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网

民法网

发布时间: 2020-12-24 06:23:41

① 中国民商法律网的介绍

中国民商法律网是在王利明教授的倡议和主持下创建起来的。1998年,王利明教授刚从美国哈专佛大学进修回国,便属力主在法学院开办网站,以实现学术资源的有效利用。2000年6月,法学院开始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王利明教授便决定自筹资金在中心创办中国民商法律网,并确立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宗旨:将网站建设成为学术思想的交流平台、学术研究的资源中心、学界成就的展示阵地以及中心建设的宣传窗口。

② 法法网 民法典,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的区别

《民法典》指一部完整全面的民法法律,关于物权、债权、民事责任等民法内上的重要规定都包含容在其中。一般说来在有《民法典》的情况下,只需要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文就可以处理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了。

而《民法通则》只是关于民法适用的一些笼统的概括性的规定,《民法通则》确立的制度是在民事法律实践中被普遍适用的,但具体到调整每一个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时,还需要依据民法的其他部门法才能胜任。所以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已经有物权、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但依然还是要制订《物权法》、《知识产权法》、《侵权行为法》等民法法律。

目前我国没有完整的《民法典》,民事法律采用的是《民法通则》做概括规定,各民事部门法作具体规定的方式,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基础和民事立法起步较晚等客观现实状况是相符的。

民法总则为民法各编之冠,总汇民法共同适用之原理原则,非将民法各编融会贯通,难以识其原流与体系,而窥其全豹。

③ 请懂民法的网友进

1.即使立了遗嘱,是否我还是要养我姑姑,而财产并不给我呢?
赡养你的亲姑姑只是道义上的问题,并无法律依据,换言之你完全可以不养,但是可能你会与心不安.老人只要立了遗嘱就要遵从遗嘱,因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不过我困惑的是你说:"爸爸未生病之前在他们膝前尽孝,是个孝子。由于疾病的变故,爷爷奶奶面临无人依靠",既然你的父亲对待自己的老人如此孝顺,那么老人怎么就不考虑给自己的儿子(特别是自己的亲孙女留一些呢?这与情无法说通)
2.我如果执意要养我姑姑,那么是否也能阻止二老的遗嘱生效呢?
如果你执意要养你姑姑,那么首先你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及精力.
你执意养自己的亲姑姑,与法与理完全可以.但是,你的这种执意不一定就能起到阻止老人立遗嘱把财产将来赠给你的那位表姑.这是因为老人立遗嘱是在处分自己合法所有的夫妻共同财产,他们完全享有这样的权利.
当然,老人这么做也仅仅是考虑日后使他们女儿(你的亲姑姑)有人照顾而已(另外可能也有你说的你这位表姑能说会道,会哄人特别是会哄你的奶奶),也许内心并不情愿.因此,我倒认为可能能够阻止老人立遗嘱的唯一方法就是打消老人顾虑自己百年之后无人照顾自己女儿的担忧,让他们相信你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亲姑姑就像你的父亲健康时照顾你的爷爷和奶奶那样好.
看了补充,觉得你的奶奶和你的想法也确实各有合理之处.比如:"奶奶曾说不想让我姑姑拖累我".而你的想法:"我们家的一个家业,怎么能拱手让人?!我可以扔你可以捡,但是你不能来抢。"都是无可厚非的.我认为对你的亲姑姑日后的照顾问题,你的母亲也应表态(你的奶奶也许很看中你母亲的态度),再加上你的强烈表态我想效果可能会好些.

④ 哪个网站的刑法民法案例比较好

正义网,法律之复星~~~~法律之制星的案件专题做的都很不错,正义网有很多大腕的博客,和现实案件紧密相关的,非常好。
如果只是找案例,那么搜电子书吧。张明楷有一本刑法疑难案例,民法的梁慧星出过一本,王利明出过一本,网络文库应该找不到了,电驴还有。

⑤ 民法的性质是什么

一、民法的定义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二、民法的含义
1、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
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
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三、民法的性质
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2、民法为文明法;
3、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4、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因此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因此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
7、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四、民法的分类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民法有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之分。
1、实质意义的民法
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作为部门法的民法。实质意义的民法又有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之分。
(1)广义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就是私法的全部。因此,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不论其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均属于民法的范畴。
(2)狭义的民法,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指商法以外的私法。
在我国由于采民商合一的立法例,商法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广义的民法。
2、形式意义的民法
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指以一定体例编纂的并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由于我国民法典尚未编纂,所以严格地说,我国还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但因我国《民法通则》是一部民事基本法,规范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也可以说《民法通则》就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⑥ 在哪个网站可以看到或者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比如说民法,经济法之类的

国家图书馆 最全啦 看不完 谢谢

⑦ 网络安全法是属于民法么

《中华人民抄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适应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保障网络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举措。《网络安全法》全文共7章79条,包括总则、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网络安全法》有六个突出亮点,第一,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第二,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第三,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第五,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第六,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⑧ 民法应该怎么学 学法网

先学总论啊 然后合同 债法 侵权 一步一步走。 最好是按照总则的大纲进行 挺好学的 有时间可以一起交流

⑨ 自从规定民法以后网络诈骗几块钱都可以报案吗

涉嫌网络诈骗3000元以上就可以报案,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回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答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再度明确,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⑩ 在线等一个民法比较典型的案例,涉及婚姻法或者物权法的。给网页也行。

妻子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回到家,本想与家人团聚,哪知家中空无一人,一打听才知道丈夫已经外出多年。近日,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离婚纠纷案,依法缺席判决原告李菲与原告周成离婚(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法院经审理查明,原、被告于1982年1月在泸县原喻寺区胡楼乡人民政府登记结婚。婚后于1983年11月生育女儿,现已独立生活。婚后,双方夫妻感情一般。1999年4月,原告因犯渎职罪被判入狱。2007年12月,原告刑满释放回家后,才得知被告已于2004年离家外出,至今仍杳无音信。
“青春损失费”“分手费”是十足的“民间语言”,从未见于任何法律。正因如此,当事人关于“青春损失费”“分手费”等的主张因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很难得到法律的支持。而且在司法实务中,精神损失费可以认定为过错离婚精神赔偿时,但是只发生在合法登记夫妻之间的离婚而非退婚当中。
徐某某与王某某经人介绍相识,并于2006年订婚,订婚时原告徐某某送彩礼现金10001元,海虹牌两轮电动车一辆,因双方发生矛盾退婚,2010年8月10日原告诉讼至宁陵县法院。被告王某某辩称:“我与原告经媒人介绍于2006年订婚,订婚时原告称家庭富裕,其还有工作等,结果订婚后才发现根本不是原告所说的那样,尽管这样我也不再追究原告的欺骗行为,可谁知我们曾多次到原告家协商结婚之事,他们却不表态,自2006年订婚至今已有5年之久,2009年4月份就在我父亲最后一次去原告家协商结婚时,而原告态度极其不好,最后未协商成。综上是原告先提出解除婚约的,可原告却称是我不同意,纯属谎言。另外原告还有欺骗婚姻的行为。为此,应依法驳回原告诉请,另原告在订婚时采用欺骗手段,订婚后又让我等了5年之久,浪费了我的大好青春,是原告先提出解除婚约,存在有明显过错,要求原告赔偿青春费、精神损失费1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按照习俗送给被告订婚彩礼现金10001元,电动车一辆是事实,且被告也认可,因原、被告订婚时间较长,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订婚彩礼现金的请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电动车属消耗品,且时间又过长,不适宜返还。赔偿青春费、精神损失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遂判决被告王某某返还原告徐某某订婚彩礼现金8000元、驳回原告王某某的要求原告赔偿青春费、精神损失费1万元诉讼请求。

法院审理后认为,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分析。原、被告婚后感情一般。原告服刑期间,被告未予以关心帮助,致使夫妻感情恶化。被告于2004年外出,至今下落不明。原、被告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对原告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于是作出了前述判决。

热点内容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难证明 发布:2025-02-06 19:31:09 浏览:839
上海对外经贸法学调剂 发布:2025-02-06 18:04:15 浏览:464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
法治限制党 发布:2025-02-06 17:53:18 浏览:680
劳动法非定时工作制 发布:2025-02-06 17:25:21 浏览:638
民法自然年 发布:2025-02-06 16:22:48 浏览:542
辽阳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15:42:18 浏览:62
雇佣律师 发布:2025-02-06 15:30:25 浏览:278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