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司法
㈠ 两会中听取和审议"两高"工作报告,这两高是指
从“两会”看“两高”
--------------------------------------------------------------------------------
“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陈紫芸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通报,3年来,她已是多次收到这样的文件了。作为“两高”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具体形式,主动向代表、委员通报情况,已成为新时期“两高”工作的一个新特点。
“依法治国,确保司法公正”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司法公正是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根本保证。如果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失去信心,就会严重损害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司法腐败现象绝不能等闲视之。
警钟为谁而鸣
人们还记得,两年前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不少代表对“两高”的报告投的是反对、弃权票。今天,人们欣喜地看到,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举行的大会上,“两高”的报告赢得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人们对“两高”惩治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的肯定、鼓励。
广东唐淑蓉代表说,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只有依靠司法公正,才能真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司法机关公正执法与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但一段时期以来,执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大盖帽,两头翘,吃了被告吃原告。”这句流传较广的民谣,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司法腐败的痛恨。
对近几年来司法机关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代表、委员们记忆犹新:江西抚州市人民检察院为了创收,居然以“办案费”、“赞助费”等名目非法勒索敲诈当事人20多万元;江苏连云港市一个区的法院院长以权谋私,故意泄露案情给被告的亲属;辽宁省黑山县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酒后驾车,撞死两名骑车人,事后又试图找人为他顶替责任……代表、委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少数司法人员违法违纪的问题突出。有的不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办案;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有的违反禁令插手经济纠纷,替人要帐讨债;更有甚者,极少数人大搞权钱交易,徇私枉法。
司法腐败危害极深,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王厚德委员说:“一次不公正判决的危害性胜过10次犯罪。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判决就像污染了水源。连水源都被污染了,治理水流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孙桂华代表提出: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司法机关的生命线。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司法公正,就谈不上社会公正。
殷切期望化作强大动力
代表、委员的热切期望,化为“两高”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志辉代表说,“两高”主动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司法机关纠正问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为使接受代表、委员们的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两高”制定了主动联系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检查评议工作制度、定期通报重大事项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担任执法监督员和特邀咨询员制度……仅去年一年,高检就先后派出11个工作组,分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走访了2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
打铁先要自身硬。“两高”从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制约机制,加大整改力度。
高法采取公开审理、庭审直播等多种方式,把审判工作置于公众的直接监督之下,提高了审判透明度。社会反响强烈,人们称之为“阳光下的审判”。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实施“检务公开”,向社会公布检查机关职权、受案范围、执法程序等方面内容。人们明白了对民事、行政判决不服还可以通过检察机关抗诉,知道了该立案而公安机关不立案还可以找检察院。
孔令仁委员说,完备的法律体系,要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公正清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司法队伍来实现,必须加强司法队伍教育整顿。
高法和高检针对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了教育整顿和执法大检查活动。“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成为教育整顿的重点。高法对2500多名违法违纪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逐件排查,共立案查结1500多人,对其中1000多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1997年10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司法机关错案责任追究条例。经过实践,“错案追究”在全国推行。(新华社)
从“两会”看“两高”
--------------------------------------------------------------------------------
“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陈紫芸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通报,3年来,她已是多次收到这样的文件了。作为“两高”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具体形式,主动向代表、委员通报情况,已成为新时期“两高”工作的一个新特点。
“依法治国,确保司法公正”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司法公正是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根本保证。如果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失去信心,就会严重损害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司法腐败现象绝不能等闲视之。
警钟为谁而鸣
人们还记得,两年前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不少代表对“两高”的报告投的是反对、弃权票。今天,人们欣喜地看到,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举行的大会上,“两高”的报告赢得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人们对“两高”惩治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的肯定、鼓励。
广东唐淑蓉代表说,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只有依靠司法公正,才能真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司法机关公正执法与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但一段时期以来,执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大盖帽,两头翘,吃了被告吃原告。”这句流传较广的民谣,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司法腐败的痛恨。
对近几年来司法机关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代表、委员们记忆犹新:江西抚州市人民检察院为了创收,居然以“办案费”、“赞助费”等名目非法勒索敲诈当事人20多万元;江苏连云港市一个区的法院院长以权谋私,故意泄露案情给被告的亲属;辽宁省黑山县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酒后驾车,撞死两名骑车人,事后又试图找人为他顶替责任……代表、委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少数司法人员违法违纪的问题突出。有的不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办案;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有的违反禁令插手经济纠纷,替人要帐讨债;更有甚者,极少数人大搞权钱交易,徇私枉法。
司法腐败危害极深,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王厚德委员说:“一次不公正判决的危害性胜过10次犯罪。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判决就像污染了水源。连水源都被污染了,治理水流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孙桂华代表提出: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司法机关的生命线。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司法公正,就谈不上社会公正。
殷切期望化作强大动力
代表、委员的热切期望,化为“两高”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志辉代表说,“两高”主动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司法机关纠正问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为使接受代表、委员们的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两高”制定了主动联系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检查评议工作制度、定期通报重大事项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担任执法监督员和特邀咨询员制度……仅去年一年,高检就先后派出11个工作组,分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走访了2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
打铁先要自身硬。“两高”从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制约机制,加大整改力度。
高法采取公开审理、庭审直播等多种方式,把审判工作置于公众的直接监督之下,提高了审判透明度。社会反响强烈,人们称之为“阳光下的审判”。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实施“检务公开”,向社会公布检查机关职权、受案范围、执法程序等方面内容。人们明白了对民事、行政判决不服还可以通过检察机关抗诉,知道了该立案而公安机关不立案还可以找检察院。
孔令仁委员说,完备的法律体系,要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公正清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司法队伍来实现,必须加强司法队伍教育整顿。
高法和高检针对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了教育整顿和执法大检查活动。“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成为教育整顿的重点。高法对2500多名违法违纪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逐件排查,共立案查结1500多人,对其中1000多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1997年10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司法机关错案责任追究条例。经过实践,“错案追究”在全国推行。(新华社)
高法 高检
㈡ 两会上司法最新消息
2015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由于在2014年有一系列司法改革重拳出击以及“呼格案”等特殊的印记,“法治”成为中国百姓的一个热频词,也让人们对今年两会上的法治建设进程有着特别的关注。
——修法遏制地方“红头文件”滥发
今年两会最大的一个法治关注点无疑是人代会上将要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这个草案,涵盖扩大地方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范围等很多方面,而长期以来被百姓俗称为“红头文件”的地方政府规章能否因此遏制住滥发的势头,备受关注。
根据草案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那么,一旦修法通过,一些带有摊派性质、侵犯权益的“红头文件”该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继续“打虎灭蝇”
每年的两会上,两高报告中都会用相当篇幅提到依法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情况,人们也会很自然地数出有多少“虎”多少“蝇”被绳之以法。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纪委多次强调,反腐永远在路上。在今年的两会上,两高报告中又会给公众交出怎样的一份“打虎灭蝇”成绩单以及下一步又将有怎样的法律举措配合、推进中央“打虎灭蝇”的行动,值得关注。
——防范“呼格案”重演
2014年,“呼格案”、念斌案重审引发了人们对冤假错案的持续关注。
冤假错案是司法痼疾。2014年,在中央政法委出台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制定改革措施防范冤假错案,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下发贯彻落实通知,建立了督促落实机制。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中,有关防范冤假错案的措施会有哪些新的部署,值得关注。
——狠刹“提钱出狱”
减刑、假释本是激励入狱者“重新做人”的制度设计,但实践中有时异化为刑罚执行腐败的“后门”,成为有权、有钱者的“福利”,被群众怒斥为“提钱出狱”。
2014年初,中央政法委出台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防治司法腐败的改革措施,中央政法各单位也分别发出实施办法并开展专项治理。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将对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提出怎样的建议对策,两高报告中将宣布怎样的遏制举措,值得关注。
——推进“阳光司法”
2014年,司法公开力度之大,确实让大家感受到了阳光:全国3000多家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接受公众监督。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开与查询平台、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平台等陆续建立开通。检察机关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决定书等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案件信息公开系统也已于去年9月面向社会开放。
但是,司法不公、不透明甚至司法腐败的现象并没有消除,而推进司法改革、实行“阳光司法”是治病根本。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司法改革到底会迈出哪些新的步伐,尤其是在建立防止司法干预的“防火墙”“隔离带”等方面如何见实招,值得关注。
㈢ 如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自觉为全面依法治国做贡献
一、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自觉为全面依法治国做贡献就要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领会过去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深刻领会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全国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实现新发展。
1、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和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坚持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努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
2、要努力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法律服务工作,为简政放权、投融资体制、价格、财税体制、金融、国企国资改革,为外贸转型升级、有效利用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双边和区域开放等提供法律服务。
3、要努力服务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培育消费增长点、公共产品投资、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广泛深入开展专项法律服务,积极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等提供法律服务。
4、要努力服务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健全便民服务机制,满腔热情地做好维护群众权益各项工作。
5、要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认真做好监狱、戒毒、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司法行政基层基础等工作,深化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要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深化监狱制度改革,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完善司法协助体制,健全完善司法行政体系,认真做好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
7、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司法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确保司法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政务公开、狱所务公开、执业信息公开,加强执法执业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执法执业公开、公示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㈣ 法律界的朋友们,请问:两会上两高会出台贪污受贿罪入刑数额起点的司法解释吗
1、已经出台,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0次会议、2016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二)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三)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四)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五)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六)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前款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多次索贿的;
(二)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三)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第二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三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贪污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四条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符合前款规定的情形,但具有自首,立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符合第一款规定情形的,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裁判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第五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第六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第七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第八条犯行贿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
(二)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三)其他严重的情节。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第九条犯行贿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行贿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行贿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第十条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规定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的规定执行。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之一规定的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行贿罪的规定执行。
单位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之一的规定以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进行非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关于行贿罪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第十二条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
(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
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第十四条根据行贿犯罪的事实、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较轻”。
根据犯罪的事实、情节,已经或者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重大案件”。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
(一)主动交待办案机关未掌握的重大案件线索的;
(二)主动交待的犯罪线索不属于重大案件的线索,但该线索对于重大案件侦破有重要作用的;
(三)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证据收集有重要作用的;
(四)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追逃、追赃有重要作用的。
第十五条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累计计算受贿数额。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一并计入受贿数额。
第十六条国家工作人员出于贪污、受贿的故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收受他人财物之后,将赃款赃物用于单位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赠的,不影响贪污罪、受贿罪的认定,但量刑时可以酌情考虑。
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
第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受贿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
第十八条贪污贿赂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尚未追缴到案或者尚未足额退赔的违法所得,应当继续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第十九条对贪污罪、受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应当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二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并处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刑法规定并处罚金的其他贪污贿赂犯罪,应当在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判处罚金。
第二十条本解释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㈤ 为什么2013年两高的工作报告赞成率那么低
从“两会”看“两高”
--------------------------------------------------------------------------------
“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陈紫芸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通报,3年来,她已是多次收到这样的文件了.作为“两高”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具体形式,主动向代表、委员通报情况,已成为新时期“两高”工作的一个新特点.
“依法治国,确保司法公正”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司法公正是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根本保证.如果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失去信心,就会严重损害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对司法腐败现象绝不能等闲视之.
警钟为谁而鸣
人们还记得,两年前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不少代表对“两高”的报告投的是反对、弃权票.今天,人们欣喜地看到,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举行的大会上,“两高”的报告赢得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人们对“两高”惩治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的肯定、鼓励.
广东唐淑蓉代表说,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只有依靠司法公正,才能真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司法机关公正执法与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但一段时期以来,执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大盖帽,两头翘,吃了被告吃原告.”这句流传较广的民谣,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司法腐败的痛恨.
对近几年来司法机关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代表、委员们记忆犹新:江西抚州市人民检察院为了创收,居然以“办案费”、“赞助费”等名目非法勒索敲诈当事人20多万元;江苏连云港市一个区的法院院长以权谋私,故意泄露案情给被告的亲属;辽宁省黑山县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酒后驾车,撞死两名骑车人,事后又试图找人为他顶替责任……代表、委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少数司法人员违法违纪的问题突出.有的不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办案;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有的违反禁令插手经济纠纷,替人要帐讨债;更有甚者,极少数人大搞权钱交易,徇私枉法.
司法腐败危害极深,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王厚德委员说:“一次不公正判决的危害性胜过10次犯罪.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判决就像污染了水源.连水源都被污染了,治理水流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孙桂华代表提出: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司法机关的生命线.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司法公正,就谈不上社会公正.
殷切期望化作强大动力
代表、委员的热切期望,化为“两高”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志辉代表说,“两高”主动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司法机关纠正问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为使接受代表、委员们的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两高”制定了主动联系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检查评议工作制度、定期通报重大事项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担任执法监督员和特邀咨询员制度……仅去年一年,高检就先后派出11个工作组,分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走访了2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
打铁先要自身硬.“两高”从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制约机制,加大整改力度.
高法采取公开审理、庭审直播等多种方式,把审判工作置于公众的直接监督之下,提高了审判透明度.社会反响强烈,人们称之为“阳光下的审判”.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实施“检务公开”,向社会公布检查机关职权、受案范围、执法程序等方面内容.人们明白了对民事、行政判决不服还可以通过检察机关抗诉,知道了该立案而公安机关不立案还可以找检察院.
孔令仁委员说,完备的法律体系,要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公正清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司法队伍来实现,必须加强司法队伍教育整顿.
高法和高检针对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了教育整顿和执法大检查活动.“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成为教育整顿的重点.高法对2500多名违法违纪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逐件排查,共立案查结1500多人,对其中1000多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1997年10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司法机关错案责任追究条例.经过实践,“错案追究”在全国推行
㈥ 一,什么是“霸王条款”
霸王条款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霸王条款之所以遭到广大消费者的痛恨,是因为个别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供求关系不平衡,将不平等的消费条款强加给消费者。
很多时候,由于消费者是以个人形式面对集体形式的商家,存在心理弱势,往往不得不自认倒霉,花了冤枉钱还得受窝囊气。
“霸王条款”往往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行业管理等方式出现,具有五大共性:
1、减免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的义务。
2、违反法律规定,任意扩大经营者权限。
3、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
4、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
5、利用模糊条款掌控最终解释权。
2015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表示,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在餐饮经营者提供服务时遭遇霸王条款产生纠纷,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捍卫自身权益。
依据《消费法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6)两会司法扩展阅读:
常见的霸王条款
快递中的“先签收后验货”、“因节假日造成的延误,承运人不承担责任”等。
购物中的“特价、促销商品概不退换”、“本商场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等。
餐饮娱乐片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消毒餐具收费”等。
旅游中的“机票改签费70%,退票费80%”、“本社对行程和报价保留解释权”等。
租房买房中的“卖方因第三方原因导致迟延交房、迟延办证无需承担责任”等。
手机中的“移动电话上的保修贴纸不得撕毁、损坏,否则不予保修”等。
㈦ 我是社区矫正人员,两会期间坐火车受影响吗,跟司法所请过假了
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