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184条
『壹』 为何说民法总则第184条是在为好人撑腰
据报道,备来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源民法总则》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被俗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民法总则第121条规范了没有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进行管理的行为,帮助他人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支付为此产生的费用。
希望民法总则的改进和完善,可以让更多人敢于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贰』 如何理解民法总则184条的自愿
您好,自愿是指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行为是自己的意愿而版做的。《民法总则权》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崔建远教授认为,本条属于我国民法总则的创新。因为在比较法上,即便是在实施紧急救助时,一旦救助人对于受助人的损害发生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同样需要救助人对受助人进行损害赔偿。但是第184条规定根本没有涉及主观要件问题,这不符合规定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立法者考虑不周。为此在适用该条时需要加一个但是,即“但救助人主观上故意或重大过失者除外”。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叁』 怎么做一个专业的好人
民法总则将于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保护善行,鼓励善举,其中被誉为“好人法”的第184条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确定为以下内容:“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人一旦发生心脏骤停,通常10秒左右意识丧失,30秒呼吸停止,4分钟后发生脑死亡,心脏按压可以手动帮助被施救者恢复血液流动。即便被施救者并不是心脏骤停,心脏按压的动作也不会对其造成损害。”
不少专业人员还提到,对心脏骤停患者,只做心肺复苏有时难以抢救过来,需要使用除颤仪,建议在机场、体育场、地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场所配备除颤仪。
『肆』 男子突发心梗路人用AED抢救,男子是否获救
男子突发心来梗路人用AED抢救,最终源男子获救了。
近日,深圳涂先生上班途中突发心梗倒地,路人见状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附近的AED展开施救。经抢救,涂先生慢慢恢复心跳和呼吸,转危为安。据深圳市急救中心,目前深圳已在全市安装3500台AED。
(4)民法总则184条扩展阅读
使用AED“救人免责”是务实之举
近日,杭州市政府发布了《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使用的城市。《办法》设立了“好人条款”,明确救助人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杭州市的这个“好人条款”,或许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急救免责”并不缺乏法律规定。比如,俗称“好人法”的《民法总则》第184条明确,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在法律层面厘清权责关系,可以打消救人者的顾虑,使用AED这种“救命神器”,自然也在免责范围之内。
『伍』 民法总则为好人撑腰见义勇为"正确姿势"懂吗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于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被俗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王成说,民法总则第184条通过法律形式让好人出手没了后顾之忧,但要做到有效及时的帮助,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才能让更多好人出手更专业。
有了修改后的民法,相信以后见义勇为就会受法律保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