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2016年商法研究热点

2016年商法研究热点

发布时间: 2022-06-13 21:11:00

1. 2014民商法热点问题或热点事件

1.论我国民法典的体例结构

2.论中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3.论我国合同法的完善

4.论房地产转让

5.论著作权制度

6.论期货的法律调整

7.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的发育和完善

8.土地隐形市场的法律调整

9.试论“四芜”拍卖与土地使用权

10.典权研究

11.商品房预售的法律调整

12.房地产权属登记研究

13.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权研究

14.最高额抵押

15.动产质押研究

16.权利质押研究

17.我国违约金制度的改革

18.论我国担保法上的保证

19.我国合同法与债的保全制度研究

20.论不安抗辩权

21.论知识产权法的完善

22.论我国物权法的体例结构

23.论知识产权法的完善

24.论我国物权法的体例结构

1.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2.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

3.论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4.论我国宣告失踪制度的完善

5.论一般人格权

6.论财团法人制度的完善

7.论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8.论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

9.论诚实信用原则

10.论法人制度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制度意义

11.论合伙财产的法律性质

12.论法人内部治理制度

13.论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

14.论有限合伙

15.论隐名合伙

16.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7.论意思表示

18.论表见代理

19.论代理中的连带责任

20.论代理权的取得与行使

21.论无权代理

22.论民事权利体系

23.论人身权体系

24.论商法与民法的关系

25.论侵害法人人格权的民事责任

26.论损害赔偿范围与因果关系

27.论商法的独立性

28.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29.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30.论取得时效

31.论占有

32.论善意取得

33.论质权

34.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

35.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36.论我国农业土地物权制度的完善

37.论地役权

38.论我国典权制度

39.论抵押权的设定与效力

40.论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比较

41.论共有

42.论占有制度的意义

43.论物权的效力

44.论物权的支配效力

45.论物权的追及效力

46.论物上请求权

47.论物权法定原则

48.论一物一权原则

49.论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50.论债的相对性

51.论债权的相对性

52.论债权的效力

53.论债权的履行原则

54.论债的转移制度

55.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56.论债权人的撤销权

57.论不安抗辩权

#/论同时履行抗辩权

#/论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

58.论合同自由原则

59.论缔约过失责任

60.论违约责任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61.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62.论继续履行

63.论情势变更原则

64.论合同中的第三人

65.论合同的解释

66.论预期违约

67.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

#/论违约损害赔偿范围

68.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之嬗变内

#/论合同履行中的诚信义务

69.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

70.医疗事故赔偿问题研究

71.惩罚性损害赔偿与消费者保护

72.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73.论连带侵权责任与内部求偿关系

74.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

75.公平原则与自愿原则

76.论特殊侵权责任

77.侵权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78.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1.论无权处分行为。

2.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3.论居住权。

4.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买受人利益的保护。

5.论保证期限。

6.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关系论。

7.论债权人代位权。

8.学生伤害事故中侵权责任研究。

9.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0.论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

11.论合同自由。

12.论悬赏合同(或遗失物返还法律问题分析)

13.论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14.论无因管理

15.论私权神圣

16.论损害的认定

18.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

1.论“小产权房”的法律保护

2.论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性质

3.精神抚慰金的确定

4.名誉侵权案件中如何确定社会评价的降低

5.一房二卖的法律适用

6.不动产预告登记的意义

7.房屋过户登记程序的合法性

8.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实现形式

9.论农村集体土地权利的流转

10.论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

11.论不动产租赁权的性质

12.论非婚生子女的监护问题

13.论民事登记——以婚姻.不动产物权.法人设立登记为例

14.浅论第三人履行与债务承担

15.论善意取得制度在民法中的适用

16.论民法中的优先购买权

17.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应承担的到底是违约责任还是缔约过失责任

18.浅论物权法定原则

19.浅谈精神损害赔偿

20.论担保物权的竞合

21.论损害赔偿与违约的关系

22.农村人口在人身损害赔偿中赔偿标准的适用问题

23.论商品房一房多卖的法律效力及后果

24.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25.试论我国现行诉讼时效制度的利与弊

26.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中的因果关系与过错

27.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认定

28.见义勇为的民法定性

29.侵权责任中行为违法性的判断

30.论物权法上车库权属的判断标准

31.隐私权的界定

32.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3.社会募捐中捐款余额所有权的归属

34.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异同

35.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特征与完善

36.试论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37.谈谈格式条款

38.合同订立程序中的几个问题

39.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

40.试论合同的效力

41.试论缔约过失责任

42.合同保证中的若干问题

43.简论我国《合同法》中的合同保全制度

44.谈谈合同的转让

45.合同的解除及其后果

46.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特点

47.试谈我国《合同法》中的买卖合同

48.谈谈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以遗失物.赃物为例

49.论物权法定原则

50.论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51.论国家所有权的行使

52.论法人的所有权

53.论法人的能力

54.谈代位权行使的效力问题

55.论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

56.谈我国的民事主体

57.论赠与合同的撤销

58.试论我国的物权登记制度

59.试论车库.车位的权利归属

60.优先购买权探析

61.集体建设用地法律问题探讨

62.浅谈保证人资格

63.浅论未登记抵押权的效力

64.权利质权探析

65.最高额抵押几个问题的探讨

66.谈谈流质契约与代物清偿协议

67.浅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68.简论无名合同的适用

69.简论合同的解除

70.债务抵销浅议

71.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若干问题的探讨

72.“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及其适用

7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若干问题的探讨

74.浅析营业质权

75.浅析不动产出租人的留置权

76.浅析营业主人的留置权

77.浮动抵押初探

78.论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

79.论物权登记制度的完善

80.试论人身损害赔偿

81.论名人的隐私权

82.论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83.论城市房屋拆迁协议

84.试析“人肉搜索”

85.电子商务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86.从汶川地震看民法中的不可抗力

87.试论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88.论物权公示原则

89.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90.论诚实信用原则

91.论表见代理制度

92.浅议物权法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93.试析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范围及其完善

94.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及解决

1.占有法律制度研究

2.代理制度研究

3.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问题研究

4.典权制度研究

5.取得时效制度研究

6.用益物权体系的完善

7.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若干问题研究

8.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9.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研究

10.民法善意取得制度的研究

11.论公民人身权的法律保护

12.抵押权法律制度研究

13.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14.论合伙制度

15.物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16.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研究

17.民事主体制度研究

18.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19.论侵权行为法的功能

20.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研究

21.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22.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23.新闻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24.医疗纠纷的民事责任研究

25.论医疗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26.高危险原因的民事责任研究

27.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

28.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29.论我国污染环境致人损害侵权民事责任

30.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31.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研究

32.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33.论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

34.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35.论物权的效力

36.论一物一权原则

37.论物权法定原则

38.论物权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39.论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

40.论物权请求权

41.论我国的土地权利制度

42.论债权的法律效力

43.论预期违约

44.论“可预见规则”

45.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46.配偶权探析

47.浅论我国离婚制度

48.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

49.无效婚姻制度之探讨

50.我国监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2. 当前的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有哪些

当前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经济合作领域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的合作研究
1)、合作动因(互补性分析)
2)、合作机制
3)、比较研究——与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等成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对比
4)、前景分析——与10+3机制可能性研究。
2、亚太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1)、APEC与次区域合作的关系
2)、东亚区域合作的福利分析
3、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对亚太经济合作的借鉴意义
4、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析
二、WTO问题
1、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2、WTO发展回合谈判举步维艰的原因研究
3、发展中国家在未来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4、新一轮谈判形式展望
5、我国入世三年对国内的各产业的影响
三、贸易政策问题
1、关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2、开放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实证
四、中国问题
1、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
2、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3、中美双边贸易额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相关度分析
4、贸易与FDI的实证关系——替代OR 互补
5、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各种方案(三个10+1、10+3等)的福利比较
6、我国2004年进出口形势综述以及对2005的预测
7、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
8、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认识
五、贸易争端问题
1、围绕三种主要的争端形式展开——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
2、我国对外经济摩擦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六、产业研究
1、服务贸易
2、农产品、纺织品贸易
3、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方向
七、地方经贸
1、天津市出口贸易的发展战略
2、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政策研究

3. 商法法典化的利与弊

商法法典化的利与弊如下
关于商法典方面的论述和研究,现在依然属于极其微弱的状态。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
1.法学界对私法的研究,尤其是对商法的研究仍然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加大了对商法典认知的难度。
2.学界认为,当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市场经济法制的认识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而对制定统一商法典的认识还不能统一起来。
3.一个社会如果被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导向,即民法和商法的立法模式只能是民商合一,而民商合一理念的先入为主,导致商法的立法观念和模式至今没有明确和树立起来,从而成为商法典出台的最大的障碍。
4.商法学界有一个顽固的意念——从法典制定的经验来看,大陆法国家的商法,包括《德国商法典》的制定,都有不成功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
5.当代商事交易方式的日趋复杂和多变,增加了制定统一商法典的难度。
6.民商分立这种立法例,在借鉴方面有障碍因素。
7.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不必制定《商法典》,在法学界依然占据一定的市场。
8.学界的坚决反对和对于独立商法体系的不屑。

4. 当代商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国际商法作为一门大学课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在国外的一些大学中开设多年。[1]在我国,随着近年来对外经济工作的不断扩大,不仅一些大学开设了国际商法课程,而且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国际商法已成为许多行业和部门人士学习法律的重要内容而受到普遍重视。与此同时,“国际商法”一词在各种场合被频繁使用,冠以国际商法名称的书籍也屡见不鲜。[2]于是,不断有对国际商法感兴趣的大学学生、研究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什么是国际商法?怎样理解国际商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际商法是否同国际法、国际经济法或民法、经济法一样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对法学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些新课题,推动和繁荣我国的法学研究事业,正是我们法学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鉴于此,笔者拟对国际商法的概念从理论上进行初步的探讨,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关于国际商法概念的研究,综合考察国内外学者散论于各种著作中对国际商法概念的说明,笔者认为国际商法的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下文分别予以阐述。

一、从广义上看,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第一,按照法学的一般理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凡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国际商法就是作为调整国际商事关系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法律部门。所谓国际商事关系,是指某种商事关系,其主体不论是个人、法人、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只要这种商事关系的当事人分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或其所涉及的商事问题超越一国国界的范围,这种关系就可称之为国际商事关系。用以调整所有这些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就属于国际商法的范畴。具体将,举凡涉及商事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国际经济法规范,当事人自愿接受的国际商事惯例或冲突法规范,国际商事公约或条约,国内商法中的国际性规范,都应包含在内。

对法律部门的划分,除以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为依据和主要的标准外,由法律规范的性质所决定的法律调整方法的异同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标准。举一个明显的例证,刑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从未引起过争议,但刑法显然不是调整同一种类的社会关系的,而是调整由于犯罪所破坏的多种社会关系的,几乎涉及一切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但其调整方法却是单一的刑罚手段。这是其它法律部门所不具有的调整方法。同样,基于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性质所决定的国际商法的调整方法是多样性的,有不同于其它法律部门调整方法的显著特征。国际商法的调整方法,既包括协商与调解等调整方法,也包括仲裁与诉讼等调整方法,既包括国内法的调整方法,也包括国际法的调整方法。因此,从法律调整方法的角度考察,也可说明国际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在讨论国际商事法律问题时,有必要对国际商事法律中的“商事”一词进行说明。“商事”一词是国际贸易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的惯常用语。一般来说,国际组织或国家都对“商事”一词尽可能做广义的解释。如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起草《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时,就“商事”一词所作的注释[4],具有商事性质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任何提供或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贸易交易;销售协议,商事代表或代理;保付代理;租赁;咨询;设计;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业;保险;开采协议或特许权;合营企业或其它形成的工业或商业合作;客货的航空、海洋、铁路或公路运输。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法典》则仿照《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罗列了18种属商事关系的事项:(1)提供或交换商品或劳务的交易;(2)销售协议;(3)商事代表或代理;(4)开采协议或特许权;(5)合资或其他形式的工业或商业合作;(6)客货的航空、海洋、铁路或公路运输;(7)建筑;(8)保险;(9)许可;(10)保付代理;(11)租赁;(12)咨询;(13)工程;(14)金融;(15)银行;(16)资料或技术的转让;(17)知识或工业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版权和软件程序权;(18)专业服务。[5]另根据我国加入1958年订于纽约的《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时作出的商事保留声明中提到的“商事”的概念,包括货物买卖、财产租赁、工程承包、加工承揽、技术转让、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勘探开发自然资源、保险、信贷、劳务、代理、咨询服务和海上、民用航空、铁路、公路的客货运输以及产品责任、环境污染、海上事故等。[6]因此,我国关于“商事”一词的解释也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解释。国际商法就是规范各种商事主体在上述国际“商事”领域活动的法律。

第二,从国际商法的产生看,国际商法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的。它最初所调整的商事关系就不是一国国内商人之间的商事关系,而是跨国界的、不同国家商人之间的国际商事关系。

国际商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商法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它的系统化过程不是由于国家的立法或学者的传播,而是由于其适用者兼推行者的努力。国际商法最初的形式是商人习惯法,它在十一世纪出现于威尼斯,后来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逐步扩大到西班牙、法国、德国及英国,甚至北欧各国和非洲北部。这种以商人(主要是从事两国或多国间贸易,并须经船舶运送的商人)间为规范对象的国际商法,属于商人习惯法,是以当事人自治原则为最高原则,经由交易常例、习尚、习惯而形成的法律规范。其内容主要包括:货物买卖合同的标准条款、两合公司、海上运输与保险、汇票、破产程序等方面的规范。这种商人习惯法是商人在欧洲各地港口或集市用以调整他们之间的商事交易的法律和商业惯例,它与当时封建王朝的地方性法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具有国际性,是国际商法,普遍适用于各国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2)它的解释和运用不是由一般法院的专职法官来执掌,而是由商人自己组织的法院来执掌,其性质类似于现代的国际商事仲裁或调解;(3)其程序较简单迅速,不拘泥于形成;(4)它强调按公平合理的原则来处理案件。[7]

第三,由于当代国际商事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国际商法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单一层次的国际商事惯例演变为多层次的国际商法,是一个以国际商事惯例为主体内容的,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

由于国际商法是用来调整从事跨越国境商事交往的各种公、私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以,它的内涵和外延,早已大大地突破了国际商事惯例体系,而扩展到国际法、国内法、甚至还包括难以归属上述法律分类的其它各种法律规范。国际商法是一个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的法律部门。

而且,上述国际商法体系中的国际商事惯例规范、国际法规范、国内法规范,并不是互不发生关系的三种并行的法律规范。原本的国际法规范可能被自然人、法人所直接适用;国内法规范也可能上升为国际法规范而被国家或国际组织所适用。在当代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实践中,不仅单靠任何一种传统法律规范都已不能完全客观反应国际商事关系对法律调整的需要,而且各种法律规范和体系之间往往互相依赖、互相交叉、互相转化、互相作用。[8]国际公法规范调整和制约纯粹以国际或国际组织作为主体双方的商事法律关系,诸如国家政府之间或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有关投资、贸易、信贷、结算、保险等方面的商事法律关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商事领域的国际公法规范对我国公民、法人是有直接约束力的。例如我国签署并核准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该公约于1988年1月1日起生效。从这一天起,我国公民或法人与任何其他缔约国公民或法人之间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其订立以及卖方、买方因此种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都必须适用该公约的规定(除非双方当事人决定不适用该公约)。对我国公民、法人适用国际民商事公约和惯例,我国法律有明文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我国《票据法》第9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9]

换个角度来说,有关国家和私人、法人之间的合同是可以通过依从国际法而被国家化的。例如,海特认为,任何准国际法庭或跨国法庭无法否认因政府与外国人之间契约关系所引起的仲裁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并且有必要衡量适用国际法的适当性。他指出:“在私人投资者同外国政府间订立开发协议的情况下,……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外国人的契约权利,是可以通过其本国政府提到国际法高度来要求的。”[10]

此外,国际法协会在其关于“国际组织与私人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和“国家与外国人协议中的合同准据法”的两个文件中,也接受适用国际法或适用一般法律原则。[11]

实践中,适用于一方当事人为国家或国家实体的合同不乏其例。如1958年沙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一案的最终裁决,就是选择国际法作为裁决的准据法的。中东国家的一些石油法也规定可选择国际法作为仲裁的准据法。

因此,在国际商事活动中,既可适用国际商事惯例,也可适用国际法,还可适用国内法,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界线,当事人究竟采取何种法律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具体来讲,用以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商法规范可以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数众多的,普遍适用于各种国际商事主体之间的国际商事惯例,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第二个层次是有关各国或国际组织之间签订的对国际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商事公约或条约,如日内瓦票据法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等(上述两个层次的国际商法概念同大陆法系商法中广义商法中的国际商法概念相同);[12]第三个层次是有关国家用以调整本国境内商事往来关系规范中具有国际性的规范(或称涉外商事法律规范)。这里所说的各国用以调整本国境内涉外商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既包括同时适用于国内某种商事关系和国内同类涉外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如中国的《商标法》、《专利法》等,也包括只适用于国内某种涉外商事关系的法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第四,从广义上探讨国际商法概念,并非只是纯学理的说明,更是为了国际商法的综合运用和实际效益。

如我国公司到外国从事商事投资活动要受到多种不同层次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调整。首先,根据国家主权原则,我国公司在外国的商事投资活动要直接适用外国私法中有关涉外商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规范,如要适用《外国人投资企业法》等;其次,我国公司要适用外国有关管理涉外商事活动的法律,如适用《海关法》、《外汇法》等;第三,要适用该外国认可或参加的国际商事惯例或国际商事条约、公约,如《托收统一规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第四,要适用我国与该外国签订的有关双方商事协定或条约,如《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等。同样的道理,外国公司到我国从事商事投资活动,在适用法律和选择法律方面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

如果在上述选择法律过程中,仍然把视野局限在传统的法律部门或学科,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定义界说,[13]就很难对国际商事活动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采取最适当和最必要的途径加以妥善解决。如世界银行对私人公司贷款的合同,属于政府间机构与企业订立的契约,当选择契约的准据法时,尽管当事人中的一方不是私人,仍应适用国际私法;又如,发展中国家政府与发达国家私人之间订立的契约,尽管当事人并非双方同是国家或同是私人,却非同时适用国际法和国内法(包括公法和私法)的各项原则不可。因此,对于国际商事交往中因范围、国家、法人、个人相互交织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必须同时运用与国际商事有关的国际法及与国际商事有关的国内法,进行综合的考察,才能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正确的处断。[14]

综上所述,国际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是调整超越一国国境的商事交往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际商法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法律规范,它的内涵以传统的国际商事惯例为主,其外延早已打破了国际法体系和国内法体系,而扩及到国际公法规范、国际经济法规范、国际私法规范、各国民商法的国际性规范(即涉外部分)。虽然国际私法和各国商法的涉外部分本质上都是各国的国内法,但是,既然它们都在各个主权国家的领域内调整着和制约着跨越国境的商事交往活动,从宏观上看,也就不能不承认它们是国际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国际商法的范围。

国际商法不仅包括规定国际商法主体在国际商事活动中权利和义务的实体性规范,也包括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程序性规范,不仅包括国家对国际商事关系进行调整的强制性规范,也包括国家对国际商事关系进行调整的任意性规范。

因此,国际商法所研究的对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往往要牵涉到现有的几十个传统法律部门的部分内容,要涉及到国际法、冲突法、民法、商法、税法、民事诉讼法、产品责任法、反垄断法、反倾销法等诸多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笔者认为,当前的问题不在于不合时宜地强调传统的法律分科,而在于寻找新的适应时代的制衡形式。[15]当代国际商事交易需要的不仅是某一特定的法律体系,还需要适应时代的新的调整方式。国际商法将满足国际商事的需要,如同习惯商法满足了生活在罗马帝国的商人的需要,和习惯法的颁布满足了14世纪中东的航海者和商人的需要一样。

二、从狭义上看,国际商法是调整国家之外的,主体平等的商事组织及其商事交易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新的尚在形成中的法律部门。

如冯大同教授等认为,在国际上从事国际商事交易的主体基本上是公司、企业等商事组织而不是国家,它们之间的交易属于不同国家的主体平等的商事组织之间和个人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交易,而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易。所以,在“国际商法”这一概念中,“国际”(International)一词的含义并不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意思,而是指“跨越国界”(Transnational)的意思。国际商法是调整国家之外的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新的尚在形成中的法律部门。[16]

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还认为:随着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扩大和频繁,国际商事关系呈现得更加错综复杂,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国际商事活动方式,如国际投资、国际融资、国际租赁、国际技术转让、国际合作生产、国际工程承包、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许可贸易,等等。这些活动方式或者说交易方式,已超出了传统商法调整的范围。国际商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越来越广泛。但与传统商法相比,国际商法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不仅上述这些新型的国际商事交易方式大都是从传统商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传统商法历史悠久、无所不包,涉及买卖、合同、担保、公司、代理、居间、票据、保险、破产、海商、仲裁、竞争、信托、证券、期货等社会商事关系的各个方面,而这些内容,国际商法大多还未涉及到。因此,国际商法的体系和内容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最终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除上述国际商法的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外,国际商法还可作为一种比较研究各国商法的研究方法的概念而存在。

三、国际商法的“并存法(Concurrent laws)”概念。[17]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为了避开不同国内法体系之间的差异和难以预测的变化,将国际法、国际商事惯例及国内法三者结合起来,以一种统一的法律体系的形式,即创立一个可适用的三者并存的法律体系来调整国际商事交易的作法在各个国家呈发展趋势。

《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是采用并存法律体系的一个较典型的例子。该公约明确规定:“仲裁庭应依据争端当事人间协议的法律准则裁决争端……”。如前所述,该条款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承认,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当事人可以选择国内法,或选择国际法,或选择国际商事惯例;其二,当事人还可以既选择国内法又选择国际法和国际商事惯例,三者并用。该公约在同一条款中还规定,在当事人缺乏选择时,仲裁庭“应适用争端一方的缔约国的法律(包括其关于冲突法的规则)以及可适用的国际法规则。”[18]可见,不仅当事人选择法律是多轨制,仲裁庭在选择适用法律上也是多轨制,既可适用国际法体系,也可适用国内法体系,还可适用不属于这两种体系的国际商事惯例。

并存法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过长期争论的产物。这种体系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适用国家当事人的国内法,承认国家当事人主权地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参照国际法原则或国际商事惯例,为合同私人当事人一方提供一定的保护,保证国内法对外国投资者或其他人的待遇不低于最低国际标准。其实质就是在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掺入一种平衡力量。笔者认为,并存法实际上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广义的国际商法的独立存在。

【注释】
[1][7][16]参见冯大同主编:《国际商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2页,第4页。
[2]参见关安平主编:《国际商法实务操作》一书,海洋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3]徐显明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205页。
[4]A.Redfern M.Hurter,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1986,PP.13-16.
[5]美国加利福尼亚《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法典》,第1条第1297节第16款。
[6]最高人民法院1987年4月10日《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
[8][15]赵威著:《中外合作开发煤炭资源的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11页,第18页。
[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5章第96条,1995年5月10日第8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通过。
[10]George W.Heght,The choice of Publie.Lnterational Lawas theApplicable law in Development Contract with Foreigr Government,in Intermational Financing and Development,J.F.Mcdaniels ed.1964,p.556.
[11](美)汉斯?史密特主编:《国际合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2]杨建华著:《新版商事法要论》,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第1页。
[13]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84页。
[14]樱井雅夫:《国际经济法研究——主论海外投资》,1977年日文版,第1章。
[17]韩健著:《现代国际商事仲裁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244页。
[18]《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第42条第1款。

5. 我想写一篇商法的论文,但不知道写什么,谁能给我提供一个论文题目啊

1论民商立法模式
2论商法强制性
3企业维持原则
4商法的效率价值
5论有限合伙
6论特许经营
7商业登记制度
8企业营业执照制度
9商业名称权
10论公司设立的法律管制
11公司设立瑕疵论
12法定资本制
13公司设立验资制度探究
14论股权转让
15公司治理基本模式
16论公东代表诉讼
17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
18法定代表人制度
19论独立董事制度
20论竞业禁止
21累积投票制度
22经营判断规则研究
23论资本维持原则
24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25公司社会责任论
26公司公积金制度研究
27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28论公司职工持股
29公司互相持股
30公司转投资法律问题

6. 2016∼2017年当今经济学研究热点有哪些

当今经济学研究热点:
1、
供给侧改革
2、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

3、
国际经济

4、
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等等

7. 最近两年商法的研究热点是什么

现在商法研究最热的恐怕要数保险法了。由于保险法刚刚修订,且最近几年保险纠纷与日俱增,所以对于这个的讨论也比较多。

8. 1、商法具有哪些法律特征2、商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商法的特征
(一)兼容性(复合性):1.私法与公法的兼容,2.任意法与强制法的兼容,3.组织内法与行为容法的兼容。
(二)调整对象的营利性:商法中的一些重要制度的构造、重要规则德确立,都必须考虑营利性特征。尽量减少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

(三)商法规范有较强的技术性
(四)商法的国际性:1、商行为本身是一种跨国界的活动;2、商法产生之初具有国际性;3、商法的技术性4、大量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商事组织的出现

二、商法的基本原则
(一)效益原则l源于商人和商行为的营利性
体现:在制度上减少加以成本和实现迅捷交易。如,短时时效、格式合同、权利的证券化等

(二)公平交易原则l源于民法,又有所发展
体现:注重机会公平、结果公平
(三)主体法定原则l商主体的创设、维持及解散需严格遵守法定条件和程序。
(四)维护交易安全原则l强调诚实信用、公示主义、外观主义、行为独立、以及严格责任,并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五)业自由原则。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良俗的前提下。l商事结社自由l商事经营自由

9. 2016年两会热点问题有哪些

--经济增长目标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物价总水平目标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
--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好、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要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财税体制改革抓好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把“营改增”试点进一步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抓紧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国企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
--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今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投资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
--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
--医疗卫生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0. 行政法、商法、民诉法都有哪些热点(争议)的问题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开漳先锋,辅胜将军李伯瑶之后。其祖系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人。后其祖经风水大师黄妙应指点,将李伯瑶墓迁到渡东,并按黄妙应之说定居在湖头(其中还有段故事)。 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明末以来,战争频仍,民族矛盾尖锐,朝政腐败,水利失修,水患频繁。至康熙亲政,把“平三藩”、整治河务和漕运列为首先办理的大事。
个人经历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白巾军进犯安溪,回乡守制的李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险要,力保安 李光地
溪;六月,郑经军围困泉州,李光地大破郑军,赢得地方大员荐举,被从优授为学士,服满赴京遇缺即补。这个时候,若是一般人,肯定会欣喜若狂,但李光地却上疏说泉州围解“乃将帅仰奉威灵,拯百万垂危之命延及臣家,微臣其何功之有哉!”他又以极为谦恭的态度说,所有这些都是别人故意给他让功,他接受官职的话会于心不安,因而恳请辞去所授学士之官。这些当然是李光地以退为进的伎俩,但却给康熙帝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占据台湾的郑经一死,李光地便立即上奏收取台湾,并建议任用熟悉海上情形的内大臣施琅领兵攻打。康熙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收复台湾。李光地因此为清朝立下了一大功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光地因荐施琅率军统台有功,被擢升为掌院学士。从此李光地步步高升。三年后,因同僚诬告,被革职,降为通政使。其罪名是:湖头李氏家族万人,有霸王之心;早年“出卖”朋友陈梦雷,中年父丧,“夺情”任官;晚年娶妾生子。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一月,康熙帝命李光地为直隶巡抚。就任才三个月,康熙帝就面谕李光地亲自踏勘漳河和滹沱河(子牙河水系包括漳河、滹沱河和滏河),并上奏治理方案。李光地得旨后迅即行动,于次年四月上呈周详的治漳河方案。康熙帝览后表示赞同,下旨迅速施行。秋后,李光地批示两岸州县官府组织民众疏浚河道,使漳、滹两河由馆阁流入大运河,又开通单家桥处的老漳民子牙河的支流。前后只用十个月,子牙河工程告竣。康熙帝亲临巡视,十分满意,御赐李光地《子牙河诗》。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月,康熙帝命河道总督王新命和工部侍郎赫硕兹治理永定河,事过一年,毫无成效。康熙帝甚怒,待命李光地查核河上物料、钱粮。 李光地遵旨“确查题参”,如实上奏。康熙帝 李光地
撤王、赫二人之职,授李光地负责治理永定河事宜。他认为治河不仅是防害,更重要的是变水害为水利。为了主持治河工程,他多次亲临工地调查。由于因时因人制宜,李光地的治河实践大获成功,于是又被擢升为吏部尚书,仍管巡抚事。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李光地为民请命,请求赦免“偷垦之罪”,允许百姓继续耕种这些田地,以体现“皇上优恤黎民之至意”。康熙准奏。康熙四十年(1701年)正月,又派工部侍郎白硕色协助。二月,李光地奏请全面动工。 李光地严密规划组织,划界承包,专人负责。他乘船驻柳坌口,每天巡视工地,督促指挥。百姓起初不解其意,消极怠工甚而口出怨言。李光地即召集父老民众,说明修建永定河水利工程功在国家,利泽百姓,从而调动了民工的积极性,原定一年完成的工程,四十天就竣工了。康熙帝亲自巡视工程,为表彰李光地的功绩,特颁赐诗、字,并御书“夙志澄清”匾额。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一月,康熙帝以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再赐李光地“夹辅高风”御匾。“夹辅”,意即左右辅佐;“高风”指李光地德才兼优,风格高尚。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八月,康熙帝在热河又赐李光地“谟明弼谐”御匾,以褒扬他“计谟明智,抉弼和谐”。
为官时期
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时,奉命修治漳河和子牙河。他认为治河不仅是防害,更重要的是变水害为水利。为了主持治河工程,他多次亲临工地调查。在治河理论上,他反对人顺水性之说,坚持让水随人意。康熙将李光地的治河思想,向黄河淮河推广,他说:“朕观永定河修筑之法甚善,河身直,河底深,所以淤泥尽皆冲刷,今治黄河亦用此法,方为有益。”张鹏翮提出异议,康熙帝仍然坚持“姑试用之”,用后,“河堤果然坚固”。李光地在治河实践中,因他因时因人制宜,终于获得巨大成功康熙帝谕大学士等日“李光地自任直隶巡抚以来,每年雨水调顺,五谷丰登,官吏兵民无不心服。”他还高兴地说“朕用一清正抚臣,便岁丰民乐。” 李光地胸怀宽广,“肚里能撑船”。他当督学时,有个县令因求他办事而达不到目的,曾对李光地无礼。后来,李光地升为巡抚,这个县令吓坏了,向李光地请罪。李光地说“改了也就好了,不必再为以前的事担心。”这个县令感动极了,深深检点自己,后来为公殉职。古北口,总兵马进良,对李光地过问他的军政很不高兴。有一次,李光地在堤上行马,他故意放出群马,要吓唬李光地。李光地并不和他计较,还和他交谈,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马进良终于口服心服。与李光地同岁举进士的陈梦雷,因耿精忠事下狱论斩,由于误会李光地搞鬼,他对李光地恨之入骨,写了《劾李光地疏》、《与李光地绝交书》,李光地并不怀恨,而且“疏陈西次密约状”,救了陈梦雷一命李光地还多方留意为国选拔人才,先后推荐了20多个硕学名臣,他们都成为康熙盛事的中流砥柱,为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深得康熙宠信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李光地上万言书,陈述禁海苦累百姓;写密折给康熙,请求旗兵全部撤闽;并 康熙
以聪明睿智赢得皇女蓝齐儿的芳心,但这些大多不符合历史真实,属于虚构。历史上的李光地比康熙长12岁,生于明末,是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28岁的李光地考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编修。由于在三藩之乱时,他上蜡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报,受到康熙的赞许,很快升为侍读学士,又由平定台湾有功,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距宰相辅臣仅一步之遥。 这时的朝廷,既有索额图与明珠满人间的争斗,又有汉人徐乾学、高士奇与明珠等人的角逐,李光地作为康熙十分信赖的汉大臣,自然成为各派争取拉拢的对象,也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政治斗争中。围绕李光地“三案”(“卖友案”、“夺情案”、“外妇之子来归案”)的斗争在当时就格外引人注目。李光地平时研究《易经》,对变化之理独有见地,同时他又是一个精通权术的人。但再好的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一次,康熙让他推荐精通《易经》的人。李光地推荐了侍讲学士德格勒,并说德格勒文章辞赋写得好。康熙联想到德格勒曾在自己面前吹捧过李光地,发觉两人互相勾结,心中不快。有一年,天下大旱,康熙令德格勒用《易经》占卜,得到是《?卦》,德格勒于是解释说:“泽在天上,有雨,但决去小人,甘霖才能立降!”康熙问:“小人在何处?”德格勒回答说:“阴乘阳势,逼近九五,他就是得时得位的人。”康熙已明白是指明珠了。康熙与德格勒的占卜对话,很快被明珠得知,他立即把德格勒打入大狱。李光地遂以举荐不实被降职。 晚年的李光地得到了康熙的宠信,出任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康熙每有大事,都将他召入便殿,秘密相商。李光地感到皇帝“眷注深恩”,在“独对”时一般能够据情准理,抒发己见。所以康熙帝慨叹说:“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世者,独此一老臣耳!”
人物评价
李光地一生,辅弼帝业,清勤谨慎,始终如一,其光辉业绩,不胜枚举。“三藩之乱”发生后,国家 李光地
处于分烈日裂的严重关头,李光地派人冒险上京,进献蜡丸密疏,献策平定耿精忠在福建的叛乱。他以全家生命力荐施琅专征平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李光地为政席仁,他义设常平仓,荒年赈济饥民;减免赋税,废除自秦以来的“十家连坐法”和“凌尺”、“灭族”等酷刑,拯救了因《[仙郊痆钒副恢炅

热点内容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执行 发布:2025-01-21 01:30:39 浏览:209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条件关键 发布:2025-01-21 01:01:34 浏览:438
钜沃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1 00:55:41 浏览:951
劳动法提前解约赔偿 发布:2025-01-21 00:46:09 浏览:84
法院涉案款项 发布:2025-01-21 00:39:47 浏览:46
合同法代理制度 发布:2025-01-21 00:16:04 浏览:513
经济法法律体系 发布:2025-01-21 00:15:55 浏览:126
依法治国的保证 发布:2025-01-20 23:53:47 浏览:834
中国美女法官 发布:2025-01-20 23:30:49 浏览:330
欠条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有图片 发布:2025-01-20 23:21:48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