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典87

刑法典87

发布时间: 2022-06-08 15:49:38

1. 刑法第87条关于追诉期的规定

按照这个犯罪情节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的。如故意伤害罪中的重伤,法定量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那就是满10年不再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1)刑法典87扩展阅读: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怎么计算:

根据不同情况,追诉期各不同。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1、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就是说,犯罪分子连续实施同一罪名的犯罪(犯罪分子在一定时期,以一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追诉期限从其最后一个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时开始计算。

3、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犯罪分子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接连不断的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一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后罪的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这里对前罪和后罪是什么犯罪没有限定,无论重罪还是轻罪,前后两罪是否同一罪名,只要再犯新罪,前罪开始计算的追诉期限就中断,而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2. 刑法共有多少个罪名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12)
1 背叛国家罪 刑法第102条
2 分裂国家罪 刑法第103条第1款
3 煽动分裂国家罪 刑法第103条第2款
4 武装叛乱、暴乱罪 刑法第104条
5 颠覆国家政权罪 刑法第105条第1款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刑法第105条第2款
7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刑法第107条
8 投敌叛变罪 刑法第108条
9 叛逃罪 刑法第109条
10 间谍罪 刑法第110条
11 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刑法第111条
12 资敌罪 刑法第112条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52)
13 放火罪 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4 决水罪 同上
15 爆炸罪 同上
16 投放危险物质罪 同上
17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同上
18 失火罪 刑法第115条第2款
19 过失决水罪 同上
20 过失爆炸罪 同上
21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同上
22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同上
23 破坏交通工具罪 刑法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
24 破坏交通设施罪 刑法第117条、第119条第1款
25 破坏电力设备罪 刑法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26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同上
27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第119条第2款
28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 同上
29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同上
30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同上
31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刑法第120条
32 帮助恐怖活动罪 刑法第120条之一
33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 刑法第120条之二
34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 刑法第120条之三
35 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 刑法第120条之四
36 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 刑法第120条之五
37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 刑法第120条之六
38 劫持航空器罪 刑法第121条
39 劫持船只、汽车罪 刑法第122条
40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刑法第123条
41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刑法第124条第1款
42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刑法第124条第2款
43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刑法第125条第1款
44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刑法第125条第2款
45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刑法第126条
46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刑法第127条
47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刑法第127条第2款
48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刑法第128条第1款
49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刑法第128条第2款、第3款
50 丢失枪支不报罪 刑法第129条
51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刑法第130条
52 重大飞行事故罪 刑法第131条
53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132条
54 交通肇事罪 刑法第133条
55 危险驾驶罪 刑法第133条之一
56 重大责任事故罪 刑法第134条
57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刑法第134条
58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135条
59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135条之一
60 危险物品肇事罪 刑法第136条
61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137条
62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138条
63 消防责任事故罪 刑法第139条
64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139条之一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08)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9)
65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刑法第140条
66 生产、销售假药罪 刑法第141条
67 生产、销售劣药罪 刑法第142条
68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刑法第143条
69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刑法第144条
70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刑法第145条
71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刑法第146条
72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 刑法第147条
73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刑法第148条
第二节 走私罪(10)
74 走私武器、弹药罪 刑法第151条第1款
75 走私核材料罪 同上
76 走私假币罪 同上
77 走私文物罪 刑法第151条第2款
78 走私贵重金属罪 同上
79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同上
80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刑法第151条第3款
81 走私淫秽物品罪 刑法第152条
82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刑法第153条
83 走私废物罪 刑法第152条第3款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17)
84 虚报注册资本罪 刑法第158条
85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刑法第159条
86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刑法第160条
87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刑法第161条
88 妨害清算罪 刑法第162条
89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刑法第162条之一
90 虚假破产罪 刑法第162条之二
91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163条
92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刑法第164条
93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 刑法第164条第2款
94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刑法第165条
95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刑法第166条
96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刑法第167条
97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刑法第168条
98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同上
99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 刑法第169条
100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刑法第169条之一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30)
101 伪造货币罪 刑法第170条
102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刑法第171条第1款
103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刑法第171条第2款
104 持有、使用假币罪 刑法第172条
105 变造货币罪 刑法第173条
106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刑法第174条第1款
107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 刑法第174条第2款
108 高利转贷罪 刑法第175条
109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刑法第175条之一
110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刑法第176条
111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刑法第177条
112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刑法第177条之一第1款
113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刑法第177条之一第2款
114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刑法第178条第1款
115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刑法第178条第2款
116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刑法第179条
117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刑法第180条
118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刑法第180条第4款
119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刑法第181条第1款
120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 刑法第181条第2款
121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刑法第182条
122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刑法第185条之一第1款
123 违法运用资金罪 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
124 违法发放贷款罪 刑法第186条第1款
125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刑法第187条
126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刑法第188条
127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刑法第189条
128 骗购外汇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第1条
129 逃汇罪 刑法第190条
130 洗钱罪 刑法第191条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8)
131 集资诈骗罪 刑法第192条
132 贷款诈骗罪 刑法第193条
133 票据诈骗罪 刑法第194条第1款
134 金融凭证诈骗罪 刑法第194条第2款
135 信用证诈骗罪 刑法第195条
136 信用卡诈骗罪 刑法第196条
137 有价证券诈骗罪 刑法第197条
138 保险诈骗罪 刑法第198条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14)
139 逃税罪 刑法第201条
140 抗税罪 刑法第202条
141 逃避追缴欠税罪 刑法第203条
142 骗取出口退税罪 刑法第204条第1款
14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刑法第205条
144 虚开发票罪 刑法第205条之一
145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刑法第206条
146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刑法第207条
147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刑法第208条第1款
148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刑法第209条第1款
149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刑法第209条第2款
150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刑法第209条第3款
151 非法出售发票罪 刑法第209条第4款
152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刑法第210条之一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7)
153 假冒注册商标罪 刑法第213条
154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刑法第214条
155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刑法第215条
156 假冒专利罪 刑法第216条
157 侵犯著作权罪 刑法第217条
158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刑法第218条
159 侵犯商业秘密罪 刑法第219条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13)
160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刑法第221条
161 虚假广告罪 刑法第222条
162 串通投标罪 刑法第223条
163 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224条
164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刑法第224条之一
165 非法经营罪 刑法第225条
166 强迫交易罪 刑法第226条
167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 刑法第227条第1款
168 倒卖车票、船票罪 刑法第227条第2款
169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刑法第228条
170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刑法第229条第1款、第2款
171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刑法第229条第3款
172 逃避商检罪 刑法第230条
共452条具体地说包括: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四节 单位犯罪
第三长锭拜瓜之盖瓣睡抱精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二节 管制
第三节 拘役
第四节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第五节 死刑
第六节 罚金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八节 没收财产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量刑
第二节 累犯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四节 数罪并罚
第五节 缓刑
第六节 减刑
第七节 假释
第八节 时效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二编 分则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八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3. 某甲犯有非法拘禁他人致人重伤罪,对于他的这一罪行的追诉时效期限应为 。

刑法典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一规定基于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一致之精神,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确定了四个不同档次的追诉时效期限。

4. 怎样理解追诉时效

如何理解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以上就是的对你提出的问题的回答,追诉时效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不是人人都会这么方便,有的会出现一些特殊额情况,尽管可以找人来代理,也不能解决任何的事情。一、刑事追诉时效制度的价值分析
刑法上的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已过法律规定期限的犯罪行为人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世界各国刑法都规定有时效制度。从各国刑法的规定来看,时效通常可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所谓追诉时效,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对犯罪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即在法定追诉期限内,国家刑事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法定追诉期限,刑事司法机关就不能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所谓行刑时效,则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对生效的刑事判决予以执行的有效期限。即自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后,经过一定时间未予执行的,就不再执行原判的刑罚。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而没有规定行刑时效。
我国现行刑法典第87 条、第88 条、第89 条对追诉时效作出了规定。第87 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88 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察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第89 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的内容来看,这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因为刑罚没有执行的情况大致有:1. 发生了大的战争或重大的自然灾害;2. 由于司法机关或执行机关的疏漏;3.由于罪犯的逃跑。在这几种情况中,前两种情况在我国尚未有相关的统计,刑法作此规定没有实质意义。而第三种情况虽然存在,但由于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对此已有规定(即当罪犯在被判刑事处罚后逃跑,导致所判刑事处罚不能执行的,司法机关一直有将其缉拿归案、执行处罚的权力而不受时效的限制) ,现行刑法就没有规定行刑时效。
刑法设置追诉时效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1. 节约刑事司法资源。由于经过相当长的时期以后,犯罪证据很可能已经灭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不仅可能有劳无获,而且会影响司法机关对现行犯罪的追诉,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大量现行案件因积压、拖延而成为“旧案”,降低司法效率、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时效制度的设置则可以使司法机关从上述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摆脱陈年旧案的纠缠,提高刑事司法效率,节约刑事司法资源;2.维护刑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因为对陈年旧案进行刑事追诉,司法机关“无功而返”的可能性较大,这会损害刑事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伤害公众的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这显然是立法者所不愿看到的;3 、确保刑事案件的及时解决。刑事诉讼程序的及时终结是一项与实现实体正义同样重要的独立价值目标。从最一般意义上讲,国家设置刑事追究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能够以和平和权威的方式得到解决。而追诉时效制度的存在,则能够促使刑事司法机关积极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促使刑事自诉人及时控诉犯罪行为人,以确保刑事案件的及时解决;4. 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那些已经过了法定期限、行为人未再犯罪的案件,本身就说明了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已不明显,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而对于那些自诉人与犯罪人之间的隔阂已消除的案件而言“, 旧账重提”只会破坏当事人之间业已稳定了的关系;5. 强化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对于那些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控诉的自诉案件而言,导致案件超过法定追诉期限的原因本身就说明刑事自诉人对自己所受侵害的漠视。对此,刑事追诉时效的存在,就避免了法律对这些“权利的睡眠者”进行无原则的保护和宽容,避免对社会公众“法律惰性”的助长,强化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
刑法上追诉时效制度的设置,对于刑事法律关系有着重大影响,具体来说:1. 对于国家司法机关而言,意味着对国家刑事司法权的约束和限制。即追究犯罪行为人刑事责任是有法定期限的,如果超过这个法定期限,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以外) 司法机关的刑事追诉权就自动消灭,就不能再因同一犯罪事实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司法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提起诉讼、开庭审判的,就应当分别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这(在相关制度配合下) 能够促使刑事司法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刑事案件的久拖不办;2. 对于刑事自诉案件而言,则意味着对刑事自诉人刑事诉权的约束和限制。即如果刑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没有在法定追诉期限内向法院提起控诉,则在其后的任何时候,刑事自诉人因同一事实提起的刑事控诉均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3. 对于犯罪行为人而言,刑事追诉时效制度的存在,意味着法律承认———任何公民,即使他本应因某行为构成犯罪而受到刑事处罚,但只要在法定追诉期间没有受到刑事追诉,那么其原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就得以彻底解脱,在其后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因同一犯罪事实而受到刑事追究,他就应该被法律认定为无罪的公民、免受刑事处罚。换一个角度讲,任何公民都拥有了一项法律权利———不因已过刑事追诉时效的行为被定罪处罚的权利。
由此可以看出,如何理解和完善刑法中的刑事追诉时效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理论界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关这一问题的深刻论述却很少见。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刑事追诉时效的规定已经是至善至美、没有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必要了呢? 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从笔者所征询的几位刑法学者和刑事法官的意见来看,大家对我国刑事追诉时效中的某些规定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而笔者对现行刑事追诉时效制度中某些规定的合理性也持有质疑。基于此,本文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如何适用刑法典第87 条中的“法定最高刑”
该条在理解和适用上,一般不发生问题。但对“法定最高刑”却存在不同的理解①。一种意见认为,这里的“法定最高刑”应理解为具体罪名的法定最高刑,而不能以具体的“款”或“量刑幅度”为准。在适用时,应按该罪的法定最高刑计算。理由是,案件在未经审判之前,难以具体确定犯罪人应适用的条款或量刑幅度,所以只能依照罪名来确定“法定最高刑”。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里的“法定最高刑”应按具体的条款或量刑幅度确定,而不能以罪名的法定最高刑确定。理由是,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人,其具体的社会危害性存在着差异。据此,立法者依照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在刑法分则的“条”下设置了不同的“款”、规定了不同的量刑幅度。而立法者也是以犯罪的危害性为标准设置追诉期限的。因此,只有按具体的条款或量刑幅度确定“法定最高刑”才符合立法精神。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85 年作出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应按其“罪行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法定最高刑计算”。并规定,如果案件尚未审判的,在基本事实查清的情况下,则可以以估量的刑期,计算追诉期限。由此,这里的“法定最高刑”应理解为“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法定最高刑”。鉴于“法定最高刑”易于引起认识上的分歧,笔者主张,今后在对刑法典进行修订时,将“法定最高刑”明确修改为“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法定最高刑”。
三、“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含义及构成
我国现行刑法典第88 条第一款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这种因法定事由,而使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制度,就是刑法理论上所谓的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在行刑时效中,也有对时效进行延长的情况,例如,意大利现行刑法就规定,对于惯犯,除应加重其刑罚外,对重罪还应无限延长其行刑时效;对轻罪应加倍延长其行刑时效[1 ] 。从1997 年刑法典的规定来看,我国刑法只有关于追诉时效无限延长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对特定被追诉人,无限延长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期限。这一制度的创设目的在于:体现对严重威胁统治利益的特定犯罪从严惩治的精神,防止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钻法律的空子、逃避刑事责任,维护刑事法律的公正价值;维护被害人的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限追诉时效的设置与前述追诉时效的设置之间,存在着在价值上的冲突———作为追诉时效的例外规定,它使某些犯罪行为不再受到追诉时效的限制,使司法机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剥夺了行为人的“法律权利”(因追诉时效而产生的、不因已过追诉时效的行为被定罪处罚的权利) 。这样“, 无限追诉时效”的适用条件如何,在某些情况下就成为影响公民罪与非罪的关键因素;如何理解和适用这些条件,就成为是否就成为决定行为人是否被剥夺该项“权利”的关键,也是衡量司法活动是否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标准。那么,构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是否以被追诉人知道自己已经受到刑事追诉为前提?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逃避”并不以被追诉人知道自己已经被追诉为前提,即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只要司法机关不能发现被追诉人,那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其进行追诉。笔者认为,上述看法在理论上有违刑法的公正精神、在实践中易于造成对被追诉人权利的侵害,故而不足为取。笔者主张,确认被追诉人是否构成“逃避刑事追诉”,应当以其主观上是否认识到自己已经被刑事追诉为前提,即只有当被追诉人知道自己已经被司法机关追诉而采取各种手段来逃避追诉的,方能够无限延长其追诉时效;相反,在被追诉人不知自己已经被刑事追诉而实施了某些行为的情况下,就不能够仅仅因为刑事司法机关的追诉活动在客观上受到了被追诉人的行为的影响,而对其进行无限期追诉。否则,就可能罪及无辜、侵害被追诉人的合法权利,损害刑事法律的公正价值。理由如下:
1. 从词性汉语句法上看“, 逃避”属于支配性动词,这类动词作句子谓语时,它所连接的主语和宾语之间是一种积极的支配关系。那么,从下面一句扩展来的话———行为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中,我们可以分析得知,“逃避”(句子谓语) 表明的是行为人(句子主语) 对侦查或者审判(句子宾语) 所持的是一种积极反应。
2. 从心理学上看,逃避是主体对在心理器官中引起痛苦或危险威胁的刺激的反应。就如“恐惧需要有确定的害怕对象”[ 2 ]一样,行为主体逃避某事物也应以他对该事物的认知为前提。否则,这种逃避就缺乏必要的心理基础。由此看来,行为人逃避刑事追诉,也应以其明知司法机关已经对自己进行刑事追诉为前提。
3. 如果说不以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已受到刑事追诉为确认其是否构成逃避追诉的前提,就会导致对无限追诉时效的滥用,违背罪刑法定的原则,使罪及无辜。因为假若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仅仅以行为在客观上对刑事追诉活动的影响为决定行为人是否构成逃避司法追诉的唯一因素,就等于实际上否定了“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存在意义。这是因为,从法条规定来看,如果是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则整个该法条就可以被理解为———只要案件被立案侦查或被法院受理,对行为人的刑事追诉就不受时效的限制。这样一来“, 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规定就成为多余。这无疑是对法律明文规定的无视,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易于导致对无限追诉时效的滥用,使本应被刑法认定为无辜的行为人受到刑事追究;不利于发挥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追诉的积极性。
由此,本文认为,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对司法机关对其进行的刑事追诉活动造成了妨碍。这是确认行为人是否“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客观条件。只有行为人在客观上妨碍了对其进行的刑事追诉,方可适用无限追诉时效。如果司法机关的追诉活动受到的阻碍并非行为人造成的,那么就不能将此责任归咎于行为人,否则就有违刑法的公正要求。这里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逃避”并非仅指行为人的隐匿和躲藏,它还包括行为人销毁有罪证据、伪造无罪证据、以及威逼或恐吓证人

5. 我国刑法的消灭制度

刑罚消灭,是指由于法定或事实的原因,致使国家对犯罪人的刑罚权归于消灭。刑罚消灭制度是对刑罚权的一种限制,它表明刑罚权不是无限的,而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国的刑罚消灭制度:
一、时效
(一)时效的概念
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罚请求权或刑罚执行权的有效期限。据此,刑法中的时效可以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行刑时效,则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判处刑罚的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时效,仅指追诉时效,而不包括行刑时效。
(二)追诉时效期限
我国刑法典第87 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一规定基于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一致之精神,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确定了四个不同档次的追诉时效期限。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
根据刑法典第89条之规定,对于即成犯,其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对于连续犯和继续犯,其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关于追诉时效,还需要关注的便是追诉时效的中断与延长的问题。所谓追诉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限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一旦消失,时效重新开始计算的制度。我国刑法典第89条第2款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一规定表明,在我国,追诉时效的中断以犯罪人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为条件,至于又犯之罪性质如何,应受何种刑罚处罚,则非所问。
所谓追诉时效延长,是指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事由,致使追诉时效暂时停止进行,或者因法定事由而使得对犯罪分子的追诉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制度。根据我国刑法典第88条之规定,导致追诉时效延长的法定事由有两种:一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二是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赦免
(一)赦免的概念
赦免,是指国家对于犯罪人宣告免于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刑罚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法律制度。
赦免有大赦和特赦之分。所谓大赦,通常是指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某一时期内犯有一定罪行的不特定犯罪人,一概予以赦免的制度。大赦的主要特征为:(1)适用主体通常是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适用的对象最广泛。凡在某一时期内犯一定罪的,都可以适用,而不以特定的人为限。至于具体赦免范围则由大赦令确定。(3)赦免的效力最大。大赦不只是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且使罪和刑都归于消灭。(4)适用的依据通常在于宪法的规定。所谓特赦,是指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已受罪行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刑罚的制度。
(二)我国的特赦制度
我国现行宪法只规定特赦,而没有规定大赦。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第67条和第80条之规定,特赦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颁布实施。从司法实践来看,一般是由中共中央或国务院提出特赦建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最后责成最高人民法院及其所属高级人民法院具体执行。我国新旧刑法典所指的赦免,都是指特赦减免。

我国尚未设立的刑罚消灭制度:
(一)、单位犯罪主体追诉时效尚未设置
(二)、行刑时效制度尚未建立
(三)、网络犯罪追诉时效也有漏洞
(四)、前科消灭制度特别是少年前科消灭制度仍未设立

6. 我国刑法第87条是什么

是关于刑事责任追诉时效的规定,内容如下: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回不再追诉答: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7. 刑法第87条对追诉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犯罪经下列期间的,不再追溯: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追诉时效的长短取决于法定最高刑的高低。此处法定最高刑,指与罪行的轻重相应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即使是同一性质的犯罪,由于其罪行轻重不同而导致法定刑幅度不同,因而法定最高刑也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8. 刑事案件过了多久无效

刑事案件已经超过了《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但是如果司法机关已经立案或是受理案件,而行为人逃脱从而躲避侦查或审判的,则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追诉时效的长短,与某种具体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关系,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的犯罪,追诉时效的期限就长,反之,则追诉时效的期限就短。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9. 刑法87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量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量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量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量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八条
【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热点内容
员工辞退赔偿劳动法 发布:2025-01-22 14:46:58 浏览:51
道德公民图片 发布:2025-01-22 14:31:53 浏览:392
自然法学派概念 发布:2025-01-22 14:31:14 浏览:688
自考2017年4月劳动法答案 发布:2025-01-22 13:58:25 浏览:196
道德宣誓 发布:2025-01-22 13:41:20 浏览:692
2016年福州市干部法律知识统一考试 发布:2025-01-22 13:40:36 浏览:882
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发布:2025-01-22 13:26:02 浏览:733
什么样的发票具备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2 13:00:05 浏览:887
西乡有按劳动法的厂没 发布:2025-01-22 12:28:09 浏览:832
小学生简单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22 12:16:55 浏览: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