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的包容

刑法的包容

发布时间: 2020-12-23 13:30:50

刑法中包容犯有哪些情形

你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绑架罪包容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专和非法拘禁行属为;
2 拐卖妇女罪包容强奸行为;
3 拐卖妇女罪包容引诱,强迫卖淫行为。
4 抢劫罪包容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
5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包容妨碍公务,非法拘禁的行为;
6 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包容妨碍公务行为;
7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包容妨碍公务行为;
8 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包容强奸行为
9 组织卖淫罪包容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
谢谢!

Ⅱ 刑法的包容性评价什么意思

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种罪名,这时候为了避免重复评价,将较小的罪行包容在较大的罪名之中。例如,绑架后杀人的,绑架罪包容杀人罪,就直接按绑架罪论处(从重)。望采纳~

Ⅲ 刑法上的牵连犯/吸收犯/转化犯/包容犯/集合犯/连续犯/继续犯....

(一)连续犯

连续犯是指基于一个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常见的连续犯,如持枪连续杀人,连续多次贩卖毒品的;连续盗窃作案数起等等。连续犯,是实质数罪,但当作一罪来处理,不实行数罪并罚。

连续犯与继续犯(持续犯)的区别就在于是一行为还是数行为。

关于连续犯,要注意以下二点:

1.追诉时效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追诉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在刑法的溯及力方面,根据司法解释,犯罪行为由新刑法(1997年刑法)生效前连续到新刑法生效后的,应适用新刑法,但新刑法规定处罚较重的,在量刑时可以适当从轻处罚。

(二)牵连犯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犯罪时,其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方法行为)和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的情况。牵连犯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如为了诈骗财物或者招摇撞骗,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如在进行招摇撞骗犯罪过程中,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而伪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证件。

2.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

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区别:类似于连续犯与继续犯的区别一样。关键区别是一行为还是数行为。牵连犯是数个犯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是实质的数罪,处断的一罪;而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是实质的一罪,想象的数罪。

还要注意:有的刑罚规定的行为是复合行为,想象竞合犯中有的复合行为视为一行为,而不是数行为的。

牵连犯的处理原则:择一重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刑法分则有例外规定的,应当依照该例外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例外规定主要是:

1.在犯走私罪的过程中,使用暴力手段抗拒缉私的,应当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但是,在走私毒品的过程中,武装或者暴力抗拒缉毒的,作为量刑情节,只以走私毒品罪一罪处罚;在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过程中,暴力抗拒缉查的,也只作为量刑情节以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一罪处罚。

2.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或损毁保险标的而构成其他罪的,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或者放火罪或者故意毁坏财物罪等数罪并罚。

3.挪用公款后又使用挪用的公款进行犯罪活动又构成其他罪的,如走私、贩卖毒品、赌博、非法经营的,应当数罪并罚。

通常认为属于牵连犯法律明文规定不数罪并罚的情况如下:(1)因受贿而徇私枉法或者枉法裁判的;(2)强奸后迫使卖淫的,法律规定强奸作为强迫卖淫罪的加重情节;(3)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毁弃邮件从中窃取财物的,以盗窃罪一罪从重处罚;(4)盗窃
信用卡又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5)伪造货币又贩运该伪造的货币的,以伪造货币罪一罪从重处罚。

法律、司法解释中涉及的罪数的情况

(一)法律上把一个犯罪作为另一个犯罪的处罚的情节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要数罪并罚。主要有:

1.绑架并杀害人质的。

2.拐卖妇女又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3.拐卖妇女又强迫、引诱、容留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的。

4.组织卖淫又有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犯罪。

5.以强奸的手段迫使卖淫的。

6.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又非法拘禁被组织者的。

7.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暴力抗拒缉查的。

8.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时,武装掩护的;或者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二)法定从一罪处罚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

1.盗窃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以盗窃罪论处。

2.伪造货币又出售、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以伪造货币罪一罪从重处罚。

3.私拆、毁弃邮件从中窃取财物的,以盗窃罪一罪从重处罚。

4.受贿而循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的,择一重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刑法第399条第3款)。

5.为走私而骗购外汇的,为骗购外汇而伪造有关公文的,如果实行了走私罪的,以走私罪一罪处罚。如果尚未实行走私行为的,以骗购外汇罪一罪处罚。

6.根据司法解释,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以盗窃罪一罪从重处罚。

7.犯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8.犯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法定的转化罪不是数罪,不实行数罪并罚

1.非法拘禁他人,故意暴力殴打致被拘禁人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2.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3.虐待被监管人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4.聚众斗殴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5.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致人重伤的,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6.在盗窃、诈骗、抢夺过程中使用暴力、威胁转化为抢劫罪的。

7.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

(四)法定应当数罪并罚的情况

1.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对被组织人、被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2.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3.犯保险诈骗罪,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以偷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的,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处罚,并且要数罪并罚。

5.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6.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强奸被收买的妇女的,数罪并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有非法拘禁、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数罪并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一罪处罚。

7.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8.挪用公款后又使用挪用的公款犯罪的,数罪并罚。

Ⅳ 如何认识刑法中行为触犯罪名时的"包容评价"的

一个行为触犯了某个罪名,在触犯该罪的同时触犯了另外一个罪;这个时候为了避免回重复评价,答将较小的罪行包容与较大的罪行之中。

例如,强奸罪的过程中,必然发生猥亵行为,但是猥亵罪被强奸罪包容,不再评价;

绑架后杀人的,绑架罪包容杀人罪,直接按照绑架罪处理(未满14周岁的除外)

Ⅳ 我国刑法上的包容犯和吸收犯是同一种概念吗,有什么差别吗

我国刑法抄上没有包容犯一说,只有吸收犯。行为人实施两个以上犯罪行为因具有吸收与被吸收的关系,仅以其中一罪定罪。比如说,一人入室盗窃,窃取财物之前他必须要入室,入室和盗窃有吸收关系,所以只要有盗窃行为,那非法入室必将被盗窃所吸收,以盗窃论。

Ⅵ 如何认识刑法中行为触犯罪名时的"包容评价"的思维

一个行为触犯了某个罪名,在触犯该罪的同时触犯了另外一个罪;这个时内候为了避免重容复评价,将较小的罪行包容与较大的罪行之中。

例如,强奸罪的过程中,必然发生猥亵行为,但是猥亵罪被强奸罪包容,不再评价;

绑架后杀人的,绑架罪包容杀人罪,直接按照绑架罪处理(未满14周岁的除外)

Ⅶ 刑法中的吸收犯与包容犯有区别么

有,一般认为吸收犯的前后两个或数个行为之间,是必经阶段和当然发展专的关系。比属如伪造假币后出售的,是吸收犯。
包容犯主要是指两个原本没有联系的犯罪行为,因为在实际中经常同时发生,立法将其中一个犯罪写入另一个犯罪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如绑架后撕票是本身是两个犯罪——绑架和故意杀人,但绑架罪包容了故意杀人,处死刑。拐卖妇女并强奸的,拐卖妇女罪包容强奸罪。

Ⅷ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包容犯

在刑法罪数形态理论中原本并无包容犯一说,但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现行刑法存在包容犯立法例。这就要求我们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作出理论回应,以指导司法实践。目前我国刑法中比较典型的包容犯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一是绑架罪对故意杀人罪的包容。二是拐卖妇女、儿童罪对强奸、引诱、强迫妇女卖淫等罪名的包容。三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过失重伤、过失致人死亡、非法拘禁、妨害公务等罪名的包容。四是强迫卖淫罪对强奸、过失重伤、过失致人死亡等罪名的包容。据此,笔者认为,所谓包容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包容之罪)的过程中由于犯意的增加或转化而实施另外一个犯罪行为(即被包容之罪且为异种罪名),而刑法明确规定只以其中一个罪(包容罪名或属罪名)的加重构成定罪处刑的罪数形态。包容之罪和被包容之罪的发生在时空上存在密切的联系,行为人犯一种罪行,在同一时间、地点或相当密切的时间、地点针对同一行为对象或相关对象又犯另一罪,而且实践中这种数行为的并发还具有经常性,为了实现司法实践中对此类并发犯罪处断的统一,立法者便选择结合犯或包容犯的立法例将这些并发性犯罪进行归并性的重组。其中,立法对包容犯的重组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行为人实施了包容之罪(由该罪基本构成所规定的)和被包容之罪这两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犯罪行为。行为人分别实施了符合包容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和被包容之罪犯罪构成的两个独立行为,在本质上属实质数罪,并且两个行为之间不存在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不符合牵连犯的成立条件。第二,刑法明确规定将构成实质数罪的两行为按照包容之罪一罪论处。即对于包容犯刑法规定按照一罪处断,而不实行数罪并罚。第三,刑法明确规定将符合两个犯罪构成的两个行为按照包容之罪的加重构成论处。为了实现罪刑相当,规定了比包容之罪基本犯罪构成更为严厉的法定刑,而将被包容之罪视为包容之罪的加重处罚条件,形成了包容之罪的加重构成。这是包容犯和一般的吸收犯在处断原则上所体现出的区别。基于这些特征,包容犯成为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数额加重犯之外的一种新的加重的犯罪构成形式。如果对包容犯立法例所反映出的罪名之间如何相包容的规则进行初步的分析,笔者认为,目的性犯罪包容并发性犯罪,是所有包容犯立法例所遵循的一个规则。刑法分则条文一般是在规定了目的性犯罪之后,将在目的性犯罪过程中经常随附并发的犯罪作为对目的性犯罪进行加重处罚的条件。如绑架罪中,绑架罪是行为人的目的性犯罪,“撕票”而杀害被害人的行为是并发性犯罪;在拐卖妇女、儿童罪中,拐卖妇女、儿童行为是目的性犯罪,奸淫被害人或强迫被害人卖淫的行为属随附性的犯罪。立法者基于数个犯罪行为经常性并发的事实而创制了包容犯立法例,不可否认,这种立法例承载了立法者一定的价值追求,也正是这种内在的价值追求驱动立法者进行包容犯立法:一是公正,即罪刑均衡,量刑公正、统一。以行为人在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为例,依据包容犯的立法例,对此行为应以绑架罪的加重构成论处,处绝对死刑,但若实行数罪并罚,则法官有可能在死刑、无期徒刑的量刑幅度内进行裁量,最终不同的法官可能作出不同的裁决。包容犯将数行为按照一罪处断,以一罪的加重构成论处,这样立法并不导致重罪轻判,而且这样还可能避免不同的法院或法官对同样的罪行因为在实行数罪并罚的过程中的裁量和考虑不同所导致的量刑失衡和不统一。二是效率,即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便宜和高效。对密切联系、同时发生的数行为是以一罪论处还是以数罪论处,还应考虑刑事司法的难易性。如果以数罪论处过于复杂,不利于司法机关定罪量刑,则应主张以一罪论处。由于包容犯的处断原则是以一罪的加重构成论处,对数行为以一罪加重论处而不实行数罪并罚无疑便利了司法操作。 总之,对于包容犯立法例,在学界有积极提倡者,也有明确反对者,还不乏对其科学性、合理性提出质疑者。笔者以为,我们一方面应该对包容犯自身的基础理论问题,如概念、构成、特征、包容的根据与规则、利弊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另一方面也要结合采用包容犯立法例多年来的司法实效同数罪并罚制度和结合犯立法例进行比较论证,通过对比分析,权衡各种立法模式的利弊得失,选择一种最适合我国国情并能获得足够的刑法理论支持的立法模式。在包容犯立法例被修改成结合犯或改按数罪并罚处理之前,有关包容犯的规定和处断原则应该得到严格执行,这也是刑事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Ⅸ 刑法法条竟合的使用条件

法条竞合(又称法规竞合、法律竞合),是指由于法律对犯罪的错综规定,一个犯罪行为同时符合了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但数个条文之间存在着整体或者部分的包容关系,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条文而排斥其他条文适用的情形。这是刑法分则和特别刑法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法律现象。例如,刑法第264条规定的盗窃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第127条规定的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其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前者的外延可以包容后者,因此,触犯第127条的,也必然触犯第264条,这两个条文就形成了法条竞合。法条竞合的现象纷繁复杂,数个不同条文的犯罪构成要件,由于内涵外延的大小不同,因而产生包容与被包容关系。其中外延大的通常叫做一般法或普通法,外延小的叫做特殊法或特别法。
从我国刑法的规定看,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竞合情况:
(一)因犯罪主体特殊形成的法条竞合
例如,刑法第378条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和第433条战时造谣惑众罪。二者的行为都是战时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不同的是后者的主体是现役军人,前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前者可以包容后者。
(二)因犯罪对象特殊形成的法条竞合
例如,刑法第116条的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竞合,主要因为前者破坏的对象是特殊财物,即交通工具,后者是一般财物,后者可以包容前者。
(三)因犯罪目的特殊形成的法条竞合
例如,刑法第363条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第364条的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的竞合,主要因为前者是基于特殊的目的,即牟利,后者可以是基于任何目的,后者可以包容前者。
(四)因犯罪方式或手段特殊形成的法条竞合
例如,刑法第192条的集资诈骗罪与第266条的诈骗罪的竞合,主要因为前者是用特殊的方式诈骗,即非法集资,后者可以用各种欺骗手段,后者可以包容前者。
(五)因犯罪时间特殊形成的法条竞合
例如,刑法第424条的临阵脱逃罪与第435条的逃离部队罪的竞合,主要因为前者犯罪的时间是“战时”,后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后者可以包容前者。
(六)因数个特殊要件形成的法条竞合
例如,刑法第438条盗窃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与第264条的盗窃罪的竞合。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现役军人,犯罪对象是特殊财物,即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后者是一般主体、一般财物,后者可以包容前者。

Ⅹ 什么是刑法中的包容犯

对于什么是包容犯,目前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表述:

第一种观点认为,包容犯是法条竞合的一种,是指整体法所规定的犯罪包含着部分法所规定的犯罪,两者发生竞合,应从整体法所规定的犯罪论处的情形。(注:陈兴良.转化犯与包容犯:两种立法例之比较[J].中国法学,1993,(3).)

第二种观点认为,包容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犯罪的过程中又实施了另一犯罪,但刑法明文规定将后一犯罪作为前一犯罪的加重处罚的情节而不实行数罪并罚的情况。(注:初炳东,等.论新刑法中的包容犯与转化犯[J].法学,1998,(6).)

第三观点认为,包容犯是指对数个具有并发关系的不同种的犯罪行为在立法中规定为依据其中一罪定罪,并对全部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都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犯罪形态。(注:曾芳文.新刑法分则对于数罪的处罚规定解析[J].中国检察官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2).)

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实际上将包容犯与法条竞合中的包容关系混为一谈了。不可否认,包容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法律现象,反映着刑法分则条文之间的包容关系,即包容犯之所以能够触犯数个相互包容的犯罪构成,(注:笔者认为,法条竞合的包容关系仅仅说明了包容犯的法律形式,并未揭示包容犯的内在本质。实质上,包容犯是犯罪构成要件的竞合,亦即数个犯罪之间在构成要件上存在相互包容的关系。)

正是由于刑法分则条文间存在的法条竞合中的包容关系造成的。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包容犯说明实际发生的犯罪行为,如何具体触犯相互包容的法条,是从动态的角度揭示刑法分则内部条文的实际联系,它强调的是以犯罪行为为前提,说明其行为的法律现象;而法条竞合中的包容关系则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刑法分则规定犯罪的条文之间的包容关系,说明刑法分则体系的某种特殊结构。由此可见,法条竞合中的包容关系是一个问题,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相互包容的犯罪构成是又一个问题,不可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包容犯实际是一种犯罪形态,与结合犯、牵连犯等犯罪形态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触犯刑法分则某种比较特殊的条文结构的结果。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对包容犯概念的表述是不足取的。第二种观点与第三种观点具有一些共性,如都认识到了包容犯在犯罪构成上包含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犯罪,并且两罪之间具有并发关系即在实施一犯罪的过程中又实施了相关联的另一犯罪,同时,法律明文规定仅依据其中一罪定罪即包容犯是法定上的一罪。

两种表述的区别在于:一是在定罪处罚上,第二种观点强调刑法明文规定以前罪定罪,而将后罪作为前罪的加重处罚的情节而不实行数罪并罚;第三种观点仅笼统地表述为依据其中一罪定罪,并对全部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都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第三种观点既没有强调依据并发中的何罪定罪,也没有强调刑法明文规定将后罪作为前罪加重处罚的情节而不实行数罪并罚。二是在对包容犯本质的认识上,第二种观点将包容犯表述为一种“情况”,而第三种观点则将其表述为一种犯罪形态。对此,上文已有论述,包容犯在本质上与结合犯、牵连犯等一样,是一种典型的犯罪形态,因而,将其表述为一种“情况”,不仅所含外延过于宽泛,而且似存对其本质认识不准之嫌。

笔者认为,对于包容犯概念的准确表述,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对包容犯依据并发中的何罪定性?对包容犯的处罚原则如何表述?基于上述认识及问题,笔者认为,包容犯的概念可作如下表述:行为人在实施某一犯罪(以下简称本罪)的过程中,又实施了与本罪具有并发关系的另一不同种犯罪(以下简称后罪),但刑法仅将后罪作为本罪加重量刑的情节而不实行数罪并罚的犯罪形态。

据此,包容罪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包容犯包含了两种具有并发关系的不同种犯罪行为

  2. 首先,包容犯包含了两种相互独立的犯罪行为,即行为具有复数性。一个犯罪行为是不可能产生包容犯的,它包含了两种行为,而且这两种行为都分别构成独立的犯罪。所以,行为的复数性,是包容犯所以为本来数罪的本质所在。例如,刑法第321条第1款规定了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而在第2款第4项中规定,“以暴力抗拒检查的”,按严重的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处理,即将妨害公务罪包容在了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之中。此例包容犯所含的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妨害公务罪即是两种独立的犯罪行为。此含义是包容犯区别于实质上的一罪如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的关键所在。

  3. 其次,包容犯所包含的两种互相独立的犯罪行为,必须触犯了刑法上的不同罪名,即行为的异质性。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两个相互独立的犯罪构成,但犯罪构成的性质同一,不可能成立包容犯。此含义是包容犯区别于惯犯、连续犯的关键所在。

  4. 再次,包容犯中的包容关系应是重罪(本罪)包容轻罪(后罪)或者是重罪(本罪)包容重罪(后罪)的关系。要体现上述精神,包容犯中的包容关系只能是故意罪包容故意罪或者故意罪包容过失罪的关系,不能是过失罪包容故意罪的关系,否则,包容犯就显得不伦不类,也与事物的性质是由占据主要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相悖。

  5. 有人认为,包容犯的数个犯罪行为都是故意犯罪。(注:曾芳文.新刑法分则中对于数罪的处罚规定解析[J].中央检察官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2).)笔者认为,此观点与我国刑法立法相违背。因为,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包容犯包含了过失犯罪,例如交通肇事罪包容故意(间接)杀人罪,拐卖妇女、儿童罪包容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即是如此。

  6. 最后,包容犯包含的两种相互独立的不同种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并发关系,即本罪与后罪之间,在时空上的联系,行为人在实施本罪的过程中又犯后罪,也即行为人犯本罪,同一时间和地点或者在相当密接的时间、地点并发后罪。例如,上例所举的在犯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过程中又犯了妨害公务罪即是如此。并发的数罪未规定为包容犯时,成立实质数罪,应数罪并罚。

热点内容
icu护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5 02:19:18 浏览:200
民法哲学研究 发布:2025-02-05 02:09:11 浏览:464
注会备考攻略2020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1:37:32 浏览:409
吉安市安福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1:30:40 浏览:65
深圳律师合作 发布:2025-02-05 01:02:09 浏览:147
经济法自考论文选题 发布:2025-02-05 00:39:48 浏览:539
刑事诉讼法183 发布:2025-02-05 00:31:10 浏览:803
民法典实施日 发布:2025-02-05 00:19:43 浏览:379
businesslaw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0:15:55 浏览:721
中学生法律知识漫画 发布:2025-02-04 23:56:24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