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越严厉
『壹』 关于刑法的特征
刑法具有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有属性,这主要表现在:
(1)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都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2)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刑法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相当广泛。
(3)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但其严厉程度轻于刑法所规定的刑罚。
(4)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制某种危害行为时,才能适用刑法。
(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即其他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和保护的合法权益,也都借助于刑法的调整和保护。
(1)刑法越严厉扩展阅读
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附加刑。
主刑就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于其他刑种适用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就是作为主刑的补充而附加适用但也可以独立适用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这实际上也属于附加刑。
我国刑罚就是通过有主有从、互相配合,有轻有重、互相衔接的设计方式,形成了严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刑种都有它特定的内容和作用。刑种的多样性,是为了适应犯罪性质和情节的多样性,便于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实行区别对待的原则。所以,这些刑种是切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的。
『贰』 法律为什么越来越严格
法律漏洞是一直存在的,法律并不是绝对严密的。 首先要回答的是,法律是否不应该有漏洞。我们喜欢引用一句古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好象法律应该是“一网打尽”,没有漏洞可钻才行。其实不然,要想“一网打尽,疏而不漏”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制定任何法律。企图钩织细密的法网来治理社会的主张和想法,如近几年出现的每每人大召开全会时,有不少代表以提出制定这个、那个法律的议案为时尚,其中某些要求,匪夷所想。这不单单是幼稚可笑的想法,而且也是十分危险的想法。要根据“××××新动向”,不断地修订、制定新的法律和规章,将严肃的、科学的立法和法制化也即民主化进程庸俗化为贴膏药式的法律实用主义,立法的原意也有治国堕落为治民的危险。 我们注意到在一些社会法制化建设比较成熟,法律意识相对普及和深入的国家,法律并不是没有“漏洞”, 某种意义上说,漏洞相当大。没有法律就没有法律的漏洞,但是也就没有了人民的自由,有了法律,才有人民的自由,同时也就产生了“法律漏洞”。 第二个问题是,是否可能通过法律的不断修订和完善来堵塞住漏洞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修订和完善法律,可以作到使法律更科学、更合理,但是绝对作不到消灭“法律漏洞”,相反可能出现更多的漏洞。 是否是主张对“法律漏洞”听之任之呢?也不是。简单说来就是补大洞,不补小洞。关键是抓住法律的实质是限制和分散政府权力,保障人民权利。抓住法制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即政府权力必须依法获得,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见义勇为”是不行的。公民个人则相反,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要堵的漏洞就是,不能授予政府通过立法、制定法律等途径,来限制和取消公民个人基本人权的权力。 中国没有发展出成熟的法律解释机制,执法者与司法者往往要寻找法律的明文规定,才能去执行法律与司法。但实践往往是超前法律的,在法律的保守主义和实践的能动主义之间绝对地存在着矛盾,法律的规定不可能预先设想与穷尽所有的实践状况。因此,法律存在“漏洞”是一个常态,也是必然的。国外的做法是在司法的过程中发展法律,弥补法律的漏洞,而非频繁修改法律
『叁』 我国刑法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是什么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主刑是死刑,附加刑是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五十一条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肆』 刑法是最严厉的么
刑法中规定的刑罚有死刑,而死刑又称为极刑.如果就刑罚而言,刑法算是最严厉的.
『伍』 刑法越严厉是否意味着犯罪预防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不是,个人认为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种手段否定了严厉的刑法处罚。从历史进程来看,酷刑意味着法制的倒退,如果出现了酷刑那一定是社会出现了一定问题。犯罪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不会因为酷刑而减少。
『陆』 刑法更具有威严性这种说法对吗
从一般意义角度来说,这种说法正确
因刑法作为所有法律中直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甚至生命权的刑法,其严厉性是毫无疑问的位于所有法律的顶点
『柒』 刑罚的严厉性体现在哪儿
人最重要的就是自由和生命,只有刑法有权能够剥夺(行政拘留什么的不考虑);对财产来说,刑法的部分条文规定能没收全部财产,不够严厉么?
『捌』 什么是中国刑法最严厉惩罚
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财产
『玖』 刑法中为什么要严厉禁止同态复仇
同态复仇是原始社.会中一种复仇的习俗。当氏族部落成员遭受其他氏族部落成员的伤害时,则对后者施以同样的伤害,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早期奴.隶制法.律仍保留有这一习惯。如《汉穆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损坏他人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第196条),若自.由民折断自.由民的骨头,也要折断其骨(第197条),击落同等自.由民的牙齿,同样应“击落其齿”(第200条)。这种习俗一般在同等社.会地位的人之间施行。
近代以来,刑法.理论认为即使不是重刑,仍然能起到威慑犯罪的作用。施用酷.刑本身就存在种种弊端,因而血.腥的“同态报复”就更不可能被接受。
到了现代,刑法.理论由“报复理论”与“威慑理论”转向“保.障理论”与“改良理论”。刑罚的目的也不再是报复与惩戒犯罪,而是预防犯罪与教育罪犯。这时的刑罚不再针对罪行,而是针对行为人本身。在预防犯罪的目的下,尽可能采取较轻的刑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种朴素的报复理论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一言以蔽之,“同态报复”已经不再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