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江西综治司法

江西综治司法

发布时间: 2022-06-14 07:58:01

1. 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顿治理社会治安,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第三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如下:
(一)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查禁各种违法行为,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二)严密治安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
(三)疏导、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消除不安定因素;
(四)对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鼓励公民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六)教育、改造和挽救违法犯罪人员,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和安置工作。第四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遵循依法治理,谁主管谁负责,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系统和地方相结合以地方为主的属地管理的原则。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常进行检查、监督,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康深入地开展。
负有执法职责的机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强化廉政和服务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第六条本省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均适用本条例。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七条本省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为组织、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常设机构。县级以上的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设办公室,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应配备专职人员。
村(居)民委员会应有一名副主任分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人员。第八条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研究部署本行政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组织实施;
(三)指导、督促、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对本行政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决定或者建议实施奖励与处罚;
(五)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
(六)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比照前款规定执行。
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或专职、兼职人员,负责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日常事务。第三章社会责任第九条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除加强内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外,还必须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结合各自业务,做好本系统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共同承担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整体责任。第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是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机关,必须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主要职责如下:
(一)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及时查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二)严格社会治安管理措施,检查、指导各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基层治保、调解组织、群防群治队伍的工作;
(三)结合办案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协助有关单位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范机制,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
(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
(五)加强劳动改造、劳动教养工作,提高改造和教养质量;
(六)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监外执行、假释的犯罪人员和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进行监督、考察和帮教;
(七)积极疏导、调处各种民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2.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决定(1997)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关于修改《江西省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决定
(1997年8月15日江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江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根据内务司法委员会的提议,决定对《江西省社会治理综合治理条例》作出修改:删去第三十八条,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 江西省司法厅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司法厅设11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
负责厅机关重大政务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负责内外联系的综合协调和督查、督办工作;负责综合性文件的起草,研究拟定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负责政务信息、文秘、信访、新闻发布、统计、文书档案管理;
指导全省司法行政通信信息技术网络建设。
(二)人事警务处
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队伍管理、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工资福利、警衔、职称及领导班子的考核、考察、任免工作。
(三)教育培训处
管理和指导厅直中等法律职务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工作;拟定、审批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培训、警衔晋升培训、继续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法学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的有关工作。
(四)法制宣传处(江西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全省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工作;指导各市、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导对外法制宣传工作。
(五)律师工作处
监督、指导全省的律师工作和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工作;综合管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和在我省设立的国外(境外)律师机构;负责全省律师资格审批注册工作。
(六)公证工作处(公证处)
监督、指导全省公证机构的公证业务活动;负责全省公证员资格审批、注册工作;负责委托港、澳地区公证律师办理公证事务,开展与国外和港、澳地区公证组织、人员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指导和监督我省收养组织的工作。
(七)基层工作处
指导全省司法助理员工作及有关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指导人民调解和基层法律务工作;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八)法律援助工作处
管理、监督和指导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承办法律援助事务;承办全省重大、涉和涉港、澳、台法律援助事项;筹集、管理法律援助基金。
(九)法制处(司法鉴定工作处)
参与有关地方性法规的草拟工作;组织起草有关司法行政规定;指导全省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建设,组织有关法律、政策调研工作;负责办理涉港、澳、台法律事务;管理仲裁登记工作;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十)计划财务装备处
监督指导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计划、财务、装备器材、基本建设、国有资产和车辆管理。
(十一)国家司法考试处
直属机关党委。负责厅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纪检组(监察室)。为省纪委(省监察厅)的派驻机构。

4. 江西省司法机关错案责任追究条例(2007修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司法机关严格执法,秉公办案,预防和纠正错案,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司法机关,是指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人民政府所属的公安、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机关。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错案,是指司法机关办结的,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第四条错案责任追究应当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有错必究,责罚相当,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各级司法机关负责追究本机关和派出机构工作人员的错案责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人民法院的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由审判委员会负责,人民检察院的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由检察委员会负责,公安、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机关的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由其设立的错案责任追究委员会负责。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审判、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对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的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政府所属公安、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机关以及下级政府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的监督。

上级审判、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审判、检察机关错案责任追究工作的监督。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依法对司法机关的错案责任追究工作进行监督。第二章错案的范围第八条审判机关所办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错案:

(一)原审人民法院判决错误,被二审人民法院改判,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改判的;

(二)原审人民法院裁定错误,被二审人民法院撤销,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撤销的;

(三)原审人民法院违法调解,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撤销的。第九条检察机关所办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错案:

(一)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人予以拘留的;

(二)逮捕决定或者批准逮捕决定错误,被撤销的;

(三)不逮捕决定、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错误,被撤销的;

(四)不起诉决定作出后,被害人向审判机关起诉,审判机关对被告人判处刑罚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第十条公安、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机关所办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错案:

(一)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经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被撤销的;

(二)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被撤销的;

(三)被撤销或者改作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处理的刑事案件,或者解除刑事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因同一事实被起诉并受到刑事处罚的;

(四)违反劳动教养规定,延长教养期限或者缩短教养期限的;

(五)提供虚假证据,致使服刑罪犯减刑、假释或者保外就医的。第十一条各级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错案:

(一)违反法定管辖权办案的;

(二)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串供、假供机会或者泄露案情的;

(三)隐匿、销毁证据或者作虚假笔录、鉴定或者出具错证、假证的;

(四)检验报告、鉴定结论错误的;

(五)逼供、诱供、非法拘禁的;

(六)非法制作法律文书的。第三章错案的责任第十二条错案责任人按下列规定承担责任:

(一)办案人过错造成的错案,由办案人承担责任;

(二)鉴定人、勘验人、记录人、翻译人员过错造成的错案,由相应责任人员承担责任;

(三)主管领导作出错误决定造成的错案,由主管领导承担责任;

(四)集体研究决定造成的错案,公安、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机关由主管负责人承担责任,审判、检察机关由主张错误意见的人承担责任;

(五)下级机关根据上级机关或者有关负责人指令办理造成的错案,由上级机关或者有关负责人承担责任。第十三条错案责任人造成错案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主管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错案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第十四条错案责任人主动提出纠正错案,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分。

5. 司法和综治的区别

直接说.这两个部门都没啥用.都是空壳.司法吧现在就搞什么法律宣传,人民调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事情,没一个带劲的.综治吗,说是综合治理,其实也就是报报表,因为治安啊,安全啊,都有单独的部门在管理,综治只是个壳.如果你只能在这两个部门选的话,还是去司法.听说司法要直管.综治是不可能直管的了.

6. 江西省省委政法委是怎么划分的

政法委全称中国共产党党委政法委员会,它既是政法部门,又是党委的回重要职能部门,是答同级党委加强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他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个政法单位之间的工作,代表党委对其进行宏观领导,管理政法系统的干部。

省级政法委机关内设机构不多,综合处、政策法规处、思政教育处、干部监督处、防范邪教办公室、维护稳定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等。

政法系统一般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省委政法委书记一般都是省委常委。下属主要有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人民法院、省司法厅。

人民检察院副厅级待遇它不是什么官。一般都是人民检察院前副厅级干部卸责后退休前的一种闲职,常有叫副厅级巡视员的。

7. 84年8月9日责任山权证有关法律法规细则

关于批转《关于建立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机制加强预防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赣综治委〔2009〕25号各市、县(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现将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室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建立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机制加强预防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的若干意见》批转给你们,请贯彻执行。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江西省司法厅江西省公安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财政部厅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江西省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西省委会江西省妇女联合会关于建立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机制加强预防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的若干意见预防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以下简称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大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和有关部门按照“就业市场化、帮教社会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规范化”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综合治理优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中央综治委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建立监所与社会无缝对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加强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把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首要标准,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综合治理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比例低、假身份比例高、重点人员管控不力、安置就业难度大、重新违法犯罪率高等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属地管理原则。按照行政区划,各级党委、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内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努力实现把刑释解教人员违法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的目标。2、部门联动原则。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3、社会参与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从政治、思想、心理、就业、生活等方面,关心刑释解教人员,热心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融入社会。4、预防为主原则。落实安置帮教措施,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困难,扶持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创业,引导刑释解教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5、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法治化、规范化。6、维护权益原则。尊重刑释解教人员获得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刑释解教人员合法权益。二、运行机制(一)源头预防机制。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要切实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创新教育改造方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促进服刑在教人员学法、知法、守法。加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培训,使服刑在教人员掌握基本的谋生技能,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监狱和劳教所应当对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出监所教育,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国家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教育、刑释解教人员落户、就业困难登记、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咨询等内容。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引领和教育作用,丰富文化教育内容,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服刑在教人员的需要。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心理咨询队伍,积极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矫正,干预服刑在教人员心理危机,消除服刑在教人员心理疾患。(二)信息互通机制。建立监狱、劳教所与地方安置帮教部门信息专用网和全省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数据库,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信息化管理。罪犯劳教人员出监所前一个月,监狱、劳教所将刑释解教人员认罪服法情况、改造表现、刑释解教时间、技术特长、择业意向、出监(所)评估情况以及安置帮教建议,通过专用网提供给刑释解教人员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安置帮教部门和公安机关,被送达机关应在7日内反馈回执单。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每月应当将被采取刑事拘留以上强制措施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每季度分别将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失业登记、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和社会救助、从事个体经营扶助等情况,反馈刑释解教人员户籍地的县级安置帮教部门,由当地安置帮教部门通过信息网反馈到刑释解教人员原服刑劳教的监狱和劳教所。各级安置帮教部门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组织基层司法所做好交接、接纳、安置、帮教各项工作;协助公安机关落实对回归社会有再犯罪高风险人员的管控措施;协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协助民政部门公益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社会救助;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扶助。(三)人员交接机制。安置帮教部门接到罪犯劳教人员即将出监所的信息后,应及时通知其亲属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对无亲属的刑释解教人员,由基层乡镇、街或司法所工作人员负责接回。负责接回的亲属或工作人员应带刑释解教人员到其户籍地或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报到。对其中可能危害社会的高风险人员,由监狱、看守所和劳教所派人将其送回户籍地或居住地,并与户籍地或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完成公文、人员交接工作,逐人落实后续管理措施。对应当列为重点人口管理的刑释解教人员,公安派出所应按规定将其列为重点人口管理,由会同当地司法所落实管控措施。假释、暂予监(所)外执行人员在监(所)外执行期间,当地公安派出所必须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对出监、所后不到户籍所在地报到、落户或因住所搬迁造成人户分离以及其他原因而流散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公安机关会同安置帮教公室查清情况,摸清去向,减少漏管失控。(四)社会帮教机制。县级以上安置帮教部门要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企业和社会志愿者,定期到监狱、劳教所开展帮教活动,向罪犯、劳教人员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文化图书、医疗防疫、心理辅导、困难帮扶等服务,为即将刑释解教的人员介绍就业政策、推荐就业等。基层安置帮教组织要与共青团、妇联、村(居)委会共同建立帮教队伍,发动党员、干部和社会志愿者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结对帮扶,并针对每一个刑释解教人员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帮教管理的具体措施,并落实责任人。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摸清服刑在教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的基本情况,对生活、就学困难的,要协调民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帮助解决困难,并协调基层教育、妇联、共青团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帮扶。对符合就学、复学、升学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批准其入校学习,不得歧视。(五)过渡安置机制。县(市、区)都要建立若干过渡性安置基地或经济实体,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三无”刑释解教人员,由其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部门安排到实体或基地予以过渡性安置。按照中央综治委要求,采取政府投资、划拨土地的法,在省会城市、设区市和重点县(市区)建立集食宿、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专门接纳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基地,过渡性地解决“三无”刑释解教人员安身、就业问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基地及安置刑释解教人员的经济实体,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六)社会保障机制。对生活困难、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刑释解教人员家庭,应当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符合“五保”条件的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应当纳入“五保”范围。对被判刑收监执行或劳动教养前已经参加失业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刑释解教后失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按规定核发或恢复给付失业保险待遇。对被判刑或劳动教养前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刑满、期满时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应继续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时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刑满、期满时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且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被判刑或者被送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刑满、期满后,按判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下一年度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对被判刑或劳动教养前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刑释解教时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的,重新就业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属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城镇灵活就业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属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实现就业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属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当地政府要及时落实责任田或责任山,并按规定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七)就业帮扶机制。省司法厅要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情况,每年初根据当年三个月内出监所的刑释解教人员人数提出年度培训计划,省财政统筹按规定安排培训补贴资金。监狱、劳教所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罪犯劳教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赣司狱教字[2009]36号)的要求,组织三个月内刑释解教的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由培训机构颁发相应的职业培训证书。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经考核鉴定合格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刑释解教人员处于失业状态的,凭释放证明或解除劳教证明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失业登记;符合就业困难条件的,核定其就业困难人员身份,并按规定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登记失业的刑释解教人员首次申个体工商户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自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且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可按实际招用符合规定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的人数,享受我省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与劳动合同一致,最长不超过三年。就业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从事灵活就业,进行了就业登记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各级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中央和我省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按照赣府发〔2009〕5号、南银发〔2008〕212号、赣人社发〔2009〕3号文件要求,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就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可制定特殊政策,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实现就业。(八)动态管理机制。安置帮教部门要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专门档案,定期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清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每半年对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有针对性改进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对外出务工的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部门和公安机关要主动与外出务工刑释解教人员暂住地的安置帮教部门和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共同做好稳控帮教工作;建立监所与地方安置帮教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情况,通报信息,共同做好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九)考核奖惩机制。各级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工作计划,量化目标任务,细化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每年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评,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行考核评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引发重大案(事)件的地方实行责任倒查,并视情建议同级综治委给予限期整改、或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的处罚。三、部门职责综治部门要把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范围,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力度,推动各地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形成党政组织领导、地方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要把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的成效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刑释解教人员失控或工作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危害社会治安恶性案件的地方、部门、单位,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严肃查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司法行政部门要综合运用管理、教育、劳动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服刑在教人员的教育改造,最大限度地把他们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加强对罪犯和劳教人员身份的再核实,最大限度减少假姓名、假地址、假身份人员。建立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台帐,掌握辖区内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日期、衔接、重点人员管控、帮教、安置等工作情况,掌握和统计分析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组织基层帮教组织和社会热心人士深入监狱、劳教所,开展面对面帮教工作。指导基层帮教组织建立帮教责任制、落实帮教责任人和帮教措施,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学、就业、社会保障、救济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看守所服刑人员的法律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把他们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依据有关规定及时为刑释解教人员户籍登记、制发身份证。对因故意违法犯罪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不满五年的,全部纳入重点人口列管。对流动人口中的刑释解教人员,要落实流出地与流入地“两头包、双列管”制度;对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治安倾向以及其他回归社会高风险人员,要协调有关部门将管控责任落实到人;对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实行长期监管;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依法打击。积极协助监所核实甄别服刑在教人员身份,及时向安置帮教部门反馈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监所做好服刑在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及时为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失业登记工作,落实促进就业政策,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促进其实现就业。广泛利用社会培训资源,重点培训、扶助“三无”人员就业。要将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参保登记和缴费等服务工作。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就业岗位,优先安置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对生活困难且符合救助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救助,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困难。发动社区群众尤其是社区志愿者与刑释解教人员结对帮扶。财政部门要将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保障必要的设施配备、业务开支、重点人员衔接等经费,为开展此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作用,鼓励和支持刑释解教人员投资兴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吸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减免政策,扶持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税务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再就业的税收政策,做好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工作,扶持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刑释解教人员。人民银行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按照促进就业的政策,为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就业给予相关的信贷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吸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达到规定比例并有信贷需求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共青团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与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结对帮扶活动,提供法制宣传、心理咨询、困难帮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再犯罪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鼓励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安排刑释解教人员参加见习。妇联要把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作为“平安家庭”创建的重要内容,加大女性刑释解教人员的普法、心理及劳动技能教育培训。做好服刑在教和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增强家庭成员懂法守法意识,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使家庭实现无毒品、无暴力、无犯罪的“平安家庭”创建目标。四、组织领导(一)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落实领导、部门、社会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各级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公室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作为衡量安置帮教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精心组织实施,层层分解任务,加强检查督促,发现和解决问题,培育先进典型,总结鲜活经验,推动这项工作在基层落实。(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既积极主动做好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又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共同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方针政策,加强舆论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鼓励、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弃旧图新、重新做人;大力宣传改过自新、依法勤劳致富的刑释解教人员典型,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五)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抓好1994年中央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1999年中央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2004年中央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2003年省九部门《关于对刑释解教人员落实有关就业与再就业有关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确保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8. 江西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条例(2018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保障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接受法制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教育。第四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分别实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坚持与执法实践相结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务求实效。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加快依法治村、治乡、治县、治市、治省的进程,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第五条法制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

(一)普及宪法和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广大公民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二)增强国家公务员特别是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

(三)提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使其依法履行职责,公正司法;

(四)推动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掌握有关法律知识,使其依法管理,依法经营;

(五)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培养具有法制观念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经费应当予以保证,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情况,使该项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综合绩效考核、法治建设考核、综治考核和文明创建考核内容。第七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大事项,加强检查和监督。第二章工作机构职责第八条各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监督本行政区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提出目标、任务和要求;

(二)研究、部署和督促、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对本行政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决定或者建议实施奖励与处分;

(四)研究处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其他事项。

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应当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要求,组织编写全省统一的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教材,培训法制宣传教育骨干。第九条县级以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办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调查、掌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情况;

(二)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培训、考试、考核工作;

(三)总结、推广法制宣传教育典型经验;

(四)办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其他事项。第三章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第十条各地、各部门应当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负责制。第十一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应当履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本部门普法规划、年度普法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并组织实施。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结合具体案件向当事人和公众进行释法说理,普及法治知识。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各类培训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校应当把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第十四条各经济管理机构负责本行业内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工作。第十五条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负责对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工作。第十六条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和文艺团体的作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9. 江西社会治安综治险

“社会治安综合保险”,每户投保40元/年,政府出资埋单,受益人是群众。群众因盗窃、“两抢”、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等造成损失,一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办案民警就会提醒报案人申请“综治”保险理赔,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其中,每户保险房屋及室内财产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累计最高赔偿限额各1万元;住户的室内财产盗抢损失保险,每户累计最高赔偿限额1万元;“两抢”案件每人每次事故人身损害最高补偿限额3万元;此外,对突发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也将给予一定补偿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10. 江西省司法厅的主要领导

厅长、厅党组书记兼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胡焯
主持全面工作。
个人简历:
1981.09--1983.08 江西省人民警察学校公安专业学习 1983.08--1992.06 江西省公安厅三处干部、科员、副科长(1990.10--1991.10下派挂职锻炼, 任江西省于都县公安局副局长)
1992.06--1994.12 江西省公安厅户政处秘书科科长1994.12--1997.08 江西省公安厅户政处副处长1997.08--1999.03 江西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副总队长(1996.09--1998.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法专业学习1998.03--1998.05,江西省委党校青干班学习)1999.03--2000.12 江西省公安厅户政处副处长 2000.12--2003.04 江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调研员、副总队长(1999.09--2002.01,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律专业学习)2003.04--2004.12 江西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 2004.12--2005.10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2005.10--2008.06 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 2008.06--2011.05 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2011.05--2011.08 江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正厅长级),南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2011.08--2015.02 江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正厅长级)(2010.02--2011.12 江西财经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5.02--2015.03 江西省司法厅党组书记、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 2015.03-- 江西省司法厅厅长、党组书记、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
厅巡视员:吴志坚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政治部、监狱劳教工作处、社区矫正工作处。
副厅长、厅党组成员兼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 沙闻麟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法律援助工作处、司法鉴定管理局工作,主持省监狱局全面工作。
纪检组长、厅党组成员:廖春勤
分管工作:分管全系统纪检监察工作。
厅巡视员:夏太华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计财装备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和省劳动教养管理局工作。
副厅长、厅党组成员:邓奕强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普法教育处、国家司法考试处和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工作。
副厅长、厅党组成员:肖良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办公室、律师工作处、法制处、省律师协会办公室工作。
政治部主任、厅党组成员: 刘品韬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人事警务(离退休干部)处、宣传培训处工作。
副巡视员:简明龙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基层工作处、厅直机关党委的工作。
副巡视员:高美华
分管工作:协助厅长分管公证工作处、省公证协会和赣江公证处工作。

热点内容
我的法治中国梦论文 发布:2024-11-16 09:06:35 浏览:101
控烟法规落实 发布:2024-11-16 08:53:36 浏览:42
在我国确定公司国籍的法律标准是 发布:2024-11-16 07:58:16 浏览:846
法硕非法学排名 发布:2024-11-16 07:51:15 浏览:995
新车交车确认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1-16 07:38:06 浏览:960
道德经说兵 发布:2024-11-16 07:00:35 浏览:683
百民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 发布:2024-11-16 06:59:57 浏览:768
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4-11-16 06:56:16 浏览:286
参考文献中行政法规的写法 发布:2024-11-16 06:33:39 浏览:106
行政诉讼法追加被告通知书 发布:2024-11-16 06:31:28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