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民商法研究热点问题研究
『壹』 关于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课程等问题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课程有法学引论,思想道德修养,写作,宪法,逻辑学,民法总论。全国各大法学院来说,西北政法的民商法专业是首屈一指的。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是以从事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的二级学院,是我国民商事法律研究和教学中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民商事实体法学和程序法学相结合的专门学院。
学院设有一个法学(民商法学方向)本科专业,民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两个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938名,硕士研究生216名,共2154名学生。学院现有教职工70名。55名专任教师中五分之四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3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29名,有15名教师分别在全国性的学术研究会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职务。
学院所辖的民商法学科和民事诉讼法学科均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并设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基地和陕西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学院设有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亲属法学等教学研究机构,设有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基地、9个研究所和6个研究中心。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主干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民法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民商法学科在民法基础理论、商法基础理论、物权法理论、债权法理论、公司与证券法理论和婚姻家庭法理论方面,民事诉讼法学科在民事诉讼法理论、仲裁法学、公证律师法学、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初步形成了私法文化与法典化、物权法与土地制度、商法基础理论与公司制度、婚姻家事制度、侵权法律制度、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等领域的研究特色,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贰』 2015社会热点问题有哪些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走过2014“深改元年”,在被誉为“深改关键年”的年,“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依法治国方略也将全面推进。中国社会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依法治国:全社会各领域推进落实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立法领域。2015年初将公布立法计划,立法重点包括立法法、食品安全法等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的项目,以及四中全会明确的项目,涉及经济、文化、市场监管、生态文明建设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司法领域。2015年司法改革的重点是保证新的司法体制如何顺利启动和运转,如近期成立的最高法院巡回法庭。此外,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或将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执法领域。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这一条例2015年有望出台,给行政机关实施重大决策提供标准和要求,避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执行,拍屁股走人”的现象。此外,还将大幅减少市县两级的行政执法的种类,大力推进综合执法。
经济形势:新常态中更具可持续性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三大国际机构几乎一致预测——2015年,尽管受信贷和投资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会在2014年基础上进一步放缓,但7%左右的增速无疑更稳健,更具可持续性。
(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新常态下,增速的放缓为中国经济提供给了调结构促改革的空间,需要在转型中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深化改革,重构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简政放权:从“做减法”到“列清单”
2015年,“列清单”将成为政府推动职能转变的“新常态”。
——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将层级化。王国华说,目前,上海、安徽等多地已经开始结合地域实际,因地制宜明确权力与责任清单。2015年,这样的举措有望在国内广泛推广。
——“负面清单”更具针对性。更多地区将通过“负面清单”来划定“红线”,并对相关的禁止与限制的内容进行明确。
——“法治”与“服务”有望深度融合。法治与服务理念,将实现有机融合,并贯穿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全过程。“列清单”式的治理方式,将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规范以及保障。
“三农”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5年的国家财政投入一个重要投向就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加大对产粮、产油和制种大县的支持、力推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等。同时,国家还将支持落实农业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继续扩大相关试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
(解读)
2014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必须清醒看到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顶到“天花板”,生产成本“地板”刚性抬升,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逼近约束“黄线”,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四面夹击令粮食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收入分配:改革即将提速
备受关注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将于2015年年初正式实行,2015年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提速之年。无独有偶,近日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并轨”改革方案也将付诸实施。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养老金“并轨”,已成为广义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
(解读)“中国未来发展能否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能否重启未来发展新动力,都系于分配改革。”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建议,2015年应抓住契机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相关改革,包括抓紧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关工作,更好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差距作用。
反腐:呈现四大趋势
经过2014年“疾风暴雨”式的反腐,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认为,2015年反腐败工作将呈现四大趋势。
——“法治化”:将进一步加强公共权力的普查、清理、确认、公开工作,对于各反腐部门之间的权利义务、分工协作关系,将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社会化”:反腐将不再局限于党政部门的廉政建设,而致力于构建廉洁社会,为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国际化”:中国将加快同更多国家签订双边司法合作协议,抓住外逃人员的目的地国、中国投资的主要流向国、国际金融枢纽等重要节点进行打击。
——“信息化”:在大数据时代,各部门通过充分和主动的信息共享,提高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控能力。
国企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2015年国企改革将会在薪酬制度、改革“路线图”等方面取得突破。
——启用新的薪酬制度。人社部宣布,72家央企负责人即将率先在2015年初启用新的薪酬制度,国企改革迈出重要一步。据测算,改革后央企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而目前央企主要负责人与职工薪酬差距在12倍左右。
——国企改革“路线图”将出台。随着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国企改革中央层面已经基本确立各部委的职能和分工,由包括国资委、发改革、财政部和人社部等部委都在积极推进和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预计最快于2015年上半年出台。
高考改革:破局之年亮点多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2015年可谓是高考改革的“破局之年”。主要的亮点有三个方面。
——更多省份将使用“全国卷”。杨东平指出,地方自主命题的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现命题水平的波动,在国家已经提出方向性要求之际,相信不少地区将结束自主命题。
——奖励性加分渐消失、“小高考”推迟。2015年起,高考将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同时,自主招生将在高考后进行。
——打破“一考定终身”将有更多试点。目前,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只有两个省市。杨东平认为,2015年将至少会再有一至两个省市被纳入改革试点之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也将是2015年高考改革的亮点。
养老并轨:细化方案“补低缩差”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变并轨的改革,预计涉及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解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2015年细化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或将出台,“补低缩差”原则将在方案中体现。改革将侧重于“补低”,以实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养老金之间的差距的缩小。而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或将避免降低事业单位既有的养老福利。此外,将实行央立方向、地方定细则,以渐进式推进方案“落地”。
『叁』 佘国华的主要成就
科研以法学和高教管理为重点,已出版《抵押权法专论》、《经济犯罪与刑事辩护研究》、《民商法热点问题研究》等著作20余部;在《中国法学》、《求索》等刊物发表《抵押权立法研究》等论文60余篇。其著作和论文成果被各类媒体、学者引用和采用上百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二等功一次,获曾宪梓全国优秀教师奖及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省级教学成果奖、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0余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现为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评估专家,是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
『肆』 考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生请各位指导指导。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抄学院 民商法学专业参考书与指定教材为:
701法学综合一:
法理学(40分):法理学导论。
宪法学(40分):中国宪法。
国际法学(40分):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含WTO]、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基本理论);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
行政法学(30分):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801法学综合二:
民法学(50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
刑法学(50分):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25分):刑事诉讼法学(含刑事证据);
民事诉讼法学(25分):中国民事诉讼法。
『伍』 考研经济法、民商法、刑法学哪个更好
那要看你想往哪方面发展?经济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介绍
01 竞争法研究 :主要研究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市场竞争法的体系、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制度。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2 知识产权法 :主要研究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3 涉外经济法 :主要研究涉外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等。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4 税法研究 :主要研究税法的体系,包括营业税法、增值税法、消费税法等,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5 金融法研究 :主要研究金融法的体系,特别注重对金融市场领域中发生的各类法律问题,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6 经济犯罪研究 :主要研究违反经济管理秩序的犯罪状况、原因、各种类型,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民商法本方向主要从事民法学的研究,其中包括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人格权法、等法律领域的研究工作。民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本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大法学院最早在全国设立民法专业,编写了第一部民法学教材,并担负起为全国许多大专院校培训师资的任务。人大复校以来,本方向的教师参与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许多重要法律的起草,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博士生、硕士生和近千名高级法官。本方向在在下列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刑法学本学科点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与刑事执行法学、刑事政策学、区际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等。
『陆』 2015年考研,想考华东政法大学 民商法方向,有几个问题希望好心人回答一下
亲
这个全国统考是这样的
统考的科目是英语和政治,另外还有两门由报考学校所出的专业课试回卷。
另外两门答是你所报考的学校出的相关试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主攻方向有所不同。而且分类也有所不同,专业方向也一样会有所不一样的地方。
法学类一般可以跨考,除非有些有特殊要求不能跨考的。
复试的时候要求也会不一样,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会有自己不一样的要求对吧。
看什么书他们也会给出相关的提示。面试会问的问题,这个没人能保证,因为问题是由面试专家来问的,而且也没有固定要求他们问什么,看每个老师的性格和风格了。当然,必须对你所报的专业课了解渗透了,不然问你专业课你打不上来就糟了。专业课的问题一定会问。
我建议你想报考哪所学校,就进入该校的官网,暂时下载2014年的考研招生目录以及简章,可以查到相关参考书目等。等到10月份之后才会出来15年的招生简章和目录。但基本每年的参考书目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柒』 大学生法学创新性研究型课题(民商法类)如何选题
关键是自己多读点书,多观察社会与法治生活,多思考,把学习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相内结合,容这能够发现自己喜欢而且有价值的选题,民商法学类可做的选题太多了,每一次产业升级、经济调整、技术进步等等都会为你创造很多新问题,自己去发现吧,相信你能找到很多,最后选择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创新意义的 课题!
『捌』 最近两年商法的研究热点是什么
现在商法研究最热的恐怕要数保险法了。由于保险法刚刚修订,且最近几年保险纠纷与日俱增,所以对于这个的讨论也比较多。
『玖』 请介绍我国在民商法知识产权法方面的【司法政策】.附例/出处链接最好,谢谢
论国际贸易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加入世贸组织,重视和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对于我国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战略
知识产权主要指个人及其组织在脑力劳动方面创造并完成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双重性、确认性和独占性的特点。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激励发明,创新知识,而且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配置技术创新资源,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对国际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反映,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产生剩余价值,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非物质经济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只有参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分割才能产生价值。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压低物质部门的产品价格,而提高与知识相关的非物质经济部门的价格,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上把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1994年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第十回合谈判过程中,形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协议;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TRIPS》协议同时生效,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TRIPS》协议也当然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准则。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商品占有较大的比重,且这个比重还在不断攀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大量成功地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建立并实行了知识产权制度,为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奠定了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只有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国际贸易和投资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2.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在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工业都将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造新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第二阶段,国内市场饱和,向国外市场出口;第三阶段,对外投资,向外国市场提供产品;第四阶段,外国生产,向母国市场出口。从发达国家角度说,当处于产品周期的二、三阶段时,它会极力支持自由贸易;而当到了第四阶段时,国内市场的产品为进口产品所替代时,该国产品的市场地位开始衰落,其市场占有率受到挑战。此时,它会转向知识产权保护,在贸易政策中会极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通过强制性措施来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以设法减慢产品周期的步伐。这对在技术上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有失公平的。这样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贫富差距愈加严重。
二、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世界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建立和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取得了世界各国公认的成绩。但从我国社会还正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我国企业每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几万个项目,而申请的专利数却不到10%,企业较为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却忽视了其作为无形资产的保护,从而导致我国每年有很多知识产权被“抢注” 。所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分水岭”。目前,我国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如山西老陈醋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的发生;景泰蓝、宣纸等民族绝技的泄密,国内大量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因此,在大力保护国外的驰名商标时,应加强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
2.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不多。企业万一牵连到知识产权争端,要么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要么要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外部人员应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包括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产权谈判及分析工作,因为专业人才的缺乏而无人胜任。
3.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亟待完善
我国有些法律和TRIPS相关法律还有很多不同甚至有许多空白。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一些跨国公司企图利用知识产权中的非法限制和排斥竞争实现其垄断地位。针对滥用知识产权的非法垄断行为,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进行制约,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中也没有可操作的反垄断条款。这样,我国企业在遇到知识产权争端时就可能遭遇不利的被动状态,从而在国内市场上对其他企业的垄断行为束手无策、在国外市场上遇到严格的反垄断法控制而使自身陷入尴尬境地。
三、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各国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法律保护制度,来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对我国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政府在这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但真正从国民意识上重视知识产权问题还需一个过程。就目前看,应该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实施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1)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政策上要从笼统扶持转到重点支持专利项目上来,特别是那些高科技专利项目,建设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民族工业群体。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专利制度各项奖酬的兑现,重奖一些重大发明专利技术。在资金上,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各级政府都应建立专利基金,以财政、企业为主体,广开资金来源,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重点支持那些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利技术,如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等各种科技和经济计划项目。
(2)加强立法,完善法律。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创新、优化环境为宗旨,进一步形成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和完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办法、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等的立法。 同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依法公正、高效地解决好知识产权纠纷。积极发挥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和区域协作执法机制的作用,打击和防范群体侵权、反复侵权行为。巩固知识产权重大案件联合督办制度以及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间的沟通对话机制。加强“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各类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农用工具、农药化肥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认真落实知识产权司法解释,依法追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3)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科技以人为本,人才是国家的第一资源。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有的人才越多,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取得胜利。近年来,跨国公司已经加大了对中国本土人才的争夺,中国企业如果还不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将会失掉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快深化自身的人才制度和结构变革,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人才队伍培养工作,特别是加大知识产权工作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力度,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造就一支包括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内的规模宏大的知识产权队伍。继续加强对各级政府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工作。
(4)突出特色,借鉴经验。发展经济有特色,保护知识产权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要有符合本国和地区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重点和方向。近年来,美国将打击盗版等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其中媒体盗版是重中之重。同时,它们根据现代标准改进美国知识产权法规——特别是刑事惩处手段,包括通过修订及更新美国签署的双向司法援助及引渡条约,让盗版者及伪冒者在美国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国也应注重在寻求传统知识资源的联合保护。当发达国家对全球现代工业知识产权“圈地运动”基本完成后,我们的“传统知识”便成为新世纪圈地运动的新目标。中国应当积极运用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对传统知识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积极寻求国际联合集团式的保护。
2.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1)树立品牌 ,增强意识。知识经济时代,品牌之“名”越来越在于产品的知识含量之高,企业应保持产品在知识含量上的优势来谋求产品的竞争优势,只有企业掌握了过硬的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推出叫得响的民族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了自己叫得响的民族品牌,更应该树立品牌保护意识,洞悉跨国集团在我国运用的品牌战略,以品牌的国际化带动知识产权战略。不仅要利用国内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更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进行跨国经营,使我们的品牌发展成为全球化品牌。由于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早些年没有商标保护意识,大量的国内驰名商标被在国外抢注,例如“同仁堂”“青岛啤酒”等,使这些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受到了重重阻力,因此我们要吸取这些教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驰名商标的保护问题。否则无异于在扼杀企业在国外的发展之路。
(2)加强申请,促进保护。据报道,仅加入世贸以来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因此我们应从多个角度、立体地实施专利保护战略。实施专利保护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护身符已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第一,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建立专利信息中心收集信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网,通过专利信息中心,对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专利作分类管理。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表明,每年新技术发明创造的90%以上都会在专利文献中检索到,所以我们可以不断地更新我们的专利资料库,对相似技术进行排查并通过专业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侵权分析,在不构成侵权的情况下,使企业的研发人员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为创新项目提供方向,保持研究开发中的合法性。
第二,提高专利申请率,设置专利网战略。对每一项创新方案都申请一项专利,并在基本专利的周围设置大量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权利,并且技术开发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因此当一个企业拥有自己的自主专利权时,应通过不断改进原有技术而获得网状的专利保护范围。
(3)加大创新,提高效率。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必须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增加知识产权的产出量,形成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一要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确立知识产权的概念,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文献,注意发现、申报和形成知识产权;二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使技术中心成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载体,成为吸引、凝聚科技人才,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平台;三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研究所和实验室,共同培养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晓菁: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摩擦及应对策略[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2]黎 奔 刘路遥 卢鹏论: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1)
[3]丁永刚 张海鹏:论国际贸易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5)
其他相关文献:
1.《知识产权与国际竞争》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中国:直面国际经济摩擦》刘力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3.《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南振兴 中国书籍出版社
4. 《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 洪银兴著 人民出版社
5.《WTO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研究》唐民皓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6.《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浩 《国际贸易问题》2005/11期
7.《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式跨越》刘勇 《国际技术贸易》2005/3期
8.《跨国集团在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吕文举 《国际技术贸易》2005/4期
9.《知识产权保护的“西学中用”》 《国际技术贸易》2006/1期
10.《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 郑成思 《新华文摘》2006/15期
11.《知识产权-民营企业出口绕不过的壁垒》 夏瑞林《对外经贸实务》2004/6
12.《建立大类出口商品技术标准预警机制的建议》 江榕 《对外经贸实务》2003/9
13.《广州市大类出口商品技术壁垒预警机制的建立及改进》 江榕等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1期
『拾』 2014民商法热点问题或热点事件
1.论我国民法典的体例结构
2.论中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3.论我国合同法的完善
4.论房地产转让
5.论著作权制度
6.论期货的法律调整
7.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的发育和完善
8.土地隐形市场的法律调整
9.试论“四芜”拍卖与土地使用权
10.典权研究
11.商品房预售的法律调整
12.房地产权属登记研究
13.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权研究
14.最高额抵押
15.动产质押研究
16.权利质押研究
17.我国违约金制度的改革
18.论我国担保法上的保证
19.我国合同法与债的保全制度研究
20.论不安抗辩权
21.论知识产权法的完善
22.论我国物权法的体例结构
23.论知识产权法的完善
24.论我国物权法的体例结构
1.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2.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
3.论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4.论我国宣告失踪制度的完善
5.论一般人格权
6.论财团法人制度的完善
7.论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8.论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
9.论诚实信用原则
10.论法人制度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制度意义
11.论合伙财产的法律性质
12.论法人内部治理制度
13.论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
14.论有限合伙
15.论隐名合伙
16.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7.论意思表示
18.论表见代理
19.论代理中的连带责任
20.论代理权的取得与行使
21.论无权代理
22.论民事权利体系
23.论人身权体系
24.论商法与民法的关系
25.论侵害法人人格权的民事责任
26.论损害赔偿范围与因果关系
27.论商法的独立性
28.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29.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30.论取得时效
31.论占有
32.论善意取得
33.论质权
34.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
35.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36.论我国农业土地物权制度的完善
37.论地役权
38.论我国典权制度
39.论抵押权的设定与效力
40.论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比较
41.论共有
42.论占有制度的意义
43.论物权的效力
44.论物权的支配效力
45.论物权的追及效力
46.论物上请求权
47.论物权法定原则
48.论一物一权原则
49.论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50.论债的相对性
51.论债权的相对性
52.论债权的效力
53.论债权的履行原则
54.论债的转移制度
55.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56.论债权人的撤销权
57.论不安抗辩权
#/论同时履行抗辩权
#/论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
58.论合同自由原则
59.论缔约过失责任
60.论违约责任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61.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62.论继续履行
63.论情势变更原则
64.论合同中的第三人
65.论合同的解释
66.论预期违约
67.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
#/论违约损害赔偿范围
68.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之嬗变内
#/论合同履行中的诚信义务
69.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
70.医疗事故赔偿问题研究
71.惩罚性损害赔偿与消费者保护
72.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73.论连带侵权责任与内部求偿关系
74.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
75.公平原则与自愿原则
76.论特殊侵权责任
77.侵权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78.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1.论无权处分行为。
2.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3.论居住权。
4.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买受人利益的保护。
5.论保证期限。
6.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关系论。
7.论债权人代位权。
8.学生伤害事故中侵权责任研究。
9.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0.论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
11.论合同自由。
12.论悬赏合同(或遗失物返还法律问题分析)
13.论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14.论无因管理
15.论私权神圣
16.论损害的认定
18.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
1.论“小产权房”的法律保护
2.论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性质
3.精神抚慰金的确定
4.名誉侵权案件中如何确定社会评价的降低
5.一房二卖的法律适用
6.不动产预告登记的意义
7.房屋过户登记程序的合法性
8.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实现形式
9.论农村集体土地权利的流转
10.论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
11.论不动产租赁权的性质
12.论非婚生子女的监护问题
13.论民事登记——以婚姻.不动产物权.法人设立登记为例
14.浅论第三人履行与债务承担
15.论善意取得制度在民法中的适用
16.论民法中的优先购买权
17.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应承担的到底是违约责任还是缔约过失责任
18.浅论物权法定原则
19.浅谈精神损害赔偿
20.论担保物权的竞合
21.论损害赔偿与违约的关系
22.农村人口在人身损害赔偿中赔偿标准的适用问题
23.论商品房一房多卖的法律效力及后果
24.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25.试论我国现行诉讼时效制度的利与弊
26.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中的因果关系与过错
27.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认定
28.见义勇为的民法定性
29.侵权责任中行为违法性的判断
30.论物权法上车库权属的判断标准
31.隐私权的界定
32.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3.社会募捐中捐款余额所有权的归属
34.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异同
35.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特征与完善
36.试论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37.谈谈格式条款
38.合同订立程序中的几个问题
39.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
40.试论合同的效力
41.试论缔约过失责任
42.合同保证中的若干问题
43.简论我国《合同法》中的合同保全制度
44.谈谈合同的转让
45.合同的解除及其后果
46.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特点
47.试谈我国《合同法》中的买卖合同
48.谈谈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以遗失物.赃物为例
49.论物权法定原则
50.论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51.论国家所有权的行使
52.论法人的所有权
53.论法人的能力
54.谈代位权行使的效力问题
55.论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
56.谈我国的民事主体
57.论赠与合同的撤销
58.试论我国的物权登记制度
59.试论车库.车位的权利归属
60.优先购买权探析
61.集体建设用地法律问题探讨
62.浅谈保证人资格
63.浅论未登记抵押权的效力
64.权利质权探析
65.最高额抵押几个问题的探讨
66.谈谈流质契约与代物清偿协议
67.浅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68.简论无名合同的适用
69.简论合同的解除
70.债务抵销浅议
71.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若干问题的探讨
72.“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及其适用
7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若干问题的探讨
74.浅析营业质权
75.浅析不动产出租人的留置权
76.浅析营业主人的留置权
77.浮动抵押初探
78.论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
79.论物权登记制度的完善
80.试论人身损害赔偿
81.论名人的隐私权
82.论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83.论城市房屋拆迁协议
84.试析“人肉搜索”
85.电子商务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86.从汶川地震看民法中的不可抗力
87.试论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88.论物权公示原则
89.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90.论诚实信用原则
91.论表见代理制度
92.浅议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93.试析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范围及其完善
94.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及解决
1.占有法律制度研究
2.代理制度研究
3.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问题研究
4.典权制度研究
5.取得时效制度研究
6.用益物权体系的完善
7.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若干问题研究
8.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9.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研究
10.民法善意取得制度的研究
11.论公民人身权的法律保护
12.抵押权法律制度研究
13.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14.论合伙制度
15.物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16.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研究
17.民事主体制度研究
18.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19.论侵权行为法的功能
20.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研究
21.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22.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23.新闻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24.医疗纠纷的民事责任研究
25.论医疗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26.高危险原因的民事责任研究
27.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
28.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29.论我国污染环境致人损害侵权民事责任
30.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31.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研究
32.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33.论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
34.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35.论物权的效力
36.论一物一权原则
37.论物权法定原则
38.论物权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39.论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
40.论物权请求权
41.论我国的土地权利制度
42.论债权的法律效力
43.论预期违约
44.论“可预见规则”
45.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46.配偶权探析
47.浅论我国离婚制度
48.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
49.无效婚姻制度之探讨
50.我国监护制度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