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德日刑法理论

德日刑法理论

发布时间: 2022-05-12 01:49:02

⑴ 如何评价肖佑良对德日刑法理论的观点

滑天下之大稽,以至于我根本不想反驳他。就如马克吐温所言,与白痴争论,他会把你拉低到他的层次,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理论不发达,有的书上将犯罪构成和犯罪构成要素等同起来使用(即有时表述的是犯罪构成。

实际上是指的犯罪构成要素,有时表述的是犯罪构成要素,实际上是指的犯罪构成),有的书上表述的犯罪构成实质上指的是犯罪成立条件。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犯罪构成由一系列主客观要素所组成,其中的“要素”就是构成犯罪必需具备的条件(犯罪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中又包含若干因素(犯罪构成因素)。

简而言之,若干因素组成一个要素,若干要素形成一个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的有机统一;各个要素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形成为一个整体。

⑵ 论刑法目的犯中目的和故意的关系

所谓目的犯, 是指以刑法规定的类型化行为人动机为必备要素的犯罪。“目的”是目的犯的核心概念。关于目的犯目的与故意之关系在刑法理论上长期存在争议。本文拟从目的犯主、 客观结构的分析着手, 展开对目的犯目的与故意之关系探讨, 以期对刑法相关理论之完善有所裨益。

一、 目的犯的主、 客观结构分析

德日刑法理论一般认为, 目的犯主观方面的独特之处在于目的犯是“二主观要件的犯罪类型”。即目的犯是一种主、 客观要件不一致、 主观要件多于客观要件的犯罪形式。在目的犯中, 除了要求对基本客观构成要件须具备故意之外, 还需要具备特定的内在意向。涵盖客观要件的主观要件, 是故意; 超出客观要件规定范围的主观要件称之为意图, 或称为“第二主观要件”, 或者是德国刑法学家海格勒所称的“超出的内心倾向”, 麦茨格所称的“有意义的意欲”。

一些学者根据目的犯目的对法益侵害的不同作用, 将目的犯目的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 第一种目的犯目的, 其意向并非针对“所计划的法益侵害”本身, 而是针对类型化的行为人动机加以描述, 如刑法中伪造罪的意图即为此类。伪造罪侵害的法益是货币、 有价证券或文件的纯正性, 而伪造罪意图的内涵是“行使”, 该目的的内含已经超出所保护法益之范围, 因此这种目的被称为“法益侵害取向的额外主观要件”; 另一类意图所涉及的内容为法益侵犯本身, 行为人行为的可罚性确立并非在法益侵害时即已成立, 而需待确立目的存在时方能成立, 此种类型的目的犯类型, 其客观构成要件实现, 仅为整个犯罪类型的前阶段。如侵犯财产罪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行为, 可以成为认定财产犯罪的前提, 但是要认定成立侵犯财产罪, 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占有目的”就是一个本罪要求的类型化行为人动机, 只要该动机存在, 就可以成立侵犯财产罪。这种目的被称为“超出法益侵害外的内在意向”。[1]

与目的犯的主观特征相适应, 目的犯主、 客观关系的特征在于目的犯的“主客、 观不一致性”。“所谓目的犯, 乃将外部的行为有意义之意欲, 作为实现其他目的之手段的犯罪。此可分为外部行为被意欲为其他结果之目的之客观的原因, 如所谓分离的结果犯之情形, 及外部的行为被意欲为行为者或第三者之新的结果之手段, 如缩短的两个行为之犯罪之情形。前者如背信之‘为自己或第三者获得不法利益之目的’是也; 后者, 如伪造之‘以行使为目的’者是。背信罪之‘损害本人利益’之中间的结果, 被意欲为对于‘图为自己或他人不法利益’之最后的结果之手段, 伪造罪所谓伪造之中间的结果, 被意欲为对于所谓‘行使’之最后的结果之手段。最后的结果必然系行为者之意欲”, 也就是说, 第一种目的犯, 以外部所为的行为为目的内容, 以为他结果之客观的原因; 第二种目的犯, 乃意欲其行为以为其本身或他人之新的行为之手段。[2]第一种目的犯, 被称为断绝的结果犯, 第二种目的犯则称之为短缩的二行为犯。

二、 目的犯目的与故意关系之理论探讨

从上述目的犯主客观的结构分析来看, 目的犯的结构要件在整体上包括三部分: 其一, 对客观事实进行规定的客观要件; 其二, 涵盖此客观要件的主观要件, 即故意, 其三则为超出客观要件的主观要件, 即“目的”这一特定主观要素。这种与主客观相符的通常情形有异的二主观要件犯罪类型, 引发了学者关于上述两主观要件关系的思考, 即目的犯目的与目的犯故意关系如何, 目的犯目的是单独的犯罪主观要素、 抑或是故意的一部分或者一种?

(一)国外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目的犯目的和故意的关系

目的犯的概念来源于德国, 与我国不同, 德国刑法中没有故意的明确定义, 一般认为, 故意分为意图、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其中意图主要强调意志因素, 即行为人努力促使结果发生; 直接故意主要强调认识因素, 即行为人确信结果会发生; 间接故意也主要强调认识因素, 即行为人认为结果可能会发生。

德国学者对意图和故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存在将意图与故意等视齐观、 意图与故意具有程度上的差异等诸多观点。[1]由于“在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 主观要素和构成要件的客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成为极为复杂的问题,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故意的内容与构成要件客观要素的内容是一致的, 换言之, 构成要件的客观要素制约着故意的内容”。[3]如前所述, 目的犯主、 客观结构非常特殊,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目的犯目的与故意、 过失地位并列, 而且由于目的犯目的不存在和它对应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 是超客观的主观要素, 因此目的犯目的与故意不同。

普通法系的一些学者将目的犯目的与一般的犯罪故意区别开来。如“由于一些不是很清楚的原因, 许多普通法传统的学者和法官认为, 在一般的故意和特定的故意之间存在着一个区别。一般的故意就是那些简单地附随着行为的故意, 就像诸如伴随强奸行为的强奸故意。特定的故意应当是很好的加以定义了, 就像盗窃罪要求的故意一样: 永远剥夺所有权人的财产的故意。”[4]还有的学者则将一般的故意和特定的故意称为基本犯意和进一步的犯意、 “特定意图”。在论述基本犯意时, 在检察官诉摩根(DDP v . Morgan)的案件中, 西蒙法官指出, “我的意思是要求基本犯意的犯罪, 其明述的内容(或者更常见的是暗示), 不能超出犯罪行为的范围”。[5]根据上述论述可以看出, 英美法系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认为与犯罪行为对应的是基本的犯罪故意, 而与目的犯特定意图对应的就是所谓的“特定故意”, 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不能归于同一范畴。

(二)我国学者的观点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刑法理论不同, 具体到与上述目的犯结构理论相关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 其一,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三段式、 立体的犯罪构成理论, 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即构成要件符合性, 违法行和有责性, 各个阶段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判断。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则直接来源于苏联,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平行的结构; 其二, 相应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故意通常认为属于责任的范畴, 其故意主要是针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和意欲, 因此, 虽然德、 日刑法中并未明确地规定故意的概念, 但是学者一般均认为目的犯之目的是独立于故意的主观要素。我国刑法则对犯罪故意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 我国的故意是对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认识和意欲, 因此, 即使我国刑法对故意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但由于不同学者对故意概念的解释不同, 对于目的犯目的与故意的关系仍然存在不同的回答。

通说的观点认为, 目的犯是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的一种或者包含于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之中。例如, 有学者认为, 在对犯罪故意进行分类时, “根据犯罪故意中是否要求具备构成要件的目的, 可以将故意分为目的故意和非目的故意。所谓目的故意, 是指行为人必须具备某种构成要件的犯罪目的, 才能成立的犯罪故意。目的故意特指目的犯的故意。所谓非目的故意, 是指其成立不以具备某种具体目的为必要要件的犯罪故意”, 主张这种观点的学者还将目的犯中的目的与普通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相区别, 认为“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所说的目的, 专指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规定的目的, 它的存在是该种犯罪故意成立的必要要件。而未在构成要件中规定的其他犯罪目的, 如直接故意(希望故意)中的行为人, 均是以构成要件的结果为其犯罪目的的, 但该目的并非犯罪故意成立所必需, 而且该种故意仍然属于这里所说的非目的故意”。[6]

显然, 根据上述通说的观点, 目的犯目的是区别于普通直接故意意志因素的特殊的直接故意意志, 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直接故意意志因素。主张目的犯目的属于犯罪故意的学者一般认为, 在目的犯中特定目的的存在是犯罪故意存在的前提条件, 例如, 如果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则不存在盗窃罪的故意, 则不成立盗窃罪。如果不存在“以行使为目的”, 则不存在伪造货币罪的故意, 则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还有的学者则认为, 目的犯的目的是独立于犯罪故意的一种主观因素, 认为“由于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故意的含义和种类, 因此, 目的与故意的关系应该非常明确。虽然在一般意义上来说, 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也是一种目的, 但它明显区别于目的犯中的目的; 目的犯的目的是故意内容之外的一种主观要素, 而不是故意的一种形式”。[7]

三、 本文观点

笔者认为, 目的犯目的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一种意欲, 而故意则一般包括“认知”和“意欲”两个部分, 因此要判断二者关系最重要之处在于比较目的犯目的之意欲与故意之“意欲”是重合、 包含、 交叉、 还是互相独立的两个范畴, 如果二者是重合或者包含的关系, 则目的犯目的属于直接故意的一部分; 如果二者是交叉或者独立的两个范畴, 则目的犯目的不能为故意所包含。

犯罪故意意志因素的内容与认识因素联系紧密。根据我刑法第14条的规定, 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的内涵与德日刑法中的故意不同的是, 我国的犯罪故意第一次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引入故意概念, “危害社会的结果”取代了德日刑法中的“法定构成事实”, 成为行为人认识因素的内容, 相应的, 故意的意志因素由德日刑法中“希望或放任法定构成要件事实发生”转变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 对危害结果的理解就成为理解我国犯罪故意内涵的关键。危害结果是犯罪行为危害社会具体的、 客观的体现。关于危害结果的含义, 刑法理论上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结果说认为, 凡是犯罪意思的客观化, 都是危害结果, 它不限于行为对客观外界所造成的有形变化, 还包括身体动作和其他非物质性损害。狭义的危害结果则是指危害行为导致犯罪客体发生的物质损害或者危险状态。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则认为, 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实际损害和现实危险。[8]危害结果是社会关系遭受到侵害的重要征表。离开了犯罪客体, 便不能正确认识行为后果的性质。而目的犯目的与犯罪客体紧密相联, 不具有特定目的, 则不可能对一定的社会客体造成损害, 既然如此, 目的犯目的就自然的包含在犯罪故意之中, 成为犯罪故意内容的一部分。

但笔者认为, 上述观点有待商榷。将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故意的认识和意欲的对象不符合犯罪的本来面目, 混淆了行为人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意欲以及事后对犯罪主观方面评价的不同阶段。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 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关系, 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在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 首次要考虑行为是否对犯罪客体造成了损害。但这种是否对犯罪客体造成损害、 造成何种损害的判断和社会危害性的判断一样, 都是一种事后的判断, 因此, 让行为人在行为前认识作为事后判断的对犯罪客体损害的危害结果是不现实的。而且, 犯罪客体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当然是客观存在的, 但有些罪犯罪客体究竟为何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尚存在争议, 未达成一致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期待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认识到自己对犯罪客体造成了损害?因此, 将对犯罪客体造成实际损害或者危险的危害结果作为故意的认识和意志因素的内容值得商榷。

我国犯罪故意的另一缺陷是排除了行为犯成立犯罪的可能性。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 危害结果并非一切犯罪的构成要件, 行为犯的成立不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为必要条件。如果认为犯罪故意是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和意欲, 则行为犯就不可能成立犯罪, 而这也是和司法实践不相符的。 基于以上法定犯罪故意概念的不足, 借鉴德日刑法理论中故意的概念, 从维护罪刑法定和责任原则出发, 本文认为, 我国的法定犯罪故意概念并不合理, 犯罪故意的认识对象应该是构成要件的主要事实, 相应的其意志因素则为决意实施上述已经认识到的内容或者放任上述已经认识到的内容的实现。

在上述本文界定的概念基础上,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目的犯目的希望达到的结果和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并不一致性, 下面从目的犯中两种主要的目的犯――断绝的结果犯和短缩的二行为犯具体各罪中各举一例, 说明本文的观点。

盗窃罪是断绝的结果犯的典型, 因此, 本文首先就盗窃罪目的与犯罪故意的关系进行考察。盗窃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那么盗窃罪的故意是什么呢?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合本文上述对故意内涵的界定, 盗窃罪的故意就是明知自己实施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会侵害他人对财物的占有, 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这里的意志因素中不必然包含行为人非法占有的目的, 因为也可能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会侵害他人对财物的占有, 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然后在窃得行为人财物后加以使用, 使用后再返还给被害人, 这种情况下就不构成盗窃罪, 只有行为人是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时才能认定成立盗窃罪。

再以典型的短缩的二行为犯――伪造货币罪为例, 伪造货币罪是典型的行为犯, 伪造罪的故意是明知伪造而实施。但是仅有故意还不能构成犯罪, 行为人主观上还必须具有“以行使为目的”, 即将货币投入流通, 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 则不会对公共信用和国家的货币发行权造成损害, 也不可能扰乱货币管理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在断绝的结果犯和短缩的二行为犯中, 目的犯目的与直接故意意志因素都存在明显区别, 二者存在不同的意志因素。目的犯目的是独立于故意的犯罪主观要件, 一般的故意犯罪, 行为人主观方面只要具备刑法要求的故意就可以构成犯罪, 但目的犯除了要求对构成要件的认识和意志因素以外, 行为人主观上还必须具备特定目的。但是目的犯目的与犯罪故意的关系密不可分, 没有目的犯目的, 目的犯也就不存在, 研究所谓的目的犯故意就没有意义。

⑶ 刑法中的“非难”“非难可能性”是什么意思

非难可能性是说非难的一种标准,意识是该行为是不是应该非难。近代刑法,为防止司法的恣意,切实地保障人权,提出了责任主义的原则,即“无责任无刑罚”。

责任主义下的责任,指的是主观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观责任是指仅在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与故意、过失时才能予以非难;个人责任,则是指只有对于行为人的个人行为才能予以非难。

(3)德日刑法理论扩展阅读:

非难可能性有两个基本条件:

符合刑法规范的意思决定可能性与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可能性。

其一,行为人有可能作出符合刑法规范的意思决定,却没有作出这种决定。至于行为人有无可能作出这种意思决定,则取决于行为人是否达到责任年龄,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以及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达到责任年龄、没有责任能力,就不可能知道行为合法与否,因而不能作出正确决定;即使达到了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但如果不可避免地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合法时,也不能要求行为人作出符合刑法规范的意思决定。

其二,在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形下,能够期待行为人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但行为人却没有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至于能否期待行为人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则取决于行为人有无故意、过失以及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

这是因为,如果行为人没有故意与过失,不可能预见到行为的不法后果,或者合理地以为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合法结果,就不可能期待行为人放弃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即使行为人预见到或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不法后果,但如果在行为的当时,行为人别无选择,只能实施这种不法行为,法律也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所以,责任要素除了包括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以及故意、过失以外,还包括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

⑷ 刑法学中“非难可能性”什么意思

非难可能性,是德日刑法犯罪构成理论中的概念。有责性,即非难可能性,即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

非难可能性即有责性,只有当行为人对所实施的客观违法行为具备有责性,应当受到谴责时,这种行为才是犯罪,或者说,只有当能够将客观违法行为及其结果归责于行为人时,才能认定该行为成立犯罪。刑法理论常常将具有非难可能性表述为“行为人具有责任”。

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刑律十分发达,当时律学主体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学问,也就是现在的刑法学。例如,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刑名之学”。

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是近代才出现的。一般认为,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刑法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经费尔巴哈、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断努力,先后出现了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创立和发展了刑法理论体系。

(4)德日刑法理论扩展阅读

“非难”与“非难可能性”这一组术语是日本学者对德文词vorwerfen以及Vorwerfbarkeit的翻译,我国学者在翻译日文文献是照搬了相应的日文汉字词。德文原词的意思是“谴责”与“可谴责性”。

非难是指对某人的行为的一种评价,是从违法责任区分角度进行的判断,你可以理解为判断这个人是否应当对他所实施违法行为负责任,非难可能性是说非难判断的标准,这个人的这个行为值不值得非难。

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刑法领域很多概念,原理都是贯穿始终的,需要前后对照理解,另外这个概念也是与三阶层密不可分的概念,需要结合那三次判断来理解。

刑法中的责任对于犯罪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有责性阶层的核心内容。责任的本质特征是非难可能性,只有在具有非难可能性的情况下,行为人才能对不法行为承担责任。

对于非难可能性,需要从实质上进行理解,尤其是需要从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这两个维度为非难可能性提供根据。其中,违法性认识是非难可能性的智识性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是非难可能性的意愿性要素。在我国刑法中,非难可能性的要素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而是一个理论问题。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的法理而出罪的案例还是较为罕见的。随着刑事法治的加强,责任主义的思想观念必将逐渐获得认同。因此,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的责任概念应当进一步推行。

参考资料网络-刑法学

⑸ 德日刑法中的新旧派之争

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旧派与新派
万志鹏
(湘潭大学 法学院,湘潭 湖南 411105)
引 言
在西方刑法理论中,长期存在旧派与新派两大阵营的对峙。旧派又称为古典学派,可分前期旧派(刑事古典学派)与后期旧派(后期古典学派)。前期旧派以贝卡里亚、边沁、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形成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于旧派理论未能阻止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的犯罪浪潮,新派于19世纪末兴起,以龙勃罗梭、菲利、加罗伐洛、李斯特、牧野英一等人为代表。为反驳新派观点,后期旧派也于19世纪末形成,以宾丁、贝林格、毕克迈耶、迈耶、麦兹格、小野清一郎等人为代表。 也有人把贝卡里亚、边沁归为启蒙主义刑法学派,而不将其归为古典学派,因为,其一:这两人的思想主要是受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其二:他们主张的预防论思想与黑格尔等古典学派人物主张的报应主义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一、 旧派与新派的学术背景及主要分歧
旧派学者主要从法规范学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法的正义性,论证刑法的存在理由及实定法上的建构。前期旧派是在反对中世纪封建刑法的斗争中形成的。贝卡里亚最先吹响了罪刑法定、罪刑均衡、罪责自负等现代法治主义刑法理念的号角,反对酷刑和刑讯,将刑法推进到了科学时代。他主张自由意志,认为刑罚应以预防犯罪为依据。边沁继承并发扬了贝卡里亚的思想,他以哲学上功利主义为方法论,运用抽象思辩和逻辑演算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刑罚理论,也是预防论者。费尔巴哈则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强制说”,重视刑罚对社会一般人的威吓作用,被认为是一般预防论中的立法威吓论者。与前三者不同的是,同为旧派学者的康德和黑格尔则在刑罚论上持报应主义,康德是等量(一说等害)报应主义和道义报应主义者,黑格尔是等价报应主义(一说等质)和法律报应主义者,但二者都是绝对报应主义者,即刑罚只是对犯罪的回应,绝不为其他什么别的原因而存在。二者都坚持理性人和自由意志观点。综上,前期旧派一般都认为,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理性人,刑罚是对自由人违反刑法的理性反动。犯罪是违反法律,也是违背道德的无价值行为。刑罚对犯罪予以惩罚是报应的需要或是预防一般人犯罪的需要(这一点上旧派学者内部之间有报应论和功利论的尖锐分歧)。一般而言,旧派学者都坚持意志自由论、抽象的行为人论、行为主义、道义责任论。
新派学者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刑法的合目的性。新派创始人之一龙勃罗梭是犯罪学人类学鼻祖,他主要从事的是犯罪原因学(狭义的犯罪学)研究,他认为犯罪主要是人的生物因素起作用,并提出了著名的“天生犯罪人”论。他的弟子菲利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了犯罪发生的三原因论(即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犯罪饱和理论。菲利十分重视犯罪的社会原因,认为刑罚措施对付犯罪几乎是无效的,治理犯罪应主要致力于消除犯罪的社会原因,因而被后世归为刑事(犯罪)社会学派。菲利同时也是刑法学家,曾起草意大利1922年刑法,因过于反映激进的实证学派观点而未能通过。菲利主张取消刑罚的概念,代之以“社会防卫措施”。菲利的学生加罗伐洛也是犯罪社会学派人物,其主要贡献是第一次将犯罪学作为独立学科从刑法学中分离出来,并提出著名的自然犯和法定犯的分类。李斯特也是集犯罪学家与刑法学家于一身,提出犯罪原因论上的二元论论(即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并十分重视犯罪的社会原因和治理犯罪的社会因素。他提出了著名的“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这一口号。在刑罚观上,主张“应受刑罚处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刑罚有威慑、改善、隔离三种效果,刑罚应以教育、挽救、改造犯罪人为任务,并提出了“矫正可以矫正者,不可矫正者使之不为害”的个别预防方针,被认为是教育刑、目的刑的提倡者。综上,新派学者一般都反对自由意志论,主张人犯罪是诸多自然及社会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即所谓“决定论”,注重从犯罪人的角度研究犯罪、刑法和刑罚,大多持行为人主义、目的主义、特别预防论、社会责任论。
二、 犯罪论上的差别
在犯罪论,旧派与新派的主要对立表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旧派一般持客观主义立场,以客观的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来认识和看待犯罪,认为刑法上处罚的对象是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行为人危害社会的行为,正是因为有此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结果,才对该人科处刑罚。即行为主义。新派一般持主观主义立场,以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来看待犯罪,认为犯罪的本质、也就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行为人危险的反社会性格或人格,这种危险性格是危害社会的因素,因而主张刑法的对象是行为人而不是行为,因为离开了行为人这个载体去处罚行为本身是毫无意义也是不可想象的,即行为人主义。但新派又承认,对人身危险性的判断离不开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至少在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状况下离开行为人的客观表现是难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危险性格的。不顾客观行为来谈危险性格是很容易造成罪刑擅断、侵犯人权的。因此,无奈,只有通过客观行为表露出来的主观恶性,才能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因此又称为征表主义。
在违法性理论上,旧派基于客观主义违法论立场,持结果无价值论,认为违法的实质在于对法益的侵害或危险。对于没有侵害到任何法益的行为,例如某些“无被害人的犯罪”、“自己是被害人的犯罪”等,不应当认为有刑事违法性。如平野龙一;新派基于主观的违法性论,持行为无价值论,认为违法性的实质在于危害行为本身以及由该行为体现的主观恶性。主张刑法应维护社会伦理观念,对于反伦理道德、反文化秩序、缺乏社会相当性的行为,应认定为有刑事违法性。如小野清一郎、团藤重光、威尔哲尔。二者的争论,实际上是法哲学上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刑法上的反映。从大多数国家刑法规定来看,基本上现在采取的是客观的违法性论立场,赞同结果无价值论。
在责任理论上,(1)关于刑事责任的本质问题,旧派基于意志自由说,持道义责任论立场。即:行为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理性人,行为人有选择适法行为的可能性而竟决意实施违法行为,就应当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和非难,刑事的责任的本质也就是对道义上的非难。早期的道义责任论是建立绝对的非决定论基础上的,主张完全的意志自由,仅以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这种观点受到不少批判。旧派学者也认识到这一论述的狭隘性,于是在后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缓和的道义责任论”,即改变绝对的自由意志论为相对的自由意志论,认为人是否自由,不是是否被决定的问题,而是被什么决定的问题。当人不处于生理上的而是处于规范心理上的约束时,人是自由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反规范的动机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就可以进行道义上、规范上的非难。社会责任论是19世纪末以来随着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为新派学者所推崇。社会责任论以犯罪必然论和意志决定论为基础,认为犯罪是人的素质和环境的综合产物,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天然具有不侵害社会的义务,因而应该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承担责任。由此,所谓责任,就是对社会有危险的人应受到社会防卫措施处分的地位。从而,不论犯罪的原因是什么,也不论犯罪人主观上是否应受道义的谴责,犯罪人都有承受刑事责任的义务。与道义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相对立密切相连的问题是“责任的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形成的行为责任论和性格责任论、人格责任论的对立。旧派一般持行为责任论,即认为责任的基础就是犯罪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犯罪意思,也称意思责任论。责任的确立及大小评价都依据行为及结果状况。这一立场与结果无价值论立场是相一致的。新派则持性格责任论,认为责任的基础并不是行为或是行为人的意思,而是行为人的危险性格。这一立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主张是相映成趣的。而体现二者折中的立场是人格责任论。麦兹格等人认为,犯罪是行为人人格的主体实现,人格与性格不同,人格是性格中由主体形成的那部分,而性格还包括由环境和素质所形成的那部分,人格是可以归责于行为人自身形成的,性格则是宿命的。人格是各具体行为的抽象。犯罪是主体潜在的人格体系的现实化,刑事责任的第一次基础是犯罪行为,在行为背后的人格是第二次基础,总的来说,由犯罪行为所表露出来的犯罪人的反社会人格,是刑事责任的基础。这样,人格责任论就综合了客观的犯罪行为和主观的危险性格两方面内容而具有调和的味道。(2)关于责任能力的本质,旧派认为是意思能力或犯罪能力,新派认为是刑罚适应能力或受罚资格。从而,旧派认为责任能力是故意过失的前提,不具备责任能力的人不具备故意过失,新派认为责任能力与故意过失无关,没有达到责任年龄的人也可能有故意过失。(3)关于旧过失论中结果预见义务的基准,旧派采用主观说,认为应以具体的行为人的注意力为标准,因为要追究道义上的责任,只能以行为人本人的注意能力为准;新派采用客观说,认为应以社会上一般人的注意力为标准,因为责任只意味着受罚能力;后期旧派又提出折中说,即如果行为人的注意力低于一般人,则应采用主观说,以行为人本人为准;如果行为人的注意力高于一般人,则应采用客观说,以通常人为准。
在共犯理论上,两派在共犯的本质及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分歧。(1)共犯的本质。旧派持犯罪共同说,即认为,因为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共犯则是二人以上的行为都符合某一构成要件的类型要求,从而共犯的本质是数人共同实施的特定的犯罪。又分完全犯罪共同说与部分犯罪共同说。新派持行为共同说,即认为,只要数人以各自的犯意共同实施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共犯,也就是说,不要求各行为人构成共同的罪名,只要自然意义上的行为是共同进行的就成立共犯。由于行为共同说与犯罪构成理论相矛盾,因而只有少数学者支持。(2)共犯从属性论与共犯独立性论。旧派一般赞同共犯从属性论,认为正犯着手实施犯罪是狭义共犯成立的要件;新派一般赞同共犯独立性论,认为正犯有无实行行为与认定狭义共犯无关。教唆、帮助行为本身是行为人反社会人格的表现,具有独立处罚的必要性,正犯即使没有着手实施犯罪,狭义共犯也成立。通说是共犯从属性论中的限制从属说。
三、刑罚论上的迥异
旧派与新派在刑罚论的争论主要是刑罚的正当根据是报应还是预防。但是这一争论具有复杂性。旧派中的绝对报应者如康德、黑格尔认为,刑罚的惟一正当根据是报应,决定不允许有其他任何功利的目的,罪犯只是因为犯罪才受到惩罚,罪犯受到的惩罚也只能与他所犯下的罪行的严重性相对应,这样的惩罚,正是尊重罪犯自己理性的表现,也是社会正义感的要求;旧派中的预防论者如贝卡里亚、边沁则完全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刑罚,他们认为,刑罚的根据不在于报复,不在于给犯罪人造成多少痛苦,而只为了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其他人不再犯罪。罪刑当然也要相适应,重罪重罚,轻罪轻罚,但这是由预防犯罪带来的结果,如果预防犯罪不必要,重罪也可以轻罚,轻罪也可以不罚。至于新派,其内部的刑罚观也不完全统一。新派学者一般认为刑罚的根据在于预防犯罪,但重在特别预防。其中,目的主义者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教育刑者认为,刑罚的主要目的是教育、挽救、改造失足者,使之重新社会化。现在流行的通说是折中说,即相对的报应论,也称并合论。该说以麦兹格、威尔哲尔、小野清一郎、团藤图光等人为代表,认为刑罚的根据不是单一的,刑罚既是因为报应犯罪人而存在,又是因为可以预防在犯。刑罚的目的应该是正义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当然,要用报应的限度来制约预防犯罪这种功利的需要,不能借口防止再犯的需要而对从报应观点看不应该受罚的人发动刑罚。具体怎样限制,折中论者观点也不一致。现代各国刑法一般都反映了折中论的思想,几乎没有哪一国刑法是以纯粹的报应论或纯粹的预防论为思想基础制定的。

⑹ 在德日刑法理论中。不属于构成要件的要素是

在德日刑法理论中,不属于构成要件的要素是()
A、行为
B、行为主体
C、行为客体
D、期待可能性
参考答案:
C

⑺ 德日三段论刑法理论跟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的联系区别

这个属抄于犯罪构成里面的,我国目前的犯罪构成采用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苏联引进的,经过这几十年的研讨、修正和发展,才形成今天这种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构成理论四要件说。
德日的三段论和中国的四要件说之间的异同相当复杂。简单地说,德日的三段论该当性、违法和有责性呈一个递进的方式,从该当性到违法性再到有责性;而我国的四要件说要求的是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它们之间都是具体的构成要件,不像德日三段论那样是递进关系。
我国也有三要件说,但是四要件是通说。

⑻ 如何系统学习德日刑法

德日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创始于贝林格,发展到今天被认为已经成熟。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是德日犯罪论体系的一个基本框架。构成要件是指在刑罚法规中除去法律效果(法定刑)之外的部分。而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刑法法规,即行为为刑法所不允许。有责性是指就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非难。 依照贝林格的设想,构成要件是纯客观的,记述性的,也就是说,构成要件是刑法法规所规定的行为类型,但是这种类型专门体现在行为的客观方面,暂且与规范意义无关。一方面承认构成要件是刑法规范所规定的行为类型,一方面有认为这种类型专门体现在行为的客观方面与规范意义无关。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如果单纯把构成要件当作一个纯理论的东西,倒是可以接受这种纯客观的,记述性的说法。但是,如果脱离了法规范,其自身也就失去了研究意义。既然不能脱离法规范,当然在构成要件中就不能忽略违法要素和主观要素的存在。麦耶尔承认在法律上的构成要件中,有规范要素即违法要素和主观要素。认为构成要件相符性是违法性的认识根据和凭证。也就是说,如果有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仅此即可以推定为违法,二者的关系就和烟与火的关系一样。麦耶尔是以“文化规范”的概念为基础来考虑法规范的。法规范即是国家的文化规范,因而所说的违法,无非是违反了此种意义上的法规范。既然如此,国家是怎样来确认文化规范的呢?那就是通过刑事立法,由刑法法规规定构成要件。因此,我们就可以说构成要件是违法性的认识根据。只要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一般情况下就可以确认违法。鲍姆戈尔登在他的《犯罪论的构成》中,构想了一种取消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的差别界限的犯罪论。(P24) 虽然许多德日刑法学者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争论也不小,但是却对贝林格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即所谓的三段论却还是情有独钟,在德日学术界有一种倾向,即要把构成要件从实定法的规定中解放出来,专门强调它的类型意义。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与其传统理论不无关系。但是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对构成要件的内容还没有真正的厘清,以至于这种理论传到我国还是贝林格时代的所谓的“纯正的”三段论。之所以说是纯正的,在我国大多数刑法教材中或者论文中,都把构成要件符合性当成是纯客观的,记述性的。而且以此认为德日的三段论具有层次性,具有开放性,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误解。有唯体系论的倾向。 但是自梅茨凯尔提出了新的三段论,即行为+构成要件+有责性,佐伯千仞、泷川幸辰、井上正治等都沿用了这种体系,发展到现在,违法类型(构成要件)基本上得到了德日刑法学界的认可。 只要承认构成要件与刑法法规之间的密切联系,构成要件符合性也就是违法性的征表,所以构成要件符合性也是违法类型。如果还坚持原来的“三段论”那就会形成先入为主的倾向。按照现在德日所流行的犯罪判断过程三段论,构成要件符合性是认定违法性和有责性的事实依据,行为只要符合构成要件,原则上就可以积极地推定其有违法性和有责性,而在违法性和有责性的阶段上,只要消极的探讨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违法和有责行为就够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如在违法性的论述上,重点探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违法事由;在有责性的阶段上,重点探讨期待可能性以及违法性意识等排除责任事由)。这样,违法性阶段和有责性阶段的任务,只是说明什么样的行为不违法和没有责任,而不用积极的探讨什么样的行为违法和什么样的行为有责。 在责任阻却事由这一问题上,根据新三阶段的理论,把故意和过失纳入犯罪构成中,阻却了故意和过失自然也就否定了犯罪构成。所以这与本文论证违法阻却事由的理由差不多,这里不再具体的论述。但是关于期待可能性到底如何定位,还是有必要阐述一下,期待可能性的理论认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适法行为,就不能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因而不存在刑法上的责任。至于期待可能性在构成要件理论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德日刑法大概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期待可能性是包含在故意、过失中的要素,或者说是故意过失的要素。第二种观点认为,期待可能性是与责任能力,故意、过失相并列的第三个责任要素。第三种观点认为,责任能力、故意、过失是责任的原则要素,期待可能性则是责任要素的例外要素,因此,缺乏期待可能性是一种责任阻却事由。所以虽然上面三种观点存在着差异,但是把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是不容否定的。 虽然德日的犯罪构成在形式上还在坚持着贝林格遗留下来的三段论,但是,在实质上,三者之间的界线已经模糊不清,犯罪构成的客观性和记述性已经悄悄变质,构成要件的属性已经产生结构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并非仅为量的变化,而是质的变化。构成要件已经不再是框架性的,而是有了“评价”这一实质性意义,使得违法性,有责性已为构成要件所包容。

⑼ 德日、英美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特点,优缺点。

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 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构成。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之间,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各要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明确。根据这种递进式结构,在将某一行为认定为犯罪时,须进行三次评价,构成要件该当性是事实评价,为犯罪提供行为事实的基础;违法性是法律评价,排除正当防卫等违法阻却事由;有责性是主观评价,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主观根据。以上三个要件,形成一个过滤机制,各构成要件之间具有递进关系,形成独特的定罪模式。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构成要件该当性具有推定功能,只要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原则上可推定构成犯罪;存在违法性,原则上可推定行为人有责任。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考虑一般情况,其评价标准对所有人平等适用,违法阻却、责任是考虑特殊、例外情况,当存在例外情况时,递进式推理即中断。

英美法系犯罪构成的特点
英美法系没有大陆法系系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但长期的刑事司法活动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犯罪构成。
(一)"合法辩护"地位特殊
一般认为英美法系犯罪构成具有双层次的特点,即有实体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和诉讼意义上的犯罪要件。前者指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后者指"合法辩护"。大陆法系将后者内容置于犯罪构成范畴之内,从反面来填补犯罪构成要件,而英美法系则置于犯罪构成范畴之外独立成章,直接定名为"合法辩护",合法辩护作为广义的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消极要件而存在。英美法系刑事诉讼采当事人主义模式,强调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和诉讼作用,使他们在诉讼中积极主动互相对抗争辩,而审判机关则只起着居中公断的作用。刑事诉讼主要通过控辩双方对证人的交叉询问来推动。这样的诉讼模式决定了其犯罪构成要件的特点,集中体现的就是"合法辩护"。
(二)没有违法性这一实体要件
英美刑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民间司法资源之于国家刑罚权的对抗作用,发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积极性,在动态中实现国家权力和个人自由的平衡。英美法系是典型的判例法,三权分立和民主是其思想基础。在这样的体制下,一切是与非都交给法院来判决,警察只是负责维护社会的安全。因此违法性就安排在合法抗辩这个环节,即诉讼法的环节,这样也是合理的。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通常将违法性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主要研究违法阻却事由,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而在英美法系刑法理论中,并没有违法性这一实体要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为合法辩护理由,在犯罪构成加以论述。而在诉讼中仅把其作为合法抗辩理由。而在我国和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中,违法性仅是犯罪的一个特征,在恒定是否社会危害的时候用。
(三)举证责任分配特殊
在诉讼中,实施了符合法定犯罪要件行为的人,即被推定是有实际危害和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控方的证据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被告人则没有协助证明自己实施犯罪行为的义务。在行为特征符合犯罪实体要件后,如果行为人能说明自己不具有责任能力,如是未成年人、精神病或者说明行为是合法的,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再或者是说明有其它免责的情况,如认识错误、被胁迫、警察圈套等,就不负刑事责任。可见英美法系在诉讼中直接融入了犯罪构成的内容,双方当事人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诉讼活动,与诉讼活动的紧密联系,增加了犯罪构成操作上的便利性。英美法系偏重自由主义和程序公正,认为如果犯罪构成仅仅反映犯罪而无法体现定罪过程,只能是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刑法是犯罪人的人权宣言"社会保护机能的单方体现会忽视甚至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利。其犯罪构成正是应此理念设计。控方就被告人的行为和心态作出有罪指控,达到"排除合理怀疑",辩方就指控提出辩护证明行为没有实际危害或主观责任,也就是所谓的"合法辩护"。合法辩护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它从反面来说明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实质则在于限制所能认定的犯罪的行为范围,并且通过控辩双方对抗的直观审判进程来实现刑法的人权保护机能。

⑽ 刑法德日理论取代前苏联理论后的刑法本科教学如何进行

1。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审理刑事案件是否也采用了新理论?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年按前苏联理论编写的《刑法》是否还能适用于在德日刑法理论的指导下的司法实践?二者的冲突如何避免?
答:目前还没有采用新理论的通知,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刚咨询过福州地区的检察官,他们称目前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要采用新理论来实践。这项理论即使被认可,也需要花一定时间培训推广开来,所以暂时不存在冲突问题。如果有冲突,相信将会采取重新编写教材和统一培训的方式来改变实践模式。前苏联理论的刑法必然是不可能和德日的共存的,因为在刑法总论部分二者相差太大无法弥合。
2。在本科刑法教学中,特别是在下学期本人将接受的的刑法学习中,老师是以德日理论来教学还是以前苏联理论来教学?
答:目前德日刑法理论在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北方法学圈更流行,西南政法目前恐怕没有太多老师接受这个观点,老师估计会在课堂上两边都谈到,然后告诉你这是有争议的事情,然后再发表他个人的观点。
3.09的司考最后没有考什么新理论的内容,因为北师大的赵先生找了一批人上司法部,最后新理论的考察不了了之,估计这些争议还会继续持续下去。新旧理论在分论方面无太大差异,估计未来司考考察主要针对这方面进行。

热点内容
条令条例心得 发布:2025-01-11 04:31:28 浏览:907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
保定法学王浩 发布:2025-01-11 03:05:09 浏览:773
济南市法院书记员的工资大约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2:33:36 浏览:194
劳动法保安上班时间 发布:2025-01-11 02:23:00 浏览:930
2015年政策法规总结 发布:2025-01-11 02:22:47 浏览:580
深圳市节约粮食的相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1 02:19:13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