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下的法律
① 刑法中关于从业禁止的法律有哪些规定
刑法第三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1、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2、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十三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的,自免职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或者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担任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3、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修正)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② 刑法包括哪些法律
“刑法”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我国,狭义的刑法是指刑法典,即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现行刑法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单行刑法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如《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此后,立法机关多次以修正案的方式对刑法典进行了修改,其中既有新类型犯罪的增加,也有构成要件的修改和法定刑的调整。通过修正案(截至目前有七个刑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八日前还没有正式公布)在刑法典中增加条文时,在相关的条文后采取第××条之一、之二的编号方式。附属刑法,是指附带规定于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此外,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也属于广义刑法的内容,但这种规定只在特定地域适用,没有普遍效力。 刑法典通常被称为普通刑法,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是特别刑法。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普通刑法条文与特别刑法条文时,应适用特别刑法优于普通刑法的原则;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特别刑法的条文时,则应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③ 刑法法律原则有哪些
法律分析: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④ 刑法法律的性质有哪些
法律分析: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⑤ 常见的刑法法律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1.背叛国家罪刑法第102条
7.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刑法第107条
9.叛逃罪刑法第109条
10.间谍罪刑法第110条
11.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刑法第111条
12.资敌罪刑法第112条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13.放火罪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5.爆炸罪同上
16.投放危险物质罪同上
17.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同上
18.失火罪刑法第115条第2款
20.过失爆炸罪同上
21.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同上
22.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同上
23.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
24.破坏交通设施罪刑法第117条、第119条第1款
25.破坏电力设备罪刑法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38.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刑法第125条第1款
40.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刑法第126条
46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30条
49.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
50、危险驾驶罪 第133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
50.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
5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刑法第135
53.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刑法第137条
5.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139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六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59.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140条
60.生产、销售假药罪刑法第141条
61.生产、销售劣药罪刑法第142条
62.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取消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罪名)第143条(《刑法修正案(八)》第24条
第二节走私罪
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78.虚报注册资本罪刑法第158条
79.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刑法第159条
83.虚假破产罪第162条之二刑法修正案六
84.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85.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贿罪
86、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 第164条第2款(《刑法修正案(八)》第29条第2款)
87.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刑法第165条
88.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刑法第166条
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94.伪造货币罪刑法第170条
97.持有、使用假币罪刑法第172条
101.高利转贷罪刑法第175条
10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条
105.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刑法第177条之一第1款刑法修正案五
106.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刑法第177条之一第2款刑法修正案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
124.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条
125.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
129.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196条
131.保险诈骗罪刑法第198条
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
132.逃税罪(取消偷税罪罪名)第 201 条(《刑法修正案(七)》第 3 条)
133.抗税罪刑法第202条
135.骗取出口退税罪刑法第204条第1款
136.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押税款发票罪刑法第205条
136.2虚开发票罪 第205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33条)
137.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法第206条
138.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法第207条
139.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法第208条第1款
140.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押税款发票罪刑法第209条第1款
141.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刑法第209条第2款
142.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刑法第209条第3款
143.非法出售发票罪刑法第209条第4款
144.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第210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35条)
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
144.假冒注册商标罪刑法第213条
145.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法第214条
146.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刑法第215条
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
153.串通投标罪刑法第223条
154.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第 224 条之一(《刑法修正案(七)》第 4 条)
155.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
160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法第229条第1款、第2款
161.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刑法第229条第3款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63.故意杀人罪刑法第232条
164.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第233条
165.故意伤害罪刑法第234条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第234条之一第1款(《刑法修正案(八)》第37条第1款)
166.过失致人重伤罪刑法第235条
167.强奸罪刑法第236条
168.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刑法第237条第1款
169.猥亵儿童罪刑法第237条第3款
170.非法拘禁罪刑法第238条
171.绑架罪刑法第239条
172.拐卖妇女、儿童罪刑法第240条
173.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刑法第241条第1款
174.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刑法第242条第2款
175.诬告陷害罪刑法第243条
176.强迫劳动罪(取消强迫职工劳动罪罪名)第244条(《刑法修正案(八)》第38条)
177.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刑法第244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四
178.非法搜查罪刑法第245条
179.非法侵入住宅罪刑法第245条
180.侮辱罪刑法第246条
181.诽谤罪刑法第246条
182.刑讯逼供罪刑法第247条
189.侵犯通信自由罪刑法第252条
190.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刑法第253条第1款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第 253 条之一第 1 款(《刑法修正案(七)》第 7 条第 1 款)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第 253 条之一第 2 款(《刑法修正案(七)》第 7 条第 2 款)
191.报复陷害罪刑法第254条
192.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刑法第255条
193.破坏选举罪刑法第256条
195.重婚罪刑法第258条
196.破坏军婚罪刑法第259条第1款
197.虐待罪刑法第260条
198.遗弃罪刑法第261条
199.拐骗儿童罪刑法第262条
200.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刑法第262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六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第 262 条之二(《刑法修正案(七)》第 8 条)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
201.抢劫罪刑法第263条
202.盗窃罪刑法第264条
203.诈骗罪刑法第266条
204.抢夺罪刑法第267条第1款
205.聚众哄抢罪刑法第268条
206.侵占罪刑法第270条
207.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第1款
208.挪用资金罪刑法第272条第1款
209.挪用特定款物罪刑法第273条
210.敲诈勒索罪刑法第274条
211.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第275条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第276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
213.妨害公务罪刑法第277条
216.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刑法第280条第1款
219.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刑法第280条第3款
220.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刑法第281条
222.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刑法第282条第2款
223.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刑法第283条
224.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刑法第284条
225.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刑法第285条
233.聚众斗殴罪刑法第292条第1款
234.寻衅滋事罪刑法第293条
235.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294条第1款
240.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刑法第297条
248.赌博罪刑法第303条
249.开设赌场罪 刑法第303条第2款刑法修正案六
第二节妨害司法罪
251.伪证罪刑法第305条
252.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刑法第306条
253.妨害作证罪刑法第307条第1款
254.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刑法第307条第2款
257.窝藏、包庇罪刑法第310条
259.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刑法第312条刑法修正案六
260.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313条
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268.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刑法第318条
269.骗取出境证件罪刑法第319条
270.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刑法第320条
273.偷越国(边)境罪刑法第322条
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
289.非法组织卖血罪刑法第333条第1款
290.强迫卖血罪刑法第333条第1款
291.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刑法第334条第1款
293.医疗事故罪刑法第335条
294.非法行医罪刑法第336条第1款
295.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刑法第336条第2款
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297.污染环境罪(取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第338条(《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
298.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刑法第339条第1款
299.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刑法第339条第2款
300.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刑法第340条
301.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刑法第341条第1款
302.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刑法第341条第1款
303.非法狩猎罪刑法第341条第2款
304.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刑法第342条,刑法修政案二
305.非法采矿罪刑法第343条第1款
306.破坏性采矿罪刑法第343条第2款
307.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刑法第344条,刑法修正案四
308.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同上
309.盗伐林木罪 刑法法第345条第1款
310.滥伐林木罪刑法第345条第2款
311.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刑法第345条第3款,刑法修正案四
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336.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刑法第368条第1款
337.阻碍军事行动罪刑法第368条第2款
338.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刑法第369条
342.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刑法第371条第1款
347.接送不合格兵员罪刑法第374条
348.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刑法第375条第1款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358.贪污罪刑法第382条
359.挪用公款罪刑法第384条
360.受贿罪刑法第385条
361.单位受贿罪刑法第387条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第 388 条之一(《刑法修正案(七)》第 13 条)
362.行贿罪刑法第389条
363.对单位行贿罪刑法第391条
364.介绍贿赂罪刑法第392条
365.单位行贿罪刑法第393条
366.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刑法第395条第1款
367.隐瞒境外存款罪刑法第395条第2款
368.私分国有资产罪刑法第396条第1款
369.私分罚没财物罪刑法第396条第2款
第九章渎职罪
370.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
371.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37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
381.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刑法第401条
382.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02条
383.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刑法第403条
384.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刑法第404条
385.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刑法第405条第1款
386.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刑法第405条第2款
38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刑法第406条
388.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刑法第407条
389.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第408条
食品监管渎职罪 第408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
390.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刑法第409条
391.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刑法第410条
392.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刑法第410条
399.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刑法第415条
404.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8条
405.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刑法第419条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406.战时违抗命令罪刑法第421
⑥ 刑法中有哪些法律拟制
法律拟制,又称法定拟制,是将原本不符合某种规定的行为也按该规定处理。
法律拟制的目标通常在于:将针对一构成要件所作的规定,适用于另一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规定了许多法律拟制条款。比如,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
该条规定的行为原本不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但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拟制,赋予其与抢劫罪相同的法律效果。如果没有这一法律拟制,对上述行为显然不能以抢劫罪论处。与此类似,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五款、第二百四十七条、第二百四十八条、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二款等条款,都是关于法律拟制的规定。
(6)刑法下的法律扩展阅读:
法律拟制意义
1、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基本意义,在于明确该规定是否修正或补充了相关规定或基本规定,是否导致将不同的行为等同视之。换言之,将某种规定视为法律拟制还是注意规定,会导致适用条件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认定结论。例如,刑法第247条前段规定了刑讯逼供罪与暴力取证罪;后段规定:“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如果认为本规定属于注意规定,那么,对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行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条件是,除了要求该行为致人死亡外,还要求行为入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本书不赞成此观点)。
3、如果认为本规定属于法律拟制,那么,只要是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不管行为人主观上有无杀人故意,都必须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换言之,尽管该行为原本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条件,但法律仍然赋予其故意杀人罪的法律效果。
4、再如,刑法第382条第3款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倘若认为该款属于法律拟制,则意味着一般主体参与以特殊身份为要件的犯罪时,原本并不成立共同犯罪;
⑦ 刑法是规定什么和什么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定罪处刑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幅度内判处:
1、调整型法律如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主要由行为规范组成,其特点在于制定权利义务的行为模式,规定人们应当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引导人们做应当和可以做的行为,不做禁止做的行为;
2、法的功能是法的制定实施在客观上能够产生的作用或者说效果,从逻辑上讲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但一般仅指积极作用。刑法的功能是刑法的制定、实施在客观上能产生的积极作用。法律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⑧ 刑法是规定什么的法律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回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答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 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⑨ 刑法中的法律解释
在刑法规范体系中,刑法司法解释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法律渊源(法律表现形式),但是其指导刑事司法实践的作用是巨大的。刑法司法解释的大量出台,对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澄清刑事司法中的模糊认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其是否会对刑事法治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在学界尚存诸多疑问:刑法司法解释与刑法规范(即实定法规范)之间的关系如何?刑法司法解释权是否会僭越刑法立法权?刑法司法解释的范围应如何界定?等等。现行刑法司法解释体制为我国法治所认可,而其存在确实符合中国现今的法制现状,因而目前关于刑法司法解释的首要问题不是否定或者重新配置司法解释权,而是如何完善刑法司法解释体制,并将法治原则贯穿始终。刑法司法解释权归属于“两高”,自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开始确立,因而刑法司法解释权的合宪性不成问题;而如何行使这一权力,则必须以法治的视角予以认真审视。基于此,笔者认为,刑法司法解释在制定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一、附属性原则
所谓附属性,就是刑法司法解释的内容必须附属于具体的刑法条文,刑法司法解释的制定只能以现有刑法规范为惟一根据。这也可以看作是刑法司法解释的一个特征。刑法司法解释的目的就是澄清刑法条文所承载的刑法规范本身的确切含义,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司法活动,因而不能创设新的罪刑规范,否则即属于越权解释。由于刑法司法解释与刑法规范之间具有附属与被附属的关系,而不具有任何独立性可言,因而某一刑法司法解释的内容必须与特定刑法条文建立依附关系。
二、谦抑性原则
所谓谦抑性,是指刑法司法解释制定的前提必须是当刑法具体条文已经出现严重歧义,或者需要制定刑法司法解释来统一法律尺度时。在制定刑法司法解释过程中保持一种谦抑的精神,一方面要求制定机关应当在自己的权限内来进行解释,不能超出法律本身设定新的规范,另一方面要求制定机关严格出台刑法司法解释的程序,对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具有普遍性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释。反之,对于已经为刑法基本理论所公认,为司法实务所认同的问题,或者虽有争议但是根据现有理论容易形成共识的问题,或者纯粹属于事实认定的问题,则没有必要单独制定司法解释。例如“两高”《关于对军人非战时逃离部队的行为能否定罪处罚问题的批复》的内容,完全可以从刑法典第四百三十五条的规定逻辑地推出,因为该条第二款已经明确地表述:“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自然该条第一款即应指非战时的情形。显然该批复实质上只是重复了刑法的规定。
三、明确性原则
所谓明确性,是指刑法司法解释应当语义明确,逻辑清晰,将被解释对象的含义能够准确、无歧义地表达出来。刑法司法解释的目的就是要澄清刑法条文所承载的刑法规范的确切含义;语义含糊、逻辑不清的解释内容显然与刑法司法解释的目的相违背。将明确性作为一条刑法司法解释的原则,其价值自不待言;然而如何贯彻,确实并非易事,这主要涉及到制定刑法司法解释的技术问题。目前关于刑法司法解释的批评意见也多集中于某些解释内容表述中的不确切问题。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中后半句“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其表述就易产生歧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情节超出“显著轻微”程度的,是不是就可以适用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以奸淫幼女型强奸追究刑事责任?显然不能,但是如此表述却很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解。为保证刑法司法解释的明确性,在努力提高制定解释的技术水平的同时,应当尽可能开展较为广泛的制定前的咨询活动,以便集思广益,避免可能存在的语义不确切等问题。
四、客观解释原则
所谓客观解释原则,是指制定刑法司法解释时应以被解释的刑法条文的客观含义为准,即将刑法条文现时的客观意思作为理解刑法的根据。客观解释相对于主观解释而言,两种解释论争讼已久,在不同国家的司法实践中亦各领风骚。采取何种解释论,必须与本国的立法体制、立法现状相照应,脱离本国立法实际进行选择则缺少说服力。在我国,刑法立法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全面的立法说明(草案说明的作用十分有限),探寻立法原意所依据的载体并不存在,因而坚持追求立法原意作为解释根据的主观解释论,其解释的根据及结论即难以让人信服。坚持客观解释原则,就要求制定刑法司法解释应当以被解释的刑法条文现时的一般含义为基本出发点,而不宜去推知立法者立法时的主观心态。
⑩ 属于刑法部门的法律有哪些
我国到目复前为止没有制一部完整的刑法典。属于刑法部门的法律最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其次有一些相关的司法解释;第三,有一些其它的法律上也规定了一些相关的应为刑法处罚的行为,但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