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不能犯刑法

不能犯刑法

发布时间: 2020-12-24 07:25:13

1. 不能犯的未遂要不要受刑法处罚

上面两楼的复回答不对!
楼主的问题应制该这样分析:
从理论上来讲,不管是工具不能犯的未遂还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都要负刑事责任,只是可以减轻而已。
从实际中看,这类不能犯的未遂一般很难被发现,或者很难举证,因此,负不了刑事责任。就楼主的例子,如果你拿白糖当砒霜投毒,人没死,你不说,谁知道你是想拿砒霜杀人?谁知道你是拿错了?

所以,如果是考试,对这类题目就是,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是现实中你想了解一下,那就是上面的,大多都负不了,是负不了,不是不应该负。

2. 为什么手段不能犯成立犯罪未遂,迷信犯则不成立犯罪 刑法46

可以这样理解:

主观上,二者都具有危害的意图,但是二者的认识内内容截容然不同:迷信犯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但是其实施的行为和其主观认识是一致的;而手段不能犯则相反,其对自己行为的主观认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是其采取的行为客观上使其意欲追求的目的无法达到。

客观上,手段不能犯往往是因为犯罪者自身的疏忽,导致危害没有发生,而如果这种疏忽不存在,危害是完全可能发生的。迷信犯则不同,其行为本身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危害结果,例如用针扎木偶,用白糖毒害别人。所以可以认为迷信犯的行为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害性”。

因此迷信犯不作为犯罪,而手段不能犯作为犯罪未遂。

3. 违反了刑法 能不能说是犯罪

违反刑法的事很多,达到一定程度才是犯罪,够严重就是犯罪。

犯罪一定是违反刑法,但是违反刑法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 未成年人为什么不能犯罪

未成年人也可以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其年龄,以及所犯罪行来确定。
内《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容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5. 法学,刑法,犯罪对象不可犯,,刑事责任怎么判

你好。
是成立故意杀人未遂。
主体要件,没有特别说明,乙为完全刑事责任人版
客体要件 ,甲的生命权权
主观要件,杀人的故意
客观要件,实施了施放毒气的犯罪行为。且没有中止。因为出于自身意料之外的原因而没有成功,这里是因为甲已经死亡。所以是未遂。
虽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乙的行为还是符合故意杀人的要件。成立故意杀人未遂。
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 刑法中几种常见的绝对不能犯案例

是指在犯罪故意的支配下,假如行为不具有导致法益被侵害的任何现实危险性,则该行为就版是绝权对不能犯,属于无罪情形。比如,甲以为白糖能毒死人,于是投放白糖到菜里给乙吃。又如,a以为用扎小人的方式能杀人,于是做了个小人当成b,用针扎该小人。
另外一种情况属于相对不能犯,如甲误把白糖当砒霜投放到菜里给乙吃,就属于工具不能犯,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7. 刑法不能犯问题

首先,我想说,同学,你的概念太混乱了。
对象不能犯本身就是犯罪未遂中的一种类内型。
以行为的实行能容否构成既遂为标准,可以将犯罪未遂划分为能犯的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而不能犯的未遂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形:1、工具不能犯。如将白糖误认为是砒霜,借以杀人,属于杀人未遂;2、对象不能犯,即犯罪对象不存在但行为人误以为存在或对犯罪对象的特性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致于不可能完成犯罪。也就例如,将男人误认为女人,实施强奸,属于强奸未遂;3、主体不能犯。如行为人不知道在国外的妻子已经死亡,出于重婚的故意又与她人进行结婚登记,属于重婚未遂。
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时候一般只会在判决结果中陈述被告人所犯何罪,而不会陈述该种犯罪处于何种状态,也例如一个人强奸未遂,判决结果中会陈述为“某某犯强奸罪,判处XXXXX”而不会说“某某犯强奸未遂罪,判处XXXXX”,这是因为犯罪未遂属于法定量刑情节,不是定罪情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所以,对象不能犯肯定不会是无罪,而是有罪,只是鉴于其犯罪未遂的性质,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 为什么手段不能犯成立犯罪未遂,迷信犯则不成立犯罪 刑法46

手段不能犯指的是来使用的犯罪源相疑人使用的犯罪手段即使实际完全实施,也并不能对被害人造成伤害的犯罪。比如误把盐当作砒霜投毒,即使被害人食用了犯罪嫌疑人认为是已经投毒的食物,也不会对被害人造成实际的伤害。
迷信犯指的是犯罪嫌疑人盲目迷信,相信用迷信的手段可以给被害人造成伤害,因而使用迷信手法进行犯罪的行为。比如迷信用针扎写有被害人名字的布偶来企图达到伤害的目的等等。
从介绍就能看出来,手段不能犯是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但因为手段的不适合而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所以是犯罪未遂。而迷信犯多是因为文化水平所限,而且它的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认为是不成立犯罪。
具体的我也说不准确了,就是通俗的解释了一下,希望楼主能看明白。

9. 犯什么罪不能减刑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不得减刑,也叫限制减刑。限制减刑针对的主要是一些情节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关于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期的规定:最低服刑时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刑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要服满至少二十年的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热点内容
怎么样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22:18:27 浏览:266
宋疃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22:11:37 浏览:186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6 21:11:45 浏览:162
民事诉讼法监督程序 发布:2025-02-06 20:10:29 浏览:603
章程适用合同法吗 发布:2025-02-06 20:08:19 浏览: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难证明 发布:2025-02-06 19:31:09 浏览:839
上海对外经贸法学调剂 发布:2025-02-06 18:04:15 浏览:464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
法治限制党 发布:2025-02-06 17:53:18 浏览:680
劳动法非定时工作制 发布:2025-02-06 17:25:21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