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发布时间: 2020-12-24 15:12:47

1.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一条之五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形是指什么7

司法鉴定有效期为5年。主要根据《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回《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由司法部答统一监制。《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是司法鉴定人的执业凭证。《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使用期限为5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2.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作用有哪些

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质量,保障诉讼回活动的顺利进行。答

法律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相关规定:

1、第一条 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质量,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2、第二条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规则的总称。

3、第四条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3.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双方对鉴定材料不统一可否进行鉴定

是什么方面的司法鉴定? 根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十一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司法鉴定的委托。 第十二条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委托人委托他人中国的,应当要求出具委托书。 本通则所指鉴定材料包括检材和鉴定资料。检材是指与鉴定事项有关的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鉴定资料是指存在于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项有关的记录。 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等内容。 委托鉴定事项属于重新鉴定的,应当在委托书中注明。 第十三条 委托人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委托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 第十四条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应当予以受理。 对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的,可以受理。 第十五条 司法鉴定机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应当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 第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 (一)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 (二)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 (四)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 (五)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本通则第二十九条规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的。 对不予受理的,应当向委托人说明理由,退还其提供的鉴定材料。 第十七条 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 司法鉴定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委托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情况; (二)委托鉴定的事项及用途; (三)委托鉴定的要求; (四)委托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的简要情况; (五)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的目录和数量; (六)鉴定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 (七)鉴定费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因鉴定需要耗尽或者可能损坏检材的,或者在鉴定完成后无法完整退还检材的,应当事先向委托人讲明,征得其同意或者认可,并在协议书中载明。 在进行司法鉴定过程中需要变更协议书内容的,应当由协议双方协商确定

4. 违反《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做出的鉴定结果有效吗

如有证据证明鉴定过程违反《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所做鉴定结果无效。

5. 2001年8月31日发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试行)》(司法通[2001]092号)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

  • 【颁布时间】-8-31

  • 【标题】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

  • 【发文号】司发通[2001]092号

  • 【失效时间】2007-10-1

  • 【颁布单位】司法部

  • 【法规来源】http://www.legalinfo.gov.cn/moj/fgjys/2003-06/04/content_29889.htm
    注:本法规2007-10-1已经被id208627法规废止

    【注】本法规已经被id208627法规修改

  • 【法规全文】

  •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

    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的通知

    2001年8月31日 司发通[2001]0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

    为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质量,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望你们及时将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报告司法部法规教育司。


    附件: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活动,保证司法鉴定质量,实现司法鉴定的科学、客观、独立、公正,保障司法与仲裁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程序通则(以下简称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从事的各类司法鉴定活动。
    第三条本通则所指的司法鉴定机构是指按照《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并通过年度检验的司法鉴定机构。
    第四条本通则所指的司法鉴定人是指按照《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并经年度注册的司法鉴定人。
    第五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严格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所核定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执业类别开展鉴定业务,不得从事未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司法鉴定事项。
    第六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开展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通则的规定。
    第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活动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委托人的监督。
    第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进行非法干涉。
    第九条司法鉴定应当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应当采用国家或者行业标准。
    第十条与案件有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如实提供鉴定材料。
    第十一条司法鉴定实行回避、保密、时限和错鉴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章回避


    第十二条司法鉴定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不自行回避的,委托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司法鉴定公正的。
    第十三条司法鉴定人本人提出回避的,由其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委托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认为司法鉴定人应当回避的,向司法鉴定人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出申请,由司法鉴定人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司法鉴定机构决定不回避的,申请人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撤销鉴定委托。


    第三章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


    第十四条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案件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
    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
    第十五条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鉴定要求以及简要案情,并提供全面、客观、真实的鉴定材料。
    因提供的鉴定材料虚假或者不完全而出现的错鉴,由委托人负责。
    第十六条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
    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在收领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决定受理的,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退回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书面说明理由。
    对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答复。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
    (一)委托要求超出本司法鉴定机构的业务范围、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二)送鉴的鉴定材料不具备鉴定条件的,或者与鉴定要求不符的;
    (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通则规定的。
    第十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向委托人公开其司法鉴定人的基本情况,供委托人进行选择。
    第十九条司法鉴定机构依法向委托人收取鉴定费用。


    第四章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一节初次鉴定


    第二十条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由司法鉴定机构指定的司法鉴定人、或者由委托人申请并经司法鉴定机构同意的司法鉴定人完成委托事项。
    第二十一条同一司法鉴定事项应由两名以上司法鉴定人进行。第一司法鉴定人对鉴定结论承担主要责任,其他司法鉴定人承担次要责任。
    第二十二条司法鉴定结论应当由本机构内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司法鉴定人复核。复核人对鉴定结论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三条司法鉴定文书由本机构内主管业务的负责人或者由其指定代行其签发的人员签发。
    第二十四条司法鉴定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当在15日内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如确需延长的,经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可延长至30日。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确需延长的,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法医精神病鉴定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鉴定材料所需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第二十五条作妇科检查时,须由女性司法鉴定人进行。无女性司法鉴定人时,须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
    对未成年人的检查,应有监护人在场。
    第二十六条现场勘验、尸体解剖时,应通知委托人到场,并在勘验、解剖记录上签名。如委托人不到场,不影响现场勘验和尸体解剖的进行。
    第二十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对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或者对鉴定结论有重大分歧意见时,应当由司法鉴定机构主管业务负责人主持会鉴、或者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后再作出结论,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第二十八条对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的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机构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鉴定。专家意见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十九条司法鉴定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送检材料,并依鉴定程序逐项建立档案。鉴定时若需耗尽检材或者损坏原物的,应当商请委托人同意。
    第三十条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鉴定:
    (一)委托人要求终止鉴定的;
    (二)出现不可抗力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
    (三)确需补充鉴定材料而无法补充的;
    (四)发现自身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的。
    终止司法鉴定,应当退回有关鉴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第二节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
    (一)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
    (二)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第三十二条补充鉴定可以由原司法鉴定人进行,也可以由其他司法鉴定人进行。补充司法鉴定文书是原司法鉴定文书的组成部分。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
    (一)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超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或者执业类别进行鉴定的;
    (二)送鉴的材料虚假或者失实的;
    (三)原鉴定使用的标准、方法或者仪器设备不当,导致原鉴定结论不科学、不准确的;
    (四)原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的;
    (五)原司法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六)原司法鉴定人因过错出具错误鉴定结论的。
    重新鉴定所提供的鉴定材料必须是与初次鉴定相同的鉴定材料;鉴定材料有异的鉴定,不是重新鉴定。除第一项应由其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外,其他各项重新鉴定可由原司法鉴定机构进行。
    重新鉴定应当由原司法鉴定人以外的司法鉴定人进行。
    第三十四条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进行复核鉴定的,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
    复核鉴定除需提交鉴定材料外,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
    第三十五条复核鉴定人须有不低于原司法鉴定人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第三十六条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的其他事项适用初次鉴定的规定。第五章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第三十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在法定或者约定的鉴定期限内完成司法鉴定后,应当按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
    第三十八条司法鉴定文书是鉴定过程和鉴定结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包括文字、数据、图表和照片等)。
    司法鉴定文书分为司法鉴定书、司法鉴定检验报告书、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意见书、司法鉴定咨询意见书等。
    第三十九条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应当规范、标准。
    司法鉴定文书不得使用文言、方言和土语,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不得载有案件定性和确定当事人法律责任的内容。
    司法鉴定文书应当载明受理日期、委托人、委托事由、鉴定要求、送鉴材料情况、检验或者检查过程、鉴定(检验)结论或者审查(咨询)意见、鉴定(检验、审查、咨询)人以及其它应当包括的内容。
    鉴定(检验、审查、咨询)人应当在司法鉴定文书上签名并注明专业技术职称,对鉴定结论进行复核的司法鉴定人应当在司法鉴定文书上签名。司法鉴定文书经签发人签发后加盖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专用章。
    第四十条司法鉴定文书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
    第四十一条司法鉴定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有权要求司法鉴定人重新制作司法鉴定文书:
    (一)非正式印刷的;
    (二)鉴定文书有表述错误的;
    (三)不符合委托书要求的;
    (四)有其它明显差错的。
    第四十二条司法鉴定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文书无效;
    (一)司法鉴定机构超越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
    (二)行为人不具备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或者超越执业类别的;
    (三)未加盖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专用章或者无司法鉴定人签名的;
    (四)法律、法规有其它规定的。


    第六章司法鉴定人的出庭


    第四十三条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司法机关或者仲裁机构的要求按时出庭。
    第四十四条司法鉴定人出庭时,应当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
    第四十五条司法鉴定人出庭时,应依法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回答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通则是司法鉴定的一般规则,各专业鉴定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本通则由司法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本通则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6.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司法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
第132号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已经2015年12月24日司法部部务会议版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权《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发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吴爱英
2016年3月2日

7.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属于什么法律法规

最新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已经2015年12月24日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该文件由司法部制定、审核通过并公布,从效力层面其属部门规章。

8.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十一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司法鉴定的委托。“统一”什么意思

统一就是只能以机构的名义接受委托,不能以个人名义,专家也不可以。回最后出答具的鉴定结论也以机构的名义。
第十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应当指定本机构中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委托人有特殊要求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从本机构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十九条司法鉴定机构对同一鉴定事项,应当指定或者选择二名司法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的鉴定事项,可以指定或者选择多名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9.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禁止个人委托行为吗

《司法鉴定程序通来则》经源2015年12月24日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2016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32号发布。该《通则》分总则、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实施、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附则6章50条,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2007年8月7日司法部令第107号发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予以废止。

热点内容
国有企业改制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6:26:57 浏览:380
法学好找女 发布:2025-02-07 15:59:52 浏览:96
公司聘用法律顾问一年多少钱 发布:2025-02-07 15:55:39 浏览:35
道德一般属于 发布:2025-02-07 15:50:27 浏览:370
民法通则92条 发布:2025-02-07 15:01:48 浏览:583
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如何考核 发布:2025-02-07 14:39:47 浏览:619
法官询问证人 发布:2025-02-07 14:31:30 浏览:331
最后一次出走社会与法 发布:2025-02-07 14:27:26 浏览:224
法律服务所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2-07 14:20:24 浏览:350
专利侵权管辖法院 发布:2025-02-07 14:15:12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