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倒查制

司法倒查制

发布时间: 2022-06-14 11:55:48

司法体制改革四项内容

法律分析:1.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 2.完善司法责任制;3.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 4.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法律依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一是着眼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共有4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等。二是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三是着眼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健全法治工作部门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与互聘机制,深化律师管理制度改革等。

Ⅱ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的意义有哪些

一是让权力不能干预司法。实践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权力,都有各自的界限。
二是更加坚定明确地彰显了“法治高于人治”的理念。
最后,要求进一步加强透明政府建设。没有透明度作保障,法治政府建设也会走样。
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的意义在于,不管多大的官员,就算你退休了,也要对决策失误承担责任。

Ⅲ 什么是 责任倒查制

责任倒查制度。也叫培训质量事故责任倒查制度,是指学员取得驾驶证3年内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后,学校按照培训的相反顺序对学员参加培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并划分责任。

Ⅳ 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都改了什么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司法体制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也是司法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二,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意愿,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平正义问题。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判,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尺子,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Ⅳ 浙江错案责任人为什么没有受到倒查

尊敬的网络用户你好!我国建立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并非从零开始。早在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出台了《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将错案追究作为一项正式制度确立下来,并在全国各级法院全面推行。2007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2013年11月,中央政法委颁布了更为具体的《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以上经验性规定为建立完善的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尽管如此,相较于法律实务界的乐观态度,学术界对这项改革措施(通常又被称为“错案追究制”)的施行效果显得审慎得多。他们的理由主要有四个。
目前的错案追究制度令出多门,如何认定错案、谁来认定错案缺乏权威法律规定。在西方法律体系中,基于司法独立的原则,错案概念基本上不存在。虽然我国各级法院、检察院均将“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审判程序错误”等作为错案的典型特征,但有的是以裁判结果为导向的,有的则是以损害后果为导向的,很不一致,造成“同案”不“同判”。在“两高”未对错案概念统一界定的情况下强推责任倒查问责制,必将导致地方司法机关在错案认定、责任追究范围上的不统一。
由于《处分办法》的制度规定较为模糊,致使责任除却事由存在很大的主观模糊性。一方面,错案追究制是根据法官所作判决的正确与否来判定的,而事实上引起法官责任的违法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如受贿、故意规避法律、法定幅度内的有意轻判等。另一方面,法官大多倾向于以调解代替判决,而避免因错误判决被追究责任;或者假借主观性的“认识偏差”为其免责理由,而无需任何客观的证据支持。其在客观上促进了法官采取各种方式来规避这种制度性缺陷,使得错案追究终身制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一种逆向刺激结果。
在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下,法官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往往会采取责任转嫁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即法官通过“请示”的方式将案件判决结果交由审判委员会或上级法院裁定,以形成法不责众局面的一种责任分担与转移方式。根据《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的规定,在合议庭将案件提请审判委员会决定的情况下,审判委员会改变合议庭意见的,合议庭成员中持正确意见的不承担责任。由此可以推定,当审判委员会同意合议庭意见时,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应当就该案件的判决结果共同承担责任。无论出现何种情况,法官对判决结果的责任承担风险都将分担或转移至审判委员会。这其实就形成司法人员责任转嫁的风险,进而导致两审终审制的制度性危机。
从错案追究终身制的历史发展来看,其防治司法不公的作用也较为有限。例如,我国目前已有的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主要定位为司法机关内部的一种责任追究机制,体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和明显的制度缺陷,它导致法院内部纠错动力不足,严重者还会造成监督机制的失效。

Ⅵ 司法整顿倒查20年涉及民事案件吗

摘要 您好,司法倒查,包括所有的案件,只要看是否枉法裁判,损害当事人利益。司法倒查2O年是指,全国各级政法机关领导干部、干警二十年前在工作岗位上,包括已退休的干警,发生于自身的贪贿等职务犯罪案件,都要进行自查,也可举报他人犯罪。纪委监委如发现干警在二十年前的贪贿问题,将依纪依法进行审查和调查,如构成犯罪移送司法机关惩处。

Ⅶ 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什么制和什么制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Ⅷ 最高检将对检察人员违纪违法办案“过筛式倒查”,防止腐败最有效手段是啥

最高检将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办案过筛是倒查,防止腐败最有效的手段首先就是法律,其次就是人民的举报,然后就是公务员内心的强大。
根据中新社的报道据说检察机关将会对2018年的一些违法违纪情况展开重新的审查,这次重新审查会对其中的一些特殊关系然律师以及当事人进行责任追究,而司法人员必须都要主动的将一些记录报告给报上来,除此以外也会度在这些记录当中都会详细的将一些不良情况给揪出来,其中干预和插手进行办案的是极少部分,还有一些要求法外开恩的情况,不过现在都已经正在审查的案件当中,还会将一些典型的案件对大众进行通报曝光,希望通过法律和百姓来进行监督。
最后希望在百姓和政府官员的努力之下,有一个非常清廉的政府工作环境,希望我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Ⅸ 如何破解审判机关落实司法责任制难点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同时提出:“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为此,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主审法官、合议庭法官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为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明确审判组织权限,完善人民法院的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增强法官审理案件的亲历性,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履行审判职责,根据有关法律和人民法院工作实际,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21日制定颁布了《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分别以目标原则、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司法人员职责和权限、审判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加强法官的履职保障、附则等六部分共48条。具体内容涵盖了探索改革审判组织模式、明确司法人员职责权限、明确违法审判责任的情形、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加强法官依法履职保障。其中,有探索改革审判组织模式等内容。

在上述政策与制度框架体系下,被中央司法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第一批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6+1”省区市的三级法院作了积极的试点与推进工作,其显著的成效就是冲击了审判人员固有的集体(法院)承担司法责任的意识,而转化为“谁办案、谁负责”,且“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新司法责任理念,形成了极具压力的办案质量倒逼机制;同时,也根本改变了长期存在于司法领域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行政化办案模式,初步形成了审判权与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相分离的新机制。司法责任制的推行更为员额制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提供了保障。

司法责任制的落实难点

当前,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在落实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障碍,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改革推进的难度,若不加以有效破解会影响改革成效的充分体现。根据笔者的调研情况看,具体来说,司法责任制落实中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凝聚合力落实改革措施。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本轮司法改革的“牛鼻子”,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

与此同时,司法责任制改革与其他改革举措之间,亦呈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司法责任制的全面落实,需要与人员分类管理、员额制、职业保障、省以下人财物统管、司法责任追究等制度协同推进,形成共同推动改革的合力。当前,部分改革举措如省以下人财物统管、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等推进迟缓,部分改革举措仍停留在中央文件等顶层设计层面,在地方政法机关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再加上还有部分政法领导干部对司法责任制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存在畏难情绪、懈怠心理,存在“不敢改、不想改”的情况。这些因素加大了司法责任制的落实难度,急需采取有效举措予以破解。

二、如何处理放权与监督的关系。

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内在逻辑是放权或还权于法官、合议庭,实现“让审理者裁判”。但基于目前队伍整体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司法面临的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法院内部运行秩序尚未理顺等现状,一味强调放权,理想化地主张让法官、合议庭完全自主决定案件,不仅不能解决司法的沉疴宿疾,反而可能导致审判运行秩序的混乱,引发新的司法不公等问题。

不久前,笔者在某试点地区法院调研时了解到,自从院庭长不再审签裁判文书、不再对案件质量把关以来,该地区反映案件审判质量的部分指标,如一审服判息诉率、二审瑕疵改发率、民商事案件调撤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上升。此外,案件审批制度取消以后,“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也有所凸显。可见,在目前缺少相应的监督制约、指导帮助以及协调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放权与监管的关系,将决定司法责任制能否顺利落实,甚至可能会影响司改的大局。

三、如何设计司法责任追究制度。

除“让审理者裁判”外,司法责任制另一核心内涵是“由裁判者负责”。科学合理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是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选择。这既有利于增强司法人员办案责任心,又不会挫伤其积极性。为此,中央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性意见,就错案责任和免责条件作了原则性规定。然而,司法责任追究制度仍然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完善、法检两家司法责任内涵范围不清晰、司法责任追责程序行政化等弊病。尤其是因缺乏司法责任制的配套制度,导致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责任保障不到位,制度的落实效果不尽理想。

四、如何面对内部反追责的压力。

每一起冤假错案都必须依法纠正,冤假错案中有关人员犯下的罪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破案心切或客观上判断错误,造成对有关事实和证据的错误认定;另一种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当事人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甚至徇私枉法故意冤枉好人。前一种情况一般要按照党纪政纪问责,后一种情况则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无论哪种追责,司法机关都面临着很大的“反弹”压力。所以,在实践中,为了避免有关人员被追究责任而掩盖被错判的案件,于是出现“追责与反追责”的纠结。由此可见,不少司法人员还是不明白一个道理,即如果为了掩饰错判、避免追责而拒绝纠正冤假错案,只会犯下更大的罪错,最终招致更严厉的责任追究。

司法责任制的难点破解思考

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形成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整体合力。认清各项改革举措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高度关联性,对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序和进程进行科学统筹,把握好推进的节奏和力度。

员额制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前提,在积极开展入额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妥善处理好未入额人员的分流安置政策;职业保障机制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有力驱动,要在顶层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省以下人财物统管制度改革的推进,对保障的主体、方式和力度等进行进一步明确;绩效考核机制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应有之义,通过完善业绩考评制度和办法,明确新型权力运行机制下司法人员的工作要求,实现评价机制与员额退出机制、惩戒机制、激励机制的有效衔接。

二、有序放权、科学监督,构建符合司法规律的监督制约机制。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关键是要明确司法管理和监督权力的边界和行使的方式。坚持有序放权与监督管理相统一,推动司法业务管理监督由微观向宏观转变,提高管理监督科学化水平。

依托现代信息科技技术,打好办理案件的“组合拳”。建立适应新型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细化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确保各类主体权责清晰;发挥专业法官会议作用,架设案件研习的“度量衡”。在放权的同时,加快确保法律适用统一的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作用,建立和完善类案检索和类案参考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的职能,筑牢法律统一适用的“防护墙”。强化审委会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同城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三、严格依法、规范程序,设计科学合理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前提是制定司法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追责的依据应上升为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是构建我国司法责任追究机制最基本的形式,没有这一形式,追责机制必将如空中楼阁难以实现;基础是区分违法办案责任和错案责任。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不同的追责制度,完整的追责机制包括追责的依据、主体、事由、程序、种类及救济等内容;核心是设置明确科学的二元追责标准。追责标准应由当前唯结果论转向“不适当行为”为主、“结果过错”为辅的二元追责机制。这意味着,裁判结果并非决定责任追究的唯一条件,这可以避免追责机制对法官良心可能造成的破坏;关键是坚持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并重。在责任认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程序公开、程序正当原则,适当组织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责任认定,或直接由省级法官惩戒委员会主持进行,有效解决司法责任内部追究的公信力问题,并充分保障法官的申诉救济权利和名誉权利;必要是构建法官独立行使职权的保障机制。保障司法人员独立行使职权是建立追责机制的必要配套措施,独立行使职权的保障机制(职业、身份、薪酬、安全、文化等)要与追责机制同步建立。

四、他山之石,亦可攻玉,合理借鉴域外法官责任制度的经验。域外国家对司法责任的追究主要体现在法官惩戒制度中。这种制度的重心在于对法官个人的职业伦理道德的规制,以人案分离、程序外制约为特色。我们可以从域外法官惩戒制度的比较研究中,找出对构建我国司法责任制构建的有益借鉴。

法官惩戒制度的核心是职业伦理道德。不同的职业以本行业的伦理道德作为行为规则,其职业伦理道德共有意识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依照职业伦理道德的行为模式可减轻决策的负担,也有利于社会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一个没有共同伦理的群体,是一个没有凝聚力且缺乏稳定的群体。应当明确的是法官的职业伦理道德并不是一种古板生硬的说教,也不是一种深不可测的理念,而是对司法本身规则的总结是一种应用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术性思考,并内化为一套可操作的准则。法官行为与职业伦理准则的建立,旨在更周密地定义可以接受和应当禁止的行为,既向法官提供一个如何行为、处理自身事务的服务,又向公众提供一个他们应当知道的对法官行为的期望。

通过总结,可以归纳出域外法官惩戒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机构的专门性。对于司法官的惩戒机构在相关的法律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只有法律规定的具有专属管辖权的部门才有权对出现问题的司法官进行调查和实施惩戒,而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无权实施惩戒。比如:美国联邦和州都是由国会或议会负责实施法官弹劾制度;同时由司法机构或主要由司法人员组成的机构负责实施司法惩戒制度;德国基本法规定,有关对司法官追诉的审判,专属于联邦宪法法院之权限。在联邦法官在行使或不行使职权时违犯本基本法的原则或邦的宪法秩序时,联邦宪法法院经联邦议院要求,可以三分之二的多数裁决将其调职或命令其退休。在故意侵犯的情况下,得为罢免之宣告。

二、审查标准的多元性。普遍设立了多元性的审查标准,意味着法官不仅要对其职务行为负责,更要对其职务外行为承担责任。域外法官惩戒制度对惩戒行为的界定是宽泛的,只要其行为有损法官职业的威信,就有可能成为惩戒的对象。

三、惩戒程序的严格性。联合国《关于司法独立的基本原则》、司法独立第一次世界大会《司法独立世界宣言》和国际法曹协会《司法独立最低标准》均规定了保障被惩戒法官的四大原则,即无明文行为标准不受惩戒原则、秘密审理原则、听证原则、法官有上诉权或请求复审权原则。相应的,域外各国对于惩戒法官的程序也做了严格细化的规定。

四、司法责任的独立性。法官的职业伦理责任独立于刑事责任。这避免了追究责任可能产生的竞合与混乱,也可以确保法官可以理性、良心、独立地作出裁判,并赋予其敢于担当的职业底气

Ⅹ 政府启动倒查问责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基本原则

1.坚持司法化方向。错案问责本身属于法官职业化之法官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审判活动的专业特性,错案责任倒查问责这种监督制度应具有司法性,方能以公平的程序解决“公正的问题”。“司法性将确立一种惩戒与保障相结合的机制,提供一套公平的保障程序,将惩戒纳入一般性的司法思维序列”。然而在之前的司法实践中,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大多套用党政机关的“纪检监察”制度,追责的职能部门多是纪检监察部门。这种责任追究的非司法化,是导致错案评价混乱、责任追究流于形式或畸轻畸重的重要原因。

2.坚持法官依法履职免责理念。理念是制度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制度。长期以来我们只是把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简单地理解为追究责任,免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应当是以“法官依法履职免责”为理念前提的。在“法官依法履职免责”理念指引下,必须研究对法官错案责任追究不能侵害法官职务独立——这就要求错案责任追究必须严格依照正当程序进行。这样规定,是避免责任追究措施的不当运用,由此损害法官的职务独立性,进而给脆弱的审判独立观念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让司法责任制改革得不偿失。
3.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法官审理案件是否程序公正,是错案评价的重要依据。较之程序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对实体结果的衡量的确难以有唯一或者统一的标准。但从中国国情和司法现状出发,实体公正作为错案评价的标准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其一,实体错案认识的制度基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的表达,意指除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程序公正外,更多包含着实体公正的内涵。其二,实体错案认识的文化基础。在我国,“实事求是”不但是哲学思想的精髓,同样是法律文化的精髓。在这一文化思想的影响下,真相成为人们对案件认识的终极追求。其三,实体错案认识的环境基础。很多案例中,实体结果错误的案件,很大部分没有程序上的违法可见。如果仅以程序公正作为唯一视角,将很难及时发现个别错案以及错案背后的各种问题。
4.坚持以法官的行为为依据。由于实体结果公正与否很难找到一个唯一的客观评判标准,在法治发达国家中,法官一般只对其违法审判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违法审判行为涵盖了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规定。因而错案责任并非完全的“结果论”,非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即便是裁判结果错误也不构成错案责任。换言之,“裁判结果错误”不等于“错案责任”,法官是否具有错案责任,在于错案结果是否因法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规定导致,考察重点在于法官行为。
5.坚持以提高法官素质为核心。审判独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新一轮司法改革从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法官职业化建设等体制机制入手谋划改革,目的就是要确保审判权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甚至可以说,本轮司法改革是以审判独立为价值追求和特征的。在此背景下,提高法官素质、提升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能力,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历史任务。而作为深化司法改革重要内容也是法官职业化题中应由之义的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其出发点和归宿自然应回归到如何提高法官素质上,就是要用“追责”倒逼法官切实提高公正司法的水平。

二、错案与错案责任的分离考量
错案如何界定,是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关键和基础。对“错案”这个提法,理论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还由此引发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存废之争。有观点认为,“错案”是一个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概念,它不能作为司法审判的消极性评价标准。法院审判活动具有特殊性、专业性、程序性,裁判案件只有合法与违法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错案”,由“错案”衍生出的“错案责任”是不恰当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废除。
这种错案必定承担错案责任的逻辑是导致错案认识和界定标准混乱的原因所在。应当对错案与错案责任进行分离考量,才能正确界定错案及错案责任。所谓分离考量,简单地说就是错案并不一定会承担错案责任。错案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是因违反实体法律或者程序法律规定导致裁判结果错误的案件即为错案。错案责任则强调主客观统一,客观上存在错案,主观上是因法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所致,才构成错案责任。因此,出于审级和程序设计,被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不一定是错案,更不一定要被追究责任。这种对错案与错案责任的分离考量,才能保证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正确方向——既要严格依法追究错案责任,又要保障法官依法行权。

三、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主体和程序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属于法官惩戒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国家设有专门的法官惩戒机构,负责惩戒事由认定和对法官施以制裁。“四五改革纲要”提出“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惩戒委员会”,但其基础仍在法院,加强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主体和程序建设,使其具有操作性,同时要注意与行政违纪责任追究相区别。
1.案件评查合议庭。由资深法官组成案件评查合议庭,赋予其“责任倒查”诸多环节中的首个环节——发现的职能。即通过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被上诉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所纠正的案件等进行评查,发现“疑似错案”。该发现途径具有唯一性,通过其他方式发现的可能裁判错误的案件,也必须经由评查合议庭评查初步确认,以保证责任追究的司法性和正当性。
2.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负责对案件评查合议庭提请认定的案件进行研究讨论,按照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作出是否系错案的认定并确定责任人,确保错案认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法官评价委员会。法官评价委员会作为错案责任倒查问责的专门性组织,由资深法官、法学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组成。法官评价委员会依据审判委员会的错案认定结论,从错案性质、发生原因、审判行为等方面对涉事法官的错案责任进行民主评价并作出错案责任追究的建议意见,供党组研究决定,以此保证错案责任追究的民主性。
4.党组。党组按照其权限和议事规则,对法官评价委员会提交的错案责任追究建议进行讨论,作出错案责任追究的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随着改革深入,党组决定可作为初步意见提交法官惩戒委员会作最终裁决。

热点内容
绵阳法官通奸的女的叫什么 发布:2025-01-20 22:24:17 浏览:846
隐名代理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0 22:14:41 浏览:884
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0 21:35:58 浏览:697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 发布:2025-01-20 21:13:14 浏览:172
多措并举开展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20 20:13:22 浏览:955
法院冻结汽车 发布:2025-01-20 19:39:02 浏览:447
郑州名律师 发布:2025-01-20 18:42:13 浏览:519
中级经济法只看郭守杰 发布:2025-01-20 18:40:48 浏览:501
新疆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1-20 18:27:06 浏览:509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0 18:10:15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