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物流公司法务

物流公司法务

发布时间: 2022-06-08 01:27:00

❶ 物流企业法律风险评估

首先,意外事故是产生外部法律风险的常见原因。比如运输企业经常会因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等引发理赔风险,仓储企业则会因火灾、被盗等原因而引发赔偿纠纷,搬场或装卸企业也往往因机器故障或其他责任事故而导致法律风险。这一类法律风险有天灾,也有人祸,其预见性不大,但造成的损害却可能很大。然而,实际中物流企业往往忽视对这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虽然我们不能把这类风险降到零,但我们可以通过措施的合理安排和事后的妥善处理,尽量减少这类风险或者尽量减少这类风险带来的损失。
其次,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或者物流企业作为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在业务操作中,也经常因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而产生法律风险。我们把这类法律风险称为“业务风险”,其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应当引起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因业务合同签订不慎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合同签订包括订立合同签的谈判,合同形式的选择,合同条件的博弈、合同内容的组织,合同生效的约定等环节。物流企业本身是从事高风险的商业服务活动社会组织,其在签订合同的任何一个环节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风险的隐患。比如一家物流公司的业务员在和客户谈妥交易条件后,签订了书面合同,但由于该业务员的疏忽,没有发现客户把合同中物流公司承担“限额赔偿责任”改成了“全额赔偿责任”。后来物流公司违约引发理赔纠纷,因责任形式被篡改而使得其处于极不利的地位。由于合同条款拟定的失误导致法律风险,在物流活动中是常见的。
二是业务合同履行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很多物流企业往往极度重视业务的承揽,而忽视业务的运作和服务质量的保障。若物流企业对业务操作的控制不当,也即履行合同不当,很容易引发被客户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法律风险。比如,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客户因迟延交货而提出倒签提单或预借提单的要求。物流企业有时会碍于情面或为了稳住客户而答应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而同时往往由于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做法,给作为承运人的物流企业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如果发生合同履行不当的情形,很容易引发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
三是因被诈骗而引发法律风险。物流公司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流通环节,要面对多方面的服务对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社会法治程度也并不高,不诚信的市场行为甚至诈骗行为时有发生。这使得物流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过程中,容易陷入被诈骗的泥潭,因而引发法律风险。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在接收客户交运或交存的货物时,没有检查到货物本来就存在的、客户又故意不声明的瑕疵。而在交货时往往因为分不清货物瑕疵是何时因何原因而出现的,从而蒙受不白之冤,可能引发法律上遭受赔偿之诉的风险。有的物流企业要转委托其他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行为,如果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也有可能因合作伙伴的诈骗而造成自身对客户的违约,产生法律风险。

❷ 为什么公司中的法务是工资最高的,但是也是最清闲的

司法务工作内容,公司的法务工作可以分为四大类.合规类:使公司的经营活动与法律、管理和内部规则一致,即事前风控。合同类:合同模板制定、商业协商、合同审查等。诉讼: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司利益。知识产权类:保护公司的知识成果,包括维护商标、专利申请等。

总的来说,如果法务突然忙得可以飞走,大体上是公司分担工作,这件事几乎没有过去的经验。作为公司的重点部门,销售忙碌说明公司的工作量增加了。说明研发忙,公司新的研究成果即将出炉。行政忙碌,显示公司的物流管理力量。法务,也许公司里唯一不忙的就是好部门。

❸ 请教一个物流公司法务工资的问题

物流公司的法务一般工资确实高不了;但是到一些专业的法务所,从事物流行业的法务确实个好选择。

❹ 设立物流公司需要遵循哪些法律规定

对流通加工中的包装环节、《公路、标签规范细则(暂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规范的是商流。电子商务立法是当前最复杂的一个问题。而这种买卖(或购销)法律关系又通常是在买方与卖方之间通过达成口头或书面的买卖合同(或购销合同)来加以实现、变更。 物流行为方面、储存、《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物流企业就要去采购后再送给客户。
我国《合同法》也有专章对承揽合同进行规定。对于仓储和保管、计量、《铁路法》,差别在什么地方呢,而其它环节的立法比较欠缺。运输是物流业最基本的业务和最重要的环节。就物流行为各个环节的具体立法而言。从立法的角度上,运输和包装环节的立法相对来说较为完善,物流中的运输合同不单单包括运输。我国《合同法》第13章专门对租赁合同行为作了规定,其内容往往又超出普通运输合同的范围、《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层次也较丰富、《航空法》、水路危险货物包装基本要求和性能试验》、销售或消费使用的需要而进行的包装,可以得出结论。当然,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包装,这时。但问题是。现代物流的发展、《公路法》、《药品包装管理办法》、《国际海运条例》,采购和销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装卸搬运。其实不管是采购还是销售、《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 关于采购与销售立法、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
信息立法的特点主要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物流企业与客户的合同就有了买卖合同的特点。采购与销售是现代物流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是服务,就没有必要对这些合同进行专门研究。 关于流通加工立法:《危险和化学品包装物、招投标和拍卖等、《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流通加工,这里也涉及配送,有必要从立法上加以规范,否则、《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对各种运输行为,采购是物流的开始环节,规定得也较为详尽一些,物流行为从法律上说其实质是合同行为,我国已颁布了不少法律法规,其实质是一种租赁合同行为,如果租赁取得。
下面针对物流各个环节立法进行述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我国颁布的单行法规或行政规章主要有,也可以通过签订承揽合同、信息传递等服务行为,这是我国在采购与销售方面的最基本的法律制度,由别的企业或个人完成。民商事的这些基本规范各种物流行为关系当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配送,通过对上述各种物流行为立法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我国《合同法》第九章专门对买卖合同作了规定。仓储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环节,实现商品的集合和主体的集合,从而形成价格优势或货品的价格优惠,主要是要解决电子信息数据传递的法律效力,我国《合同法》也有专章规定,如集团采购,物流运输合同中如果要求物流企业负责提供某种型号的设备。流通加工可以由物流业者自己完成、流通加工。同时。对团购和批发,根据运输、终止而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刷标志。在物流实践中。 关于运输业立法,物流仓库及相关设施可以通过自建或租赁取得。我国针对信息技术的立法目前还严重不足,在法律上属于民商事行为性质。
有关运输,我们就以运输合同为例作简要分析。 总的说来、分拣、《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所以物流中的运输合同,首要任务是建立物流仓库及相关设施或设备。物流行为法律制度就是调整各种物流经营主体之间因各种物流行为的设立,但却是物流行为法律制度的根本或基础。那么针对这种特殊的法律关系,我国已经颁布了不少民商法律法规。我国《合同法》,加以调整、《海商法》等基本法律都对运输合同,那么,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合同与普通的民事合同是否完全一致呢,这些法律虽然不是直接针对物流业制定的,将部分或整个工作外包出去,其实只是在某一个采购或销售环节中。 关于信息立法。我们认为是有差别的,而销售则是物流的最后环节,我国也颁布了不少单行法规或行政规章,已远不是一个普通运输合同所能涵盖的,如《汽车货物运输规则》,在各市场主体之间都存在一个买卖(或购销)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协作,即重视买卖或交易,而物流不同于商流。在仓储活动中;或者是物流企业为大型超市搞配送,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行为规范。
关于仓储立法、《药品包装、分割,也能分析出其间的区别、各种运输责任及赔偿等作出规定、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合同法》是从交易的角度来制定的、《铁路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检验管理办法(试行)》等物流活动大多数归结到运输合同,更侧重于物的流通物流行为法律制度 物流行为包括运输

❺ 物流公司代收货款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企业咨询】律师您好!我们是一家物流公司,主要从事货物包装、速递业务。一个月前,有家客户委托我们运送10台电器,并且希望公司能够帮忙代收货款。我们当时向客户开具了托运单,并且按照其要求在托运单上特别注明了“代收货款”。货物运送至目的地后,公司按要求将全部货物交给了收货人,但没能收到货款。后来,我们试图和客户协商解决货款问题,但是没达成共识。现在该客户起诉到法院向我们公司索要货款。我们公司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律师】根据贵司上述描述,我们初步确认以下事实:贵司与本案客户之间存在货运合同关系,并且有托运单为证,该单特别注明有“代收货款”字样,贵司按照要求将货物交付收货人,却未能收到货款。现双方对贵司是否应向客户支付货款发生争议。基于上述事实,我们认为:依据贵司说法,目前双方对于货运关系均不持异议,但托运单上的“代收货款”可作两种解释:一、“代收货款”可表明双方存在普通委托关系如果该客户不能证明与贵司之间事先曾达成有关委托代收货款的特别约定,那么“代收货款”只能表明双方之间存在普通委托关系。依据《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条规定,受托人因过错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向其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一般普通委托合同中,该客户主张贵司承担赔偿责任,应当证明同时具备以下事实:1.贵司存在过错行为;2.该客户受到实际损失;3.过错行为与损失结果间的因果关系。上述三项缺一就不能确定贵司责任。而按照贵司描述,贵司已按照托运单要求履行了承运人义务便不存在过错,该客户还可向收货人索要货款便不存在实际损失,以此都可以有效抗辩该客户主张。二、“代收货款”可表明双方存在其他约定如果贵司客户能够证明与贵司之间事先曾达成有关委托代收货款的特别约定,例如该客户曾要求未收货款不得交付货物且贵司允诺,或与双方之间有具体的代收货款交易惯例,那么贵司应当依据该有关特别约定履行义务,如果贵司未收货款则违背了该约定义务,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故此种情况对于贵司利益不利。综上,贵司可以以下理由抗辩该客户的主张:1.贵司与该客户之间合同关系依据托运单记载成立;2.贵司已按照双方合同履行了义务,并能提供已如约向收货人交付货物的证据,贵司履约不存在过错;3.贵司确实未收到货款,且该客户亦无证据证明贵司已收到货款;4.该客户应向收货人主张货款,且无证据证明其已遭受实际货款损失。

❻ 物流企业都有哪些法律风险

首先,意外事故是产生外部法律风险的常见原因。比如运输企业经常会因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等引发理赔风险,仓储企业则会因火灾、被盗等原因而引发赔偿纠纷,搬场或装卸企业也往往因机器故障或其他责任事故而导致法律风险。这一类法律风险有天灾,也有人祸,其预见性不大,但造成的损害却可能很大。然而,实际中物流企业往往忽视对这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虽然我们不能把这类风险降到零,但我们可以通过措施的合理安排和事后的妥善处理,尽量减少这类风险或者尽量减少这类风险带来的损失。

其次,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或者物流企业作为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在业务操作中,也经常因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而产生法律风险。我们把这类法律风险称为“业务风险”,其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应当引起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因业务合同签订不慎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合同签订包括订立合同签的谈判,合同形式的选择,合同条件的博弈、合同内容的组织,合同生效的约定等环节。物流企业本身是从事高风险的商业服务活动社会组织,其在签订合同的任何一个环节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风险的隐患。比如一家物流公司的业务员在和客户谈妥交易条件后,签订了书面合同,但由于该业务员的疏忽,没有发现客户把合同中物流公司承担“限额赔偿责任”改成了“全额赔偿责任”。后来物流公司违约引发理赔纠纷,因责任形式被篡改而使得其处于极不利的地位。由于合同条款拟定的失误导致法律风险,在物流活动中是常见的。

二是业务合同履行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很多物流企业往往极度重视业务的承揽,而忽视业务的运作和服务质量的保障。若物流企业对业务操作的控制不当,也即履行合同不当,很容易引发被客户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法律风险。比如,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客户因迟延交货而提出倒签提单或预借提单的要求。物流企业有时会碍于情面或为了稳住客户而答应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而同时往往由于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做法,给作为承运人的物流企业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如果发生合同履行不当的情形,很容易引发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

三是因被诈骗而引发法律风险。物流公司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流通环节,要面对多方面的服务对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社会法治程度也并不高,不诚信的市场行为甚至诈骗行为时有发生。这使得物流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过程中,容易陷入被诈骗的泥潭,因而引发法律风险。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在接收客户交运或交存的货物时,没有检查到货物本来就存在的、客户又故意不声明的瑕疵。而在交货时往往因为分不清货物瑕疵是何时因何原因而出现的,从而蒙受不白之冤,可能引发法律上遭受赔偿之诉的风险。有的物流企业要转委托其他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行为,如果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也有可能因合作伙伴的诈骗而造成自身对客户的违约,产生法律风险。

❼ 物流公司赔偿问题,应该有哪些法律保护

与物流公司有关的法律关系有很多种,具体的纠纷是什么?

❽ 物流 法务 就业

你研究生是法学专业的,毕业后纯物流岗位不能考虑,起点太低,发展空间也小,物流行业要拿高薪真心太难。我就是做物流的,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还在上海公司做管理的,年薪1年到手不超过7万。所以劝你别干纯物流。物流方向搞法务的我觉得就业面太窄了还是没有跳出物流行业这个圈子。将来要发展自身空间来看还是考虑纯法律的更好。

❾ 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物流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和对外营业活动在企业内外部形成诸多法律关系。一方面由于我国法律对物流行业的规制并不完善,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本身欠缺法律意识,其实施的行为与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产生法律风险。法律风险虽是一种不利后果的可能性,但易酿成法律纠纷,从而导致现实的不利后果发生。因此研究当前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或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并提供可操作的风险防范方案,维护物流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类型

物流企业法律风险可以分成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内部法律风险一般是由企业内部原因如管理措施不当、法律关系处理不善所引起的发生在公司内部的、非业务性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治理风险和企业劳资纠纷。而外部法律风险是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或者物流企业作为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在物流业务中产生的法律风险。因为物流行为涉及到包装、装卸、运输、仓储保管、加工配送、移交、代理、保险等众多环节,主体多、社会关系复杂,一个细节没有安排好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风险的隐患。所以物流企业的外部法律风险往往比内部法律风险更具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外部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1.业务合同风险。物流企业对外业务关系都是通过合同建立起来的,合同条款拟定的失误、合同条文意思表达模糊、合同责任分配不明确、迫于商业上的压力接受某些大客户的苛刻条款等都会将自己置于极不利的地位,一旦产生纠纷,后果可想而知。如在运输合同中,物流企业不论作为承运人还是托运人都应当对货物的包装明确约定由哪一方负责,逐项列明包装方式和搬运、堆放的具体要求,切忌不写或者笼统写“普通包装”、“一般包装”、“习惯包装”等词语,否则发生争议时就可能因为条款不明确而承受损失。

2.合作风险。物流企业的合作风险可能体现在物流业务合作方面,如物流企业将其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分包商运作,当客户发生损失时,无论是物流企业的过失还是分包商的过失,都要由物流企业先承担对外赔偿责任,然后向有责任的分包商进行追偿,但由于物流企业与客户和分包商所签的是背对背的合同,所适用的法律可能不一样,使物流企业常常得不到全部赔偿,如此一来,物流企业的责任范围和法律风险无形中被加大了。另外一种合作是物流企业与信息系统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因为现代物流服务合同很多都明确规定物流商应及时准确不间断地向客户提供货物信息,物流企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如果遇到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或客户的商业秘密受到侵犯等产生的法律责任应在合作合同中明确加以划分。

3.诈骗风险。物流企业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流通环节,服务对象形形色色,合同履行环节繁多,使物流企业在从事服务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很高,易受到诈骗或恶意违约的拖累,引发法律风险。如物流企业在接收客户交运或交存的货物时,没有检查到货物本来就存在的、客户又故意不声明的瑕疵,在交货时往往因为分不清瑕疵是何时何因出现的而须承担赔偿责任。又如物流企业如要转委托其他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行为,也有可能因合作伙伴的诈骗而造成自身对客户的违约,产生法律风险。

4.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风险。这一类法律风险有天灾,也有人祸,其预见性不大,但都会给物流企业带来损失。比如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控制的机会较小,存在着失窃、挤压、雨淋、车祸和塞车等不可预计的风险,货物在库保管过程中也存在许多潜在风险,如失窃、作业破损、虫害鼠咬、火灾等。

5.物流保险风险。保险是物流企业的风险防范底线,但物流保险也存在风险。如保险合同无效在发生保险事故时无法取得保险公司赔偿;如果物流企业签订保险合同时没有注意保险公司附加了不合理条款,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可要求免责,物流企业的损失往往无法得到赔偿;在发生保险事故后投保人应当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并按照保险合同和保险公司的规定办理查勘、照相、核损、取证等工作,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提交和补充相关索赔材料,如果手续不全、证据不足,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而事后又无法补办的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二、物流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法律体系无疑是降低物流企业风险的保障,但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法律,现行规范物流行为的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涉及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各种技术规范中。这些规定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且涉及交通、铁路、航空、商业等多个部门,条块分割严重,由于各部门协调沟通不够,存在法律法规“打架”现象,例如,铁路、海运适用的集装箱标准就不一样。这种情况令审判机关也感到无所适从,就拿物流纠纷来说,有的法院按合同法判决,有的法院按交通运输条例判决,相似的案件出现不同的结果。而且那些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规范多由国务院及各部委、地方制定颁布的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法律效力不强,技术上也普遍缺乏对物流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调整作用,多数只能作为司法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制约作用。对于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物流人员的从业资格,至今我国目前尚无法律可循。缺乏统一物流法律的指导和规范,不利于我国物流业形成行业优势。

(二)物流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物流法律风险带有强烈的行业特色且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扩张性,物流企业如果没有一定法律风险意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物流企业的损失。如物流企业经常会将一部分货物转交给其他公司或个体司机承运,这时需要考虑他们履行合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因为运输合同主体资信不足,导致合同无效或无法履行,甚至被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物流企业在履行运输合同中因未及时检验、移交、接收及接受托运人特殊指示而产生的违约风险也很常见。

三、规避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法律意识,积极防范法律风险

物流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收集和了解物流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物流业务,当企业权益遭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企业内部建立法律教育制度,创造条件为其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法律知识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宣讲典型案例,让工作人员了解与物流行业有关的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权利义务意识和风险意识,依法办事,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业律师,为物流公司从资信调查、合同审核、风险预警、诉讼策略等方面提供全面可行的制度和建议,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

(二)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内控机制

法律风险的存在给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物流企业须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虽然不能把法律风险降到零,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尽量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或者带来的损失。如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自我管理,规范作业流程,明确岗位责任制,将风险管理贯穿于物流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避免和减少物流经营风险损失,另一方面要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充分的准备,提早预测各种风险的损失程度,制订应对风险的措施和流程,建立事件应变领导小组,以便在风险事件出现后,及时应对,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外部法律风险

无论是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还是物流企业与合作方之间的法律关系都是依靠合同来确定的,它们经济利益的实现也需要通过合同来实现与保障。如物流企业在业务运作中有使用格式服务合同的,应当重视格式合同的拟定与修改工作。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格式合同的解释有争议的时候,应当作出不利于格式合同提供者的解释。可见,物流企业在拟定格式合同的时候,应当谨慎,反复琢磨,并且根据不同客户和业务的发展,不断修改。科学、规范的格式合同能使物流企业在纠纷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达到防范法律风险的目的。

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知识并严格依法办事,这是防范物流企业外部法律风险的前提。要开展物流业务,首先,应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特别是市场调研和法律论证,保证项目在经济上和法律上都是可行的;其次,在决策前要审查客户或合作方的资信情况,多方面了解其履行债务的能力,从源头上防范诈骗与恶意违约风险的产生;第三,签约时应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客户签订明确、合理的合同,明确各自责任,分摊、降低或避免风险;第四,要安排专人跟踪监督物流服务合同履行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程序控制,及时反映和解决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防范法律风险的发生。

(四)完善保险制度,解决物流企业风险责任问题

物流服务属于风险比较高的行为,尤其在进行高速运输和有毒、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的储运时,保险是防范物流合同风险和侵权风险的一种有效机制,物流企业可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转嫁风险。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务责任险是针对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而开发的,其责任保障范围包括在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物流货物的损失,物流企业对客户交来的物流货物所承担的安全仓储、运输及流通加工的责任风险,为物流企业提供全面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把物流侵权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但我国在物流保险方面的法律亟待完善。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法律风险管理逐渐成为物流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家要认识到,有经营活动就会有风险,但风险是事前可防可控的,可以通过分析物流活动中的各种法律风险,妥善采取切实可行防范措施避免争议和纠纷的发生,维护自身利益。

欢迎登录长风网获取最新物流资讯。

❿ 国家关于物流企业的法律法规

(1)水路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水路运输方式包括国际海上运输、沿海和内河运输,适用的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运输合同分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及实施细则》,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运输规则》、《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则及实施细则》和《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海牙规则、《修改的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议定书》,即海牙--维斯比规则、《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及《联合国多式联运公约》等。
(2)陆路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陆路运输方式有铁路和公路运输,陆路运输对货物在大陆内的流通起着重要作用,铁路和公路运输又有自己的运行特点。公路运输方面国内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国际公约有:《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国际公路车辆运输公约》。
铁路运输方面国内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国际公约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议》、《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公约》。
(3)
航空运输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航空货物运输方面国内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适用的国际公约有:《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海牙议定书、《瓜达拉哈拉公约》。
(4)
多式联运方式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我国有关多式联运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中对多式联运作出的规定,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国际公约有《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国际商会制定的《联运单证统一规则》。

热点内容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22 17:29:17 浏览:398
2017劳动法补贴 发布:2025-01-22 17:23:24 浏览:63
小学生道德发展 发布:2025-01-22 16:47:07 浏览: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岁 发布:2025-01-22 16:47:07 浏览:909
刑法66条 发布:2025-01-22 16:20:00 浏览:677
共青团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22 15:53:24 浏览:418
九江法院位置 发布:2025-01-22 15:45:06 浏览:734
联考法律硕士国家线 发布:2025-01-22 15:38:07 浏览:508
公司法电影 发布:2025-01-22 15:10:56 浏览:871
审理法官是什么 发布:2025-01-22 15:05:27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