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释83条

司法解释83条

发布时间: 2022-06-20 18:07:38

① 最高法院对一致行动人的司法解释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第83条的规定,
一致行动人是指通过协议、合作、关联方关系等合法途径扩大其对一个上市公司股份的控制比例,或者巩固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在行使上市公司表决权时采取相同意思表示的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②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司法解释

为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制定并发布了《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将于200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经营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或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直接设置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和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防止药品经营企业低水平重复,保证药品经营质量,改变药品经营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促进药品经营企业结构调整和集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在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准入条件的同时,对药品批发企业法人设置非法人分支机构以及开办诊断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的,作出了具体规定。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开办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的申请、受理、审查、发证程序,对申报材料的内容及以上各环节的工作时限和形式审查、现场验收所依据的标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为接受社会监督,防止企业在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时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数据,《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专门规定了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领证前的公示制度。

解读一: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具备24小时营业能力

老百姓得病吃药从来不分白天黑夜。根据刚刚发布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具备能够满足当地消费者所需药品的能力,并保证24小时供应。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对药品零售企业的人员配备作出了具体规定,企业必须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有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质量负责人应有一年以上(含一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针对现实中出现的在普通商场和超市内设立零售药店的情况,《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借鉴国外做法作出规定,在超市等商业企业内设立零售药店的必须具有独立区域。

解读二: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根据刚刚发布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覆盖企业内药品的购进、储存、销售以及经营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能全面记录企业经营管理及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方面的信息。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提高了药品批发企业的准入条件,除上述要求外,还必须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一定数量的执业药师,质量管理负责人要有大学以上学历且为执业药师;

具有能够保证药品储存质量要求的、与其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仓库中要有适合药品储存的专用货架和实现药品入库、传送、分检、上架、出库的现代物流装置和设备;具有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营业场所和辅助、办公用房以及仓库管理、仓库内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和进出库、在库储存与养护方面的条件。

(2)司法解释83条扩展阅读:

第四条按照《药品管理法》第14条规定,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应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批发企业合理布局的要求,并符合以下设置标准:

(一)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二)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第83条规定的情形;

(三)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一定数量的执业药师。质量管理负责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且必须是执业药师;

(四)具有能够保证药品储存质量要求的、与其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仓库中具有适合药品储存的专用货架和实现药品入库、传送、分检、上架、出库现代物流系统的装置和设备;

(五)具有独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覆盖企业内药品的购进、储存、销售以及经营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能全面记录企业经营管理及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方面的信息;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要求,并具有可以实现接受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机构)监管的条件;

(六)具有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营业场所及辅助、办公用房以及仓库管理、仓库内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和进出库、在库储存与养护方面的条件。

国家对经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预防性生物制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③ 最高人民法院告诉您:抵销的正确姿势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告诉您:抵销的正确姿势有哪些?

在人民法院执行程序中抵销的正确姿势有哪些?本期,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新书《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最新司法解释统一理解与适用》中给出了答案。

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对于抵销,我国现行法律中的明确规定主要见之于合同法,该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第100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第83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执行程序中同样也会面临抵销的问题,如果被执行人提出对申请执行人享有到期债权并请求与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的债权互相抵销,人民法院能否审查呢?有两种观点:否定的观点认为,债务抵销问题比较复杂,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申请执行人所欠被执行人的债务决定抵销,不可避免会涉及请求抵销的债务是否成立等实体判断,有以执代审之嫌。而且,允许抵销给当事人互相串通、制造虚假债务以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创造了机会。肯定的观点认为,抵销是债消灭的一种法定形式,是债务人的法定权利,在执行程序中禁止抵销没有法律依据。至于虚假抵销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问题,在诉讼中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对此,法律上有相应救济渠道,例如,可以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等,不能因噎废食。同时,对于执行程序中允许抵销可能带来的所谓“未审先判”问题,可以通过限制允许抵销的债权范围防止该种情况的发生。

基于此,《异议复议规定》第19条对执行程序中的抵销问题作出了这样的条款设计: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被执行人请求抵销,请求抵销的债务符合下列情形的,除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债务性质不得抵销的以外,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已经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或者经申请执行人认可;(二)与被执行人所负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一、 抵销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依照《异议复议规定》第19条,执行程序中主张抵销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抵销系以在对等额内使双方债权消灭为目的,故以双方债权的存在为必要。存在的两个债权债务须为合法有效,无法律上的瑕疵。任何一个债权债务不能有效存在,则当然不能抵销。

2.向执行法院提出抵销的请求。合同法上的抵销为形成权,自抵销通知到达债权时即生效,与此不同,《异议复议规定》第19条规范的情形是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抵销,要经过人民法院审查,所以抵销的请求要向执行法院提出。在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大陆法区域,债务人主张抵销是通过提起债务人异议之诉的方式进行,而我国没有此类诉讼,是参照执行行为异议程序主张,所以,也只能是执行法院审查。

3.请求抵销的债务已经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或者经申请执行人认可,这两类债务不存在实体审查的问题。具体而言,对于请求债权已有执行依据的情形,当然应当允许抵销。这里的执行依据范围很广,可以是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也可以是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也可以是公证机关赋予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在此情形下,请求抵销的债权和申请执行的债权合法性都得到了生效法律文书的确认,即均已届清偿期,允许双方当事人以各自债权进行抵销,符合实体法规定抵销制度的立法宗旨,对任何一方当事人也不存在实体上或程序上的不公平。债务人主张抵销时,应当向执行法院提供对其自动债权予以确认的生效法律文书,由执行法院予以审查。

对于未取得执行依据的情形,应经申请执行人认可。如果申请执行人不认可,不应允许被执行人主张抵销,除非申请执行人明确表示认可。对于被执行人主张的未决债权来说,只是其根据实体法的规定自认为可以进行抵销,其中有很多争议可能处于未决状态,如果执行法院允许抵销,则对申请执行人显非公平。但是,如果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主张的抵销债权没有异议,则应当允许两项债权进行抵销。因为,对于申请执行人明确认可的债权,允许在执行中抵销,有利于避免后续纠纷的产生甚至是新的诉讼的提起,从而既有利于诉讼公平,也有利于诉讼效益。

4.债务的种类、品质相同。法定抵销要求双方互负债务的标的物种类相同、品质相同。只有债务的种类、品质相同,才具有抵销的基础,如果一方债务与另一方债务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之物,事实上根本无法抵销。例如,甲申请乙履行排除妨碍之义务,乙提出其对甲尚有金钱债权若干,因甲、乙之债权归属不同种类,无法进行抵销,人民法院不应准许。正因要求标的物的种类、品质相同,故抵销通常在金钱债务或种类物债务中适用较多。当然,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和解中进行抵销,标的物的种类、品质即使不相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抵销。

5.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通常仅在清偿期届至时,才可以现实地请求债务人清偿债务。若未届清偿期也允许抵销,就等于在清偿期前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以此迫使债务人牺牲期限利益,显属不合理。所以,法律规定请求抵销的债权已届清偿期才允许抵销。可作为例外的是,在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享有的债权,无论是否已届清偿期,无论是否附有期限或条件,均可抵销。

不能抵销的债务有哪些?

不能抵销之债务包括三类:一是法律规定上不得抵销者。二是依债的性质不能抵销者。指依给付的性质,如果允许抵销,就不能达到合同目的。例如,张三申请执行其子给付抚养费一案中,其子提出张三尚欠其欠款若干,请求抵销。因抚养费请求权具有人身专属性质,不能与一般的金钱债权相抵销。再如,以不作为债务抵销不作为债务,就达不到合同目的,故不允许抵销。三是依约定不得抵销者。如果当事人之间有禁止抵销的约定时,债务不得抵销,从意思自治原则的要求着眼,也是当然结论。

在司法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那就是,丧失强制执行效力的自然债权能否抵销?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认为,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因为,自然债权丧失强制执行效力,仅仅意味着债权人不能再通过国家强制力保护其债权。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实体上的请求权依然存在。他可以通过自力的方式实现债权,例如,张三欠李四一万元,已经过生效判决确定,但由于李四疏忽没有及时申请强制执行,但李四采取另外一种实现权利的方式,他天天找张三讨债,把李四惹烦了,还款了事。这种方式可不可以呢?完全可以!因为权利人实现权利的方式,除了请求国家保护之外,完全可以通过自力的方式实现权利。当然,这种自力方式必须是和平的、公然的方式,并且不能侵犯别人的合法权利,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债权人以抵销方式实现债权就属于法律允许自力救济的当然范围。

④ 水污染防治法83条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释义》 第八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不按要求采取治理措施或者不具备治理能力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的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⑤ 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内容:
1、保障诉权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规范撤诉行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要求,依法保护起诉权,建立立案登记制,《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民诉法司法解释》还依法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一审、二审、再审各个阶段申请撤诉行为,增加规定反诉构成的要件,明确规定因重复起诉不予受理的判断标准,对当事人在诉讼中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作出细化规定。”杜万华说。
2、法庭纪律
未经许可现场传播审判信息,法院可强制删除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个别诉讼参与人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和利用邮件、博客、微博客、微信等方式报道庭审活动现象;出现了个别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冲击、哄闹法庭,在法庭上公然殴打对方当事人,辱骂法官的现象,引发舆论关注。
对此,《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未经准许以移动通信等方式现场传播审判活动的,人民法院可以暂扣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进行录音、录像、摄影、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
审判公开是实现审判公正的重要保障。《民诉法司法解释》严格执行开庭审理规定,对二审、再审程序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情形予以限制,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制作,规定了申请查阅裁判文书的范围和方式。
“作为与《民诉法司法解释》配套的成果,我们正在制定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全面梳理、规范民事诉讼涉及的法律文书,制定可操作性规则,以此切实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和质量。”最高法贯彻实施修改后民事诉讼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佑海说。
3、电子证据
明确短信、微博、网聊记录等可作证据
证据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的要求,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此,《民诉法司法解释》增加举证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规定,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对逾期举证及其后果作出了分层次、分情形予以处罚的规定;增加关于法官组织质证、进行认证的规定,指引和规范法官组织质证、进行认证活动;增加关于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的规定,要求法官公开对证据审查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根据《民诉法司法解释》,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也可以作为民事案件的证据。
4、诚信原则
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纳入“黑名单”
“近年来,民事诉讼中的虚假陈述、伪证、虚假调解、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规避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必须予以严厉制裁。”杜万华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总则部分增加了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在分则部分增加了禁止虚假诉讼、规避执行的规定,并修改提高了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罚款上限,加大了制裁力度。
为促进诉讼诚信,《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拒不签署保证书,待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对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5、公益诉讼
提起公益诉讼需有公益受损初步证据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但仅有一个条文规定。该法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规范公益诉讼有序进行,《民诉法司法解释》按照立法原意,结合有关审判实践,细化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的受理条件。根据《民诉法司法解释》,有关机关和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除了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还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为明确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污染海洋环境提起的公益诉讼,由污染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辖。对同一侵权行为分别向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必要时由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6、小额诉讼
明确物业、电信服务合同等小额诉讼一审终审
什么是小额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根据此规定,我国确立了小额诉讼程序,而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进行了细化。
《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明确,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纠纷,银行卡纠纷,物业、电信等服务合同纠纷等九类金钱给付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人身关系、财产确权纠纷,涉外民事纠纷,知识产权纠纷,需要评估、鉴定或者对诉前评估、鉴定结果有异议的纠纷以及其他不宜适用一审终审的纠纷,不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

⑥ 二零一八年选法司法解释

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则:

优法优于劣法。《立法法》第79条规定,法律比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更有效。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第八十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同级和下级地方政府

政府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制定的规章的效力。

(2)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立法法》第83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同一机关制定的专门法规、规章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3)新法优于旧法。《立法法》第83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同一机关制定的专门法规、规章的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规定。

(4)一般不溯及既往。第《立法法》号法律第8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专门法规和规章不得追溯到过去,但为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而作出的特别规定除外。

法律规则是指国家制定或批准的关于命令、允许和禁止人们的行为或活动的一种规范。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可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的三个要素:假设、处理和制裁

假设条件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规则的条件和情形的部分,包括适用条件和主体行为条件;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具体行为的部分,包括可以(授权)模式、应该(义务)模式和不应该模式;法律的后果是,法律规则规定人们在满足或不满足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后果,包括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

⑦ 劳动保险法86条83条司法解释

没有劳动保险法,只有社会保险法。你可以搜索社会保险法83条、社会保险法86条的释义,即会有答案。

⑧ 当事人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如果不是律师,需不需要送达出庭通知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第83条的规定: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也就是说,法院只要送达给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一方即可,不需要向同时向当事人与委托代理人送达法律文书。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83、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⑨ 民法总则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

我国《民法总则中》没有相邻关系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有对于相邻关系的规定。

《民法通则》对于相邻关系的相关规定:

第83条“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100条“一方必须在相邻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应当予以准许;因此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101条“对于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筑物范围内历史形成的必经通道,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响他人生产、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碍或者恢复原状的,应当予以支持。但有条件另开通道的,也可以另开通道。”

第102条“处理相邻房屋滴水纠纷时,对有过错的一方造成他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103条“相邻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沟、水池、地窑等或者种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应当分别情况,责令其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9)司法解释83条扩展阅读:

不动产相邻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相邻关系发生在两个以上的不动产相邻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之间。相邻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使法人;可以是财产所有人,如集体组织、房屋所有人,也可以是非所有人,如承包经营人、承租人。

第二。相邻关系的客体一般不是不动产和动产本身,而是由行使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所引起的和邻人有关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如噪声影响邻人休息,对于不动产和动产本身的归属并不发生争议。有的相邻关系的客体是物,例如,相邻竹木归属关系。

第三,相邻关系的发生常与不动产的自然条件有关,即两个以上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财产应当是相邻的。如上例承包经营人乙不通过承包经营人甲承包的土地不能到达自己承包的土地。如果甲、乙之间的土地一个在河北,一个在西藏,自然就不可能发生这种通行关系。

所谓“相邻”,不以不动产的直接相邻为限。例如甲、乙两村处于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两村虽然不直接相邻,但亦可能因用水、流水、截水与排水关系,而又相邻关系适用的余地。

相邻关系的规则一般应由法律明文规定。但是,由于不动产利用关系的复杂性,法律不可能对所有的相邻关系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物权法》第85条规定: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热点内容
魏龙律师 发布:2025-01-19 03:32:57 浏览:893
嘉定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9 03:29:07 浏览:845
刑事诉讼法解释117 发布:2025-01-19 03:28:03 浏览:406
招标投标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9 03:21:01 浏览:916
司法局上号 发布:2025-01-19 03:19:55 浏览:79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朔及力 发布:2025-01-19 03:02:21 浏览:542
法治文化研究院 发布:2025-01-19 02:54:05 浏览:110
口头协议有视频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9 02:40:15 浏览:107
保安劳动法无法保证 发布:2025-01-19 02:05:21 浏览:315
民法典与与生态环境 发布:2025-01-19 01:21:19 浏览: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