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司法
『壹』 拒执罪移交公安机关之前是否先得法院司法拘留过,才可以移交
不需要。
拒绝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属于一般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申请执行人或人民法院均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侦查。人民法院对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但司法拘留只是一种司法惩罚手段不是刑事强制措施,所以与是否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没有必然关系。
(1)移交司法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本解释第三条第(三)、(四)、(五)、(六)项规定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杀害、重伤执行人员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人民法院依法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应当折抵刑期。
『贰』 移交司法是什么意思
移交司法就是将犯罪嫌疑人交给公安局调查取证,然后在移交检察院批准逮捕,经过审内理后提起公容诉在移交法院开庭判决!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司法程序:
1,起诉。通常是书面起诉,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受理。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决定立案。
3,审理前的准备。给被告送传票,被告提出答辩状,双方交换证据,法院允许自行调解。
4,开庭。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
『叁』 行政已经移交司法,行政机关还能处罚吗
行政处罚只能适用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而刑事处罚权是一种强制性的惩罚规范,是国家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
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只要该行为触犯了刑事法律,就应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否则就是一种不作为行为。刑事处罚适用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已经构成犯罪的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既违反行政法规,又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我国法律总体上采用的是“吸收原则”,即“重罚吸收轻罚”,刑事处罚吸收行政处罚。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现代法律确立的基本原则。它最初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中,现代法律将这一原则也适用于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竞合的情形,即同一行为在触犯行政法律规范的同时又触犯刑事法律规范,在适用程序法和实体法上都只能选择一种。
要么通过行政程序给予行政处罚,要么通过刑事程序给予刑事处罚。尤其在《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关于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过程中,只要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涉嫌构成犯罪的,就应当依法移送,而不是行政处罚后再移送公安机关。
对于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应当直接适用刑事程序予以侦查、起诉,追究刑事责任。若行政机关对构成犯罪的当事人先行采取罚款等行政处罚,将严重干扰刑事处罚,贻误战机,放纵犯罪。
为此,行政机关已经移交司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是不能再处罚。
『肆』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如何界定司法移交.
对于侵犯来注册商标专用权涉源嫌犯罪移交的问题,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的。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六十九条 [假冒注册商标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伍』 法院移交司法局是什么意思
为据以定案复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制属实。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5)移交司法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的相关要求规定:
1、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2、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3、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陆』 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是什么意思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是由党的纪检监察组织调查处理转化为进入司法程序处理,移交司法意味着具有犯罪行为或情节,但还不是就定罪了,定罪处罚是以法院的最终判决或裁定为准。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即已经掌握了其可以追究法律责任的违法犯罪行为,从犯错误的人而变成了犯罪嫌疑人。
『柒』 行政案件向司法部门移交的条件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第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版过程中,发权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根据刑法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依照本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
『捌』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是否就意味着犯罪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是由党的组织调查处理转化为进入司法程序处理,移交司机意味着版具有犯罪行权为或情节,但还不是就定罪了,定罪处罚是以法院的最终判决或裁定为准。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即已经掌握了其可以追究法律责任的违法犯罪行为,从犯错误的人而变成了犯罪嫌疑人。
『玖』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与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区别
在行政法规中经常出现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为什么不说是移交内公安机关容侦查,是因为有些案件是公安机关侦查,有些案件由检察院直接侦查的。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拾』 移交司法是什么意思
您好!这句话的全部应该是“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是针对已版经双规的犯罪嫌疑人而言权的。在双规期间,犯罪嫌疑人只是在接受纪委调查。等调查有了眉目,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了,就把犯罪嫌疑人移交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侦查结束后再向检察院申请批捕。检察院批捕后择日向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庭提起公诉。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庭经过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当事人做最后陈述、合议庭讨论定罪量刑意见后由审判长宣判(案情复杂的择日宣判),然后将该人送往监狱服刑。上面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字数比较多,就用“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几个字概括表达了。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