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商法的基本原则案例

商法的基本原则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5-29 21:57:48

Ⅰ 举例说明合同法的某一制度或者原则!!!!急求!最好是案例分析!!!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案例简介」1999 年10月2日,原告郭某与被告某村委会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房屋租赁期限5年,形势变化随时变更;年租金1500元,村里将13千瓦用电权借给郭某使用。2000年7月初,郭某因租赁的房屋年久失修,加之遭受水灾,屋顶漏雨,间墙倒塌,村里又无力维修,故提议出卖。村委会经研究同意将租赁房屋卖给郭某,双方协商价格为3万元,但郭某表示征求家中意见后再定。郭某征求家中意见后,口头表示价钱太贵不买。此后,张某提出购买此房,村长托人询问郭某是否购买,否则就要卖与他人,郭某仍表示不买。村委会便与张某达成协议,将此房以3.2万元的价格(包括17.2千瓦用电权)卖给张某,张某预付了定金 l万元。但因郭某租赁房屋未到期,郭某提出继续使用房屋,并不同意归还13千瓦的用电权。村委会经研究决定,以2.8万元的价格将此房卖给张某,用电权由原定17.2千瓦变为4.2千瓦,张某必须允许郭某租用房屋到合同期满,房屋的所有权归张某。 2000年9月2日,村委会和张某办理产权转移手续时,郭某也未提出异议。房屋产权转移后,张某维修了房屋。2000年9月21日,张某与郭某达成协议,郭某迁出承租的房屋,张某向其支付损失费2000元。村委会也退给郭某预交的承租费3000元。事后,郭某以村委会将争议房屋租给他,却于2000年8月未经其同意而维修了房屋,并将争议房屋出卖给张某,其是承租人,应享有优先购买权为理由,向某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将争议优先卖给他。村委会答辩称:郭某提出购买争议房屋以后,双方议定价格为3.2万元,但事后郭某表示不买,才以3.2万元之价卖给张某。后因与郭某的合同未到期,郭某不同意迁出,村委会才以2.8万元之价将房屋卖给张某,并允许郭某使用房屋到合同期满。在买卖成交及产权转移过程中,郭某均表示不买,且村委会多次征求过意见,郭某均表示不买。故郭某现提出房屋优先购买权没有道理,不应支持。法院经审理查明,认定上述事实属实。「问题提出」对于本案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法律分析,在此结合此案说明合同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合同法基本精神的体现,是合同法的指导原则。「法律依据」《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相关法条)《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相关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8条规定:“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出租人未按此规定出卖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案情分析及处理结果」对于本案,虽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8条规定:“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出租人未按此规定出卖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原告对被告出卖的出租房屋享有优先购买权。但是,从案情看,在被告向原告两次作出卖房提议时,原告均作出了否定的意思表示。至于价格低于原先与原告商议的3万元,是因为张某的得到的用电权较少。在被告与张某办理产权转移手续时,原告也未提出异议。而且原告还从张某处得到了补偿,从被告处取回了预付租费,因此原告得行为表明其已放弃了作为承租人而享有的优先购买权。在张某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进行了维修以后,原告又对其所有权提出异议,要求被告将房屋卖给他,明显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原告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存在的问题」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对于是否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存在争议: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出租人未按此规定出卖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原告对被告出卖的出租房屋享有优先购买权。从本案情况来看,被告在以低于与原告事先商定的价格将房屋卖给第三人,未在同等条件下让原告行使优先购买权,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法院应判决被告与第三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第二种意见认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不是被告而是原告。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原告的确享有优先购买房屋的权利。但是,原告在本案中实际上通过作出拒绝购买的意思表示,并且与第三人达成补偿协议,从被告处取得预付租费等行为表明其已放弃优先购买权。可以说,原告的权利得到了保障,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我们认为,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被告的行为并无不当之处,原告在以自己的行为放弃自己的权利之后又要求对其权利进行保护,明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学者们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因此其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但是,应当认识到,诚实信用原则基于作为合同法甚至民法基本原则的属性,其外延将随着社会变迁而相应发生变化。我国《合同法》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合同法》第 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按照合同法的要求,要求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履行以及合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本着诚实信用的态度。法官在处理合同纠纷时,也要以诚实信用为最高指导原则对合同进行解释以及裁判违约责任。具体说来:(1)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地确定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进行欺诈、胁迫;双方当事人不假借订立合同进行恶意磋商,企图通过损害第三方或集体、国家的利益而获利;双方当事人不得借订立合同企图规避或违反国家法律和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2)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及时通告、协助、提供必要的条件;防止损失扩大;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获悉的对方当事人的有关商业秘密、技术资料等负有保密义务等等。(3)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也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些被称为后契约义务。(4)在合同的解释方面,一般而言,法律条文均极为抽象,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必须加以解释。进行法律解释,必须受到诚实信用原则的支配,使其能维持公平正义。此系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解释上的功能。(5)在法官裁判违约责任时,须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从公平的角度确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均衡之利益,从而使破坏这一均衡状态的一方承担应有的责任。但是应当认识到,虽然诚实信用原则已成为包括合同法在内民法领域的最高准则,但遍观各国民商法,均无直接规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这是因为诚实信用原则是一内涵广泛的弹性条款,法官拥有足够的自由裁量权去决定当事人是否违反了这一原则以及应承担的相应责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合同法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不构成违约行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违约的概念应当区分为两种:—种是狭义的违约概念,只有在违反合同所明确规定的义务的情况下才构成违约;另一种是广义的违约概念,它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各种合同义务的行为。这种义务既包括合同规定的义务,也包括依法令规定和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主要是附随义务)。诚实信用原则的性质实质上是从补充当事人意思的任意性规定,转变为当事人不得约定排除其适用,甚至当事人不得援引可由法庭依职权适用的强制性规定。合同约定条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应为无效。当事人履行合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使对方遭受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仲裁和诉讼中,纵然当事人未主动援引诚实信用原则的,仲裁庭或法庭也应依职权主动予以适用。究其本质,诚实信用原则由于将道德规则与法律规定合为一体,兼有法律调解和道德调解的双重功能,使法律条文具有极大的弹性,法官因而享有较大的公平裁量权,能够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而直接调整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Ⅱ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法”是我们21世纪的上海教委的改革项目承诺的成果,是学习,以适应WTO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法律教科书的出版和写作,以前的现值后系统的要求大学参与法律教育“国际商法”,“国际投资法”和“国际法”,但他们最重要和核心的内容仍是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团结其中的分析框架,教科书注重加入WTO国际贸易问题后过渡期的新进展。
国际贸易法律是一门新兴学科,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以实现发展。它的商业交易在原有范围调整扩大到规范贸易的管理办法,从私法性质不再局限于;从销售的商品扩展到技术,服务贸易。国内法,国际法,包括现代国家立法不仅起源,国际条约,包括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示范法的分辨率相比。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制度。由于超越国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活动,通过日益频繁和复杂所产生的国际经济关系和交流跨国交易的法律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应用和解决方案。国际贸易是基于这个目标需要面对现实,综合经济与贸易有关的国际规范和国内法律规范的国际法,一个独立的综合性法律体系的形成。
出于这种想法,我们编写了“国际贸易法”一直在努力向前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讨论了广泛的信息。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和国际贸易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供游人学习国际贸易法的基本要素的基本背景下的实践,以及最新的理论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发展的更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其次,注重理论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趋势:第一,学以致用,认真追究法律原则,法律理论应争取社会实践服务的主体;二是有利于本科生,研究生分析了形成和推广的想法。
再次,案例研究,从实际出发,采取更加全面的科学的方法,紧扣在家里的立法,司法和商业惯例和国外,在这本书中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全面的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国家关系法律制度,探讨在国际贸易关系的跨国法律问题的解决的互动和联系,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结构,分析和验证。同时,我们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勘探和国际贸易的研究领域新的法律问题在新兴市场和正确的解决方案,提供经验,可以从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立法和司法学,以及哪些内容丰富研究国际贸易法,以促进这一新兴的法律学科的发展。

Ⅲ 商法案例分析的图书信息

书名:商法案例(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基础教材.案例教学用书)
ISBN:730006122
作者:赵万一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18 元
页数:0
出版日期:2004-12-1
版次: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简介:内容介绍:
编写说明
与许多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的法学部门不同,商法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法律部门,对商法制度的有效掌握离不开对大量典型案例的研读。此外,商法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纷繁复杂、千变万化,不易将其正确区分和理解,这也需要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直观的判定依据。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编写了这本案例教材。
对于案例的编选,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入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二是案例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应尽量涵盖商法内容的所有部分。三是案例来源应具有确定性,即所入选案例基本上都应当是真实案例,而不是关在书斋里编出来的案例,以便案例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真实状况。四是案例判定依据应具有准确性。虽然许多商事纠纷不一定有绝对准确的答案,但我们仍力图通过较为详尽的争讼评析和对相关法律适用依据的条分缕析,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准确的答案。当然,能否真正实现以上目的,只有待读者使用该书后才能得出结论。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案例选择的困难,虽经我们的最大努力,仍不能保证入选案例的合理性。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案例评析中的一些观点未必一定准确无误。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和同行学者能不吝指正,使该书日臻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赵万一
2004年10月于西南政法大学
目录:
第一编总论
一、常林诉李某、白某、蔡某及汇渝有限责任公司侵权纠纷案(1)
二、关于“合伙企业登记的条件和效力”(4)
三、关于“公司登记的条件”(7)
四、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11)
五、关于“中外合作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和经营范围问题”(15)
六、关于“公司名称的专用权”(19)
七、关于“商事账簿制作的会计监督”问题(23)
第二编公司法
一、股东诉王某、李某、赵某某退还所缴股款案(28)
二、王某诉秀光旅游公司股东出资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案(33)
三、某房地产公司和某汽车厂诉某食品厂越权行为无效案(38)
四、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广州办事处诉广东万家乐集团公司、广东万家乐股份公司保函垫款合同纠纷案(43)
五、张某等股东诉某贸易有限公司违法转投资案(48)
六、海南中创实业贸易总公司诉海南琼海丝绸厂、海南纺织工业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53)
七、闵都支行诉中福实业、九州公司担保纠纷案(56)
八、某百货公司诉某皮革公司成都分公司违反合同案(60)
九、南建企业集团诉某市机电设备公司汽车买卖纠纷案(65)
十、孙某某诉张某某、钱某某股权转让纠纷案(69)
第三编证券法
一、赵某某诉李某股东资格纠纷案(75)
二、李某诉张某及吴某股权转让纠纷案(80)
三、非控股方股东对侵害公司利益的股东提起的派生诉讼案(84)
四、东昌有限责任公司诉董事赵某某自营违反竞业禁止案(89)
五、郑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陆某诉中国证监会罚款案(94)
六、北京正有微系统有限公司诉北京汉邦软科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案(99)
第四编票据法
一、某公司诉某银行因背书不连续拒绝付款案(105)
二、某市星星旅行社诉交通银行某市分行对变造票据错误付款案(110)
三、上海林青皮件有限公司诉上海玉芳实业有限公司票据付款请求权纠纷案(115)
四、某县电讯电线厂诉某县二轻纺配件厂票据纠纷案(120)
五、农业银行诉制鞋厂与百货公司追索权案(124)
第五编保险法
一、梁某诉某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130)
二、某运输公司诉保险公司赔付案(134)
三、姚远诉两保险公司按比例分担赔付案(137)
四、无锡惠空汽车修理厂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上诉案(141)
五、华泰保险公司与神龙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146)
六、上海金国钟表工业公司与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诉案(153)
七、陈戈诉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案(157)
八、上海紫江企业有限公司诉上海新亚—汤臣大酒店有限公司案(161)
第六编破产法
一、深圳新海工贸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上海埔申实业有限公司破产,有表决权的半数以上债权人不同意予以宣告破产案(166)
二、广州异型钢材厂宣告破产案(170)
三、上海东方上市企业博览中心有限公司破产案(175)
四、上海市华生电器厂破产案(180)
五、尚志市一面坡葡萄酒厂申请破产连带其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厂一并破产案(185)
第七编海商法
一、某代理公司诉某贸易公司保函纠纷案(190)
二、A公司诉B公司船舶碰撞案(195)
三、晓星公司诉防城港等公司案(201)
四、救捞局诉保险公司案(207)
五、潍坊鸿达海运公司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潍坊分公司海上保险合同纠纷上诉案(210)

Ⅳ 《商法》 案例分析题

以下都是个人见解:
1、首先,登记机关的行为不涉及其经营自由权。登记机关作内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容行使职权,我国的民商事主体在法律上确实没有无限公司这样形式。
2、在私法中却有“法无禁止即自由”,但对于公司形式也是“经济法”的范畴,如“ 经济法主体、企业法律制度概述;企业法律制度(市场准入、特殊企业、国有企业等),企业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 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毕竟国家对经济主体还是要有一定限制、规定的。
3、虽无形式上的无限公司,但合伙组织对“注册资金无限制”“承担无限责任”,其功能与无限公司相同。
4、营业自由权一般指经营主体微观上经营行为的自由,与公司形式无直接关系。

Ⅳ 高分求一个公司法或者商法的案例!!

主 题: 【法律】实质性变更要约未被接受则合同不成立
日 期: 2007-7-25 9:53:43
作 者:
来 源: 人民法院网
内 容: 裁判要旨
合同签订中,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予以扩张、限制或者变更,便不是承诺,而是对要约的反要约。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变更,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要约,如对方未明确接受,则合同不成立。

案情

2005年4月12日,中国外运山西公司将加盖其单方“中国外运山西公司进出口贸易部”印章的SA5077号合同传真发至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在大连的办事机构,向其发出要约。要约主要内容为:同意购买伊朗产铬矿块4000公吨,要求三氧化二铬含量为40%以上,基数为42%。价格为203.70美元/干吨CIF CY中国新港。付款方式为根据装运港结果即期付款95%,余额5%根据卸货港结果在CIQ基础上即期付款。装运时间为2005年6月底以前装运第一批2000吨,2005年7月底以前装运第二批2000吨。装运条款为允许分批装运,最小量为1000吨,不允许转运。信用证开证条款为被告于2005年6月初开立以原告为受益人的100%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

2005年4月13日,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将合同条款进行两处修改后复传给被告中国外运山西公司。具体修改为:1.将合同条款第8条的装运时间由“2005年6月底以前装运第一批2000吨”修改为“收到信用证后35天装运第一批2000吨”;2.将合同条款第12条的信用证开证条款由“该信用证开立时间为2005年6月初”修改为“该信用证开立时间为2005年6月3日前”。

中国外运山西公司收到对方修改的合同后,中国外运山西公司业务负责人宋燕平在合同上签署了姓名,但未将该合同给对方传回。

2005年4月14日,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再次复传给中国外运山西公司,并在前次改动的基础上再次对SA5077号合同第11条的装运条款进行修改,将“不允许转船”修改为“允许转船”。并在合同页首写明“宋经理收,电话确认,您已同意以下修改条款,请复传!”

中国外运山西公司收到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的上述4月13日、4月14日两次复传后,均未就改动后的合同进行复传,对方多次催促其履行合同,其未以书面形式答复。

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25日和2005年7月9日将铬矿石4019.227干吨装船,并出售给营口新型硅产品有限公司,价格为162.5美元/干吨CNF大连。该合同与原合同相比较,差价为165592美元。

后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诉至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被告中国外运山西公司赔偿165592美元。

审判

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一、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所在国新加坡及被告中国外运山西公司所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本案所涉及的买卖关系不在该公约第二条、第三条排除之列,因此审理本案应优先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二、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在收到被告中国外运山西公司2005年4月12日的发价(要约)后,在4月13日复传给被告的传真中进行了两处修改,该两处修改附加了开出信用证为装运前提,同时使装运时间由2005年6月底可能延后到2005年7月,是对装运时间的变更。而装运时间的变更可能影响到交货时间。因此,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该两处修改视为在实质上变更发价的条件,原告4月13日给被告的复传构成新发价。2005年4月14日,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在前次改动的基础上对合同第11条的装运条款进行修改,将“不允许转船”修改为“允许转船”。并在合同页首写明“宋经理收,电话确认,您已同意以下修改条款,请复传!”原告的这次修改是对交货方式的变更,同样构成新发价。对于原告的两次新发价,原告未能提供被告已作出承诺,并送达原告的证据。因此,原告关于合同已经成立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本案所涉合同未成立,对双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出售给营口新型硅产品有限公司的铬矿石中,三氧化二铬的含量在SGS报告中显示为37.4%,我国商检局出具的报告显示为38.82%和38.89%,均不足40%。而原、被告双方的合同要求三氧化二铬的含量以42%为基数,不低于40%。因此,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出售给营口新型硅产品有限公司的铬矿石确实属于为原告筹备的货物。再者,铬矿石中三氧化二铬的含量低于40%也不符合原、被告双方所发出要约的要求,即使履行也可能被拒绝付款。

太原中院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八条第(一)项、第十九条、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16716元由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负担。

一审判决送达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本案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

评析

本案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对原告所发要约的两处修改是否构成新发价,即是否构成对要约的实质性修改,合同是否最终成立的问题。

合同的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依法就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合同是否存在的重要标志。如果合同不成立,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就无须讨论合同的履行、合同的终止、变更和解除的问题,更不存在违约责任的问题。

承诺的内容应当和要约的内容一致,是订立合同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才能成立。承诺是无条件地全部接受要约条件,因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按要约的全部内容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予以扩张、限制或者变更,便不是承诺,而是对要约的反要约,是新发价。承诺的内容与要约内容相一致,并不意味着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绝对完全一致,只要求实质内容一致即可,也就是说只有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才构成反要约,而对于要约的非实质性变更并不影响承诺的成立。目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都采用了这种处理方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九条规定:(1)对发价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的答复,即为拒绝该项发价,并构成还价。(2)但是,对发价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或不同条件的答复,如所载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在实质上并不变更该项发价的条件,除发价人在不过分迟延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反对其间的差异外,仍构成接受。如果发价人不做出这种反对,合同的条件就以该项发价的条件以及接受通知内所载的更改为准。(3)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均视为在实质上变更发价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关于何种变更为实质性变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均认为有关货物的价格、数量、质量、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的变更为实质性变更。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要求更严格,采取了穷尽列举方式,除上述列举外未允许作其他扩张解释,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上述列举后使用了“等等”字样,表明该公约允许裁判者在裁判时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作出何为实质性变更的判断,赋予了裁判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本案中,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对被告中国外运山西公司所发要约的三处修改中,第一处和第二处附加了开出信用证为装运前提,改变了装运时间,属于对合同履行期限的变更。第三处将不允许转船修改为允许转船,属于对合同履行方式的变更。上述几处修改完全属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的对要约作出实质性变更的情形,构成新要约。原告中嘉(新加坡)有限公司主张合同成立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主张不应予以支持。

该案案号为:(2006)并民初字0036号

案例编写人: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 杨效熙

Ⅵ 商法怎么学

商法只有记住一些书本上的定义及区别,课后的案例分析能够看懂,基本就可以了。

司法考试中的商法和经济法怎么学习,怎么记忆,怎么看书,都是大家关注的,因此独角兽司法考网的老师为大家分析了商经法的内在内涵和考试的本源。
经济法属于公法,商法属于私法。按司法考试4张卷子的安排经济法被安排在卷1,卷1考察的内容比较杂,说得通俗就是属于大杂烩。而商法被安排在卷3,也就是和民法、民诉一起考察。 根据以往的真题,经济法的考察比较平均,除了劳动法分数稍高一点外,其他小法平均就考1、2分,遇到特殊情况一般也在5分左右(如04年银行业法修订,考察了6分),有些甚至几年才出现1分。但就是这些零碎的分数04年经济法一共考察了32分,占卷1约20%的分数。 商法的重点就比较突出,以04年为例。公司法就有18分,其他小法加起来只有14分。但是公司法要复习的内容,大概只有商法1/4左右。所以公司法的复习效果是性价比极高的,决不能轻视。另外在商法中票据法和保险法的分数稍微高些。04年商法考察的分数与经济法相当,32分。 商法、经济法占了考试分数的10%多一点,所以绝对不可轻视。
上面已经说过,商法和经济在不同的卷子中考察,为什么一些复习用书在复习的时候会安排在一起呢?这是因为两者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司法考试中,商法中除了公司法与一些民法理论(如法人)有关联外,其他的内容基本考察法条,涉及的理论不多、甚至没有。经济法则表现得更突出,看法条就可以应付考试了。 那么是否商法和经济法就可以直接通过复习法条来通过呢?这也需要根据不同同学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是没有基础,或基础薄弱的同学,由于没有阅读法条的经验,对一些法条的理解会产生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参看辅助的教材,而不能只看法条,因为许多教材都会串联法条,或者对法条予以解释。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我前面说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是法学理论基础,而是阅读过大量法条的基础,如果对法条里面的一些表述特点(如但书)不能了解的,就属于“没有基础”。 看菜吃饭,公司法和会计法安排的时间是决不会相同的(会计法在列入考试大纲以来,只有04年考了1分)。而一些比较难的法,如独角兽司法考网QQ1971736835 票据法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放弃部分甚至全部内容。大家要注意我说的是一些技巧,不是要大家走捷径或省力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全面复习,是没办法的时候才放弃。比如,甲复习安排复习商法的时间不够,只能复习公司法或外商投资企业法其中一个,那才果断放弃后者。而不能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复习,因为复习中的每1分都可能决定你的命运。
对于复习什么法,要安排多少时间,应根据其特点和自己的特点。比如票据法对一般考生来说比较难,这就是该法的特点;但如果本身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可能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这就是考生自己的特点。同时,也要根据内容的多少和考察的多少来合理安排时间。
对于本部分复习的法条、真题和教材,我有一个复习步骤的建议(实际上,其他一些内容的复习也可参考下列复习步骤),大家请根据自身情况参考适用:
第一步,浏览法条。通过浏览了解法条的基本规定,对整体留有印象。注意不可过细,有实在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上网问人、可略过,但不可深究。
第二步,看教材。通过看教材,一般第一步里面遇到的问题就可以解答了,如果仍然不懂,则上往提问,可适当深入研究,但仍注意不可为一、两个问题化过多时间。
第三步,做真题和同步题。实战练习,把法条演化为真正的考试内容,了解出题点。此时,即使错误再多也属正常,关键在于弄懂如何错,弄懂真题的出题规律。同步题也可以安排在第四步里面。时间不够的同学也可略去同步题。 第四步,看法条。这时对法条有一定理解了,本步骤主要用于记忆知识点、考点。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查看教材、上网提问。本步骤一直重复到胸有成竹或本部分安排的复习时间不够为止。

Ⅶ 论述商法基本原则中的尊重公共利益原则.

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法律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也就是保版护全体人民权的共同利益 ,保护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利益。公共利益原则是对依法自由行使权利原则和意思自治的限制,它要求商事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不能损害公共利益,而且在某些情形下,还要求权利人负有为公众谋利益的义务(比如专利法上的强制许可)。公共利益原则构成对依法自由行使权利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

Ⅷ 世纪佳缘怎么样

世纪佳缘是一个严肃的婚恋网站,网站规模大、征友效果反响较好,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线下会员见面活动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单身人士提供严肃婚恋交友服务。
2011年5月11日晚,世纪佳缘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在美成功上市。2014年3月5日,世纪佳缘吴琳光表示将着力发展线下业务。 [1]  2015年12月7日,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合并,吴琳光任联席CEO。 [2]  目前Barclays Bank PLC担任特别委员会的财务顾问。Davis Polk & Wardwell担任特别委员会的美国法律顾问,Walker担任特别委员会的开曼群岛法律顾问。Shearman & Sterling担任Barclays Bank PLC的法律顾问。
网站定位
真实、纯净、严肃、高品位,世纪佳缘服务于真诚征友的单身人群,并建立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和会员投诉机制,通过客服人工审核、技术屏蔽以及会员投诉等方式屏蔽不良会员,保证征友会员的质量、征友过程的安全,和在世纪佳缘征友的效果。
网站愿景
帮助海内外单身人士找到美好姻缘;
成为婚恋行业的旗帜和标准制定者。
网站理念
打造真实交友、严肃婚恋的平台,倡导永恒真爱、才子佳人的良缘;
举办丰富多彩、热情洋溢的聚会,服务情趣高雅、真诚觅缘的会员;
承担和谐社会、幸福家庭的使命,追求恒久美好、幸福一生的佳缘。
网站特色
会员发展速度从最初四、五万的会员总量到4000多万的会员总量,网站注册会员增长迅速。
会员的基本素质最高,世纪佳缘的会员主体是高校研究生和都市白领
会员的征友效果最好,由于会员素质高、动机单纯,平均每天有5000-8000人把自己的征友状态改为“我找到了中意人选”,网站每天都会收到成功会员的感谢信和婚纱照片。
会员资料最真实有效,世纪佳缘是中国最早要求会员提交身份证明资料,用五星级去评定会员信用的婚恋网站,每个会员的征友资料页面都会标注该会员是否上传了证件,上传了哪些证件,直接体现了会员资料的真实程度。
线下交友活动规模最大,世纪佳缘将网络空间和线下交友活动成功结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线下活动覆盖到105个城市,规模大,效果佳,千人以上规模的活动已经组织过百余次。世纪佳缘还成功举办了7届集体婚礼、数千人参加的中国首届爱情运动会。继北京地坛春节庙会万人相亲活动后,2010年10月和12月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行了两次大型的集体婚礼。

Ⅸ 国际商法案例

【参考结论与法理分析】 甲、乙之间不成立合同关系而成立好意施惠关系 , 乙应向甲承担过错侵权责任 ,风险自负不能成为抗辩事由。

《合同法》第 2 条第 1 款规定 :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 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此规定 , 合同首先是一种协商 , 协议须经 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 其次 ,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协议 , 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协议 , 不属于民法上的合同。平等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因此 , 诸如有关部 门与单位之间订立的计划生育协议、综合治理协议等都不属于民法上的合同 再次 , 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不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 义务为内容的协议也不属于合同 , 如二人达成结伴出游的协议 , 就不是合同。依合同 的概念可见 , 合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在自由平等基础上达成 的协议。合同只能由当事人在平等基础上自由协商而订立 , 当事人若不具有平等的 地位 , 若不是在自由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 也就不发生合同关系。 (2) 合同是双方 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以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即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 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的法律事实。所谓意思表示 , 是指行为人将其实施行 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内在意思的外部表现 , 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 的内容。这里的意思也就是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效果意思。因此 , 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效果意思表示 , 即当事人发生民事权利义务后果的意思表示 , 只要符合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要件 , 则当事人之间就会设立法律关系或者变更、终止已存在的法律关系。 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 , 因此 , 必须有当事人各方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即合意 , 才能成立。 (3) 合同以确立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当事人既可以通过合同设立权利义务 , 也可以通过合同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依合同所发生的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是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 具有法律效力。对合同关系而言就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 债权请求权以给付请求力、受领给付力、强制执行力、私力救济力等为基本效力。由此可见 , 合同关系是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基础的 , 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权利义务关系 , 这是合同法律特性的应有内涵。 合同作为法律上的概念 , 其法律特性决定了合同关系不同于基于道德、宗教等发生的道德关系、宗教关系等。 在现实生活中 , 有的道德关系与合同极为相似 , 容易与合同相混淆 , 其中最典型的 就是好意施惠关系 (Gefaeligkdtsverhalmim) 。所谓好意施惠关系 , 是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 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有恩惠的关系。好意施惠关系与合同存在以下相似之处 :(1) 二者都可以成为对方当事人受益的原因 , 当事人设立合同的结果为合法实现财产流转或接受服务 , 因此合同是当事人受益的原因 : 好意施惠关系不为法律所禁止 , 并可以成为当事人受益的原因 , 因而施惠人不能要求不当得利返还。 (2) 合同以合意为本质特征 , 好意施惠关系双方当事人也存在一个 " 合意 ", 由此而言 , 好意施惠也往往具备合同的外形 , 德国学者 Efaupt 甚至认为 , 好意施惠关系可构成事实上的契约关系。① 但合同与好意施惠关系是不同的 , 二者存在以下主要区别 :(1) 合同主体须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 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义务 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备合同所要求的行为能力。 (2) 合同尽管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 , 但其法律效果为法律所明文规定 , 而且订立合同的双方必须有创设法律关系或产生法律效果的意向严而好意施 惠关系超出了对于一般人的要求 , 实施该行为的人属于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人 , 其目的不在于产生法律上的效果 , 而只是一种道德上好意使然 , 因此好意施惠行为不产生强制执行力 , 受惠人也不能请求施惠人实际履行 , 以免害及施惠人的行为自由。 (3) 合同可分为有偿合同、无偿合同、双务合同、单务合同 , 并以有偿合同、有对价的双务合同为常态 而好意施惠关系一般是无偿关系、没有对价的关系。无偿合同、无对价的单务合同与好意施惠关系容易混淆。区别合同关系与好意施惠关系的方法为 : 在有偿的情况下 , 当事人的约定一般可构成合同 在无偿的情况下 , 是成立合同还是成立好意施惠关系需要解释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 , 并结合交易惯例与诚实信用原则及当事人的利益从受惠人的观点加以认定。③具体言之 , 诸如赠与、无偿保管、借用、无息借款等 , 虽然是无偿的 , 但是牵涉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让或财产交付 , 因使其成为合同法律关系 , 比较有利于提高当事人的注意标准 , 以及对对方当事人的约束 , 因此此类关系一般为无偿合同 , 而不能成为好意施惠关系 仅与当事人提供某项 行为 ( 主要是作为 ) 相关的无偿合同主要是无偿委托合同 , 委托合同也不能构成好意施惠关系 , 因为委托合同一般是基于特殊人身信赖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 且只有经过委托人的委托才可以发生 , 而好意施惠关系不仅不需要人身信赖 , 且往往不需要经过 " 委托 ", 单方面的施惠也可构成好意施惠关系 , 也正因为如此 , 如果施惠人也要受给付请求权的约束 , 则势必严重限制当事人的行为自由 , 而且也会对于整个社会的法律 秩序及道德秩序的形成不利。在两大法系 , 好意施惠关系以施惠人为受惠人提供某种便利服务为常态。总之 , 好意施惠关系并非合同关系 , 当事人之间没有合同义务 , 因而不能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好意施惠关系虽然是道德关系 , 但一旦在好意施惠关系中发生了损害 , 则施惠人 也不能毫无干系。好意施惠行为毕竟使两个此前相互自由的人存在某种程度的牵连 , 增加了受惠人或施惠人权益受侵害的几率 , 因此 , 双方当事人之间可能形成依照过错原则或公平原则承担侵权责任 , 但其由于施惠人有好意施惠的动机 , 因此在侵权责任构成上有其特色。在大陆法系 , 一般地认为 , 施惠人可能构成过错侵权责任 , 但是 , 对于好意施惠关系中的侵权 , 对施惠人行为是否具备违法性的要求十分严格 , 一般地讲应该区分受惠人所受的损害是财产利益损害还是人身利益损害而区别对待。 在受惠人的财产利益受损害时 , 只有当施惠人的行为被法院认定为是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 , 并且主观上具备故意 , 才能构成侵权行为 : 在受惠人的人身利益受到侵害时 , 可以类推适用无偿委托关系中受托人应尽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样的注意的标准 , 换言之 , 施惠人也需要对一般过失行为负责。 本案中 , 乙在甲陷于困境时 , 加以援助 , 是良好道德风尚的体现 , 而乙绝无与甲之间成立具备法律拘束力的合同的意思。由于当事人之间没有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合意 , 双方之间也就不成立合同关系 , 甲不享有请求乙将其拉至目的地的权 利 , 甲也不能依违约责任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因此 , 甲与乙之间成立好意施惠关系 , 乙因一般过失造成车祸而致甲伤残 , 如果没有免责事由 , 乙须对甲承担侵权责任。 从案情看 , 甲搭便车之前已经发现或应该发现乙的车窗上贴着 " 新车新手磨合期 , 感谢关照 " 字样 , 而且乙在甲上车前说 " 我是新手新车 , 你不害怕出事就上来 ", 甲未予理 睬而上车。从行为的本身看 , 乙已经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有足够的预见 , 并已尽到足够的提示义务 , 而甲默示同意 , 对此乙可否运用 " 风险自负 " 加以抗辩 , 以免除自己的侵权责任呢 ? ①笔者认为 , 该抗辩事由不能成立。首先 , 为体现对人身利益的优先保护 , 不仅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合同条款无效 ( 《合同法》第 53 条 ), 而且好意施惠关系同样不可提前免除未来的人身伤害责任;其次 , 所谓风险自负 , 是指当事人明知某具体危险状态存在 , 而甘愿冒险从事的行为。风险自负所面对的损害必须是可以避免的① 受害人与行为人都希望危险不要实现 , 特别是受害人一般存在侥幸心态。 在 " 风险自负 " 的情况下 , 只有在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才可免除行为人的责任。 若行为人有过错 , 则可减轻责任。本案因乙的过失导致甲伤残 , 尽管甲为自负风险行 为 , 但是并不能免除乙的责任 , 考虑到甲、乙之间好意施惠关系的无偿、符合善良道德的要求的特点 , 基于公平的角度考虑 , 甲的伤残后果损害应由双方分担。

热点内容
交通法与民法典 发布:2025-01-25 03:38:19 浏览:74
法院现场直播 发布:2025-01-25 03:35:15 浏览:953
按摩受伤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5 02:45:11 浏览:582
民法典房子 发布:2025-01-25 01:55:36 浏览:367
福建教育督导条例 发布:2025-01-25 01:27:36 浏览:234
法院专送邮箱 发布:2025-01-25 01:23:34 浏览:174
法学考公务员占优势吗 发布:2025-01-25 01:21:23 浏览:780
劳动法对入职人员 发布:2025-01-25 00:47:14 浏览:966
人社系统开展法治建设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 发布:2025-01-25 00:25:04 浏览:506
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14 发布:2025-01-24 23:51:00 浏览: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