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愚民法家知乎

愚民法家知乎

发布时间: 2022-06-08 18:33:33

❶ 为什么著名法家人士都无一例外的推崇焚书

因为法家政治的基本要义,就是“愚民”。我们都知道,秦朝,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因此,秦始皇嬴政,又被许多人称之为“祖龙”。作为昔日的边陲小国,秦国之所以能够从关东六国中脱颖而出,迅速的“富国强兵”,成为了天下霸主,其中发挥着最重要作用的,就是当年法家商鞅采取的“变法”。自秦以后,“百代皆行秦政治”,法家之说,一直都是专制统治的核心。

后来,韩非横空出世,在《韩非子》中,他认识认为“辩慧”,“爱智”这些人皆有之的天性,都是混乱之本源。所以,法家君主,必须蒙蔽所有的百姓,不能让他们有一丝一毫作乱的机会。可想而知,他们为何要“焚书”了。

❷ 儒家不愚民,道家不玄妙,法家不公平,诸子学说其实是治国方略

儒家不愚民,道家不玄妙,法家不公平这句话的论调在网上被众多人进行了讨论,已经是网络上很热门的一句话了,儒家、道家、法家是诸子百家中比较经典的思想学派,思想观念及学派理论本来是没有对错及价值导向的。

法家本来就不追求公平,法家并不是追求社会公平的法学,法学的核心也并不是追求社会公平存在的。法家及法学的核心应该是创造社会的管理方式!有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家及法学追求的就是创造“规矩”。规矩是为管理的完善及便利服务的,也就不存在理论上的公平了。我们所说的公平是因为“规矩”适用于所有的普罗大众,并不因为个体的差异而不同,所以才有了公平的概念。

其实学习各种学问及思想,不应该执着于"角色",不应该受限于阶级,思想与知识只是一个方向,一把钥匙,一个工具,至于你用它去做什么,怎么做,不在于思想及知识,只在于你本生所追求的理想。

❸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辩论

儒有俗儒,雅儒,大儒。俗儒者,逢衣浅带,蟹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谬学杂,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也!雅儒者,隆礼仪而杀诗书,明不能济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内不自诬,外不自欺,尊贤畏法而不怠傲。大儒者,法先王,统礼仪,一制度,以古持今,苟仁义之类也!俗儒装腔作势,徒然乱世害人,雅儒学问不足以弥补法教实际不过一群老实人而已!大儒,也就像孔孟,整天叫嚣法先王老一套,主张恢复井田制,使千万民众流离失所,无田可耕,口口声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实际上却处处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难道不是愚民政策,让老百姓永远甘心唯唯诺诺么?!由此可见言行两端,是为大伪!法家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的,不管法多严厉,却是人人平等。而儒家,却是站在少数统治阶级立场上的,要万事不变,要愚民,其心可诛!法家治国,万事有法可依。如国有昏君,则有法防之,只要大臣以法办事,国家不至于动荡,等有明君出现,就马上可以一扫宇内。若儒家,有昏君,则民疾苦,社稷毁,国家灭。故于国于民,法家至大!

❹ 为什么法家会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对秦朝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每个开国皇帝都在想,拼命打下来的江山怎么去保住他?"愚民政策",老百姓都是笨蛋,那还内有谁能抢走我的江山?这就容是秦始皇想到的.所以才有"焚书坑儒",把书烧光,看你怎么学习,看你怎么聪明,看你怎么抢我的江山.否定了儒家,当然选个比较喜欢的咯,法家正和他心意.所以法家受到秦始皇的青睐.
补充一下,法家里有很多东西是很有学问了,现在美国很多大学把发家的一些观点那来研究,觉得里面蕴涵着很多哲理.

❺ 法、道、儒为何都向君主推销愚民政策

儒家可没推销愚民政策,推销愚民政策的是法家。道家讲无为,根本就不在乎臣民干什么。法家推行愚民政策的目的很简单,法家眼中的民众没有什么个性和自由,类似于现在说的机器上的螺丝钉。

就是该种地的种地,该经商的经商。人懂得多事就多,就爱发表评论。而对政府和皇帝的评论是法家最厌恶的。能说好就能说不好,秦朝的时候商鞅变法,就有的人议论商鞅的政策不好,自然被商鞅杀了以儆效尤,人们一看动真格的,就没人敢说不好了。过几天呢,商鞅又听到人们说他的政策好,结果商鞅又把说好的人抓了起来,还是一杀了之。

商鞅说,能发表议论就是大忌,所以在这种思想的鼓动下,法家就开始推行愚民政策,推行愚民政策的秦始皇也把举国上下的书都烧毁了,把读书的人都推到土坑里埋了。儒家和道家都没有向君主推行过愚民政策,道家甚至说皇帝应该愚一点,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❻ 商鞅的5个愚民政策是什么

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1、壹民:统一思想,垄断意识形态,实施愚民政策。

2、弱民: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为民寻事,使之疲于奔命,不得消停,然后换来统治者的安稳;不停征战,更卒、正卒、戍卒,不停徭役,力役、杂役、军役,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4、辱民:使之匍匐于生计,毫无自尊自信,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天生活于恐惧氛围。

5、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只得依赖国家分给,否则便会饿死。

商鞅的5个愚民政策对秦汉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

商鞅的愚民思想是商鞅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必须建立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一样,它不仅对于此后的秦国,而且对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特别是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都产生过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商鞅之后,旨在愚民的法治思想经过韩非子的进一步发挥,完全成为了秦的指导思想。在秦统一中国后所推行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中,都深深地留下着商鞅愚民思想的烙印。“挟书令”的颁布和禁止私学是对商鞅“一言、一教”主张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商鞅变法

❼ 愚民的是法家还是儒家

主要是儒家
自汉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人们往往喜欢套用外儒内法去形容后封建时期的统治管理。
就是用儒家的思想去解释皇权正当性以及控制制约皇权,但是实际阶层日常行政管理则是用儒家的理念为指导而用法家的手段去施行。
所以可以解释愚民的方针是儒家为了迎合维持皇权有效简洁的统治提出的针对性的思想(儒家思想内部也是诸家争鸣的,只是如孟子很多利民的思想不为统治阶层所喜,无法成为日常政策的核心方向)而法家则了维持这样思想在实际施行过程中的手段。

❽ 为什么法家思想有利于促进各国变法和富国强兵

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极力辅佐一些国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并从某些方面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法家学派在政治上、理论上,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其中杰出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
商鞅变法是当时各国变法运动中比较彻底的一次,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商鞅的文化教育思想与当时的儒家思想是对立的。他指责"儒学"为"虱子",他说:"礼乐"、"诗书"、"仁义"、"修善"、"孝悌"等等都是祸国殃民的东西,如果用这些复古主义的教条来治理国家,就会"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农战》)。敌人一来,国土就必被侵削;敌人不来,国家也必定贫穷。他同时痛斥那些"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画策》)的奴隶主贵族和儒生都是"□民"。必除之而后快。而当他们利用"诗"、"书"作为"以古非今"的舆论工具,企图进行反对活动的时候,商鞅则坚决主张采取"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打击和镇压。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特别重视为新兴地主阶级培养革新变法的人才。他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所谓"游宦之民",主要是指那些满脑子腐朽、保守思想意识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他们摇唇鼓舌,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商鞅认为必须加以禁止和打击。商鞅要培养和提拔的"耕战之士",就是那些在进行封建兼并战争和发展封建经济中对新兴地主阶级作出了实际贡献的人。商鞅认为对待这样的革新分子则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大胆地培养、提拔和任用。
在教育内容方面,商鞅反对儒家以"礼、乐、诗、书"教育学生,反对向学生灌输"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他认为"儒学"不过是一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浮学"。为了培养"耕战之士"和厉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张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他提出"壹教"的教育纲领。"壹教"的实质就是执行新兴地主阶级的统一教育,它的主要内容是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令、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商鞅认为:"壹教则下听上"(《赏刑》)。他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字分》)。明确指出"法"是地主阶级的生命,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的教育。"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君臣》)。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一切的言论、行动必须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为标准。为了使"法治"教育能够贯彻执行,商鞅实行"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定分》),把教育的权力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官吏的手中。如果遇到"主法令之吏"有迁徙、死亡的情况,得立即选派接替者"学读法令",可见商鞅对树立法家对教育的领导是十分重视的。商鞅为了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强调"法治"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漠视了学校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取消了专业的教师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是违背文化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他对旧文化又采取一概削除的简单粗暴的政策,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商鞅为了使秦国富强,他把农战作为治国之要。他奖励农战,主张加强农战教育。他说:"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慎法》)。
在教育途径方面,商鞅重视在通过农战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增长人们的才干。并认为人们的智谋是在长期的作战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所实施的"法"教和奖励"农战"的政策,却包含着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的一面。
韩非总结了战国前期和中期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五蠹》),是造成祸乱的重要原因。并认为当时的"私学"和统治者是"二心"的。这种"私学"是新兴地主阶级实行"法治"的绊脚石。因此他断然主张采取"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的措施,即禁止办私学的人的行动自由,禁止言论和结社的自由。
韩非猛烈地批判和攻击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特别是反对当时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他指斥儒家的那一套"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是致使国贫兵弱,乃至亡国的根源。在韩非看来,其他学派的理论都是互相矛盾的,只能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是非不分,统治者如果兼听他们的意见,就必然引起乱子。因此,韩非主张禁止这一切互相矛盾、只能惑乱人心的学说,而定法家于一尊。特别是要防止老百姓受到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要对他们的思想实行严格的统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韩非的法家思想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中的激进派利益的,它是一种进步的思潮,对建立地主阶级的统一政权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也反映了地主阶级反动性的一面,即对劳动人民实行思想统制的愚民政策。韩非的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思想,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学术流派的繁荣也是极为不利的。
韩非主张培养"智术之士"或"能法之士"(《孤愤》)。这些"智术能法之士"就是懂得和坚决实行法治路线的革新人物,并且是积极拥护"耕战"政策而为它进行斗争的战士。韩非对"智术能法之士"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做了详细的阐明,这种革新家必须是一个忠于封建国君"北面委质,无有二心"的人,并能做到"能去私曲,就公法","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有度》),一心一意为封建主义国家效力的所谓"贤臣","良将"。这种革新家应该具有"远见而明察","强毅而劲直"(《孤愤》)的品质。就是说他应该在思想上具备进步的历史观和变革思想;在政治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坚定地执行法治路线的坚强毅力和刚直的品质。为了使"法治"的思想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占统治地位,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壹教"精神和措施,认为必须使国内做到"言谈者必轨于法",意思是说要使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都符合法家的精神和遵守国家的法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韩非提出了著名的法家教育纲领。他说:"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五蠹》)。所谓"无书简之文"、"无先王之语",实质就是要废除、清算古代奴隶制的文化典籍和道德说教,特别是儒家所尊崇的"礼、乐、诗、书"和"仁、义、孝、悌"这一套东西,并从而实现他的"以法为教"的主张。

❾ 法家的思想与现在法治思想有什么不同

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
(一)强调法律价值的绝对性,忽视德治
(二)法自君出,实行“独断”
(三)“强国弱民”
(四)“刑用于将过”
法家的思想重心只是一种对权势的体现方式。而几乎没有重要的理念。它没有真正的法的公正认识,其主要的表现就是无“法”精神的律治。着重于对统治者意志的律令体现。从而助长了中华形成了权力单极的社会形态。政治强盛而民间力量无有。而且正是由于这一点。古代中华的人的权力被极大的压迫。而且人民也有被压迫的意识。使得中国的国民性极其的淡漠。在近代战争中表现出无国家性的麻木.

❿ 秦朝为何速亡法家思想对秦朝的灭亡有什么影响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结束分裂割据状态的朝代,国家实力不可谓不强大。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却在短时间内,灭亡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政治上所实施的治国策略并不适合当时的国家状态,加上统治者的残暴,导致国家内外矛盾冲冲。在文化上焚书坑儒之后,秦朝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文化信仰体系,更是导致其他六国对秦文化的不认同。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迅速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但在这当中,最为关键的便是统一六国之后,仍然采用“极端”的法家思想。


(2)愚民政策的实施:

商鞅变法时期曾提出“愚民则易治也”他们认为百姓们思想简单才利于国家发展,不得不说这一思想的确符合战国时期秦国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全国统一之后,国家将于大大扩大,针对新的时局,这种极端的措施显然是不符合时宜的。

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进行了“焚书坑儒”,很多医药、种树等技术类书籍都被焚烧了,“焚书坑儒”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民间的言论,维护了法家思想的正统性,但大大地破坏了人民的个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受到摧残,很多有才能的知识分子,拒绝参加政治,这种情况下秦国无法吸收各国所长,还延续的是战国时期的传统思想,渐渐的国家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热点内容
提出社会测量法的是 发布:2024-11-08 09:32:17 浏览:703
跳插法规律 发布:2024-11-08 09:29:18 浏览:86
律师相亲 发布:2024-11-08 09:21:37 浏览:762
新婚姻法遗弃 发布:2024-11-08 08:56:03 浏览:521
09平民法系灵饰 发布:2024-11-08 08:51:56 浏览:25
澳洲司法考试 发布:2024-11-08 08:40:39 浏览:992
财经道德与法规重点 发布:2024-11-08 08:21:17 浏览:264
消防政策法规 发布:2024-11-08 07:50:35 浏览:678
劳动合同法第87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4-11-08 07:38:44 浏览:242
合同法税率 发布:2024-11-08 06:32:40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