些证人拒绝公众旁听是不期望公众了解其证词内容以干扰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受打击报复。旁听公民享有知情权、公共事务管理权、监督权。诉讼参与人享有接受公开审判权与隐私保护权;人民法院负有正确行使审判权力、确保司法公正的法定权利。法院的责任要求在案件公开审理的情况下,允许公民旁听,但在法律的条件与程序前提下,对有关案件实行不公开审判,禁止或限制公民旁听,限制公民自由表达。旁听公民、法院、诉讼参与人三者之间是平衡关系,任何一方的利益都不能超越另两方或一方的利益。为维护旁听公民的权利,立法为维护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应准许涉及私权处理的案件,如婚姻、抚养类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要求不公开审理的,限制公众旁听。证人出庭作证时,有涉及证人隐私等其他正当理由的有权请求审判长命令旁听者暂时回避。其三,立法应及时总结各地法院在落实完善庭审旁听制度中的先进做法,以统一工作。
(二)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保障公民旁听权利的实现。公民旁听庭审是想获取充分、足够庭审信息,要求法官庭审工作昭示审判活动的本来面目,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办案法官“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完善庭审旁听制度是动员公民参加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要让庭审旁听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推行司法改革。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合议庭和独任法官的独立决策权,确保法官独立、公正地裁判,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实行简易审与简化审理,逐步提高当庭宣判率,使法院的决策过程与庭审过程合二为一。其次对复杂疑难的案件开预备庭时也应发出开庭公告,允许公民旁听,进行庭前证据交换的应在开庭审理时作适当总结性介绍,以利于旁听群众得知案件审理情况。其三,为提高审判案件的透明度,对未当庭宣判的案件宣判时应做到复庭宣判,并及时公开裁判结果并方便群众查阅判决文书。其四,减少二审法院书面审理迳行判决的范围。增强审判活动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做到诉讼在法庭、举证在法庭、质证在法庭、认证在法庭、辩论在法庭、宣判在法庭。同时将判决理由公开,这样有利于当事人与旁听公民理性地接受判决。
(三)提高法官素质,规范审判活动。与庭审旁听制度相对应的是法官的庭审活动。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发展,公众对法官的要求也更宽泛具体。公众的要求是法官的镜子,“司法为民”应显现在高度司法文明的法院文化里,体现在法官公正高效的案件审理过程中。提高法官素质,严格规范法官的审判活动和职务行为,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重要环节。一是落实公开审判的原则。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保公信。要严格执行审判规程。所有的案件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审判的以外,一律公开开庭审理。应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规定,不得在实践中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作任意解释,对公开审判不能作狭义理解,只把案件庭审过程作为公开审理的范畴。二是遵守司法礼仪与诉讼信义。在庭审活动中应遵守禁止随意更改开庭的时间、地点,在遵守法庭纪律方面率先垂范,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认真、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发表意见,不随意打断当事人的发言,不得与当事人辩论,不得有任何不公的训诫和不恰当的言辞,不得偏袒一方当事人,要让旁听公众感受到法院是说理的地方。对旁听公众干扰法庭秩序、影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用文明语言及时指引。三是便民易解。审判活动的内容必须能为旁听公民所理解。法官庭审时必须作清楚确切地表达,其意图不能使人产生误解。由于法官与普通公民在法律知识、社会经验、能力上存有差异,对审判活动内容的理解、判断也有所差异,法官在进行庭审活动时应顾及旁听者的能力,通过行使释明权,以普通公民素质为基准,对法律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使庭审活动能被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公民所理解。
(四)运用科技手段,利用市场机制,完善旁听制度。落实与完善庭审旁听制度必须加强物质建设与物质保障。为方便群众旁听,审判庭必须有较大的空间以容纳更多的旁听者,同时还要有一些固定的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设备等。公众参与庭审旁听是期望打破司法活动的神秘感,希望法院的人文环境与制度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法院应依照法庭建设的要求科学设定审判场所,实行审判活动区、办公区分离,并保持各自的通道与大门,使旁听人员不必从审判活动区进入办公区。加强接待场所的硬件建设,提供专门接待场所及其相应的附属设施,为旁听群众提供便利。
因法庭建设的改善受许多因素限制,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为庭审旁听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带来的深刻社会变更让法庭审判活动能穿越时空,为公众参与旁听活动节约了时间、经费、交通和技术成本。各级法院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公众信息网站,让庭审活动在信息网上展现,并上网公布裁判文书,以利公众查询。由于我国法院财力有限,法院不可能公开所有的审判信息,有条件公开的也仅限于极少的部分,为兼顾财政节约开支与保护公民知情权的要求,人民法院可与出版社、杂志、报纸、网络公司等媒体、企业合作,采取市场动作的方式,将案件审判活动情况、文件、信息、资料,向企业通过使用收费的方式予以公开。这样既可降低法院落实公开审判的财政支出,又便利公众接受庭审信息。
庭审旁听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涉及许多层面的问题,法院与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心怀利民之心,多行利民之举,才能让庭审旁听制度实现其价值功能。

Ⅶ 如何推进司法为民和公正司法公平公信

请参考:
二、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目标要求
司法公开是我国宪法和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应当作为法院的中心工作来抓。要清醒认识现阶段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司法公开理念,从认识上彻底理解、认同司法公开。在此基础上,应当准确把握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目标要求:要以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的新要求、新期待为动力,以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为重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以更高的标准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全面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水平,促进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二)重点推进,促进司法公开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一,在司法公开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均衡发展上下功夫。应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及时告知当事人案件受理情况、开庭信息、保全措施及其他重大程序性事项,严格执行公开宣判制度,建立健全听证公开工作制度和案件信息同步查询系统。应推进裁判文书公开,明确裁判文书公开范围,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公开,扩展裁判文书公开渠道,推动裁判文书数据库建设,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工作,完善公众查阅裁判文书制度。应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案件强制执行措施、评估拍卖信息以及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不断完善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
第二,在司法公开形式与载体的丰富和创新上下功夫。应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实时性的司法公开平台,向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全面公开法院工作和案件信息。应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及时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导。应加强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司法公开的拓展。应建立丰富完善的白皮书制度,全面细致地向社会展示法院各项工作成果,发现的问题及司法建议。

Ⅷ 谈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基本的内容是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当遵循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等这些具体理念。前提就是必须坚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下,不能脱离这个实际。我们各项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树立大局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对于审判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最基本的客观要求,不能单纯的就审判而审判,不能把审判工作独立与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客观实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强调调解,要强调通过调解实现和谐。

理念是指信念、思想和观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决定,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及守法行为。因此可以说,法治理念是法治活动的灵魂,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效果。另一方面,法治理念的形成和树立又具有长期性、不稳定性,需要全体政法干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二是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人人都要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坚持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执法为民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权为民所用。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政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认识,从执法的角度加深对依法治国丰富内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有助于严格依法办事的各项制度建设,将对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Ⅸ 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文号:法发〔2010〕53号
发布日期:2010-12-6
执行日期:2010-1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重新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发布,2010年12月6日修订后重新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保证法官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其他相关规定,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洁、为民。基本要求是忠诚司法事业、保证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形象。
第三条 法官应当自觉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在本职工作和业外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维护人民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第二章 忠诚司法事业
第四条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
第五条 坚持和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崇和信仰法律,模范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第六条 热爱司法事业,珍惜法官荣誉,坚持职业操守,恪守法官良知,牢固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认真履行法官职责。
第七条 维护国家利益,遵守政治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不从事或参与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活动,不发表有损国家利益和司法权威的言论。
第三章 保证司法公正
第八条 坚持和维护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客观公正审理案件,在审判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敢于坚持原则,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受权势、人情等因素的影响。
第九条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查明案件事实,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正确适用法律,合理行使裁量权,避免主观臆断、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确保案件裁判结果公平公正。
第十条 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办案,充分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避免执法办案中的随意行为。
第十一条 严格遵守法定办案时限,提高审判执行效率,及时化解纠纷,注重节约司法资源,杜绝玩忽职守、拖延办案等行为。
第十二条 认真贯彻司法公开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同时避免司法审判受到外界的不当影响。
第十三条 自觉遵守司法回避制度,审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平等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当事人,不私自单独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
第十四条 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职责或者通过正当程序外,不过问、不干预、不评论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
第四章 确保司法廉洁
第十五条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廉洁底线,依法正确行使审判权、执行权,杜绝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行为。
第十六条 严格遵守廉洁司法规定,不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不利用职务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违反规定与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不正当交往,不在执法办案中徇私舞弊。
第十七条 不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不在企业及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法律顾问等职务,不就未决案件或者再审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咨询意见。
第十八条 妥善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不利用法官身份寻求特殊利益。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教育督促家庭成员不利用法官的职权、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五章 坚持司法为民
第十九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群众观念,重视群众诉求,关注群众感受,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注重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积极寻求有利于案结事了的纠纷解决办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二十一条 认真执行司法便民规定,努力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必要的诉讼便利,尽可能降低其诉讼成本。
第二十二条 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避免盛气凌人、“冷硬横推”等不良作风;尊重律师,依法保障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权利。
第六章 维护司法形象
第二十三条 坚持学习,精研业务,忠于职守,秉公办案,惩恶扬善,弘扬正义,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第二十四条 坚持文明司法,遵守司法礼仪,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行为规范、着装得体、语言文明、态度平和,保持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司法作风。
第二十五条 加强自身修养,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杜绝与法官职业形象不相称、与法官职业道德相违背的不良嗜好和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维护良好的个人声誉。
第二十六条 法官退休后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条件过问、干预执法办案,避免因个人不当言行对法官职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期间,应当遵守本准则。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参照执行本准则。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负责督促实施本准则,对于违反本准则的行为,视情节后果予以诫勉谈话、批评通报;情节严重构成违纪违法的,依照相关纪律和法律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九条 本准则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同时废止。 一:法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法官职业道德,是指法官等从事审判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中国现行法官职业道德的规范基础是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发布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一准则对于规范和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维护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法官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官职业道德适用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其适用的主体包括法官、人民陪审员、法院行政人员和法警。根据法官法第2条的规定,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48条规定,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期间,应当遵守本准则。人民法院的行政人员和法警,参照执行本准则的有关规定。因此,法官职业道德适用的主体并不限于法官。
(2)法官职业道德的调整时间具有后续性。《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46条规定,法官退休后应当继续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因其不当言行而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因此,法官职业道德在法官退休前后都应当适用。
(3)法官职业道德的调整空间具有广泛性。《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不仅适用于法官的业内行为,也适用于法官的业外行为。
二:法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根据《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规定,法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即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和约束业外活动六个方面。
三:保障司法公正的主要要求
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切实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通过自己在法庭内外的言行体现出公正,避免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在保障司法公正方面法官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主要有:
1.司法独立原则。
(1)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坚持和维护审判独立的原则,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受来自法律规定之外的影响。
(2)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3)法官应当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独立行使,并做到:a.除非基于履行审判职责或者通过适当的程序,不得对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发表评论,不得对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案件提出处理建议和意见;b.不得擅自过问或者干预下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c.不得向上级人民法院就二审案件提出个人的处理建议和意见。
(4)法官除履行审判职责或者管理职责外,不得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和有关信息。
(5)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受到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的不当影响。
2.中立原则。
(1)法官在审判活动中,除了应当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外,如果认为自己审理某案件时可能引起公众对该案件公正裁判产生合理怀疑的,应当提出不宜审理该案件的请求。
(2)法官应当抵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或者案外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的说情,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3)法官不得违背当事人的意愿,以不正当的手段迫使当事人撤诉或者接受调解。
(4)法官在审判活动中,不得私自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5)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平等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以其言语和行为表现出任何歧视,并有义务制止和纠正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员的任何歧视性言行。
3.避免偏见原则。
(1)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避免主观偏见、滥用职权和忽视法律等情形的发生。法官应当充分注意到由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居住地等因素而可能产生的差别,保障诉讼各方平等、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2)法官在宣判前,不得通过言语、表情或者行为流露自己对裁判结果的观点或者态度。
(3)法官调解案件应当依法进行,并注意言行审慎,避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其公正性产生合理的怀疑。
4.职业廉正原则。
(1)法官在公众场合和新闻媒体上,不得发表有损生效裁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评论。如果认为生效裁判或者审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可以向本院院长报告或者向有关法院反映。
(2)法官不得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泄露或者提供有关案件的审理情况、承办案件法官的联系方式和其他有关信息;不得为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联系和介绍承办案件的法官。
(3)法官根据获得的情况确信,其他法官有可能或已经违反法官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法律工作者有可能或已违反职业道德,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向有关部门或者有关机关反映。
四:提高司法效率的主要要求
法官应当勤勉敬业,全身心地致力于履行职责,不得因个人的事务、日程安排或者其他行为影响职责的正常履行。在提高司法效率方面法官应当遵循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遵守时限。
(1)法官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地立案、审理、判决。
(2)法官必须杜绝粗心大意、无故拖延、贻误工作的行为,认真、及时、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并做到:a、合理安排各项审判事务,提高诉讼效率;b、对于各项司法职责的履行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所承办的案件都给予同样审慎的关注,并且投入合理的、足够的时间;c、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前提下,注意节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时间,注重与其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共事的有效性。
2.勤勉管理。
(1)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监督当事人遵守诉讼程序和各种时限规定,避免因诉讼参与人的原因导致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延误。
(2)法官在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时,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予以执结。
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主要要求
在保持清正廉洁方面对法官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不滥用法官身份。
(1)法官在履行职责时,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利用职务和地位谋取任何不当利益。
(2)法官应当妥善处理个人事务,不得为了获得特殊照顾而有意披露自己的法官身份;不得利用法官的声誉和影响为自己、亲属或者他人谋取私人利益。
2.清正廉洁。
(1)法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款待、财物和其它利益。
(2)法官不得参与可能导致公众对其廉洁形象产生不信任感的商业活动或者其他经济活动。
2.管理个人及家庭经济事务。
(1)法官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应当与他们的职位和收入相符。
(2)法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申报财产。
(3)法官必须向其家庭成员告知法官行为守则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并督促其家庭成员不得违反有关规定。
3.不得执业。法官不得兼任律师、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律顾问等职务;不得就未决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提供咨询意见和法律意见。
六:遵守司法礼仪的主要要求
法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司法礼仪,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在遵守司法礼仪方面对法官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尊重他人人格。法官应当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并做到:a、认真、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发表意见;除非因维护法庭秩序和庭审的需要,开庭时不得随意打断或者制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发言;b、使用规范、准确、文明的语言,不得对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有任何不公的训诫和不恰当的言辞。
2.遵守法庭规则和司法礼仪。法官开庭时应当遵守法庭规则,并监督法庭内所有人员遵守法庭规则,保持法庭的庄严,并做到:a、按照有关规定穿着法官袍或者法官制服、佩带徽章,并保持整洁;b、准时出庭,不缺席、迟到、早退,不随意出进;c、集中精力,专注庭审,不做与审判活动无关的事。
七:加强自身修养的主要要求
法官应当加强修养,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方面对法官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法官应当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法官应当具备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良知,正直善良、谦虚谨慎的品格,享有良好的个人声誉。
2.法官有权利并有义务接受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学风,精研法理,汲取新知识,提高驾驭庭审、判断证据、制作裁判文书等各项司法技能,具备审判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专业能力。
3.法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严格自律,行为检点,培养高尚的道德操守,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楷模。
八:约束业外活动的主要要求
法官从事各种职务外活动,应当避免使公众对法官的公正司法和清正廉洁产生合理怀疑,避免影响法官职责的正常履行,避免对人民法院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在业外活动方面对法官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避免不当行为。
(1)法官必须杜绝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良好习惯相违背的,可能影响法官形象和公正履行职责的不良嗜好和行为。
(2)法官应当谨慎出入社交场合,谨慎交友,慎重对待与当事人、律师以及可能影响法官形象的人员的接触和交往,以免给公众造成不公正或者不廉洁的印象,并避免在履行职责时可能产生的困扰和尴尬。
(3)法官不得参加带有邪教性质的组织。
(4)法官可以参加有助于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的学术研究和其他社会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应当以符合法律规定、不妨碍公正司法和维护司法权威、不影响审判工作为前提。
2.保守审判工作秘密。法官在职务外活动中,不得披露或者使用非公开的审判信息和在审判过程中获得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非公开的信息。
3.法官不得参加营利性社团组织或者可能借法官影响力营利的社团组织。
4.言论自由的限制。法官发表文章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得针对具体案件和当事人进行不适当的评论,避免因言语不当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
九:法官的职业责任的概念和种类
法官的职业责任,是指法官违反法律、法规和法官职业道德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考生应当重点掌握《法官法》所规定的纪律处分。
1.纪律处分的种类。
《法官法》第33条规定,法官有该法第32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官法》第34条规定,对法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工资和等级。
2.应受纪律处分的行为。
《法官法》第32条规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2)贪污受贿;(3)徇私枉法;(4)刑讯逼供;(5)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6)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7)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8)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9)故意拖延办案,贻误工作;(10)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11)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12)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13)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十:检察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2年3月出台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确立了“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八字职业道德标准。
1.忠诚。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和法律,忠于人民检察事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
2.公正。崇尚法治,客观求实,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维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3.清廉。模范遵守法纪,保持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不徇私情,自尊自重,接受监督。
4.严明。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刚正不阿,敢于监督,勇于纠错,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
十一:检察官的职业责任
检察官的职业责任中重点掌握纪律处分。
《检察官法》第35条规定:检察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检察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检察官法》第36条规定:检察官有本法第35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37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工资和等级。
十二:法官和检察官的回避制度
《法官法》第16条规定,法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三)同一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第17条规定,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担任该法官所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检察官法》第19条规定检察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一)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二)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
(三)同一业务部门的检察员、助理检察员;
(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第20条规定,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检察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担任该检察官所任职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法律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正义。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忠于事实和法律。
3.严明纪律,保守秘密。
4.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5.恪尽职守,勤勉尽责。
6.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7.为人表率,注重修养。
法律职业责任的种类
法律职业责任包括纪律处分、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法官、检察官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热点内容
中华全民共和国合同法 发布:2025-01-11 14:20:17 浏览:238
劳动法中关于被辞退员工工资待遇 发布:2025-01-11 13:45:31 浏览:550
高要司法局 发布:2025-01-11 13:44:53 浏览:125
最早货币立法 发布:2025-01-11 13:40:11 浏览:766
大学生对性道德 发布:2025-01-11 13:24:13 浏览:61
恩阳法院执行 发布:2025-01-11 13:04:37 浏览:708
法官司法廉洁 发布:2025-01-11 12:41:40 浏览:318
经济法基础课程感想 发布:2025-01-11 12:38:36 浏览:715
经济法个人结算账户 发布:2025-01-11 11:51:29 浏览:226
月工作天数劳动法 发布:2025-01-11 11:22:39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