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72条

公司法72条

发布时间: 2020-12-23 19:06:20

1. 《公司法》第72条的问题

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过半数.

《公司法》
第七十二条有限责任版公司的股东之权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 严重违反《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是什么后果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不得另立会计账簿。
对公司资回产,不得以任何答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这条的立法本意是在于对公司会计账簿设立和账户开立的禁止性规定。
私设账本一般是主管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之类较为常见。但是如果上述行为严重触犯了相关法律规定,则可能涉及到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逃税罪或者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的妨害清算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等罪名。但是罪名的最终确定需要以你的最终行为目的来确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认可请采纳,谢谢。

3. 如何理解《公司法》第72条之规定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约定的,应当首先执行章程的约定。如果章程没有约定,那么才执行公司法上的条文。

所以,你公司的行为合法。

4. 公司吸收新股东入伙 急!急!急!急!

一、 我国各种小型企业组织的种类及特点,主要有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的特点是设立比较简单,缺点是投资人或股东要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法》第二条规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是国家对公司管理的规定比较全面,优点是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
二、 设立合伙企业的条件:
1、 有二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
2、 有书面合伙协议;
3、 由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4、 由合伙企业名称;
5、 由生产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三、 合伙协议应当载明的事项:
1、 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2、 合伙的目的和合伙的经营范围;
3、 合伙人的姓名及住所;
4、 合伙人出资的方式、金额和期限;
5、 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方法;
6、 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7、 入伙与退伙;
8、 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9、 违约责任;
10、 经营期限;
11、 合伙人争议的解决方式。
四、 签订合伙协议的注意事项:
1、 合伙人资格审查。由于全体合伙人即合伙企业要对合伙人的经营行为承担责任,一定要审查好合伙人的资格,包括合伙人的人品、能力、家庭情况、资产情况、有无对外大额债务等,这是签订合伙协议的最重要的方面,合伙人的身份证明一定要备份;
2、 合伙人的出资一定要明确。出资的方式、金额、期限要明确,其他合伙人要注意落实,动产要转移持有人,不动产要办理变更登记,建立合伙企业帐目。
3、 合伙企业的账目要清晰。可聘请专业人员按规定建立健全,注意单据入账的审批制度要经全体合伙人通过,合伙人有查阅帐目的权利;
4、 合伙协议的其他条款尽量具体。凡涉及合伙事务的管理制度,尽量落实到书面上,预防将来发生争议,无据可查。

附:个人合伙协议文本
个人合伙协议书

姓 名________,性 别________,年 龄_______, 身份证号码: 住 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合伙人按上列项目顺序填写)
第一条 合伙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合伙名称 、主要经营地: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合伙经营项目和范围: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 合伙期限,自__年__月__日起,至__年__月__日止,共__年。
第五条 出资金额、 方式、期限。
(一)合伙人___(姓名)以___方式出资,计人民币_____元。(其他合伙人同上顺序列出)
(二)各合伙人的出资,于___年__月__日以前交齐。
(三)本合伙出资共计人民币___元。合伙期间各合伙人的出资为共有财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合伙终止后,各合伙人的出资仍为个人所有,届时予以返还。
第六条 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伙各方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一)盈余分配:以______________为依据,按比例分配。
(二)债务承担:合伙债务先以合伙财产偿还,合伙财产不足清偿时,以_____________为依据,按比例承担。
(特别提示: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可以约定按各合伙人各自投资或者平均分配。未约定分担比例的,由各合伙人按投资分担。任何一方对外偿还后,另一方应当按比例在10日内向对方清偿自己应负担的部分。)

第七条 入伙、退伙、出资的转让。
(一)入伙。
1. 新合伙人入伙,必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2. 承认并签署本合伙协议;
3. 除入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退伙。
1. 自愿退伙。合伙的经营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合伙人可以退伙:
①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②经全体合伙人同意退伙;
③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企业的事由。
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擅自退伙给合伙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2. 当然退伙。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
①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②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④被人民法院强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以上情形的退伙以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3. 除名退伙。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决议将其除名:
①未履行出资义务;
②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③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④合伙协议约定的其他事由。
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合伙人退伙后,其他合伙人与该退伙人按退伙时的合伙企业的财产状况进行结算。
(三) 出资的转让。允许合伙人转让其在合伙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在同等条件下,合伙人有优先受让权。如向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转让,第三人应按入伙对待,否则以退伙对待转让人。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受让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的,经修改合伙协议即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第八条 合伙负责人及合伙事务执行。
(一)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务。(适用于规模小的合伙企业。)
(二)合伙协议约定或全体合伙人决定,委托_______为合伙负责人,其权限为:
1. 对外开展业务,订立合同;
2. 对合伙事业进行日常管理;
3. 出售合伙的产品(货物)、购进常用货物;
4. 支付合伙债务;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合伙人的权利:
1. 合伙事务的经营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无论出资多少,每个人都有表决权;
2. 合伙人享有合伙利益的分配权;
3. 合伙人分配合伙利益应以出资额比例或者按合同的约定进行,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4. 合伙人有退伙的权利。
(二)合伙人的义务:
1. 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维护合伙财产的统一;
2. 分担合伙的经营损失的债务;
3. 为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条 禁止行为。
(一)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禁止任何合伙人私自以合伙名义进行业务活动;如其业务获得利益归合伙,造成的损失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二) 禁止合伙人参与经营与本合伙竞争的业务;
(三)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进行交易。
(四)合伙人不得从事损害本合伙企业利益的活动。
第十一条 合伙营业的继续。
(一)在退伙的情况下,其余合伙人有权继续以原企业名称继续经营原企业业务,也可以选择、吸收新的合伙人入伙经营。
(二)在合伙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情况下,依死亡合伙人的继承人的选择,既可以退继承人应继承的财产份额,继续经营;也可依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接纳继承人为新的合伙人继续经营。

第十二条 合伙的终止和清算。
(一) 合伙因下列情形解散:
1. 合伙期限届满;
2. 全体合伙人同意终止合伙关系;
3. 已不具备法定合伙人数;
4. 合伙事务完成或不能完成;
5. 被依法撤销;
6. 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伙企业解散的其他原因。
(二)合伙的清算:
1. 合伙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并通知债权人。
2. 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或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自合伙企业解散后15日内指定______合伙人或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3. 合伙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合伙所欠招用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合伙所欠税款;合伙的债务;返还合伙人的出资。
4. 清偿后如有剩余,则按本协议第六条第一款的办法进行分配。
5. 清算时合伙有亏损,合伙财产不足清偿的部分,依本协议第六条第二款的办法办理。各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合伙人由于承担连带责任,所清偿数额超过其应当承担的数额时,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第十三条 违约责任。
(一)合伙人未按期缴纳或未缴足出资的,应当赔偿由此给 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如果逾期____年仍未缴足出资,按退伙处理。
(二)合伙人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而转让其财产份额的,如果他合伙人不愿接纳受让人为新的合伙人,可按退伙处理,转让人应赔偿其他合伙人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三)合伙人私自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其行为无效,或者作为退伙处理;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
(四)合伙人严重违反本协议、或因重大过失或违反《合伙企业法》而导致合伙企业解散的,应当对其他合伙人承担赔偿责任。
(五)合伙人违反第九条规定,应按合伙实际损失赔偿劝阻不听者可由全体合伙人决定除名。
第十四条 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1、凡因本协议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合伙人之间共同协商,如协商不成,提交莱芜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均有约束力。
2、凡因本协议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合伙人之间共同协商,如协商不成,有合伙企业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五条 其他。
(一) 经协商一致,合伙人可以修改本协议或对未尽事宜进行补充;补充、修改内容与本协议相冲突的,以补充、修改后的内容为准。
(二)入伙合同是本协议的组成部分。
(三)本合同一式___份,合伙人各执一份,送登记机关存档一份。
(四)本合同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
合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章)
签约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
签约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采纳

5. 公司法第72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同意转让的股东,除以所有的股东减去转让者,得出的百分比大于百分之五十。不能等于。

6. 关于新公司法72条第二款的修改问题

浅析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
新公司法第72条是对原公司法修改较大的一条。
从各国或地区公司立法的规定看,无论何种类型的公司,股东的出资均可转让,但因公司的性质不同,法律对股东出资转让的限制也不同。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具有资合性。但因股东人数不多,股东又重视相互间的联系,因此也具有人合性。为了维持公司股东彼此信赖的需要,股东出资的转让受到严格限制。
一般而言,由于公司内部转让并不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对重视人合因素的有限责任公司来说,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也没有发生变化;而外部转让会因吸收新股东加入公司而影响股东间的信任基础,所以,各国或地区的公司法对公司内部的出资转让限制较松,对向外部投资者转让限制较严,一般要求股东向非股东转让出资须经股东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东同意。如此限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新股东的加入影响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基于同样的原因考虑,公司法大多承认原有股东对转让出资的优先购买权。
正如前述,股东之间转让股份由于不涉及股东以外之人的利益,同时股东之间的人合因素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此,股东之间转让股份无需其他股东的同意,转让方与受让方协商一致,转让即可成立。
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为了维持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公司法规定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即意味拟转让股权的股东被排除了表决权。原公司法虽然也有类似规定,但是,却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可行性。例如,如果其他股东以尚未知晓股东要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作为借口,或者承认知悉此事却迟迟不做决定,而使股权转让处于无限期的拖延和等待当中,这势必会对欲转让股权的股东不利,也不符合效率原则。因此,新公司法进一步规定:股东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意见,同时,规定其他股东答复的期限为30日,如果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就视为同意转让。若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即意味着股东不得将其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为了防止欲转让股东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本条第二款规定,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但是,公司法却没有规定不同意转让的股东购买该转让股权的价格抬得很高,使得不同意转让的股东无力购买,不得已只好让股东以外的价格购买该股权,使得拟转让股权的股东遭受很大的损失。这一问题还有待公司法加以完善。我们认为,不同意转让的股东购买该股权时,也适用“同等条件下”的原则,即必须按照同第三人相同的条件购买。
本条第三款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是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实质性要求,是指转让方对其他股东和对第三人的转让条件相同,不区别对待。在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其他股东处于优先于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购买的地位。只有公司的其他股东不愿购买、无力购买或者出价低于非股东的出价时,非股东才可以购买该股权。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先由股东自己协商,达成一致的,按照协商结果办理;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相对于公司成立时来讲,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转让时各股东的出资比例才能准确反映出各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所以,行使优先购买权参照的标准是转让时而非其他时候股东的出资比例。
以上规定处处体现了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维护,对当事人自治的尊重。因此,允许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作出例外规定,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这就是本条第四款增加“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的原因。

热点内容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
阳泉市矿区法院 发布:2025-02-05 16:10:01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