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检察官司法责任制

检察官司法责任制

发布时间: 2022-05-25 18:20:06

⑴ 检察院综合业务部主任是否必须是员额检察官担任

业务部门与综合性业务部门区别是:业务部门是办案部门,对案件进行实体性审查。落实司法责任制,业务部门建立新型的办案组织,即独任检察官和检察官办案组两种办案组织形式,“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检察官成为司法办案的主体,同时是司法责任的主体。按照司法责任制改革文件,业务部门负责人必须由员额检察官担任。综合性业务部门对案件进行程序性审查,由于案件管理办公室是综合性业务部门,这是各级检察院出台案件管理办法作出定位。它不是办案部门,内部不存在办案组织,轮案组。因而司法责任制改革文件没有对综合性业务部门负责人作出规定。目前,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所有入额检察官必须配置在业务部门并从事司法办案工作;这是中央要求。取得员额检察官资格,是取得到司法一线办案权利,不是取得部门行政管理权。员额制的核心是独立办案、独立承担办案责任。员额制改革的不是在检察机关选优秀干部,而只是挑此时此刻更适合办案的人去一线办案。通过办案,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五条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⑵ 员额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的职责如何划分

助理检察员一般要求法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需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资格考试并受过国家检察官学院或其授权的各分院、各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组织的初任检察官培训合格后方能任职。虽然是检察官了,自己可以独立办案,但是经验不足,资质还是尚浅,级别较低,主要还是协助主办检察官的工作。

员额检察官就是入额检察官,是通过测试进入员额内的检察官,是在岗的主要检察官,员额制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一环,主要是为了在于从现有的检察官中选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检察官进入员额,从而真正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现有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明确要求建立法官员额制,我们要通过最严格的考察和考核,选拔出最优秀最能干的法官进入司法管理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确保法院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助理检察官就是辅佐他们。

(2)检察官司法责任制扩展阅读

最高法院公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的意义

2017年2月29日上午,最高法在京举行发布会,公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并就该书的编制和内容情况向媒体作了说明。

该《白皮书》采用中、英两种语言,从中国法院制度和改革进程、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司法公开、扩大司法民主、加强司法便民、推进法院人员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入解读了中国法院的体制改革情况。

《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主法治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要求和期待日益增长,原有的司法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院就开始了以强化庭审功能、扩大审判公开、推进司法职业化建设为重点的改革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院组织体系、法官制度、诉讼程序、审判方式、执行制度、司法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并发布了三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这三个纲要是2013年之前中国法院改革的基本纲领和依据。

目前,中央统一部署的四项重大改革,即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已分三个批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417个法院纳入改革试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的司法改革任务有29项,已完成11项,绝大部分已开展试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确定的65项改革措施也正有序推进,已完成24项,32项有实质进展。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出台22个司法改革文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检察机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助理检察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

⑶ 检察官如何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最新相关信息

建立检察官办案责任制,通过整合内设机构、优化办案组织、明确执法权限责任等措施,调整和完善办案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案件审批层次,增强主任检察官办案独立性、责任心,强化检察职业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效率,进一步提升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和法律监督效能。
(一)建立以办案责任制为顶层,以主任检察官为主体的责任体系
深化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完善办案组织形式,是新一轮检察改革乃至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建立以内控体系为主线的监督机制
检察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力,行使不同职能的主任检察官应当具有不同的职权。依法合理授权,明确主任检察官在执法办案工作中的职责权限,是推行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核心问题。关于具体职责的划分,要根据侦查、审查起诉、法律监督等检察机关的不同职责分别予以设定,同时,要考虑基层检察机关与上级检察机关受理案件类型、主要职责的不同,在放权的范围与方式上有所区别。
(三)建立权责一体化的法律机理
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权责利的统一,对责任的界定十分重要。要符合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更加注重办案责任的落实。应当坚持从检察权运行主体角度去研究办案责任制。注重落实执法过错追究机制,依法实行执法责任终身制,主任检察官对其在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决定承担责任。

⑷ 什么是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

司法体复制改革中,司法责任制、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等四项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

今年7月,中央政法委在上海召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试点要求。中央政法委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以及中央政法单位,及时出台关于司法责任制、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及配套工资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编制管理等方面改革意见,明确改革方向和政策导向。

⑸ 什么是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

  1. 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

  2.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充分发挥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健全听取辩护律师意见机制,防止案件“带病”起诉,确保侦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3. 深化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探索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4. 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深入推进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

  5. 研究建立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完善和规范检察建议的提出、受理、办理、反馈机制,完善民事执行活动监督范围和程序。抓好各项改革落实,巩固改革成果;

  6.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7. 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司法体制改革实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改革之路。要遵循司法规律,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8. 要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把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贯穿司法体制改革始终。要深入调研论证,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和政法干警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改革共识;

  9. 排除非法干预、保证公正司法,首先要从司法机关内部做起,从司法领导干部做起。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与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制度相互衔接配套,共同构筑起抵御干扰公正司法的制度防火墙。中央政法各单位都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切实将这项制度落实好。

⑹ 在检察院工作的晋升机会大吗

最近,山东省一名80后厅官,转岗公示,被网络热议。实际上,十年前,这位干部,就已经是厅官,年方28岁,工作才五年多,虽然只是一个二流本科院校毕业,就已经官至团省委副书记这样一个副厅级岗位上,而且没多久,就主政一方,成为济宁市市中区区委书记,并且兼任市委常委。

张辉

中国讲“良相起于郡县,猛将发于卒伍”,这种起于街道,还去村中历练过的“基层干部”,能这么快就成长为厅官,完成绝大部分公务员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梦想,实在是让无数默默工作公务人员艳羡不已,也惊奇不已。
其实,十年前,网络上就热议过一番,只是一直没有一个官方的权威说法而已,没想到,人民群众依然很关注关心这位干部的成长,一次转岗公示,依然还要看看他破格提拔的过人才华在哪里。

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人员,要想成长为一名厅官,尤其是在基层,可以说,这辈子,基本上没有可能。要是能一毕业就进入省一级检察院,能力极强、时运颇佳、能一辈子守得住廉洁底线,是有可能的,但也是凤毛麟角、千里挑一。

大多数普通的检察人员,无论在哪一级检察院,在28岁这个年龄,基本上都是科级以下干部。而且不管是清华北大还是人大毕业,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毕业学历,基本上,都如此。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担任检察官的,本科学历的,最少要从事法律工作满5年,硕士、博士学历的,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放宽至4年、3年。而副检察长应当从检察官或者其他具备检察官条件的人员中产生,检察长应当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经历。按照张辉的经历,工作五年,只具备参加遴选最基层、最普通检察官的资格。

司法责任制改革前,在基层院,一名普通检察人员,要成长为副处级的检察长,几率极小,有的县区院,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也出不了一个人最后能成长为一个县区的检察长。当然,成长为县区里的副检察长,正科级的,几率会相对大一点,但也是极少。

工作履历大致要如下

工作上,一直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群众基础非常好,人也聪慧灵光,获得过无数的荣誉,甚至在全省、全国的业务竞赛中,得过前几名的名次,没有犯过任何工作上的差错,经过差不多最少十年的努力工作,勉强提为一个业务科的科长;

还不属于正科级,要是工作业务、业绩等等再好点,领导也赏识,群众也认可,机会也合适,五六年后,有机会轮岗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科,再工作最少五六年,如果还年轻的话,符合组织规定的任职年龄规定,机会刚好合适的话,是有机会提拔为副检察长。然而,职位上这就基本到顶了,不要有任何想法了。

在仅有的几个岗位上,还可能会有来自其他部门的领导交流和竞争,有岗位,也不一定就从自己内部产生,所以,一句话,可能性极小。

在地市一级检察院和省一级检察院,要成长为检察长,成长的路径差不多,一般是业务突出、群众公认、廉洁自律,经过多年的踏实肯干、机敏灵活、时运颇佳,做上了一个部门负责人的岗位,工作多年,业绩还是突出,能力继续被大家公认,再交流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部门。

和其他单位不同,检察院的业务部门,往往都是大部门,人数很多,有的市,检察院的一个科20、30甚至40人,可能是政府同级别部门人数三四倍也不止,而且大部分都是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在下派力度大一点的省、市,部门负责人往下派的机会多点,要是在下派力度小一点省市,可能也没什么机会。所以,在县区一级,很多副检察长心里基本上明白,到顶了,在地级市一级,副检察长也同样明白,到顶了,级别不到顶,年龄上也没有优势了,不到顶也要到顶,都踏踏实实、安安分分做好分内的工作。当然,一些非常具有年龄优势和其他优势的,还是有机会交流,但机会还是很小。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在司法责任制改革前,派下去的科长、处长一般要有两个以上内设部门的工作经验,最好是业务和行政部门都干过,而且最好还是在核心骨干部门干过,丰富的领导、管理经验,对于下派领导的工作,很有帮助,能帮助尽快熟悉工作。

司法责任制改革后,检察长的成长路径不一样了,由于派下去做检察长的,一般要求具有检察官资格,那么派下去的领导,基本上是业务部门出来的,担任过多个重要业务岗位负责人的检察官,比较有优势。

然而,对于可以不可以直接从符合条件的普通检察官中,选拔人员下派去做检察长,这个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考虑到检察长除了业务精湛外,还要有较强的管理经验,所以,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的普通检察官,应该是没有什么机会。

说一大堆,其实就是为了说明,在检察院,要成长为一名检察长,那是比较难的事情,要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成长为一名检察长,那更难,要比较年轻的时候,成为为一个级别较高的检察长,那更是难上加难!

对比一下,张辉本科毕业五年多,就成长为厅官,10年多点,就成为政法委书记,确实“能力突出”!

正是在检察院这样一种狭窄上升通道的客观存在,为了留住专业人才,让真正懂业务、会办案的人,留在业务第一线,谁办案谁负责,案件终身负责,国家推行了司法责任制改革,使得检察官能够在检察官的单独系列里上升,检察官助理也有检察官助理的上升通道,成为一个专业、优秀、全面的检察官,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而成长为检察长,只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已经并不是那颗唯一悬在上面的“蟠桃”了。

很多检察院的领导去参加中青班学习,在几十个人的班里,都能做班长,除了检察院干部本身的综合素质还不错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龄相对大一些,一到班里,就成为老大哥,占据年龄的先天优势,这也间接的说明,检察院的上升渠道比较狭窄,上升速度比较缓慢。当然,比起工作更为辛苦和劳累的公安兄弟,检察院还是好很多,比一比,幸福感又多了一点。

办好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最值得的事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是对自己职业、专业的最大尊重和认可。

要是没办好案件,一旦案件出问题或者自身廉洁出问题了,即便做上了检察长,即便光荣退休了,也要跌下来,而且摔的很重、很痛!

希望优秀的检察官不断涌现,卓越的检察长也不断涌现,检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⑺ 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如何科学分配案件

在9月29日召开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新闻发言人肖玮、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志远、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景峰就最高检机关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全面运行新司法办案机制五大热点问题回应了媒体关切。

在刘志远看来,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承办确定新机制,有利于防止人为干预,更好地从源头上规范办案行为,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展绩效考核。

⑻ 如何建构检察机关的司法责任制

最高检《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目标:健全司法办案组织,科学界定内部司法办案权限,完善司法办案责任体系,构建公正高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司法责任认定、追究机制,做到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


一、《意见》规定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遵循司法规律,符合检察职业特点;

2、坚持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与加强监督制约相结合;

3、坚持权责明晰,权责相当;

4、坚持主观过错与客观行为相一致,责任与处罚相适应。

二、检察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七项办案事项须检察官亲自承担。

《意见》规定检察官应当亲自承担7项办案事项,即询问关键证人和对诉讼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其他诉讼参与人;对重大案件组织现场勘验、检查,组织实施搜查,组织实施查封、扣押物证、书证,决定进行鉴定;组织收集、调取、审核证据;主持公开审查、宣布处理决定;代表检察机关当面提出监督意见;出席法庭;其他应当由检察官亲自承担的事项。

三、健全检察机关办案组织,实行独任检察官或检察官办案组。

《意见》规定,检察机关实行独任检察官和检察官办案组两种办案组织形式。《意见》明确了独任检察官承办案件,配备必要的检察辅助人员。检察官办案组由两名以上检察官组成,配备必要的检察辅助人员,检察官办案组可以相对固定设置,也可以根据司法办案需要临时组成,办案组负责人为主任检察官。主任检察官作为办案组负责人承担案件的组织、指挥、协调以及对办案组成员的管理等工作,在职权范围内对办案事项作出处理决定或提出处理意见,其他检察官在主任检察官的组织、指挥下从事具体的办案活动。

四、明晰各类检察人员职权,检察长应履行十项职责。

《意见》从五个方面明晰了各类检察人员的职责权限:一是完善了检察长职责,明确了检察长对案件的处理决定权和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原则规定检察官依照法律规定和检察长委托履行职责,同时,要求省级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检察业务类别、办案组织形式,制定辖区内各级检察院检察官权力清单。三是界定主任检察官除履行检察官职责外,作为办案组负责人还负责办案组承办案件的组织、指挥、协调以及对办案组成员的管理工作。四是明确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作为检察官在司法一线办案,同时,规范了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五是明确了检察官助理在检察官指导下办理案件的职责。

《意见》明确规定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应履行十项职责:决定是否逮捕或是否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决定是否起诉;决定是否提出抗诉、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意见或提请抗诉,决定终结审查、不支持监督申请;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立案、不立案、撤销案件以及复议、复核、复查;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采取强制措施,决定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重要侦查措施;决定将案件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主持检察委员会会议;决定检察人员的回避;主持检察官考评委员会对检察官进行考评;组织研究检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法律规定应当由检察长履行的其他职责。

五、检委会运行机制实行五项改革,检察官可向检委会请求讨论案件。

《意见》围绕检察委员会工作机制中与司法责任制相关的内容,提出了以下五项改革措施:一是规范了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具体案件的范围,划分与检察官、检察长在司法办案中的界限。二是明确了检察委员会由检察长、副检察长、专职委员和部分资深检察员组成,强化了检察委员会委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三是赋予检察官可以就所承办案件提出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的请求权,完善了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四是完善了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机制,提高了案件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提出了建立健全检察委员会决策咨询机制等改革措施。

《意见》规定,检察官可以就承办的案件提出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的请求,依程序报检察长决定。检察委员会对案件进行表决前,应当进行充分讨论。表决实行主持人末位表态制。检察委员会会议由专门人员如实记录,并按照规定存档备查。

六、健全检察管理监督制约机制,检察官办案信息将全程留痕。

《意见》要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对司法办案工作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全面记录办案流程信息,全程、同步、动态监督办案活动,对办结后的案件质量进行评查。

《意见》指出,当事人举报投诉检察官违法办案,律师申诉、控告检察官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或有迹象表明检察官违法办案的,检察长可以要求检察官报告办案情况。检察长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更换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

《意见》要求,建立以履职情况、办案数量、办案质效、司法技能、外部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检察官业绩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检察官任职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建立办案质量评价机制,以常规抽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等方式对办案质量进行专业评价,评价结果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意见》强调,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建立健全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平台、重要案件信息发布平台、法律文书公开平台、辩护与代理预约平台,推进新媒体公开平台建设。

七、检察人员可被追究三类司法责任

《意见》明确了司法责任的类型和标准,并分别列举了各类司法责任的具体情形,以及免除司法责任的情形,增强了司法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

《意见》根据检察官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客观上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将司法责任分为故意违反法律法规责任、重大过失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三类。

《意见》明确了检察人员在司法办案工作中,故意实施11种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司法责任:包庇、放纵被举报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使无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的;毁灭、伪造、变造或隐匿证据的;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据的;违反规定剥夺、限制当事人、证人人身自由的;违反规定限制诉讼参与人行使诉讼权利,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超越刑事案件管辖范围初查、立案的;非法搜查或损毁当事人财物的;违法违规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的;对已经决定给予刑事赔偿的案件拒不赔偿或拖延赔偿的;违法违规使用武器、警械的;其他违反诉讼程序或司法办案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意见》规定检察人员在司法办案工作中有重大过失,怠于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出现重大错误,或案件被错误处理的;遗漏重要犯罪嫌疑人或重大罪行的;错误羁押或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涉案人员自杀、自伤、行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毁证、逃跑的;举报控告材料或其他案件材料、扣押财物遗失、严重损毁的;举报控告材料内容或其他案件秘密泄露的;其他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等8类后果之一的,应当承担司法责任。

《意见》强调,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检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怠于行使或不当行使监督管理权,导致司法办案工作出现严重错误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司法责任。

八、完善司法责任追究程序,确认发生冤假错案等情形启动问责机制

《意见》把司法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并从司法责任的发现途径、调查核实程序、责任追究程序、追责方式、终身追责等几个方面完善了司法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机制。

《意见》规定,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构受理对检察人员在司法办案工作中违纪违法行为和司法过错行为的检举控告,并进行调查核实,对检察人员承办的案件发生被告人被宣告无罪,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确认发生冤假错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或死亡、伤残等情形的,一律启动问责机制,核查是否存在应予追究司法责任的情形。

《意见》要求,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构经调查后认为应当追究检察官故意违反法律法规责任或重大过失责任的,应当报请检察长决定后,移送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审议,及时向惩戒委员会通报当事检察官的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重大过失事实及拟处理建议、依据,并就其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重大过失承担举证责任。当事检察官有权进行陈述、辩解、申请复议,检察官惩戒委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无责、免责或给予惩戒处分的建议,检察人员不服处理决定的,有权提出申诉。

《意见》明确了应当承担司法责任的人员将面临的三种追责方式。应当给予停职、延期晋升、调离司法办案工作岗位以及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办理;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由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涉嫌犯罪的,由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构将犯罪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⑼ 什么是司法责任制改革

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的内容:
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
1、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充分发挥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健全听取辩护律师意见机制,防止案件“带病”起诉,确保侦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2、深化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探索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3、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深入推进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
4、研究建立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完善和规范检察建议的提出、受理、办理、反馈机制,完善民事执行活动监督范围和程序。抓好各项改革落实,巩固改革成果。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司法体制改革实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改革之路。要遵循司法规律,紧紧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要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把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贯穿司法体制改革始终。要深入调研论证,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和政法干警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改革共识。
排除非法干预、保证公正司法,首先要从司法机关内部做起,从司法领导干部做起。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与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制度相互衔接配套,共同构筑起抵御干扰公正司法的制度防火墙。中央政法各单位都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切实将这项制度落实好。

热点内容
婚姻法宣传画 发布:2024-12-27 18:38:07 浏览:543
法院起诉腾房 发布:2024-12-27 17:48:00 浏览:572
合同法第四版课后答案 发布:2024-12-27 17:24:46 浏览:682
刑事诉讼法考研真题 发布:2024-12-27 17:01:00 浏览:505
内部审计外包法规 发布:2024-12-27 16:43:01 浏览:547
经济法概论考试案例 发布:2024-12-27 16:33:28 浏览:250
2015年中级经济法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4-12-27 16:27:51 浏览:213
民法总则与合同法冲突 发布:2024-12-27 16:05:48 浏览:523
劳动合同法的立宪宗旨 发布:2024-12-27 15:17:50 浏览:466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政审表 发布:2024-12-27 15:07:30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