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一百六十二
1. 刑法162条全文是什么
《中华人民工共和国刑法》162条全文是妨害清算罪: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虚假破产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妨害清算罪】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 【虚假破产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 刑法第六修正案 的 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一、将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修改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修改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六、在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七、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八、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九、在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事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二)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三)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四)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或者无正当理由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的;
“(五)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承担债务的;
“(六)采用其他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前款罪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单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十、在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一、将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
“(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
“(三)在自己实际控制的帐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自买自卖期货合约,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的;
“(四)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二、在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三、将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十四、将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十五、将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十六、将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十七、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十八、将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修改为:“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十九、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十、在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九十九条之一:“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十一、本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罪刑不相适应。刑法第六修正案草案第一次规定了欺诈骗贷罪,在立法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采取了相对较轻的刑罚,与现行刑法第193条的贷款欺诈罪的刑罚相同,对于犯罪人的刑罚是“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一是处罚过轻,与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不相适应,也与其违法收益不相适应。由于最高刑罚只是7年徒刑和最高10万罚金,不能对犯罪人造成更大的威慑。相比较而言,对于银行或银行工作人员的处罚却是高达5年以上徒刑和最高20万罚金,令人匪夷所思。与目前社会信用混乱、骗贷行为高发的社会现实不相适应。二是该项罪行须以“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为结果要件,我觉得这种规定,将可能给许多骗贷而未造成结果要件的违法行为有可乘之机,给骗贷人以一定的道德风险,骗贷人可能觉得只要骗贷成功,到时只要不造成重大损失,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也可能抱着侥幸心理进行骗贷,即使造成重大损失,也不会有很严重的制裁,与其骗贷收益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收益相比,成本较低。因此可能难以起到很好的立法效果。这种规定也与立法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建议:(1)将“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形成银行贷款风险”构成犯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和“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分别作为两种不同的加重处罚情节。(2)加大处罚力度,建议最高10年徒刑和最高100万的罚金。
拜读刑法第六次修正案所感
2006年6月29日,诞生不到十个年头的中国刑法典又出台了第六次修正案,近几年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在其中有所反映。在无比尊敬的拜读之余,我想简单的评论几句。
一、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将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增列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随着近年来反腐力度的加大,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官仓鼠”落入法网。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而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尚不健全的现状下,他们利用手中的公权谋取了大量的私利,而这种由市场经济雄厚的物质基础以及他们的贪欲决定的他们非法收益的数额要远远高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们,甚至也不亚于早已被列为洗钱罪上游犯罪的毒品犯罪、走私犯罪等等。他们往往会利用金钱和职权,将非法收益通过金融机构加以“清洗”,或将资金汇往境外。这种情况,多数金融机构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为其提供资金账户的个人肯定心里更清楚,只是他们各出于自己的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样很不利于追回国家的财产,也不利于搜集证据。现在新增了
这项上游犯罪,肯定会相对有效的从出口阻止贪污贿赂犯罪。另外,添了三项上游犯罪,国家财政的罚没收入也会添上一大笔了。“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金”,好多呢。
二: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增加了“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看到这个,我马上想到了密云踩踏事故。其实,触犯这项法律的人应该都挺委屈的,因为他们的目的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举办群众性活动就是为了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绝对不是追求而是竭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这项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或者疏忽大意了,或者是因为过于自信,组织工作中出现了疏漏,以致于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而且,事实上活动的举办人也是在尽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我认为,群众性活动中发生事故,很大一部分在于人们平时的灾难意识不够强,应对训练不够多,组织性和纪律性尚有欠缺,不然,一场本来没有任何外来灾难的密云赏灯活动中会发生在一所小桥上踩死15人的悲剧?去年我们县有个乡举行了元宵节焰火晚会,四周的村民们都赶来观看,岂料一位村民骑摩托车赶来时,不小心跌到路边沟里摔死了。为了怕再出事故,今年的焰火晚会就取消了。本来就小心翼翼的活动举办者,在这项法律出台后,更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啊。我知道这项法律的制定是为了增强活动主办者的责任心,减少事故的发生,或在事故发生后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立法者也要想到是否会产生“因噎废食”的情形。
三、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增加了“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情形。这些年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太多了,2005年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一连串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从南到北,不隔半月便有发生。“负有报告职责”的人一般就是主管人员,很长时间以来,夸大吹嘘好的成绩,竭力隐瞒坏的消息已经成了许多单位报告制度的惯例。他们很少能主动有效的承担责任,对上遮遮掩掩,对下百般推托,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了。现在,将看似不起眼的报告制度将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中剥离出来,用意很明显,影响也将会很深远。
四、刑法第一百六十三、一百六十四条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中的主体,增加了“其他单位”。这下,就将受贿罪和原来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中间地带完整的填补了起来。长久以来,某些不法行为中的主体,既非国家工作人员,又非专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企业人员,得以通过这个漏洞逃避刑法的制裁。最典型的当属医生收取回扣行为了。医生通过开处方的职务便利,照顾某个医药生产厂家,并从中收取回扣。这种行为侵犯了医院的医药管理秩序和患者的健康,是需要惩治的行为。但具体说来,医生尤其是好多私立医院的医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医院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企业,所以很难定性。有的专家主张,按医院的性质定罪,即公立医院的医生定受贿罪,私立医院的医生定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听似明了,却也有不合理之处。无论公立私立,医生这种看病开药方的行为都没有什么差别,凭什么主体不同,定罪量刑就有差别?而且,从本质上说来,医生开药方不属于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医院购买药品也不是纯粹的公务行为,所以,这种行为还是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稍微靠拢一些。现在,将这个“其他单位”增列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堵住了一个漏洞,对其他类似性质的犯罪也会在法律适用上更为明确。
五,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中加入了“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情形。乞讨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每个城市的天桥上、立交桥下,地铁口都有许许多多乞讨的人员,他们接受这烈日的暴晒,风雨的侵袭,衣衫褴褛,也过的很辛苦。现在政府也开明了很多,不再硬性的“驱逐、清理”他们,而是对他们加以劝说,资助。有着物质基础和人们同情心的支撑,乞讨的收入也不算太差。许多人瞅准了这个“商机”,就组织了许多残疾人和儿童为他们乞讨。残疾人反抗能力不强,儿童呢,善恶辨别能力又太差,本来不想乞讨的,也被迫乞讨了。这其实也是对他们人身自由的侵犯。更可怕的是,他们会从自尊自强的人堕落到甘于这种生活,对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所以,这条法规还是十分重要的,不过要明确打击对象不是乞讨人员,而是逼迫别人乞讨的人。
六,修正案草案中在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了:“违反国家规定,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导致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后果,情节严重”的情形。这个是为了遏制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现在许多农村的十岁左右的孩子中,女孩数量还不及男孩的一半,如此下去,将会严重的影响社会的稳定性以及和谐良好的发展,对胎儿性别选择问题的国家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法理学上的角度来分析,我认为这项条款进入刑法是不适当的。首先,它是对人权的一种干涉。人作为自由的个体,有着最基本的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这其中也包括生育权。人们也有权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得知胎儿的发育状况以及其基本信息,性别也不例外。这在国际上都是被允许的。而我国对这种行为的禁止只是由目前这个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的,这种禁止并不具有长期的合理性。其次,社会发展进步中涌现出的问题丰富多彩,而法律是激变的社会进程中相对稳定的基石。每出台一条法律都应该慎重考虑它的现实性、必要性和恒久性。自建国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变化多端。毛泽东时代号召“人多力量大”,结果造就了庞大的人口基数;改革开放以来,又大刀阔斧的实行计划生育,许多农村家庭为了要个男孩而被罚的倾家荡产;现在,年轻的独生子女一代生育动力不足,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日倾严重,政策说不定哪天又有变动。像这种政策是不太适合入法的。要解决人口问题,关键还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再次,它在现实中也难以操作。到底什么算是“情节严重的”?难道是一个胎儿的引产吗?我们国家并没有规定流产是违法的。
在正式颁行的修正案中,我没有发现这条规定。看来它没有被通过。社会中的很多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就不必时不时麻烦尊敬的法律伤筋动骨了。
3. 刑法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既遂的判罪标准
法律分析:1、犯此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此法条规定的是刑事诉讼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问题。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专院关于适用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六十四条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
5. 新刑法对隐匿会计账簿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6. 刑诉法163条撤案内容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撤销案件的新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刑事案件撤案的条件:
1、审查后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的;
2、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无充分证据的;
3、其他法律法规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4、原告不起诉或不在追究的;
5、缺乏罪犯的自诉案件,自诉人没有补充证据,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述,或者由法院裁定驳回等。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三百五十三条 撤回起诉应当报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并以书面方式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向人民法院提出。第一百七十七条 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就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第一百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案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7.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条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隐匿、故意销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依法应当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关主管部门等提供而隐匿、故意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8. 刑法162条理解和适用
法律分析:公司、企业清算是公司、企业因解散、分立、合并或者破产,依照法律规定清理公司、企业的债权、债务的活动。公司、企业决定停止对外经营活动,使其法人资格消失的行为,就是公司、企业的解散。公司、企业的解散有三种情况:公司、企业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因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关闭。此外,公司、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也需进行破产清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 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9.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第九条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第十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详细内容可参考http://www.mps.gov.cn/n16/n1282/n3493/n3763/n493954/494322.html
10. 公司欠税法人会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公司欠税法人要不要坐牢,依据欠款的情节而定,如果是通过诈骗的方式逃税或者通过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纳税的,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公司法定代表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常见罪名:
(一)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二)妨害清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
(三)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之一);
(四)虚假破产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之二);
(五)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六)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七)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
(八)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九)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十)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十一)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十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
(十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十四)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十五)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以及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
(十六)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十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交易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条);
(十八)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
(十九)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二十)违法发放贷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