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刘刚
1. 辽宁大连一男童及其母亲被捅送医抢救,查清楚犯罪动机了吗
犯罪动机必须查清,以下就是近年来发生的故意伤害案例,各种动机不明形成了小事摩擦成为故意伤害的大罪。
近几年以来,检察院受理的故意伤害犯罪案件一直居高不下。年受理的刑事案件83件106人,其中故意伤害案件15件25人,件数和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8.1%和23.6%:年我院共受理刑事案件73件99人,故意伤害案件19件32人,件数和人数分别占总数的26%和32.3%。可见,近几年故意伤害案件一直占刑事案件中较高比例。为了稳定社会治安,减少故意伤害案件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对故意伤害案件不断上升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以利于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四)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他们逞强好胜,哥们义气重,经常成帮结伙,为一点小事、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便大打出手,这些人大多聚集在网吧、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以团伙犯罪居多。
(五)犯罪嫌疑人大多数学历偏低,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甚至个别还是文盲。有的事情原本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和正当途径解决,最后却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欠钱不还,能否住到他家里去
不能住在欠债人家里。私自住进债务人家里,报警轻则赶出,重则拘留或判刑。
1、《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刑法刘刚扩展阅读:
欠款不还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同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罚款、拘留不得连续适用。
因此,如果你仍无力偿还款项,法院也不能再次对你实施拘留。如果经查实,当事人如果确实无力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应当在其有能力偿还时随时追缴。债权人发现你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对同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罚款、拘留不得连续适用。但发生了新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重新予以罚款、拘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裁定中止执行:
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2、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3、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
4、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5、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 法考中刑法如何高效复习
侧重点应该放在分则上。主要考特殊规定和易混点。这些东西,各机构老师上课一般会点出来。
4. 要债的人来家里不走算私闯民宅能拘`留吗
谈不上严重违法,当然也不可能拘留的。
一、对方上门要债,这是有正当理由的;
二、对方要债过程中,不得有违法行为。
三、无论有欠条还是没有欠条,债权人在主张债权之时,未经债务人作为房屋所有权人许可,都不得随意进入其住宅,否则就属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违法或犯罪行为,对方报警后,警方会依法追究债权人的相应责任。
四、对方赖着不走,有违法之嫌,即使是要债,也不得有违法行为。因此,可以报警处理,对于其中有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的,可以予以批评教育。
(4)刑法刘刚扩展阅读
根据《宪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害公民的住宅,即公民住宅的不可侵犯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与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权利一样同等重要,同样受法律的保护。
2、基于此,我国《刑法》规定了"非法侵入住宅罪",构成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构成此罪的从重处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三)的规定给予处罚。
5. 如何应对法考中的刑法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讲义考点汇总
刑法入门比较简单,但后期的提升比较难,但刑法又专不同于法理学,他的体系属和结构是非常清楚明了的,刑法研究的就是一个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犯罪,犯罪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所以刑法的知识点都是互相联系的。
首先把握好总体,然后重点在总则部分,这是核心,分则都是条文,记分则的时候要记四大要件,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同的地方,要理论联系实际,多研究案例。
6. 刑李建伟不讲司考了吗
不知道,我只认识讲刑法的刘刚老师
刑法有着非常精妙的体系构建,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我们应尽量掌握两阶层的理论,两阶层理论确实对于分析问题有帮助。对于共同犯罪、财产犯罪、因果关系、正当防卫、不作为犯罪等问题,这些内容对于刑法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学会老师所教授的分析方法,重新建构我们的体系。对于分则第三章和第六章尤其是第六章的一些不太重要的普通罪名(关于那些是一般罪名那些是重点罪名,官方大纲上会有标注,老师书上也会注明),不用太在意,那些罪名这么多年很少考到。
刑法卷四现在会考察学说争议,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理论界有几种学说,每个都要求答出来。其实,对于这种问题,不要太担心,每年考到的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点,比如偶然防卫、事前故意、死者占有等。在复习过程中,对于重点问题掌握学说争议就可以了。
刑法我是跟了刘刚老师学的,他在高校任教刑法学21年,对刑法学重点把握精准。痛恨胡子眉毛一把抓,主张“减法”式的教学,为学生减压。授课逻辑严密,犹如水银泄地;讲课言简意赅却又如行云流水,善于用简单的刑事案例来阐述深奥的刑法理论。近五年学生网上评教平均得分99.98分,先后六次获中南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奖,并评选为法学院最喜爱研究生导师。
7. 刑法因果关系典型
构成因来果关系!
我国司法实践自以及司法考试中主要采用的标准:
1,经过修正的“条件说”
2,因果关系中断理论: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介入的第三者的行为、被害人自身的行为或者某种自然事实,导致了结果发生,那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中断。在存在介入因素的时候,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否中断,要考虑:介入因素和先前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独立还是从属的?如果是从属的,则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独立的,则因果关系中断,介入因素才是危害结果的原因。
3,特殊情形
(1),重叠的因果关系:即两个独立的行为,单独看都不能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合并在一起就造成结果,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2),行为人外在暴力行为与被害人内在疾病结合,共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认定外在暴力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4,是否成立犯罪,除了考察客观方面的因果关系外,还要考虑主观方面是否剧本罪过。“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成立犯罪”
望采纳!
8. 18法考刑法老师怎样选
主要还是看他的教学模式是不是适合你吧,如果他讲课你容易理解的话差不多就可以选他了,我是选的希律刑法刘刚老师,挺好的
9. 男子为让女儿上艺术院校做了什么事情
子女升学是大事,有的家长病急乱投医。一家长为女儿上艺术院校心急,男子焦某某谎称能为他人办理,多次向这位家长索要办事费用,共计53万元。
直到10月份,刘刚联系焦某某时,焦某某称要10万元的保证金。这时刘刚已经不再相信焦某某了,就没再给焦某某汇钱。2016年3月,焦某某又向刘刚要10万元钱打点招生办主任。刘刚怀疑自己被骗,一直追着焦某某还钱,未果,遂报警。
2016年10月焦某某经派出所通知到案。犯罪嫌疑人焦某某系山东人,其在公安机关供述,他1998年当兵,2010年转业,当时是一家汽车服务公司经理。自己身体不好,从刘刚处得来的钱全部用于个人治病等花销。
2016年10月10日,犯罪嫌疑人焦某某因病取保候审。近日,海淀检察院对涉嫌诈骗罪的焦某某依法提起公诉。
提醒升学应走正常途径
检察官表示,犯罪嫌疑人焦某某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其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同时,检察官也提醒市民朋友,子女升学问题是大事,必须通过正当途径解决。轻信他人通过非法途径办理,不仅会痛失钱财,更可能耽误子女的升学问题,遗憾终生。
读过书才知道,原来有些事情是走不了后门的。
10. 法考老师有什么推荐的呀求推荐
对选择法考老师这个事,我感觉就是“适合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网上风刮的很大,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每个老师都各有各的好,有些说好的有可能是真好,有些说不行的也不一定是真不行,有些人课听了一点就草率说不好,那是因为法律本来就难学,现在竞争很激烈,机构宣传也很夸张,对老师的选择,真的只有亲身感受才知道。像民法的话的推荐钟秀勇和张永兵,刑法推荐刘刚,民诉推荐戴鹏,刑诉推荐向高甲,行政推荐谭达宗,商经推荐鄢梦萱和黄小喜,三国推荐杨帆,理论法推荐白斌。以上这些都是我听过的老师,觉得对我有帮助的,但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你,你可以去试听一下他们的课程,找到最适合你的老师,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