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阅读

民法阅读

发布时间: 2020-12-24 05:00:42

A. 王泽鉴所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的正确阅读方式是怎样的

王泽鉴先生一九三八年六月二日生,台湾台北人。前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成版功高中毕业,国立台湾大权学法律学系学士、硕士。在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学习期间,以第一名考取台湾公费留学,后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半年后转学至慕尼黑大学,师承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拉伦茨(Karl Larenz)教授研究民法及法学方法论,于1968年获该校法学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台湾大学法律系,讲授民法总则、民法债编、民法物权、比较民法等课程。
中文名
王泽鉴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日期
1938年6月2日
职 业
教师
毕业院校
国立台湾大学
信 仰
基督教
代表作品
《人格权法》

B.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力、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和有关民法事项的行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反对个人专权。
杰佛逊:主张人人平等和享版有人权,主张建立受人民监权督的政府。反对有害于平等和人权的政策。
孟德斯鸠的时代背景:18世纪法国正好在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作用:孟德斯鸠的思想为即将到来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
杰佛逊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北美13州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作用:杰佛逊所起草的《独立宣言》中的思想,对美国制定1787年的宪法,确立美国共和政体和人民选举总统及议员等,都有一定作用。

C. 我国哪些法律条文(如刑法,民法)与生活关系比较大,适合非法律人士(普通人)阅读

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D. 1.王泽鉴老师的天龙八部阅读顺序 2.物权法,合同法要看哪些书,以哪些为重点 3.债法怎么学

我是法律的初学者,王泽鉴先生的书,我只看过一点点。所以对于这版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权受吧。
王泽鉴先生师从德国民法大师拉伦茨,是陈水扁,马英九的民法老师,在大陆地区出版有享誉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他的书能够体现德国民法思想的精髓,学术价值很高。
虽然可能由于台湾法律和大陆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理解一些具体条文的规定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其学术价值不一定能够为我所用。但是正是因为他在德国长期接受的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他的书逻辑演绎能力很强,书体系非常清晰,特别是其中的《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能够培养我们法学思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我认为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E. 学法律读什么书

可以推荐你看看法学经典。

这是我本科学习法学的顺序(学校安排的课程;法科生系回统学习)。

法学导答论(法学入门类书籍,一本就够了 大概看一下)

宪法(又叫做“闲法”法律事务基本用不上,但是还是要一本宪法没事翻一番了解我国的法律 精神,原则)

民法总论,民法分论,然后看民事诉讼法;

商法

三国(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
刑法和刑事诉讼;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经济法

最后看法理学(比较抽象)

ps:学习方法:1.按照上面的顺序学习
2.实体法结合程序法

3.认识优秀的法学教授或者法科生,不懂就去问,这样才是节约时间

4.学习法学教材请不要吝啬,一定要准备相应的法条参考(结合国家经济 社会 形势政策 反思法律为什么这么规定)

5.每一个本科生都知道 啥专业都是要踏实的自学。要主动去安排自己的学习规划

初学法学者 ,法学进阶 和 对 法学感兴趣的伙伴
可以参考最上面的图片,那是最全面的法学经典(非教材)几乎老师推荐的经典都有, 具体请自己看图片。大家可以参考书目自己去购买纸质书

F.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哈,老实跟你招了吧,这是网上转的。。。。不过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先解释一下您的最后一个问题,您有所理解后便于自己试着学以致用。
1.您所从事的职业决定着您所应考的教育法规,主要是涉及到教育法、民法等法律关系(通常不会涉及到刑事法律关系,暂且不谈为好)。从法学理论上讲,在民事法律关系中 ,具有三大要素,是应考案例题分析的主要思索脉络。简述如下: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参与者、当事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简称民事客体)——民事主体形成相互关系的利益对象,表现为三类:物、行为、智力成果;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简单说就是民事权利、民事义务。
再就是,民事法律事实(简称法律事实),就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没有法律事实,就不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
研讨案例题,就要循着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三要素,针对法律事实,依据法律法规,推断出各个民事主体(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本案例题,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外乎是教育法、民法等方面的,所以其法律主体也就是民事法律主体,即当事人(案例题第2问中已经点出):
A.程某(小学生、未成年人、受教育者),民事主体之一,其权利主要是受教育权、人身(及财产)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未成年人的法定义务基本没有,不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
B.程某的家长(因程某系未成年人,家长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之一,其监护的权利义务均依附于程某,没有其自己的、直接的权利义务(仅指在本案中的情形);
C.学校(教育组织,法律上属于事业法人单位,教师的管理者),是民事主体之一,应对于其管理的教师的职务行为(包括错误的职务行为)以及产生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D.数学老师(受学校管理的教师,教育授课的执行者),也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之一,教师的权利义务(授课、管理学生等)来源于学校给其的授权,当然,从教师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又是教师管理的主体之一。
顺便说一下,“前排的两名男同学”、“医院”都不是本案例中的法律主体。
3.本案例题中,民事客体主要就是行为:程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行为;教师的体罚(打耳光、让学生打耳光)行为和变相体罚(罚站)行为;程某因患精神病而退学的行为。其他的(如医院诊断、媒体曝光等)不属于本案例中的法律客体。
本案例题中,法律事实就是程某患有“心因性精神病”(通常是与教师的体罚、变相体罚有直接因果关系)。
4.本案例体中,当事人违反的什么法律,也应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等方面着眼考虑:
A.程某(及其家长),上课不听讲,只是构成违反课堂纪律,属于教育管理的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也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B.教师在执行教师职务工作中,违反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
C.学校,对于教师的错误行为承担管理失职的责任,违反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民法通则中学校应承的法定职责,应对教师的过错职务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案例启示,可以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教师的法定职责”、“关心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以及“严令禁止体罚或变形体罚学生的法律规定”的角度,阐发自己的感想。(在此不便赘言说教!)
6.反过来(扣合第1点)看,民事法律、教育法律的案例思考脉络:当事人(法律主体)——行为(所作所为)——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推出法律及法律责任。

G. 民法60讲是什么

首先感谢大家对《民法60讲》的一如既往的信任与爱护。八年来,无数一届届的考生伴随这本书为代表的专题讲座系列,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还有的朋友虽然通过了司考甚至已经开始了律师执业,但也会每年买上一本新版的《民法60讲》,以示支持、留念抑或珍藏。2010年版本虽然换了新的教育机构名义出版,但仍然没有消减大家购书读书的积极性,在此作为作者我先谨致谢意了。
此时此刻,华灯初放,我坐在广州海珠区众合学校在中电数码城的一间办公室里敲键盘,窗外车水马龙纷纷攘攘,但我的心是清静的。中午来穗,袁锦校长给我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畅销几十年的名著了,两位美国人写的。下午读之,心有有感,正好袁校长也反映众合教育的学员都想了解如何使用《民法60讲》等专题讲座系列如何阅读,能否写上几句话建议大家一下。只能从命,现学现卖加上我自己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写下以下文字,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一、 民法的学科特点以及司考命题的有特点
民法素称博大精深,的确有着非常宏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所以对于民法的学习重在理解。这一理解,一定要突出强调体系化的理解与掌握。可以这样说,孤立地掌握民法的某一个知识点,无论掌握的有多好,可能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迷失了其在民法理论框架下的位置的话。与此相适应,民法的司考命题也是重在考查综合性的知识体系,重视对民法基本概念体系与基础理论体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的考查。这里只举一例。司考中的民法命题,每年分值在近100分,涵盖的立法文件有25个之多,分别是:民法通则、民法通则意见、精神损害赔偿解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物权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释、物业纠纷解释;担保法、担保法解释;侵权法;合同法、合同法解释一、合同法解释二、租赁合同解释;婚姻法、婚姻法解释一、婚姻法解释二;继承法、继承法意见;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商标法实施细则等。这么多的知识体系以及立法文件,仅仅掌握各自的部分还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各自的关系,还是主要的一个侧面。
所以,对于民法的复习,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体系、立法规范与生活(司法、或者真题)实例之间的关系,
同时,民法也显然是商经法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之所在。这至少提醒我们在复习的进度上,我们至少要先安排民法的复习其次是商经法的复习,如果复习顺序搞颠倒了,可能效果并不妙。
二、 《民法60讲》做对了什么
一句话来说,《民法60讲》之所以在应试司考辅导领域的成功,就是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法理、法条与实例的完美结合。具体稍微展开言之:
1.就其专题体例而言,并没有拘泥于传统常见的民法教科书的章节结构,而是以知识集群为中心关注点,分为60个左右的专题,打破以上各个民法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立法文件之间的内容界限,只要在内容上具有共通性或者属于同一类法律现象的,就会出现在同一个专题里面,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会得到周详的叙述或者得到总结。举例而言,前者,如’产品责任(加害给付)”一个专题,融合了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合同法解释一、民法通则、民法通则意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等所有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这样大开大合、众横捭阖的叙述,在各类民法教材与辅导书中都是不常见的。但确实迎合了司法考试的命题复习应对需要,极大地方便了考生的复习;后者,如“合同终止”一讲里关于合同解除的情形,整合了我国列入司考范围内的民商法、经济法20多个部门法关于各类合同解除的规定,统一列在一起,既让读者一目了然,也极大减轻了读者自己总结的困顿。
2.就其每一专题下的内容而言,以理论体系为框架展开,在叙述上紧紧围绕现行法律法规的主要法条,但在每一部理论知识与法条内容展开的时候,都会及时附上生活中简单易懂或者过往司考命题中的典型例题,予以辅佐读者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而唯恐有所偏差。即使每一位读者在理解的某一个知时节点上有偏差,也会予以及时的自我自觉纠正。这样,读者会觉得时时与作者在一起共同思考同步思考而不会有所偏离,利于自学。

三、 阅读《民法60讲》的若干建言
在以上认识背景下,我对大多数读者(具体因人而异,不好适用于每一位读者)阅读本书的应注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 关于阅读时间的选择
建议包括三点:
(1)拿到书就开始阅读,要早越好。由于司考复习量太大,所以尽早复习利用复习的时间越长考试效果越好这是公开的秘密了。在所有学科里面,民法是应该最早启动复习的一个学科之一,至少要早于相关的商经法、民诉法、国际经济法的复习。其次,要在做各类试题之前至少先把本书读透一遍。这样,关于本书的复习起点,对于多数考生尤其大三生来讲,最迟在4月底应该阅读了。
(2)在复习的中段也就六七月份,应该开始第二遍的复习,这一阶段可以配以大量的做题。
(3)在复习的末段也即八九月份,也应该进行至少第三遍的阅读,查漏补缺,重点突出。
2. 阅读次数的设定
不好下定义说究竟读多少遍最合适。但从过去七八年不少考生来函来信发帖子反映的情况看,他们都是至少看了3-5遍或者5-7遍的规模,才最终依赖这本书掌握了民法的体系的,当然也有看了更多遍数的。我的建议是至少3遍。
3. 书阅读越薄
但是,每一遍并不是均等下功夫的。真正会读书的人,都是将书阅读越薄而非相反的。具体而言,第一遍应该全神贯注的、一气呵成的、全面系统的精读一遍,以整体掌握本书的脉络同时也就是司考中的民法的体系结构,以及每一个知识点的细节。第二遍的阅读,应该把已经掌握的或者你认为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舍掉,有选择地阅读每一个专题的部分内容甚至只选择阅读某些专题的内容,同时配以练习题来阅读以随时强化一些未掌握的专题的部分内容。第三遍,完全应该查漏补缺的阅读,以补强、纠正个别的内容体系。
以上3遍的安排是虚指。如果你打算阅读5遍,可以把前两遍当做上述第1遍;把第三、四遍当做上述第2遍;以此类推。
4. 交叉阅读
在2010年的版本上,阅读《民法60讲》还要处理好与《配套练习》、《配套核心法条必背》的相应民法部分。我的具体建议是:
(1)关于配套练习,最早在第2遍之后再配合着做。原因是,一则配套练习题的难度并不低,在还没有掌握知识体系之前,过早做有暴殄天物之嫌,如八戒吃仙人果,未尝到滋味又徒增浪费时间与试题本身。另外,在做配套练习题的时候,发现错题的话,一定要回到《民法60讲》的书本中去,查找原因,补强加强。
(2)关于配套核心法条必背,最好的阅读习惯是:在每一讲之前,先熟读两遍本专题所配的核心法条,再来看专题的内容。坚持阅读《民法60讲》的每一遍前都这样做,也可以在阅读完每一讲之后再熟读一遍。坚持,坚持。
这样,配套核心法条必背的编撰目的就达到了,你作为读者也会享受到法条、法理与实例相结合的学习乐趣与效果。而且,你在阅读每一讲的障碍与难度也会大大降低了。
5. 带着兴趣阅读
多年来我一直坚信,民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趣味盎然的学科。至于很多读者在大学念书的时候没有感受到民法之乐趣,那多数是因为教书者的无趣或者教科书的乏味所致。但我相信,《民法60讲》可能存在很多很多的缺点,但在趣味上始终是不缺乏的。带着趣味来阅读一本书,是阅读也是学习的高境界,也是学习高效率的内因所在。如果你能在阅读《民法60讲》的过程中(暂时)忘却了是为了一场考试才逼迫自己来阅读这本书的初衷,而沉浸在哪怕暂时沉浸在纯粹学习民法知识的乐趣之中,所谓无意插柳柳成阴,你最终会发现自己获得了最大的收获。
祝阅读愉悦。

H. 求民法和刑法专业书籍

●推荐书目:本科一年级《新波斯人札记》等10本本科二年级:《哲学通论》等10本本科三年级:《比较法律传统》等10本本科四年级:《法律的正当程序》等11本一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2.梁治平:《法意与人情》3.梁治平:《书斋与社会之间》4.贺卫方:《法边余墨》5.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6.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7.郝铁川:《法治随想录》8.余灵灵、罗林平:《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9.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1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二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孙正聿:《哲学通论》2.孙正聿:《崇高的位置》3.孙晓楼:《法律教育》4.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5.麦基:《思想家》6.房龙:《宽容》7.茨威格:《异端的权利》8.刘小枫:《走向十字架的真》9.邓正来:《自由与秩序》10.马克斯?鼓???韨@?@瑥?彍????p>三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格伦顿等:《比较法律传统》2.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3.伯尔曼:《法律与宗教》4.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5.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6.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7.张若衡译:《休谟政治论文选》8.密尔:《论自由》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10.梅因:《古代法》四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2.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3.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4.赞恩:《法律的故事》5.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6.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7.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8.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11.刘军宁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刑法●推荐人:龙宗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推荐书目:《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大全》《麦考密克论证据》《漂移的证据法》《侦查程序与人权》《相对合理主义》.

热点内容
民法自然年 发布:2025-02-06 16:22:48 浏览:542
辽阳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15:42:18 浏览:62
雇佣律师 发布:2025-02-06 15:30:25 浏览:278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