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司法惩戒
1. 政府启动倒查问责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基本原则
1.坚持司法化方向。错案问责本身属于法官职业化之法官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审判活动的专业特性,错案责任倒查问责这种监督制度应具有司法性,方能以公平的程序解决“公正的问题”。“司法性将确立一种惩戒与保障相结合的机制,提供一套公平的保障程序,将惩戒纳入一般性的司法思维序列”。然而在之前的司法实践中,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大多套用党政机关的“纪检监察”制度,追责的职能部门多是纪检监察部门。这种责任追究的非司法化,是导致错案评价混乱、责任追究流于形式或畸轻畸重的重要原因。
2.坚持法官依法履职免责理念。理念是制度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制度。长期以来我们只是把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简单地理解为追究责任,免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应当是以“法官依法履职免责”为理念前提的。在“法官依法履职免责”理念指引下,必须研究对法官错案责任追究不能侵害法官职务独立——这就要求错案责任追究必须严格依照正当程序进行。这样规定,是避免责任追究措施的不当运用,由此损害法官的职务独立性,进而给脆弱的审判独立观念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让司法责任制改革得不偿失。
3.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法官审理案件是否程序公正,是错案评价的重要依据。较之程序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对实体结果的衡量的确难以有唯一或者统一的标准。但从中国国情和司法现状出发,实体公正作为错案评价的标准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其一,实体错案认识的制度基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的表达,意指除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程序公正外,更多包含着实体公正的内涵。其二,实体错案认识的文化基础。在我国,“实事求是”不但是哲学思想的精髓,同样是法律文化的精髓。在这一文化思想的影响下,真相成为人们对案件认识的终极追求。其三,实体错案认识的环境基础。很多案例中,实体结果错误的案件,很大部分没有程序上的违法可见。如果仅以程序公正作为唯一视角,将很难及时发现个别错案以及错案背后的各种问题。
4.坚持以法官的行为为依据。由于实体结果公正与否很难找到一个唯一的客观评判标准,在法治发达国家中,法官一般只对其违法审判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违法审判行为涵盖了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规定。因而错案责任并非完全的“结果论”,非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即便是裁判结果错误也不构成错案责任。换言之,“裁判结果错误”不等于“错案责任”,法官是否具有错案责任,在于错案结果是否因法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规定导致,考察重点在于法官行为。
5.坚持以提高法官素质为核心。审判独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新一轮司法改革从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法官职业化建设等体制机制入手谋划改革,目的就是要确保审判权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甚至可以说,本轮司法改革是以审判独立为价值追求和特征的。在此背景下,提高法官素质、提升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能力,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历史任务。而作为深化司法改革重要内容也是法官职业化题中应由之义的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其出发点和归宿自然应回归到如何提高法官素质上,就是要用“追责”倒逼法官切实提高公正司法的水平。
二、错案与错案责任的分离考量
错案如何界定,是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关键和基础。对“错案”这个提法,理论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还由此引发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存废之争。有观点认为,“错案”是一个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概念,它不能作为司法审判的消极性评价标准。法院审判活动具有特殊性、专业性、程序性,裁判案件只有合法与违法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错案”,由“错案”衍生出的“错案责任”是不恰当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废除。
这种错案必定承担错案责任的逻辑是导致错案认识和界定标准混乱的原因所在。应当对错案与错案责任进行分离考量,才能正确界定错案及错案责任。所谓分离考量,简单地说就是错案并不一定会承担错案责任。错案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是因违反实体法律或者程序法律规定导致裁判结果错误的案件即为错案。错案责任则强调主客观统一,客观上存在错案,主观上是因法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所致,才构成错案责任。因此,出于审级和程序设计,被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不一定是错案,更不一定要被追究责任。这种对错案与错案责任的分离考量,才能保证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正确方向——既要严格依法追究错案责任,又要保障法官依法行权。
三、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主体和程序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属于法官惩戒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国家设有专门的法官惩戒机构,负责惩戒事由认定和对法官施以制裁。“四五改革纲要”提出“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惩戒委员会”,但其基础仍在法院,加强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主体和程序建设,使其具有操作性,同时要注意与行政违纪责任追究相区别。
1.案件评查合议庭。由资深法官组成案件评查合议庭,赋予其“责任倒查”诸多环节中的首个环节——发现的职能。即通过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被上诉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所纠正的案件等进行评查,发现“疑似错案”。该发现途径具有唯一性,通过其他方式发现的可能裁判错误的案件,也必须经由评查合议庭评查初步确认,以保证责任追究的司法性和正当性。
2.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负责对案件评查合议庭提请认定的案件进行研究讨论,按照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作出是否系错案的认定并确定责任人,确保错案认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法官评价委员会。法官评价委员会作为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专门性组织,由资深法官、法学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组成。法官评价委员会依据审判委员会的错案认定结论,从错案性质、发生原因、审判行为等方面对涉事法官的错案责任进行民主评价并作出错案责任追究的建议意见,供党组研究决定,以此保证错案责任追究的民主性。
4.党组。党组按照其权限和议事规则,对法官评价委员会提交的错案责任追究建议进行讨论,作出错案责任追究的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随着改革深入,党组决定可作为初步意见提交法官惩戒委员会作最终裁决。
2.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对律师惩戒的种类包括哪些
《律师法》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下的处罚: (一)同时在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的; (二)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的; (三)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或者代理与本人及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的; (四)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五)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
第四十八条
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处罚: (一)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接受委托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二)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不按时出庭参加诉讼或者仲裁的; (三)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的; (四)泄露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第四十九条
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执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的; (二)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介绍贿赂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 (三)向司法行政部门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四)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的; (五)接受对方当事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委托人权益的; (六)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的; (七)煽动、教唆当事人采取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决争议的; (八)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的; (九)泄露国家秘密的。 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第五十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视其情节给予警告、停业整顿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处罚,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特别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 (一)违反规定接受委托、收取费用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办理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住所、合伙人等重大事项的; (三)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经营活动的; (四)以诋毁其他律师事务所、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的; (五)违反规定接受有利益冲突的案件的; (六)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 (七)向司法行政部门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八)对本所律师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律师事务所因前款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对其负责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律师因违反本法规定,在受到警告处罚后一年内又发生应当给予警告处罚情形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在受到停止执业处罚期满后二年内又发生应当给予停止执业处罚情形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律师事务所因违反本法规定,在受到停业整顿处罚期满后二年内又发生应当给予停业整顿处罚情形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
第五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改正;对当事人的投诉,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认为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向上级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处罚建议。
第五十三条
受到六个月以上停止执业处罚的律师,处罚期满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合伙人。
第五十四条
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
第五十五条
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3. 公务员辞退是否具有惩戒性并举例说明
1、根据公务员法第83条的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高速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法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2、惩戒通常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对违犯本组织纪律的成员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惩罚。惩戒一般包括行政惩戒和司法惩戒。惩戒作为一种管理,是组织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人曾说“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吴兢在《贞观政要》中也有类似表述“国家大事,惟赏与罚”。公务员惩戒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处分决定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给予违法违纪,但尚未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国家公务员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公务员惩戒责任又称为“处分”。
4. 民事诉讼法法律惩戒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第一百一十条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
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三条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四条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
(一)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
(二)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的;
(三)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转交有关票证、证照或者其他财产的;
(四)其他拒绝协助执行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第一百一十五条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第一百一十六条拘传、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
拘传应当发拘传票。
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第一百一十七条采取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必须由人民法院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予以拘留、罚款。
5. 惩戒措施
法律分析:《规定》对政务、司法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和联合惩戒措施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既体现了立法要响应人民群众呼声的要求,也填补了在此方面的制度空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七条 实施行政处罚,适用违法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但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法律、法规、规章已被修改或者废止,且新的规定处罚较轻或者不认为是违法的,适用新的规定。
6. 司法惩戒如何取标题
司法惩戒可以这样取标题:
1、司法惩戒,以案普法。
2,司法惩戒显权威,老赖插翅也难飞。
3,有了司法惩戒,人人都是法官。
7. 公务员惩戒的种类有哪些撤职与降职、撤职与免职有何区别
惩戒分以下几种: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降职是职务任免的方式,不是处分,一般当年考核评为不合格的公务员,降一个职务等级。但降级是处分,是降低公务员级别。
免职也不是处分,也是任免方式,在委任新职务之前,需将旧有职务免除。
8. 民事案件中原告伪造证据能否请法院对当事人进行司法惩戒
一般不会进行司法惩戒,只是证据不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