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小论文
A. 民商法硕士论文怎么写
这个好写,不过得在有题目的前提下才能算得上是好写,所以具体害的看你选的专题目和你们学校的要求那些去属决定的,我写过好多的。你要是没有选题,我写过好多的。我就给你点选题,你去参考下。
1 民商法视角下的信用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2 第三方物流民商法律问题研究
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民商法律制度研究
4 优先权制度研究
5 论格式合同免责条款的民商法规制
6 从中世纪商人法到近代民商法典
7 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探讨
8 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9 中国商法的近代转型及其对中国当代民商立法的启示
10 论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
B. 急求经济法小论文1000字—1500字左右。谢谢
试论经济法的独立地位 经济法的地位问题其实就是经济法是不是一个法律部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明确经济法的概念,证明其独立性,并在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上对相关部门法加以区分.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从其萌芽至今已走过了100多年风风雨雨的历程,它的产生以至发展都伴随着争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作为理论思维的第一步就是给经济法下定义,这也是经济法研究学者的首要任务。前人在此已做了相当的工作,总的说来,对经济法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观点:一是承认经济法是一个法部门,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定义;二是不承认经济法的独立地位,认为经济法是一个学科或是一种规范的综合等等。 否定经济法的普遍观点认为“经济法没有统一的调整对象和方法,所以无论是单个的经济法规或是这些法规的总合,都不能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1) 。而肯定派则认为经济法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和方法,坚持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2)。综观两方的观点其最大的分歧就在于经济法是否有有别于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和方法,这也是传统部门法的划分标准。还有部分学者为求证经济法的独立地位对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提出了质疑,认为法部门的划分并非如此,现在不得不对这一传统理论加以彻底的改造了(3)。当然还有提“法域说”和“法体制说”的。笔者以为我们没有必要一厢情愿的为建立一套理论而去任意否定已有的且被大家所公认的东西,否定这一点就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唐诗有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用来说明经济法的发展极恰。经济法的独立地位应该得到肯定,如何去诠释经济法呢?首先还得从法谈起,法律就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那么经济法也是为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存在,了解这一点给经济法下定义就不是一件难事。从苏联改造过来的“纵横统一说”在学界曾占有相当的地位,此说认为经济法调整的是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和横向的经济协作关系(4)。这一观点试图使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更加明显,但无意间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经济协作关系更多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不应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畴,而是民法调整的范畴。经济法主要是从公权力入手来调整公私融合的部分,也就是公私之间的交叉关系。现在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日益发展的经济民主社会,公权力应该在一定的地方适可而止,不应过多的涉入私权利。因此,经济法应定义为是调整国民经济的管理和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首先,经济法调整的是纵向的经济管理和协调关系,这区别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其次,调整的主体其中重要一方是国家相关的经济机关,这是为摆脱行政机关对经济的盲目干预,确定一定的机关进行经济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虽然,经济法是以一定的强力为基础的,但强力并不是直接调整手段而是作为经济管理协调的坚实后盾。 二、经济法的独立性 经济法的地位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经济法是不是一个法律部门的问题,而进一步研究其实重要的就是经济法的独立性问题,这个问题是上个世纪以来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可以肯定的说经济法是一个部门法。前面已对经济法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下面具体就经济法的独立性进行研究。 判断经济法是否为部门法须确立一个明确的部门法划分的标准,而不是不顾现实自封为部门法。部门法的划分有对象说,对象加方法说,还有方法说,还有目的说等。按照多数的观点认为特有调整的对象和方法是划分的标准。但方法相对于对象来说是次后的,特有的调整对象才是关键,任何法律部门都有其调整的对象,这是划分部门的根本标志,它是指法律部门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5)。虽然有人对这一传统的划分方法提出了质疑,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对经济法的基本界定说还是应当立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根本特征,否则经济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异于空中楼阁,经济法的科学性也就值得怀疑(6)。在前面的定义中已经阐述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协调关系。这种关系的一方主体是国家经济机关,另一方则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大到公司企业集团,小到“户”(7) 这种经营的单位。从客观上说,经济法调整的的对象是一种社会关系,具体说有宏观调控法(或者宏观经济法)、市场规制法、经济组织法等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金融财税等,市场规制法包括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以及产品质量法等方面的内容,经济组织法主要包括了公司企业法等方面的内容。 调整的对象基本上就决定了经济法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在经济的管理协调过程中会使用包括民事、行政等方面的调整手段,这并不会影响经济法的独立地位,现实的情况非常复杂,使得国家必须用多方面的手段进行调整。另外经济法也不是没有自己的调整手段和方法,如“经济不名誉”处罚等。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经济法有明确的调整对象并辅以一定的调整方法,它就具有作为一个法部门的独立性,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四、经济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若要进一步明确其部门法的地位,须与相邻的部门法加以比较,不能区别就难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涉及公私权利的问题,一方面它与民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它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与行政联系紧密,所以准确的区分经济法与民法和行政法的关系才能说明经济法的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相较而言,其他部门法就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必要,本文由于篇幅的限制,也不打算与民法和行政法之外的部门法相比较。 与民法相比较,双方调整关系的主体明显是不一样的,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经济法则是调整的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协调关系,与人身关系无关。明确的区分经济法和民法是为了让公权利不干预私权,让市场经济按价值规律发挥最大的作用。经济法与民法并不是对立的,经济法是民法的重要补充,可以说民法是经济法的基础,经济法是民法的保障。 众所周知狭义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商法是后来才出现的特别民法。尽管有民商分离和民商合一的不同,但商法属于广义的民法是没有异议的,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与民法是相同的,调整的对象仍然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脱离这点商法就不成其为民法。一般认为商法包括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等,但这些同时又被纳入经济法的范畴,如何具体的区分商法和经济法呢?有的学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证了商法的来源,认为商法本来就是一个不十分规范的叫法,也就是说没有商法,建议把调整平等主体的部分划入民法中,而余下的划归经济法(8)。笔者以为这完全没有必要,保持民商法的现有提法已是共识,所以属于商法的相关法中可以有经济法规范,只是双方的研究角度不同,商法可以从主体资格、权力自治等方面就以规定和研究,而经济法则从经济组织、竞争规范等方面进行规定和研究。商法与经济法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其区分关键在调整的主体不同。 与行政法相比较,二者主体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行政机关有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也就是说国家一方面是统治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又是管理者、组织者,在某些时候还是经营活动的参与者。其行使行政职能的由行政法调整,行使经济职能的由经济法加以调整。传统的行政法内容庞杂,不利于提高行政机关的效率并规范行政行为,一些原来行政领域的东西应分离出来纳入新的法律部门如经济法来调整,而一些未成熟又没有形成一套法律系统的法规继续留在行政法中,最终行政法调整余下的部分。所以行政法应该是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并规定公民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的行政救济(9)。因此区分经济法和行政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从调整对象上看,行政法只调整发生在行政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如公安管理关系,人事行政关系等,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管理协调关系,包括产业政策管理关系,工商管理关系等。再是从调整的方法上看,经济法更广,不仅涉及有民法和行政法的方法,还有自己特有的方法,而且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上更多的是采用间接调控方式。最后,经济法规范专业性更强,更复杂。
C. 跪求一篇一千字左右的国际商法有关论文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
摘要:国际商法是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并发展的。从产生之日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近代以来,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应突破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方法的局限,确立国际商法独立法律部门地位,明确其体系结构,将多种多样的法律渊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以推动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统一,更好地适应国际商事交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商事关系;法律部门;法律渊源;法律体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和法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商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体系存在着争议,这不仅阻碍了国际商法学研究的深入展开,而且不利于系统普及国际商法知识,不能满足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迫切需要。在我国加入WTO以后的今天,明确国际商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地位、体系结构,对于推动我国法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国际商法的地位问题,实质上就是国际商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部门分类问题。依法学的一般理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为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其次为法律的调整方法[1](P291),后者主要是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间的区分标准。其实持这种双重划分标准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法律的调整方法归根到底是由法律的调整对象派生出来的,法律调整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着法律调整方法及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特点。刑法的任务是调整由于犯罪所引起和发生的社会关系,刑法的调整方法(刑罚)是由这种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此划分法律部门时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而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凡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作为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自己特有的调整对象的,即国际商事关系。所谓国际商事关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国际商事主体参与的商品流转关系,其主体不论是个人、法人、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只要这种商事关系的当事人分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或其所涉及的商事问题超越一国国界的范围,这种关系就可称之为国际商事关系。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不仅在空间上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国界,而且在内容上也以“商事”①为质的规定性,从而决定了国际商法既不同于以主权国家地域内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内法体系,也与以国家之间非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际法不同。
国际商事关系是一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相应地,作为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范畴。只有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国际商法的演变,才能正确认识国际商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国际商法是国家间商事交往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产生的。11世纪起,随着欧洲商业的复兴和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了一些国际性的商业中心城市,这些城市中的商人从封建领主那里买得了自治权,组建商人法庭,适用他们在商事交往中形成的习惯规则调整商事交易关系,由此而形成的法律被称为“商人法”,以区别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法、教会法等法律体系。后来,随着欧洲航海贸易的发展,商人法逐步扩及到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实际上成了商人在欧洲各地港口或城市用以调整他们之间经济贸易活动的法律和国际惯例。商人法从产生之时起就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法、教会法截然不同,以自己特有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成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法律部门。这种打破地域限制的跨国界商事交易法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各国商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而国际商事交易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国际商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讨论国际商法的地位和体系,必须把国际商事法律规范与国际商法的渊源区分开。国际商法的渊源,指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其与国际商事法律规范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我们说国际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基于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内容、性质进行的分类,而非就其表现形式进行的分类。近代以来国际商法的渊源出现了新的变化,但并不影响国际商法的独立性。相反,法律渊源的丰富反映了国际商法体系在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不同的法律渊源间的相互作用下,国际商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于中世纪有限的国内立法基本不涉及国际商事关系,因此商人法在法律渊源上以不成文的商事惯例为主。16世纪起,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产生,重商主义理论逐渐开始在欧洲盛行。在重商主义者看来,货币是一个国家财富的唯一表现形态,对外贸易是获得财富的真正来源,只要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就可以给国家带来财富。各新兴主权国家开始干预本国涉外商事交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将商人法纳入本国的国内法体系[2](P210)。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则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形式,把商法包含在民法典内,作为民法的一部分制定下来。新生的民族主权国家通过把系统、灵活、强调公平合理的商人习惯法纳入国内法体系,促进了各国国内传统法律的现代化改造,有利于统一和维护国内商业秩序,促进了各国国内商业的发展。这一国内化进程对国际商法自身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国际商法的渊源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具有国际性的商人法被纳入主权国家国内法体系后,使得各国国内商法成为调整本国对外商事关系的重要规则。从资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直到19世纪末以前,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国内商事立法一直是国际商法主要的法律渊源。国内法本质上属于主权法的范畴,为法学理论中的“强制性规范”,即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从这一角度说,商人法的国内化实质上是从主权原则和民族主义出发的商人法的民族化。从历史的观点看,这对促进本国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秩序的正常化起了积极作用,但以发展和未来的观点来看,却是与商事活动的国际性、跨国性相违背的。由于各国内商法主要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的,而不是从国际商事活动的需要出发。因此,各国的商法不但很难充分涉及国际商事方面的问题,而且其中某些法律规定甚至与传统的国际商事惯例背道而驰。国家法越多,各国交往中的法律冲突也越多,在发展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障碍也越多。尽管这些法律冲突可以按照国际私法规则予以解决,但毕竟给顺利进行国际商事交往增添了麻烦和障碍。因此,从19世纪末起,随着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国际商事交易活动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各国政府都积极介入了统一国际商事交易规则的工作,以双边条约或多边公约的方式推动着国际商事交易规则的国际统一化进程,使国家成为推动传统国际商法变革的最重要力量。
D. 关于国际商法的论文题目(>﹏<)
1、以问题为中心,探索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以国际商
法教学改革调查分版析为例权
2、《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措施浅谈
3、浅议双语教学的目标、模式及资源开发——以《国际商法》教学为例
4、谈高职院校非法律专业的国际商法教学
5、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初探
6、非法学专业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国际商法》课程为例
7、国际商法专论
8、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法实务教材开发
9、《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10、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法律教学改革之探讨——兼论经济法和国际商法课程的整合
11、对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关系的深层思考
12、国际商法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研究
13、略论国际商法中的“标准格式之战”
14、对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1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思考来源
(以上内容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E. 要写商法的论文,不知道选什么写好,请各位帮忙
先搞个实践吧,没有实践是很难想出问题的。
关于商法,你可以去请教那些工专作在属商法第一线的“专家”们,然后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社会低层最容易接触到这方面那些人的真实状况,你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比如跟随那些专门抓扑商业犯罪的公安,去了解他们是如何处理案子的,在旁边亲自观察。
大概实践花半年时间,写论文就只花一两个星期时间就行了。
F. 急求有关商法课程论文的论文题目~~不要整篇文章,只要相关题目即可~最好多点选择~~谢谢~在线等~
1. 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互动关系
2.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辨正
3. 经济法与弱势群体的保护
4. 市场经济与反垄断的立法建设
5. 论规模经济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6. 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
7. 反垄断法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8. 加入WTO与加强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研究
9.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10. 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利保护研究
11. 税负公平原则和农村税费改革
12. 税收司法保障研究
13. 税法公平价值论
14. 政策性银行运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15.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策略研究
16. 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的若干法律问题
17.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18. 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础
19.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20. 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法律制度的建构
21. 国外社会保障税对我国社会保障税法的借鉴
22. 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23. 工伤保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24. 论土地征用制度
25. 房地产项目公司的法律问题研究
26. 土地储备制度研究
27. 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28. 农村土地权属法律模式研究
29. 城市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30. 罢工权法律制度研究
31. 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32.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研究
33. 论商法的基本原则
34. 我国《证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
35. 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
36. 证券发行保荐人民事责任研究
37. 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38. 试论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的完善
39. 试论我国企业立法体系的重构
40. 合伙协议法律性质研究
41. 公司章程法律性质研究
42. 论有限责任与债权人保护
4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创新研究
44. 上市公司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45. 《破产法》若干问题研究
46. 论独立董事的义务
47. 公司资本制度研究
48. 论股权
49. 我国股份回购的现实意义与立法完善
50. 股东知情权研究
51. 企业并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52. 关联交易法律问题研究
53. 股东诉权的司法实务研究
54. 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与股东登记的法律问题研究
55.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56. 清算中公司的性质及其责任的承担
57. 审理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法律问题研究
58. 论保险利益
59. 票据权利研究
60. 信托的法律性质与基本理念
61. 保险委付研究
62. 论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需要更多内容可参考中国论文援助中心
G. 国际商法的论文1500字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H. 国际商法可以写什么论文
1.浅谈国际商法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辨正
3. 经济法与弱势群体的保护
4. 市场经济与反垄断的立法建设
5. 论规模经济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6. 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
7. 反垄断法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8. 加入WTO与加强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研究
9.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10. 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利保护研究11. 税负公平原则和农村税费改革
12. 税收司法保障研究
13. 税法公平价值论
14. 政策性银行运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15. 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策略研究
16. 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的若干法律问题
17.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18. 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础
19.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20. 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法律制度的建构
21. 国外社会保障税对我国社会保障税法的借鉴
I. 我想写一篇商法的论文,但不知道写什么,谁能给我提供一个论文题目啊
1论民商立法模式
2论商法强制性
3企业维持原则
4商法的效率价值
5论有限合伙
6论特许经营
7商业登记制度
8企业营业执照制度
9商业名称权
10论公司设立的法律管制
11公司设立瑕疵论
12法定资本制
13公司设立验资制度探究
14论股权转让
15公司治理基本模式
16论公东代表诉讼
17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
18法定代表人制度
19论独立董事制度
20论竞业禁止
21累积投票制度
22经营判断规则研究
23论资本维持原则
24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25公司社会责任论
26公司公积金制度研究
27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28论公司职工持股
29公司互相持股
30公司转投资法律问题
J. 关于商法的论文
论商法的原则和精神
从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谈起
摘要:中国商事通则的制定对于我国商事法律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商法基本原则
的厘定和商法精神的弘扬与普及则是顺利制定商事通则的关键,二者的成功实现取决于对商事法律关
系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曾经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其中的主流观点却值得反
思。商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聚合性”而非“营利性”,商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根本区别在于
“量变导致了质变”。这直接决定了商法与民法有着大相径庭的原则和精神。
关键词:商法;商事通则;商法基本原则
商法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实践。从需求的角度
说,商法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商
业的复兴所带来的商事交往的需要,而商人阶层的
产生与其力量的不断壮大也是商法产生所必须的
社会因素。独立的商法产生之后,欧洲各国“政府
给予商人特殊的保护,加上后来的地理大发现,为
谋求国家的富强,并加强政府本身的统治,各国政
府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因而商人的利益更得到
尊重,于是重商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前奏,
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工业起飞”。随后,西方快速发
展起来,并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古代文明国
家。中世纪独立商法的出现开创了欧洲的新纪元。
我国古代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了自然经济在
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封建专制制
度的基石。商业对封建制度是有消解作用的,而商
法则是私法中最具有变革性的力量,故无论是基于
模糊的认识还是借助历史的惯性,中国古代的统治
者总是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
展,打击商人,贬抑商人,使他们得不到一个自由发
展的机会。所以,主要调整商人之间横向联系的商
法根本无法出现,相反,反映统治者对商业活动纵
向控制的商业法规在中国却很发达。而真正意义
上的商法,在清末才在我国出现。在随后的近百年
里,中国的商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样经历了
一
个曲折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甚至从法律
部门的序列中消失。我国的这一传统,对市场经济
的发展及国际贸易一体化是有负面影响的。
加入WTO为中国彻底打破旧有的轻商、抑商
传统,振兴商法带来了新的契机。国际贸易日益一
体化的商品经济潮流要求必须振兴我国的商法。
我国的商事立法既没有商法典编纂也没有商法总
则的统领,尽管有的学者主张我国商法应采用民商
合一模式,但在现行的民法框架中还没有反映对商
法整体原则的抽象与归纳,正在进行的《民法典》起
草工作似乎也未对商法的未来发展予以切实的考
虑与设计。更何况,商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的重大区别本身就决定了商法和民法有着不同的
原则、方法和精神,应该是有区别的法律部门。①因
此,及时制定中国商事通则既可以尽快发挥统领单
行商事法规的作用,避免出现立法的重叠、交叉和
法律之间的冲突或不协调以及法律缺位等现象,又
可以为编纂商法典奠定基础。然而,在对中国商事
通则制定相当关键的商事法基本原则的确定上目
前学界众说纷纭。本文拟对其中一些主流观点进
行反思,并对商事法的基本原则和商法的精神作一
次尝试性探析。
一
、
商事诘律关系的根本特征‘聚合"
而非“营利"
人永远是趋利避害的。同许多伟大的思想家
一
样,马克思认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首先是作为
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
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本质上是人们企求满足
的要求、愿望或期待,它包括具体的物质财富获取
和无形的精神财富获取。从历史唯物论和社会心
理学的观点看,营利被看做人们追求的实现,这种
实现又是新追求的起点和契机,因此,追求利益即
营利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
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商事法
律关系当然具有营利性,但将营利性拿来作为商事
法律关系的根本或首要特征以区别于其他的法律
关系并否认其他法律关系具有营利性,显得过于牵
强。例如,简单的民事交易虽然规模小,法律关系
主体简单并且不具有反复和连续性,但在任何一次
正常的民事交易中,交易各方绝不会因为从事的不
是商事交易而放弃各自在民事交易中的营利目的,
相反嘈杂的菜市场上讨价还价之声总是不绝于耳。
应该说商事法律关系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及
其他法律关系的根本特征应该是“聚合性”,这种
“聚合”是指商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实际上是源于对
简单民事法律关系及其他法律关系的聚合,单一的
以物易物和钱货交换都不能被排除具有营利性,但
他们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范畴,如果更多以至成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