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在民心
A. 民法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您好,民法是规来范社会生活的自重要法律,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法是保障市场体制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二)、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
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护提供基础。
(三)、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法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调节着各种利益,保护人们合法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谋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划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划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会和市民生活中,实行私法自治原则,要求国家公权力不得随意介入、干涉,这有利于抑制公权力的不当扩张与膨胀。权力机关不法或不当侵害民事权利,也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B. 将社会的关切写入民法典有什么意义
民法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作为21世纪全球最新的民法典,回应了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关切,为世界民法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为中国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必将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绚烂的一笔。
C. 民法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法。但是对于民法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回用,民法答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民法与某些法学家所主张的经济法的关系等等问题,目前法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需要根据法学理论,特别是关于法的体系的一般原理去进行分析研究,以求逐步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
民事法律行为行为,又称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是指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可见其在民法中的地位及功能:
1、桥梁作用。民事法律关系通过主体为一定的法律行为来实现。
2、保障作用。没有法律行为民法的调整无从谈起。
3、可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还有可能是行为,权利、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
4、作为违法行为的相对行为。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
D. 什么是民法民法,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一)、民法是保障市场体制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的主体制度使得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能够作为独立平等的主体进入市场;法律行为制度赋予当事人以广泛的行为自由和活动空间;物权制度控制着主体对各种物品的权利限度,同时也保护着主体对特定物品的正当权利。民法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有助于协调商品交换者的利益冲突,引导他们开展正当竞争。民法不仅有效地稳定市场秩序,而且能够推动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市场交换的高速运行提供方便。债权制度的确立,实现了让渡商品和实现商品价值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使商品交换在信用制度的担保下,跨越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进行。民法的代理制度,有助于避免事必躬亲;居间制度使得人们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行纪制度使凭借专业组织为自己谋利成为可能。时效制度则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力,从而加快商品流通。简言之,民法为现代化市场提供一般规则与市场主体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们可以遵循这些规则进行活动,并使市场秩序获得保障。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
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护提供基础。
(三)、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法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调节着各种利益,保护人们合法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谋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划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划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会和市民生活中,实行私法自治原则,要求国家公权力不得随意介入、干涉,这有利于抑制公权力的不当扩张与膨胀。权力机关不法或不当侵害民事权利,也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E. 如何让立法真正体现民意
所谓“开门立法”,即在立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积极参与,实现立法版民主化。具体而言,就是采权用公开征求立法建议、立法听证等方式,使民主立法延伸到最起始阶段,让民众的意志从立法的最初就得到体现,从而提高立法的透明度,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使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
F. 民法对人权进行保护的一般原理
公民环境权概念的出现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权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的。20世纪60年代至今,环境权理论一直备受学界所关注。纵观各国,环境权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地区性以及各国法律的认可。当下,我国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环境侵权问题,将公民环境权纳入法律体系中确认其基本人权性质和地位,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必定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公民环境权的含义
从环境权的主体来区分,环境权之概念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环境权,即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国家等一切法律关系的主体;狭义的环境权,即环境权的主体只有公民。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蔡守秋教授认为环境权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环境权是指公民的环境权,即公民享有良好适宜的自然环境的权利;广义的环境权是指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在内的一切法律关系主体在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蔡守秋教授所讨论的环境权是指广义的环境权,并以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构建了广义的环境权理论体系。①
陈泉生教授认为,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②。他认为环境权的主体为全体人民,不仅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乃至全人类,还包括尚未出生的后代人。③
周训芳教授把环境权分为良好环境权和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良好环境权是指“当代和未来世代的人类个体和整体有在一个适合于人类健康和福利的环境中过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④;而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是指“当今世代的公民基于生存目的而对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以及从事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财产性活动的权利”⑤。
吕忠梅教授则坚持环境权私法化的主张,认为环境权仅指公民环境权,不包括所谓的“法人环境权”与“国家环境权”在内。基于这样的认识,她把环境权定义为“公民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这一定义包括如下涵义: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环境权的对象包括人类环境整体,既包括天然的环境要素和人为环境,还包括各环境要素所构成的环境系统的功能和效应,如生态效益、环境的优美舒适等;环境权是一项概括性权利,它可以通过列举而具体化;环境权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⑥
笔者认为,无限扩大环境权主体范围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权范畴里最基本的问题,即公民的环境权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和保障。笔者赞同吕忠梅教授的观点,主张环境权主体仅仅只有公民,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因此将公民环境权定义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利用资源以及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救济的权利。
二、公民环境权基本人权性质分析
公民环境权首先是公民的一项人权,它符合人权的基本属性。人权就是人之所以作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新生的权利,属于人权的范畴,它具有人权的属性,而且具有基本人权的本质属性特征。
(一)公民环境权的人权性质
目前学界对于人权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但对于人权的本质属性还是达成了共识:历史性与时代性;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国内性和国际性。因此,既然公民环境权属于人权的范畴,那么它也具有人权的本质属性特征。
1.公民环境权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人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性质因所处的时代、社会和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而公民环境权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活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侵害而被广泛提出的。在人类生存环境尚未受到严重侵害时,人们不需要也不会提出环境方面的权利要求。然而,在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侵害以致威胁人类生存权时,人们也就要求自身应当享有环境权。与此同时,公民环境权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所不同,如在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劣的情况下,公民环境权最重要的内容将是要求享有适合生存的环境的权利;而当人们拥有适合生存的环境时,公民环境权将以精神享受方面的环境权利为其主要内容。
2.公民环境权具有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特征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对立统一的。作为公民环境权客体的环境利益是公共利益,同时也为每个人要求的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当一种行为侵害了某个人的环境利益,就意味着对整个环境利益的侵犯。因此,公民环境权的整体性中又包含着个体性,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权,是人成其为人或继续作为人生存的权利。公民环境权不同于传统民法意义上的私权,传统私权直接体现为个人的利益,公民环境权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即“社会性私权”,吕忠梅教授解释为“环境权作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兴权利体系,本质上仍然是为保护公共利益而设定的权利,但其形式上却表现为公法和私法两个方面”⑦。正是由于这种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使得个人和集体都可以行使环境权,而且公法和私法都可以对其进行保护和救济。
3.公民环境权具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⑧这个一般原理为现代人权观念所公认。公民环境权也不例外,其具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特征,是由公民环境权自身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强调的,“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任何公民在行使环境权时,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确定此种限制的唯一目的在于保证其他公民的环境权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因此,公民环境权的权利与义务是高度统一的。
4.公民环境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征
公民环境权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公民,无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语言、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如何,都应当平等地享有环境权;在一个国家里,在这个国家的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公民都毫无例外地应当平等地享有环境权。除了具有普遍性,公民环境权还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全人类除了在利益和道德上存在着一致外,其他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和差异。另一方面,公民环境权的实现要受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种种条件的制约,因而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制度模式以及实现其的具体过程就具有了特殊性。
5.公民环境权具有国内性和国际性的特征
环境问题的国际性特点使得公民环境权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条约所确定和保护。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权环境大会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承认了环境权。1981年的《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中规定的民族权也包括环境权。一方面,各国正寻求通过参加国际公约、签订国际条约以及国际合作等途径来解决环境危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国也通过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对本国主权范围内的环境权进行了界定和保护。因此,各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都在积极地保障公民环境权,这就决定了公民环境权具有国内性和国际性的特征。
(二)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
关今华先生对于人权的分类,笔者认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从两个方面对人权进行了分类,即“一切人权”和“基本人权”。一切人权是指人类作为多种形态主体在从事个人、国家、社会和国际事务中所享有的平等、生存、发展、独立和自由的所有权利;基本人权则是指人类中的“人作为人”和“把人看作人”的属性相伴随并不因其身份、地位、民族、财产和实际能力等不同而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普遍的基本权利。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具体表现在:
1.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或缺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权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如今,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享有健康舒适的环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要求。如果公民环境权没有得到实现和法律保护,那么人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就无法得到实现和法律保护。
2.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取代性
公民环境权在人权法体系中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它是一切权利的基石,更是一切权利的高度抽象和提升,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因此,人类的生存环境倘若受到严重破坏以至人类无法生存的话,人的其他权利也就无法实现,即使这些权利实现了,也没有任何价值。
3.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转让性
不可转让性是指公民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所利用的资源不具有选择性。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世界各国通过宪法和法律来确定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机制以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实现。由于环境是无主的,资源是无价的,因而公民不能随意处分自己的环境权,即不仅不能放弃这一权利,而且不能把自己的环境权让渡给他人。
4.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剥夺性
公民环境权既是一项法律权利,也是一项自然权利,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这种权利是基于从平等地尊重他人的道德原则的,公民对这一权利的需求也是伴随公民一生的。如果公民的该项权利被剥夺,那么公民也就丧失了其生存基础,所以任何公民不因任何因素而被剥夺其与生俱来的环境权。
5.公民环境权具有母体性
在以宪法展现权利的方式为标准对权利分类的时候,基本权利可以分为宣言的权利和包含的权利两类,包含的权利就是从宣言权利的母体中滋生出来的权利。⑩“环境权跟其他人权一样,是一个有多项子权利组成的内容丰富的权利系统”,理论上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子权利:环境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和请求权。其中,环境使用权属于实体性的环境权;后面三项权利属于程序性的环境权。
三、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一)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不足
1.宪法中未直接涉及公民环境权
我国现行《宪法》第9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是从强化国家职责的角度来确认国家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对促进国家代表公民更好地保护和治理环境有着积极意义,但由于《宪法》没有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角度来加以确认,也就无法直接推导出公民享有在得到保护和改善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中生活、免遭污染和其他公害困扰的权利。现有的这种宣言式的规范,过于原则,没有实体权利性质,因而对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显得苍白无力。
2.环境法中未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作为我国环境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该法第1条规定了立法目的,并未将公民提升到权利主体的地位。第4条、第11条也只是涉及到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法》对国家、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义务规定得比较明确和具体,却没有对公民环境权的明确规定,也没有对能有效实现公民环境权益的公众环境参与做出明确的规定12。虽然该法第6条规定了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权利,但这基本上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后的末端参与。总的来说,我国环境立法都过多地强调公民环境保护的义务,忽视了公民的环境权利。这种情况往往造成重大缺陷,一方面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防治环境污染的发生,一方面致使公民环境权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和救济。
3.民事法律中未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现行民事法律中缺乏对公民环境权的明确规定,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力度不足。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行使请求权的依据是《民法通则》第83条和第124条。按照第83条的规定,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要根据相邻权的有关规定来处理。同时,按照第124条的规定,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要根据债权请求权来保护其权利。这对公民环境权而言是很不利的。按照传统民法理念,任何人无权对与自己无关的财产提出权利要求,而环境是全体公民的公共财产,并不是某个公民的具体财产,所以当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是无法行使请求权的。同时,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公民环境权益受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扩大,传统的民事权利保护方式已不能适应公民环境权保护的需求,而且也不利于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例如,空气、水流、声响等环境因素具有流动性,因其形成的环境污染,当权利主体的地理位置不相邻时,就不能采用民法中的相邻权规定来进行调整和规制,也不可能依据财产权来处理,因为它财产权的作用范围更为有限。
(二)完善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1.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我国应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为环境法律和民事法律将公民环境权进一步具体化提供立法基础和依据。与此同时,将公民环境权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也是与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相适应的。将公民环境权置于宪法中进行确认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1)确认了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2)为其他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污染防治法律指明方向,以保障我国公民各项环境权利的实现,并“使公民环境权从应然权利到实然权利成为可能”;(3)使得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自上而下地得到增强;(4)不仅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丰富和发展,符合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而且对公民环境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救济提供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
2.将公民环境权具体化,修改环境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宪法确认公民环境权的基础上,《环境保护法》应该对公民环境权的具体内容做出规定,进行细化。这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环境法律制度,改善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公民环境权。
其次,《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公民环境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建议在《环境保护法》中作如下修改:在立法目的中增加“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内容;在适用范围方面,在环境定义中增加其他非生物资源、湿地和能量;在环境政府责任方面,增加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及在环境基础建设中的责任等内容。
再次,《环境保护法》应当对公众环境参与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一方面,将公众参与的途径和范围具体化、制度化。公众参与制度是公民环境权的主要内容,也是公民参与环境管理和重大环境问题决策的权利,因此应当以环境基本法的形式加以规定。另一方面,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环保团体开展环境保护,建立公众参与和政府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环境保护制衡机制。因为环保团体既能满足公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需要,又能帮助、配合政府开展保护工作、预防官僚腐败。
3.整合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体系
首先,建立环境物权制度。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环境资源越来越稀缺,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经济发展利益在对环境的需求上开始形成对立、竞争。在此种情况下,社会有必要对人类的这两种利益做出制度性安排,通过权利的重新配置来解决这样的矛盾和冲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其资源属性不仅与一般资源存在差异,而且具有物质形态的双重性。吕忠梅教授也认为,环境资源的两种物质形态是民法与环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础,衡平这两种形态的利益关系的方法则是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物权制度之中,建立环境资源的生态性物权保护机制。
其次,建立环境合同制度。目前,各种形式的环境资源交易合同在社会现实中已经出现了,随之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认识这些合同的性质以及合同法中的地位。那么笔者同意吕忠梅教授的观点:从“意思直治”的客观性角度,确立从自由到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建立环境合同制度是可行的。环境合同,是指以环境资源利用权、使用权为标的的交易。如排污权交易、自然资源用益性权利交易、度假设施使用权交易等等。它的本质是为实现国家环境管理权和公民环境权的沟通和协调,是国家意志和个人意志的平衡,也是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再次,建立环境人格权制度。环境资源是具有人格利益属性的,比如:自然景观具有美学与文学价值、自然历史价值;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获得身心享受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环境人格是以人类的环境利益为内容的,一方面,它是人类的自然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的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在民法典中对人格概念进行扩展,确立环境人格权,将环境利益纳入人格权法的保护范围是十分必要的。环境人格权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公民对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弥补和缓和了传统物权法中相邻关系保护的局限性和物权法定原则的僵化性,而且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的法定化、生态化。
此外,建立环境侵权行为规则。环境侵权具有损害间接性、多元参与性、受害人数多、延续时间长和危害后果严重等特征,跟传统侵权行为相比,它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因此,环境侵权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共同危险责任等特殊救济制度,在救济程序上也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有必要建立新的侵权行为规则。
当下,我国宪法、环境法和民法均没有明确确认公民环境权,使得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环境侵权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控制,公民环境权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法律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公民环境权纳入我国法律体系中确认其基本人权性质和地位,将环境权的主体限定为公民,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将公民环境权具体化,修改环境法的相关内容;整合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体系,建立环境物权制度、环境合同制度、环境人格权制度和环境侵权行为规则。
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手抄报写什么内容
民法典的立法目标是保障人民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3156.7万件,审结一审的刑事案件129.7万件,这意味着受理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民事案件。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民法典将成为重要的法治保证和有效的法律利器。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民生关键问题给与多角度、全方位的回应,体现人民需求,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开启人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
民法典的立法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1260条,10万余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整合、修改和完善,在字里行间呼应着社会现实,用行文条款书写着人民权利。它囊括了全部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可以说,人的“生老病死”各个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这部“社会生活网络全书”中找到答案,且围绕着“人”做出了周全的利益保障。
民法典的运作形式是开门立法,广纳民意。历时5年,草案各编10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10次并收到102万条意见……这些数据正是《民法典》开门立法、广纳民意的充分证明。集民智、映民意、应关切,吸引更多的公民和机构参与立法过程,通过广开言路的形式,充分考量和吸纳民意,实现公共利益化,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而群众意见的接受和采纳,更是与民心民意达成共识的证明。
民法典有着太多的闪光点。它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特征,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与风格,对中国问题作出了回应,与时俱进,有发展眼光。它是中国人民“保障私权”呼唤的最有利回应,这种回应既凸显观念的进步,更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立法精神。它的诞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将深刻影响我们每个人。这样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正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许阔步向我们走来。
H. 坚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聚焦解决群众的什么
聚焦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构建滚动实施民心工程工作机制。坚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聚焦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每年谋划实施一批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8)民法在民心扩展阅读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扎实推动民法典实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
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
孙中山对民生的界定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立论的。 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I. 全国人大高票通过民法典有什么意义
民法典制定抄的作用和意义在于:袭1、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2、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J.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心得该怎么去写
要抓住重点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推出,使社会的文明更进了一步,也使得矛盾
公平法理更容易得到解决
也更加贴合于民心,顺应于民意
所以是,中国的国民法典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