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创新
㈠ 民法典的通过体现了什么观点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㈡ 制定《民法总则》有何重大意义
《民法总则》对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的确立,对于加强宗教财产的法律保护和推进宗教事务法治化具有重大意义。
㈢ 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1、主要内容: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2、主要创新点: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在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合理借鉴世界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外国的民法条文,更不照抄书本上的民法理论,而是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例如,总则编创新法人制度,增设特别法人;物权编落实中央关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要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规定作了完善。民法典是民事法治实践的最新成果。
编纂民法典,通过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民法典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需求。例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人格独立、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尊重和维护人格权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精神的民法典。民法典编纂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民法典编纂工作相关汇报。正是因为在编纂工作中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才确保了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成功。民法典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3)民法总则创新扩展阅读:
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㈣ 学习民法总则有感
民法通则是我国民法的法条。在目前没有民法典的情况下,民法通则大概相当于民法典。民法总则是学习民法的前提,他系统的介绍了民法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学好了总则才能看懂分则。司法考试辅导三大本里有民法总则部分。
民法的属性是保护人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民法总则作为我国民法典开篇之作,其立法过程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回应人民关切的过程。通观民法总则全文,我们可以看到,保护人的权利、提升人的尊严、服务人的发展的立法精神与立法宗旨,让民法总则饱含浓厚民生情怀。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光中,每个人都是整个世界”。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民法终极价值是对人的关爱。我国民法总则的民生情怀首先体现在立法实现了对人“从摇篮到坟墓”各个阶段的全面保护。
胎儿是否拥有民事权利,这个问题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民法总则从加强胎儿权利保护角度出发,规定了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予等胎儿利益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从尊重未成年人的独立意识,鼓励他们适度参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从十岁下降到了八岁,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规定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满十八岁之日起计算。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也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为此,民法总则突破性地规定了成年人监护制度,即成年人可以在意思能力健全时预先选定监护人。
民法总则的民生情怀还体现在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立法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关心的重大民生话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理念尤其深入人心,也特别需要立法机关及时将党的这一重要主张上升为法律,体现在立法工作之中。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是民法总则的一大创新性规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民法总则第一百七十九条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中也规定了“恢复原状”一项,这一条是对破坏环境者的民事责任要求,破坏环境者必须承担恢复环境原状的责任,这也是民法绿色原则的具体体现。
法无外乎人情。从监护制度到非营利性法人制度,从个人信息保护到网络数据虚拟财产保护,在即将正式实施的民法总则中,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法律条款比比皆是,这让民法总则对民事权利保护的高度、深度与广度都进入到了一个新境界,从而使法律能够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需要。
㈤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 有哪些新
您好,从立法体系看,民法包括民法总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有以下新看点:
亮点一:明确胎儿利益保护
亮点二:以年龄来划界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调为8周岁
亮点三:再次强调抚养赡养义务
亮点四:扩大监护对象范围
亮点五:单位将不作为监护人
亮点六:完善撤销监护人情形
亮点七:新增非法人组织为民事主体
亮点八:细化了知识产权的范围,增加保护数据、虚拟财产规定
亮点九: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由两年延长为三年
亮点十: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点作了明确的规定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㈥ 民法总则有哪些制度创新
民法从清末到现在,我们一直是小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远的学习德国法国的民法典,进的学习台湾省遗存的民国民法典。学到位就不错了,不要奢望创新。
㈦ 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的规定有哪些新的变化
民法总则第十条至第二十五条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详细规定: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㈧ 民法总则具有哪些中国特色
民法总则的内容在主要继受之前民法通则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体现了鲜明中国特色。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第1条明确了民法的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了总则当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总则是第一次在立法上将其正式列为法律的内容,体现了我国要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2、确立了“绿色”原则
民法总则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表现出民法保护范围的扩大,除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环保是全世界的呼吁,但只有我国的民法总则中作了原则性规定,具有中国特色。
3、法人分类体系有突破和创新
民法总则第三章45个法条专门规定了法人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在于法人的分类体系。民法总则中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大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别于西方国家采用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分类,同时也是在民法通则的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类法人分类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可以说,民法总则的法人分类体系体现了法典化立法机关应有的理性,直接反映了我国现实的国情,表现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4、规定了“好人条款”和“保护英烈条款”
民法总则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对于善意救助人紧急救助中给被救助人造成损害不承担责任的规定,体现了法律上鼓励见义勇为,弘扬助人风尚。民法总则185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英雄、先烈牺牲后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其精神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对英烈人格的损害也是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总则》规定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1、确定了习惯作为民法的渊源
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了处理民事纠纷,在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是民法首次对善良风俗习惯的效力做了一般性规定。中国幅员辽阔,民俗各异,为了更好解决民间纠纷,习惯作为民法的渊源十分必要。
2、胎儿利益受保护
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了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内容。比如关于民间“遗腹子”是可以享有继承权的问题,还有胎儿在母体未出生期间受外力伤害待其出生是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这类问题,根据民法总则都是能够得到法律支持的。这条规定说明胎儿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只不过其权利能力是附有解除条件的,即出生时死体的,上述民事权利能力自始是不存在的。
3、自然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调整为8岁
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接受别人赠与、获得奖励,或在其父母离婚时确定其与哪方共同生活时需征求孩子意见等。自然人的限制行为能力由原来10岁调整为8岁符合时代特点。
4、明确了监护原则,丰富了监护的种类
民法总则中有14个法条专门规定监护制度。首先,民法总则确立了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护为补充、国家监护为兜底的监护原则。其次,民法总则扩大了被监护人范围,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还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把智力减退的高龄老年人纳入监护范围,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是十分必要的。监护种类除了传统的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以外,民法总则还增加了遗嘱指定监护(第29条)、协议监护(第30条)和意定监护(第33条)。
5、强化人格权的保护
民法总则规定了民事主体的15种人格权,比民法通则规定的人格权明显增多。其中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信息三种没写“权”字的人格权。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属于自然人的本源性权利,由此衍生出其他具体人格权和当前未规定但因维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须保护的其他权利。保护个人信息实质是保护个人信息的控制权。此外,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等权利”表明立法技术上采用非限定主义,对人格权的规定体现开放性,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产生法律要予以保护的新生人格权,人格权是民法中不断发展的新生领域。
6、诉讼时效制度有了新规定
关于诉讼时效在民法总则中有以下新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统一延长为三年,从而扩大了对权利人的司法保护范围;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其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从而加强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诉讼时效的适用是非职权主义,即人民法院在诉讼中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只有当事人主张情况下方可适用;对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不适用诉讼时效。
㈨ 民法总则体现哪些新的立法理念和立法精神
作为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统领性规则,民法总则的通过和施行,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民法典编纂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民法总则以现代社会私法自治最重要的自由和平等为价值主轴,以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为民事活动的边界,以绿色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引领整个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民法总则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创新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民法总则彰显了权利本位的现代法治精神
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因此,民法典被视为现代法治文明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法治健全完善的标志。民法总则作为民事活动的统领性规则,充分彰显了权利本位的现代法治精神。
民法总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理念
民法总则把对人的权利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对人的尊重保护为核心,民法总则扩大和调整了民事主体的权利保障范围。一是增加了对胎儿利益、个人信息、一般人格权、特定人格权的保护。二是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三是尊重被监护人的“自我决定权”。四是强化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中利害关系人的保护。民法总则的这些规定,强化了对人的自主性的尊重,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现代法治精神和价值理念。
民法总则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
民法总则作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统领性规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保持了民事法律对人类生活所积淀美好价值的尊重。一是确立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法宗旨。二是民法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原则、绿色原则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外在反映,直接反映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诚信、文明、法治等理念,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三是民法总则将民法法律渊源的范围扩大到民事习惯。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民事纠纷的处理,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实际上是以道德为核心,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新增绿色原则,反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发展需求。
民法总则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民法总则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又一个新突破。绿色原则的确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调整民事主体利益关系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视角。这一规定反映了具有先进时代特色的立法理念,既传承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又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的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