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刑法
1. 选择性罪名要全写吗
选择性罪名要全写。选择性罪名是相对于单一罪名而言的,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具体内容,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又可分解使用的罪名,从我国刑法分则看,具体包括三种情形:一是行为对象的选择,二是行为方式的选择,该类罪名包括两个以上的行为方式。这种情形多出现在严厉打击的对社会安定有严重性的几类犯罪中。
(1)选择性刑法扩展阅读:
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选择性罪名进行定罪量刑
(一)定罪应依一罪处罚
由于选择性罪名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具体内容,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又可分解使用的罪名。对其定罪应依据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的法律标准。它是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如果刑法规定的各个要件均属单一的话,则称之为单一的犯罪构成,但是,如果刑法规定的要件内容可供选择或互有重叠的叫做择一构成,如果一个犯罪构成的诸要件中具有一定的选择范围,每个选择事项都是并列的,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符合选择范围内的任何一个事项,都可以构成犯罪。毫无疑问,选择性罪名就是复杂的犯罪够成的一种。不论选择性罪名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有多大的选择范围,实际都只是一个犯罪构成。都只能按照一罪处罚。
(二)量刑应考虑选择范围
由于选择性罪名以一罪定罪处罚,依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选择性罪名的量刑应充分考虑选择性罪名所包含的行为对象及行为方式复杂性。
第一,行为对象的复杂性。从选择性罪名的分类和构成中可以发现,行为对象作为可选择事项占了一定的比例。对于此类的量刑,应该在该类选择性罪名的法定刑范围内,根据行为对象的不同,及数量,充分考虑,予以量刑。如刑法第227条规定的倒卖车票、船票罪。本罪是指非法倒卖车票、船票,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行为人通过倒卖所获得的非法所得数额和扰乱市场秩序的严重程度,单就非法所得数额来说,如某行为人既非法倒卖车票,又非法盗卖船票,则应该把非法倒卖车票的非法所得和非法倒卖船票的非法所得加起来,该数额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由于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是大于单独的倒卖车票罪和倒卖船票罪的,所以在非法所得数额和其他情节同等的条件下,其量刑应该重于单独的倒卖车票罪和倒卖船票罪。
2. 刑法302条是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盗窃、侮辱尸体罪,是指秘密窃取尸体或者对身体采用毁坏、砧污等方法加以侮辱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盗窃尸体罪,是指秘密窃取尸体,至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行为。侮辱尸体罪,是指以暴露、猥亵、毁损、涂划、践踏等方式损害尸体的尊严或者伤害有关人员感情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二条 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 选择性罪名应数罪并罚吗
法律分析:选择性罪名不应数罪并罚,选择罪名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复杂,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又可分解使用的罪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4. 刑法第119条第一款的规定是不是选择罪名为什么选择罪名有什么特点
1、刑法第119条第一款的规定是选择性罪名。
2、因为本条规定的是破坏交通工具罪,其中包括: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等具体罪。
3、选择性罪名是一个法律条文规定有两个以上有密切联系的犯罪行为或犯罪对象,司法人员在具体定罪时,既可连用,又可分解使用,而不实行数罪并罚的罪名。
5. 刑法分则中有哪些选择性罪名
刑法分则中选择性罪名太多,不能一一详述,以下要类举例说明。
选择性罪名是相对 于单一罪名而言的,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具体内容,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又可分解使用的罪名,从我国刑法分则看,具体包括三种情形:
一是行为对象的选择,典型的如《刑法》第240条的拐卖妇女、儿童罪,当犯罪分子既拐卖了妇女,又拐卖了儿童时,则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但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针对其中的一种对象犯罪,则分别构成拐卖妇女罪和拐卖儿童罪。
二是行为方式的选择,该类罪名包括两个以上的行为方式。这种情形多出现在严厉打击的对社会安定有严重性的几类犯罪中,如有关假 币、增 值税发 票、毒 品等。典型的如《刑法》第347条走私、贩 卖、运输、制造毒 品罪,当犯罪分子实施了其中四种行为中的一种行为或多种行为时,就可以分解拆开使用或整体使用。
三是既有行为对象、又有行为方式的选择,即罪名中包括两种以上的行为和两种以上的对象,选择的方式就是依据具体案情对上面说到的两种情形的进行组合式选择。
6. 刑法中选择性罪名共包括哪些
太多了,粗略统计有169个,有拐卖妇女、儿童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等等。
7. 《刑法分则》中有哪些选择性罪名
选择性罪名是相对于单一罪名而言的,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具体内容,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又可分解使用的罪名,从我国刑法分则看,具体包括三种情形:
一是行为对象的选择,典型的如《刑法》第240条的拐卖妇女、儿童罪,当犯罪分子既拐卖了妇女,又拐卖了儿童时,则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但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针对其中的一种对象犯罪,则分别构成拐卖妇女罪和拐卖儿童罪。
二是行为方式的选择,该类罪名包括两个以上的行为方式。这种情形多出现在严厉打击的对社会安定有严重性的几类犯罪中,如有关假币、增 值税发 票、毒 品等。典型的如《刑法》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当犯罪分子实施了其中四种行为中的一种行为或多种行为时,就可以分解拆开使用或整体使用。
三是既有行为对象、又有行为方式的选择,即罪名中包括两种以上的行为和两种以上的对象,选择的方式就是依据具体案情对上面说到的两种情形的进行组合式选择。
8. 刑法第341条是否是选择性罪名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是一个选择性罪名,具体为非法猎 捕、杀害 珍贵、濒危 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 濒危 野生动物、珍贵、濒危 野生 动物制品罪。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 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 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9. 刑法选择性罪名中,如果行为人只犯了其中的一项,可以选择其中一项定罪,那么能不能以整个罪名定罪啊
既然为选择性罪名,顾名思义,就是有选择的适用
选择性罪名是指一个法律条文规定了两种以上有内在联系的犯罪行为,可以分解适用又可概括使用,但不并罚的罪名。例如,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掩饰、隐瞒
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就是一个选择性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只实施了其中的掩饰犯罪所得行为,那么应定为掩饰犯罪所得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所
有的行为,则应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但不实行数罪并罚。据粗略统计,我国刑法规定的选择性罪占全部罪名的三分之一。选择性罪名的设立
具有重要的立法和司法价值。从立法技术上看,设立选择性罪名可以避免刑法分则罪名规定过于繁琐;从刑法理论上看,设立选择性罪名可以减少对犯罪分子实行数
罪并罚的机会,从而体现刑法的谦抑性。
以上内容是我在 大律师网 里面的相关案例发现的解释
10. 选择性执法违反了哪一条法律
选择性执法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对象上选择性执法,也就是小李家这样的状况。还有一种是时间上选择性执法,例如交警集中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打击酒后驾车。与选择性执法紧密相关的是所谓的“平等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也就是说,你,我,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拥有平等权,都应当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这种平等既包括守法时的平等待遇,也应当包括违法时的平等待遇。选择性执法显然就违背了这一点。
应当说,违法的平等待遇在刑法上是被认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明文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实务中,目前法院也在积极推动量刑规范化,规范裁量权,从而真正实现同罪同判,避免法官任意量刑。
然而行政法则不然。虽然我国行政法六大基本原则中的合理行政原则包含了公平公正对待行政相对人的内容。但是目前国内外的讨论普遍认为,这种对待只包括平等对待守法者,而不包括平等对待违法者。正如德国行政法学者所说:“不得对错误的法律适用行为主张平等性要求。平等性要求不是维护非法做法或者只有例外情况下才允许的做法的正当理由,不存在不法的平等性”。也就是说,按照学者的看法,选择对一家违建采取措施,不对另一家采取措施并不违反法律,别家也这么干不能成为你免除处罚的理由。
【拓展资料】
就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法官对于不法者无权享受平等对待的问题虽然没有学者们那么坚定,但立场并没有大的差异。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梁成文与丰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再审一案((2017)苏行申265号)中,对于当事人对选择性执法的主张,法官们这么说:“至于梁成文提出丰县城管局实施选择性执法的主张,亦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审法院不予采信并无不当”。不直接否定违法者的平等权,而是迂回地用证据问题否认当事人选择性执法的主张,这也是法官们比较主流的做法。
如果当事人确实拿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行政机关就是在选择性执法,又当如何?很多时候法院往往直接无视当事人的观点。或者像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中中法行终字第12号判决书中那样,表示“市城管执法局是否对他人的违法行为采取法律措施,并不影响本案的审理”,认定选择性执法与对你执法的合法性无关。所以说,小李对拆除违法建筑选择性执法的指控本身,基本是不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