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行为不规范

司法行为不规范

发布时间: 2022-06-08 21:45:43

❶ 政法系统 执法司法程序不规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类似的法谚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已逐渐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司法”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法律职业者和普通人挂在嘴边的名词。然而,在面对诸如“究竟什么是‘司法’”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时,不但外行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就连法律人自身,恐怕也无法说得明晰与透彻。 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宪法对“司法”的概念并未明文界定。在笔者看来,这种立法的缺失并非立法者的过失疏漏,实乃有意为之。留下“司法”的悬念一是立法者无法消弥学界关于“司法”概念的争论,二是立法者自身亦对“司法”及其性质认识模糊。最重要的,宪法和法律有意疏漏“司法”的概念有助于国家决策层适时对“司法”作出调整。至于“司法”的实质意涵有无藉由理论加以建构的可能,在学界向来也备受质疑。 在西方,“司法”一词大都同时作为学理上的概念和各国实定法上的用语而存在。依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司法有别于立法及行政,是“处罚犯罪或裁决私人争讼”的权力,性质上属于纯粹的法律作用,而非政治作用。法官不过是法律的传声筒,只能依三段论法精确地适用法律条文,不具有违宪审查权,甚至连解释权亦严格受到限制。但从现代各国司法体制及司法机关的职权来看,孟氏对司法的定义方式显然与现实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一般认为,司法的内容受各国传统及时代因素影响,具有历史的可变性,无法以一定的方式加以界定。考察现代各国对“司法”概念的具体实践,大体上,美日与德法堪称两类典型。 美国的司法概念,依其联邦宪法第3条规定,以“事件及争讼”(cases and controversies)为要素,包含民事、刑事及行政事件的裁判。而且,法院审理案件时,附带对有关法令进行违宪审查,这是司法的本质性义务。日本战后对美国司法制度全盘照收,因此,在对司法的理解上,也大致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态度。 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即将司法范围限定于民、刑事裁判,不包括行政案件的裁判。司法的任务亦受严格限制,大革命时期的法律规定,法官干预立法权及执行权行使的,即构成渎职罪。同时,法院“解释”法律也被绝对禁止,相应地,法官仅能一板一眼适用法律。1958年法国第五共和宪法虽然引进违宪审查制度,但该制度与一般司法不同,这很突出地反映在相应法律条文的归属上:后者规定于第八篇“司法权威”,而前者却另外规定于第七篇“宪法院”。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传统类似于法国,将行政法院排除在司法体系之外,现行基本法则另设“裁判”(Rechtsprechung)一语,做为“司法”的上位概念,用以统括普通法院、行政法院、财政法院、劳动法院、社会法院及具有抽象违宪审查权的宪法法院。 然而司法的实质并不在于司法范围的深广,而在于“司法”之所以成其为“司法”的底线。我国司法体制本仿苏联而建制,在我们当年所着力效仿的苏联解体之后,其国原依存的司法体制亦分崩离析。现今的俄罗斯等国在司法体制上也业已全盘接收“三权分立”学说,并已完成相应改制。在此境遇下的中国司法体制既面临与原苏联旧体制的决裂,又碍于政治因素及本土国情而无法断然象俄罗斯等国一样对司法制度进行彻底改造,“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体制”一语便成为国家决策层所握持的一根救命稻草,并为学界学者所着力维护。 如果有关“司法”概念的争议仅仅存在于学界,倒也能让我等百姓们图个清静:管他吵得天翻地覆呢,那是学者们的份内之事,犯不着让普通人操心。然而正因为法律的缺席,不可避免地引来了与司法有些许联系的机关或部门的搅局,他们在各自的权力范围之内对司法指手划脚,终至“司法”成为一张“普罗米修斯的脸”,变幻莫测。诸如国务院总理在人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大声疾呼“深化司法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诸如众多将“公检法司安”统归“司法部门”而行文的党内及政府红头文件,再诸如通常兼任公安部门领导人的政法委书记在个案上对检察长、院长的指示,等等等等。“司法机关”终于沦落为“政法机关”的一个下位概念。 想想“司法机关”的可怜境况吧,一方面虽享有与政府同等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却游离于国家权力的边缘并深受政府越权之苦,而老百姓并不懂得这么多弯弯,“腐败”的帽子决然要扣在“司法”的头上。正因为“司法”背负了沉重的“最大的腐败”之后,从而却成功地掩盖了在这背后隐藏着的比“最大”“更大”的“腐败”。而这“更大”的“腐败”才是真正的“腐败”之源。 诚然,因各国历史及国情各异,在司法一语上世界各国也各有特点,而绝无完全相同的两套司法体系。然而,各国司法概念虽不尽相同,对司法独立的强调及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遵循却早已成为各国通例,这亦是“司法”之所以成其为“司法”,并能最终达成公正的前提与底线。1985年11月29日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同样将“司法独立”原则规定为对各国司法的最低限度要求。这一国际司法文献特别强调:各国应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并将此原则正式载入其本国的宪法或法律之中。司法机关应不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并依法律规定来裁决其所受理的案件,而不应有任何约束,也不应为任何直接间接不当影响、怂恿、压力、威胁、或干涉所左右,不论其来自何方或出于何种理由。 可见,取得独立地位并在国家最高权力体系占据话语权才是弄清楚“司法”是什么的前提。

❷ 整治影响执法司法突出方面的问题

整治影响执法司法方面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
1、服务承诺落实不到位,窗口形象和服务意识差;
2、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对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力,损害企业合法权益;
4、涉企案件执法司法行为不规范、质效不高,对执法司法问题监督不到位;
5、个别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等问题影响了执法司法质效,影响了公平正义,影响了政法机关的公信力,损害了营商环境。
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是全市政法机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策部署,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法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效果明显,法治化营商环境也不断优化,执法司法质效不断提升,但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和问题,执法司法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八)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十一)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十二)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十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❸ 如何解决执法不规范的现象

当前,在检察机关的一些岗位和环节上存在一些执法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各级检察机关要在坚持“从严治检、严格执法”的同时,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1.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执法违规。笔者认为,一是要主动接受外部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三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和执法责任机制等。 2.用宪法和法律原则、规定维护司法公正和公平正义。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应做到“三个认真”:(1)认真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坚持人性化执法,坚持“疑罪从无”、“罪刑法定”,不超越法律规定办案。(2)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格掌握立案、逮捕、起诉、抗诉和不起诉条件,坚决防止错立错捕错诉。(3)认真实行行之有效的办案制度,坚持重大案件依法适时介入,坚持疑难案件交叉阅卷、主诉检察官“会诊”案件,防止发生失误和以案谋私。 3.用严谨科学公开的方法强化和规范执法行为。(1)细化办案程序,防止执法随意性。尽可能减少外部因素对办案的干扰,尽可能完善内部各环节的监督制约,防漏堵缺。(2)科学分解各种执法责任制,明确各种岗位职责。(3)抓规范执法行为,应当从小处着手。(4)通过推进执法公开,来推进执法规范。 (作者为四川省容县检察院检察长)

❹ 法官徇私枉法会有哪些危害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些群众维权意识增强,内但依法维权观 念淡薄容,个别当事人以访扰诉,甚至冲击法院、伤害法官,导致有的法官求稳怕乱,在干扰面 前妥协、退让,不敢严格公正司法。进一步解决司法行为中的不规范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司法 体制改革,完善规范司法行为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更好地促进规范司法,加强 管理、强化监督,把司法权牢牢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狠抓队伍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各方面监 督。有的法官缺乏司法良知和法纪观念,私下参与违背法官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活动,有的 甚至徇私枉法,办假案,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陷入司法腐败、违法犯罪的深渊,严重 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❺ 值庭司法警察在何时进入法庭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值庭,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司法警察押解人犯,庭审安全保卫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作为司法警察的一项主要职责,值庭工作在直接保证审判案件的有序进行,烘托审判法庭的庄严氛围,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威严,防止突发事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司法实践的基本情况看,由于对值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实际操作不规范,不仅制约了值庭工作的开展,甚至导致庭审过程中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司法警察值庭工作不仅是司法警察职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审判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探讨值庭工作的规范化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形势发展的趋势和司法实践的需要,笔者在此浅析值庭工作规范化应当找准的着力点。

公开原则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宪法原则。借助新闻媒介监督,是人民法院遵循公开原则的有力方式。但对新闻记者特别是摄像记者在庭审中的采访行为不加约束,随意性太大,必然严重影响庭审的严肃性。因此,应当为法警值庭配套制定相应的摄影摄像许可制度,为规范庭审中的新闻监督工作提供依据,使法警根据法院对外宣传的需要和庭审中审判长的指挥,有权允许或制止未经许可的记者进入审判区域摄影摄像,对不听劝阻的可果断处置,带离法庭。

❻ 如何践行三严三实 规范司法行为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干事创业的重要遵循,集中体现党的优良作风。规范司法行为是改进司法作风、确保司法公正的重大举措,是检察机关践行“三严三实”的生动实践。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把整体谋划、细节落实、重点整改、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就能有力促进从严从实秉公用权,从严从实律言律行。

大处着眼抓关键

“三严三实”体现法治精神、群众立场,为改进作风树立了新的更高标杆。践行“三严三实”必须把规范司法行为作为关系法治进程、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从大处着眼,把握各个层面的关键,抓思想引领,抓班子带动,抓基层基础,增强规范司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抓实思想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偏差会导致行为上的不规范。必须让每一位干警在灵魂深处根植规范司法的自觉性,真正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成为习惯和自觉。当前,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亲和司法、公信司法、规范司法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成为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思想顽疾。这就要求我们在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司法良知教育上持续下功夫,引导全体检察人员强化民本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打牢规范司法的思想基础,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抓牢班子带动。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领导班子是检察队伍建设的核心力量,一言一行都是风向标。必须抓牢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带头查摆、整改作风“不严不实”和司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努力把对法治的尊崇、对纪律的敬畏转化成管人、管事、管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司法行为的约束管控,加强对案件质量的审核把关,确保严格办案、规范办事。

抓住基层落实。80%以上的检察院在基层,80%以上的检察干警在基层,80%以上的案件在基层,司法不规范的问题也大多发生在基层。能否落实到基层,是决定专项整治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积极倡导把规范司法行为融入领导干部对口联系、业务部门对口指导、蹲点联系、述职述廉、专项巡视等工作中,推进规范司法行为与基层建设深入融合。目前,福建省检察院要求每个设区市检察院确定一个基层检察院作为全省检察机关专项整治工作的示范院,由省检察院领导直接挂钩联系,以点带面推动落实。

小处着手抓细节

“三严三实”提倡严格约束自我,实实在在做事,抓细节、重预防是题中应有之义。践行“三严三实”,规范司法行为,要坚持从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要求抓起,明确办案程序,细化操作规范,厘定权力边界,确保有章可循。

规范到人。每一个人都规范,一个单位就会有良好形象;每一个单位都规范,整个系统就有公信。要坚持“软约束”与“硬杠杠”相结合,把规范司法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软约束”即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检察机关文明用语规则等,用以对照查摆检察人员履职行为、职业作风、职业礼仪以及接待、询问、讯问、出庭用语等方面存在的不文明不规范问题。“硬杠杠”即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个人执法档案制度、八小时外行为禁令等,有过错就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坚持以最严的标准、最严的举措根除每一位检察人员司法作风的顽瘴痼疾。

规范到事。一次不规范的行为或疏忽大意,就可能埋下各种隐患,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司法公信。今年,最高检通报了第一批11起司法不规范典型案件。从通报的情况看,很多并不复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细节错误。这些看似不经意失范行为,不完全由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所决定,更多的是思想规范意识缺失,没有摆脱久积成诟的办事习惯。成败在于细节,大到党组作一项决策,小到处理一份文件、接待一位律师,每一件事都应当遵循流程要求,符合行为规范,养成好的习惯,做到能干事、不出事。

规范到岗。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是规范司法行为的重要保障。要紧紧围绕检察权的运行,明确检察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和各岗位工作职责,编制检察人员履职规范等相关文件,防止和纠正不严格、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确保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去年以来,福建省检察院在全面吸收最新法律规定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的基础上,试行定岗定责定任务,对检察机关各个司法岗位、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目前,正着手汇编岗位规范手册,使各项检察工作规范更为系统完整,在适用上更具操作性,让全体检察人员熟知能详、全面掌握、见诸行动。

问题导向抓整改

“三严三实”为党员干部规范履职、廉洁从政设定了底线、划定了红线。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深入梳理整改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是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的关键。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围绕最高检提出的八个方面问题,通过细化重点、剖析典型、评查案件、加强督察,找准查实自身司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

福建省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四查四看”和“百案析查”等活动。“四查四看”即:从查摆司法理念、司法作风、司法程序和司法纪律入手,看是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否坚持“六个并重”、是否存在司法为民意识不强、是否存在不严格执行办案规范等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全面汇总,逐一归类,建立台账。“百案析查”即:从近年来省内外有影响的刑事错案,以及省、市检察院2014年专项检务督察、案件质量评查通报的案件中,查找司法不规范的典型个案,深入剖析司法不规范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教训,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坚持边查摆边整改,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个环节薄弱就重点加强哪个环节,对不规范司法问题,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线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对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的纠错力度,既敢于向违纪违法问题“亮剑”,又敢于向系统内外“亮丑”,强化整改落实,严格正风肃纪。

遵规守纪抓执行

办案、办事严格守纪律、讲规矩,应是规范司法之举。既要通过专项整治工作创新制度、建章立制,还要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福建省检察机关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全面梳理,针对队伍和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努力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最大限度压缩司法不规范问题滋长空间。比如,针对暴露出的对领导干部监督薄弱问题,制定对各级检察长监督的暂行规定,明确了10项监督措施和3种责任追究情形。为强化责任担当,制定了落实“两个责任”的具体措施,推动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落到实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冤假错案、办案安全事故、司法不廉问题,鲜明提出坚守廉洁自律、防止冤假错案、防范办案安全事故“三条底线”,研究制定工作意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倾向,制定了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平时谈心,善用信访提醒谈话,严格诫勉谈话,做好任职谈话,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取得好的效果。

规范,重在遵循,更在责任。一要强化班子责任。强化领导班子全局思维、合作意识,认真做好分工分管工作,配合承担协管工作,支持班子成员工作,主动思考全局工作,对一把手工作拾遗补缺,推动各项决策落到实处。二要强化部门责任。强化中层干部履职责任、执行意识,密切关注干警思想和行为动态,层层传导规范办案,敢抓敢管严明纪律,营造氛围凝聚人心,确保“一岗双责”有效落实。三要强化干警责任。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要求,详细阐明纪律规范,让规则铭记在每个检察人员心中。四要强化监督问责。推进专项巡视、案件评查常态化,部署开展专项检务督察,派出督察组对各地明察暗访,实名通报情况,严肃执纪问责。制度建设永无止境,执行制度必须持续发力。只有坚持不懈探索创新,在源头预防,从源头治理,以制度为保障,通过落实制度,进一步正风肃纪,规范干警言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检察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检察机关。

❼ 执法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法律分析:一是组织开展规范行政执法的专题调研,摸清各地区各部门的真实情况,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二是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今年1月22日,全国人大第25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该法将于今年7月15日起施行。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在总结行政执法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行政处罚的基本制度和规则,充分体现和巩固了行政执法领域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为严格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保障行政处罚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司法部把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制定出台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的文件,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行政处罚程序、推行免罚清单制度、强化行政处罚行为监督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部署。

三是要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在系统研究分析全国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情况,总结各地区各部门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起草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推动各地区各部门纠正处罚畸轻畸重等问题来解决这个不规范执法问题。

四是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展全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研究及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选取若干不同地方、不同部门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点,研究拟定培训大纲和示范教材体系,形成全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

五是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在全国推广使用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工作平台的应用,以信息化助力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推进行政执法监督批评建议平台的建设,在平台意见建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重大问题或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办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❽ 如何规范司法行为中的不规范行为

深刻认识才会坚决行动,直面问题才会汲取教训。最高检通报11起司法不规范典型案件,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勇于对自身问题“亮剑”,敢于对自身问题“亮丑”,坚持不懈改进司法作风、锲而不舍整治司法不规范问题的坚定决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司法行为,是保证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首先做到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司法规范化建设,检察队伍严格规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检察机关在司法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司法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此次最高检通报11起司法不规范典型案件警示我们,各级检察机关必须深刻认识深化司法规范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高度重视并坚决纠正自身司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从这些典型案件中汲取深刻教训,引起高度警觉,并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对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姑息,绝不袒护,绝不手软,以零容忍的决心坚决整治。

队伍建设任道重远,规范司法刻不容缓。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要在认识上下足功夫,在行动上下足力气,结合正在开展的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整治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不廉洁的司法行为,不断提高规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

❾ 司法系统六个一律内容

司法系统六个一律,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下发《关于加强司法廉洁自律“六个一律”的规定》,“六个一律”具体内容如下:

1、凡承办法官私自会见当事人及代理人、辩护人并接受吃请,或受邀参加娱乐健身旅游活动的,一律停职审查

2、凡承办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故意隐弃证据,违背事实,枉法裁判的,一律停职审查

3、凡承办法官在评估、拍卖、变卖等财产处置中,恶意串通,压抬价格,封锁信息,弄虚作假,制造流拍,使特定对象受益的,一律停职审查

4、凡承办法官利用办案工作之便收受当事人及代理人、辩护人贿赂的,一律停职审查

5、凡法院干警私下为当事人在本院打官司介绍律师的,一律停职审查

6、凡法院干警故意向当事人或外界透露审判秘密,泄露不宜公开的审判内部资料的,一律停职审查。


(9)司法行为不规范扩展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司法行为工作的打算

1、在加强过硬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加强学习,深化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端正司法作风,强化程序公正意识。加强专业化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职业化的法官队伍。加强对不规范司法行为的督查和惩戒力度,保持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高压态势。

2、在加强审判管理上下功夫

切实做好审判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健全完善审判管理各项工作制度,着力解决审判质效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强化院、庭长的审判管理职责,重点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和落实办案责任制、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司法不规范行为。

3、在完善规范司法行为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把制度建设作为核心和关键,建立健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努力形成一整套制度严密、管理严格、运作规范、廉洁高效的制度体系,真正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格局。

4、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

促进信息化与法院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全区法院司法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探索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完善信息查询系统,公开信访办事流程,方便群众进行网上信访、网上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等,让人民群众更便捷地行使诉权、更直接地监督司法活动。

5、在深化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上下功夫

深入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不断拓宽司法公开的范围、渠道,加大对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信息公开的时效管理,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当事人诉讼、获取案件信息提供便利,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6、在推进基层法院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

进一步强化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协调配合,坚持高、中院领导与基层法院特别是落后地区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建立联系点制度,及时了解基层法院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进一步将人力、物力等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法官司法能力,改善基层物质装备,努力提高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7、在自觉接受监督上下功夫

拓宽接受监督渠道和方式,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机关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❿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细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为强化法官办案责任意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廉洁司法,而制定的办法。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应严格公正司法,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办理案件,对所办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法律依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强化法官办案责任意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应严格公正司法,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办理案件,对所办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错案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故意违反与审判执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或者因重大过失违反与审判执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致使裁判、执行结果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

第四条 案件是否构成错案由各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确认。对审判委员会确认为错案的案件,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第五条 全省各级法院设立错案责任追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和分管审判管理工作的院领导、纪检组长和政治部主任任副组长。纪检监察部门、审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六条 错案责任追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

(二)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原则;

(三)依法审查,依程序确认原则;

(四)责任自负,罚当其过原则;

(五)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热点内容
合同法税率 发布:2024-11-08 06:32:40 浏览:903
两民法典 发布:2024-11-08 05:26:08 浏览:176
菲律宾劳动法关于13薪水 发布:2024-11-08 05:04:37 浏览:617
美国法律硕士申请攻略 发布:2024-11-08 03:59:32 浏览:811
云南发展中医药条例执法检查 发布:2024-11-08 03:10:04 浏览:291
法院换届年 发布:2024-11-08 02:45:13 浏览:83
我国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则 发布:2024-11-08 02:45:12 浏览:660
2015护理相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4-11-08 02:44:18 浏览:522
婚姻法解释24条的补充规定 发布:2024-11-08 02:19:42 浏览:869
餐饮业法律法规2016 发布:2024-11-08 02:18:18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