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承诺

刑法承诺

发布时间: 2020-12-24 16:36:01

㈠ 想请教关于刑法中被害人承诺的问题。

被害人承诺的本质是放弃自己的利益。有效的被害人承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被害单位可以对其合法利益予以承诺放弃;作为承诺主体的自然人不必是民事上的完全行为能力人,只要是年满16周岁精神正常的人即可;生命权尽管现在普遍认为不能承诺放弃,但是从长远来看,承认生命权可以放弃将是未来必然的选择;婚姻不能承诺放弃,配偶一方承诺他(她)方与第三人结婚的,不能排除重婚方行为的危害性;承诺时间应在结果发生前,至少在结果发生时有承诺存在;承诺意思只要能够让行为人认识到被害人承诺存在即可。被害人承诺在我国刑法分则和相关司法解释中都有所体现。
被害人承诺的本质:所谓本质,是指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最主要的方面。被害人承诺,是指法益主体对他人损害自己可以支配的法益行为的允许。简言之,就是被害人允许他人对自己合法权益进行限制或者剥夺,是被害人对其权益的自我限制或者放弃。{2}根据提出损害法益要求的主体的不同,被害人承诺可以分为依被害人请求的承诺和依被害人允诺的承诺。前者是被害人积极向行为人提出损害自己法益的请求,由行为人对被害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法益予以限制或者剥夺。如A因赌博而资财耗尽,为了向家人谢罪并断指发誓戒赌,但不敢自己动手,便请求B帮忙将他的一只手指切除。这种情形即是被害人积极请求的承诺。后一情形则是行为人向被害人提出侵害请求,被害人予以同意的情况。如某重病患者S长期卧病不起,其亲人W为了摆脱看护之劳累,遂向其提出结束其生命之请求,S认为自己活着也受累,遂同意由W实施结束其生命之行为,即是被害人允诺的行为。一般来说,依被害人请求的行为人,其主观恶性较被害人允诺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小,因为后者是行为人积极的请求实施危害行为,前者则是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而实施危害行为的。但无论是被害人请求的行为还是被害人允诺的行为,都是基于被害人的合意而实施的行为。

㈡ 刑法违法阻却事由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

1、被害人承诺抄。
2、被害人承诺是指袭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的可责性,甚至可以排除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
3、被害人必须满足:具有承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只能对其有处分权的事项作出承诺、有效承诺只能在实行行为发生前或者行为发生时做出、对被害人权益的损害应当在承诺的范围内进行。

㈢ 关于刑法中的承诺....

你说的情况应该很多了,这个你可以从犯罪的构成上去找到答案的。

㈣ 关于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

你看看大本吧,上面的说法是变性手术不属于医疗行为,故不能免责

㈤ 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


并非所有被害人承诺的行为都可以阻却违法,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被害人承诺只能对其有自我决定权的法益作出,即被害人只能对其有处分权的事项作出承诺。如果承诺人对其不具有处分权的事项进行承诺,则是无效的承诺。按照刑法理论,刑法法益分为个人法益和超个人的法益。超个人的法益还可细分为国家法益和社会法益。国家法益和社会法益都是刑法所保护的公共利益,个人没有处分权。因此,被害人承诺的范围仅限于自己可以支配和处分的个人法益,同时不得侵犯社会法益和国家法益。
1、生命法益
生命是最重要的法益,刑法对其采用绝对保护原则,剥夺他人生命或者严重威胁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被认为是犯罪。生命不是自己可以随意处分的利益,深层原因是,生命是个人的基础,而个人是国家的一员,故个人生命对国家也是重要的利益。[8]生命法益不属于被害人可以承诺的对象,因此,得到被害人承诺的故意杀人行为仍然构成犯罪,但是在量刑时可以考虑被害人承诺这个因素而酌情从轻、减轻处罚。 《德国刑法典》第216条对受嘱托杀人规定了比普通杀人较轻的法定刑就是基于被害人承诺这个因素考虑的。
2、身体健康法益
身体健康法益是仅仅次于生命法益的重要个人法益。刑法上的身体健康法益,一般是指身体的完整性、身体的不可侵犯性、生理机能的健全和心理状态的健康等。伤害只有在一定情形下才具有承诺性,因为严重威胁健康保护效果的自身伤害承诺会给刑法的健康保护规范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基于上述考虑,被害人不能承诺可能造成其身体永久性伤残的伤害行为,也不能承诺违背法律、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伤害行为。
3、个人的自由权、人格权和财产权法益。对于这几项个人法益,个人一般有承诺权,但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始得阻却违法性。 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承诺要有明确的认识,对被害人权益的损害应当在承诺的范围内进行,对于超出承诺范围造成的损害,不能阻却行为的违法性。这是因为超出承诺范围的损害与未予承诺的损害一样,完全是行为人单方面作出的加害行为,对此应当以犯罪论处。因此,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内容应当与被害人承诺的内容一致,如果被害人对损害的程度、手段等有要求的,损害行为则必须满足这些要求,这也是对被害人本人意志自由的充分尊重。

㈥ 刑法上关于被害人基于错误的承诺的问题

你忽视了被害人承诺的另一个问题,动机错误虽不影响承诺的效力,但承版诺的内容与承诺权的效力息息相关:

第一,根据刑法理论通说观点,被害人对重伤的承诺是无效的,而对轻伤的承诺是有效的。

第二,在器官捐献、竞技体育、医疗手术中的承诺是有效的。

你的第一个例子,因为是轻伤的承诺,所以是有效的,而第二个例子,眼角膜是重伤,如果不构成器官捐献的话其承诺是无效的。诚如案例中所言,甲将乙的角膜改作他用,并不属于器官捐献,所以这种导致重伤的承诺是无效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㈦ 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怎么理解

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

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的可责性,甚至可以排除行为人行为

的违法性。

被害人的承诺表明作为利益主体的被害人一方面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放弃了法律的保

护;在这种情况下,刑法仍然进行干涉,就违反了刑法的目的。”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性的理论根

据主要在于:被害人对于自己有权支配和处分的利益在不侵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放弃了刑法的保

护。也就是说,如果被害人放弃了刑法所保护的个人有权支配和处分的法益,则加害人根据被害人

的承诺而实施的侵害法益的行为在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不构成实质违法。

(7)刑法承诺扩展阅读:

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诺的主体要件:承诺能力。

被害人承诺的主体要件,即被害人的承诺能力,是指理解承诺的内容和意义并做出承诺的能力,即

承诺人应当能够明确认识到其承诺行为的性质、后果、意义等。

二、承诺的主观要件: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承诺必须是出于被害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基于欺骗、胁迫、利诱等的承诺不阻却违法性。由于承诺

是被害人自我决定权的行使,所以不能有任何意思瑕疵。承诺的意思必须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向

行为人表示出来。

三、承诺的权限要件:个人法益的有限承诺。

被害人承诺只能对其有自我决定权的法益作出,即被害人只能对其有处分权的事项作出承诺。如果

承诺人对其不具有处分权的事项进行承诺,则是无效的承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被害人承诺

㈧ 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问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讨论

  1. 这个问题可来以探讨的方面有:实源践中如何鉴定被害人对承诺的处分有瑕疵?是单凭被害人的被害人陈述还是结合其他证据?受胁迫的被害人承诺是否一律无效?具体要怎样程度的胁迫才算无效?事后的被害人承诺与事前的被害人承诺效果不被法律认可的原因?强奸罪的事后承诺在法律上的荒唐表现-----你事后不能够用口说出原谅被告人,而是用身体和被告人形成和奸,这样才能够形成被害人承诺....

  2. 只要是涉及人的生命和重大健康,也就是说做成轻伤之上的后果的,就不能对其进行被害人承诺,而且除了针对人的犯罪之外,其他犯罪是不能够被害人承诺的,如对国家,对环境等.....

  3. 被害人成立的要件:承诺主体有行为能力,对承诺的事实有清晰的认识,对承诺的后果有了解,承诺的后果不能够超出法律监管的层面

  4. 论文还是自己写比较好,要不上中国知网那里看

热点内容
法社会中的恋爱与婚姻的论文 发布:2025-02-07 19:26:09 浏览:336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大纲 发布:2025-02-07 19:20:55 浏览:346
海事法院院长的级别 发布:2025-02-07 18:49:16 浏览:672
社会公民懂法识法的演讲稿 发布:2025-02-07 18:39:32 浏览:792
秀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7 18:26:11 浏览:629
司法部门投票 发布:2025-02-07 17:32:33 浏览:298
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7:26:05 浏览:626
大法官五行 发布:2025-02-07 17:13:28 浏览:567
国有企业改制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6:26:57 浏览:380
法学好找女 发布:2025-02-07 15:59:52 浏览: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