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作用

民法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2-07-25 09:44:01

⑴ 中国民法典的作用

民法典的作用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⑵ 民法有什么作用

核心内容:民事权利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等。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自己直接支配其权利客体

2、并有权排除他人妨碍其支配的权利。

3、请求权是指权利人有权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4、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自己单方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5、抗辩权是指对抗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利。

6、绝对权是指效力及于一切人的权利,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人,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一切人。

7、相对权是指其效力仅及于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是特定的人。

8、主权利是指在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以独立存在的权利;

9、从权利是指在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10、既得权是指其成立要件已全部实现的权利。

11、期待权是指其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有可能会实现,也有可能不会实现的权利。

12、原权利是指在合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的权利。

13、救济权是指在原权利受到侵害时,或有受到侵害危险时而发生的权利。

⑶ 民法的功能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2、民法的功能体现在《民法通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⑷ 民法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具体点了

1、保护公民权利,矛盾得到解决,人民生活的更舒心、更顺心;
2、有效的矛盾解决机制,减少法律外的矛盾、摩擦,让社会更和谐;
3、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促进人们以更合法、更理性、更有道德的方式去言行,为城市更美好的市民素质方面,起到提高作用;
4、保护私人的合法财产权,为个人建设城市美好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生活中的民法
——从公交车上司乘斗嘴说开去
钟 建 林

某日,笔者乘坐一辆公交车从城市最东边去城市最西边办事,中间要跨过一条穿城而过的大河。该公交车所属的公交线路可算是全市最长的公交线路之一,公交车票价都采取了跨段计费的方式,自动投币,过河的两块,不过河的一块。
最近由于看世界杯熬夜的缘故,笔者从始发站上车不久后即昏然入睡。摇摇晃晃不知过了多久,笔者被一顿噪杂声惊醒过来,发现公交车已经过河,而且离终点站只有几站距离了。又发现公交车司机正朝我这边看着,大声说了一句什么的,好像是要求投币补票。我清楚地记得我上车时是投了两块一元硬币的,为何还要我投币?正疑惑间,笔者右前方位置的一位中年男子发话了,火爆爆的:“我只是睡着了嘛,我本来是不要过河的,现在你把我拖着过了河,还要我补一块钱票,哪有这样的道理?你只是要钱噻,我不会差你这一块钱的!”原来公交车司机是在叫他补票呢。估计这位也是一个因凌晨看世界杯熬夜了,所以在公交车上打盹睡觉的主儿了。都是这世界杯惹的祸!
公交车继续往前开者。司机则继续强调车都快进终点站了,要求该男子赶紧把一块钱票款补上。该男子则总是喋喋不休地反复陈述上面说过的话,就是不见他起身投币一块钱。司乘之间口舌之争可谓你来我往,热闹非凡。公交车上其他乘客则一言不发,坐山观虎斗,但主要的眼光都还是集中在乘客男子身上。乘客男子不知是被周围眼光盯得不自在了,需要排遣自身心理压力呢,还是为了证明其并不缺那么一块钱,居然拿出一包黄色芙蓉王香烟(注:市场价24元一包),点燃一根抽了起来。此后司机不再说话了,那名男子也未起身投币,依然不管不顾地在公交车里抽着他的芙蓉王。车内就这样保持着沉默。不久,公交车驶进终点站,全车乘客都争着下车,车厢内又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不再关注司乘之间刚才的争吵。那名男子最后是否投币一块钱,大家也都不得而知,也都懒得去知道了。
下得车来,目睹此事的笔者不得不浮想联翩。司机和乘客,究竟是谁受委屈了?今后公交车上能否不再发生类似的司乘斗嘴?
司乘之间为了是否应该投币而发生争吵斗嘴,虽然数额一般只有一块两块的,但在公交车上是经常发生的事。争吵中的双方,一般都会有某种委屈感。如果吵来吵去最后没一个公平的结果,那么双方的委屈感都可能会加强。以至于本来欢畅的心情可能会因此糟糕透顶,想要办个什么事都会变得没有质量和效率。那么本次事件中,司机和乘客,究竟是谁受委屈了?
从司机的角度来看:由于线路过长,跨段收费,过河的两块,不过河的一块,这是公交车公司规定的,没得商量。我是公交车公司的司机,是在上班。我要求乘客按公司的规定投币,是在执行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我难道还有错?乘客说他不差那么一块钱,这话我愿意相信。但站在公司的角度,如果所有的乘客都差这么一块钱,那么公司还要不要运转?公交车还要不要开?公交车公司看重这一块钱,又何错之有?如果公交车公司对司机的工薪发放与所收票款挂钩,那么司机按照公司规定对乘客多收一块钱票款,自己就可能多得几毛或几分的提成,但这可是劳动报酬,也是血汗钱啊!几个公交车司机家里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也都要养家糊口,难道就不该收这应收的一块钱票款?如果司机涉嫌违规乱收费,那你乘客向公司或政府主管部门投诉就是!真的,作为公交车司机,面对如此事件,无法不委屈!
从乘客的角度来看:应该相信,99.99%的乘客都是不会故意逃票的,且不说公交车票款都只不过那么一块两块的!任何人都不要随意怀疑、否定他人的理性和良知!本事件中乘客的委屈在于,我纯粹只是睡觉睡过了头才坐车坐过了站,绝不是为了省下一块钱而有意逃票。这下倒好,我还要坐车返回河东去,且不说要另买两块钱过河的公交车票,更重要的是误了时间误了办事。你公交车司机不但不安慰体谅,反而要我补交一块钱。你叫我在全车乘客面前如何做人?我不是不愿交这一块钱,也不是口袋里没有这一块钱,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你叫我补票,我就非要跟你硬到底不可,看谁犟过谁!乘客的委屈,很多情况下确属情有可原。
但比较起来,笔者觉得公交车司机所受的委屈更大,更值得同情。因为司机的委屈于法有据,而乘客的委屈充其量只能算是情有可原!
考察公交车司乘之间可能的法律关系,最基本的当属《合同法》中规定的客运合同关系无疑。根据《合同法》有关客运合同的规定,客运合同是乘客向承运人支付票款,承运人将乘客安全运送至约定地点的双务合同。乘客的义务是支付票款,承运人的义务是将乘客安全运送至约定的目的地。一般情况下,票款的数额与运输距离、交通工具的档次、承运人的服务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到本事件中,乘客乘车过了河,车程比不过河要远,自然就要支付两块钱的票款。司机正是基于这个客运合同关系属性主张自己所属公交车公司的合同权利,进而要求乘客补交票款的。对于这一点,相信一般人都能理解。
问题就在于本事件中乘客并不需要过河,只是因为睡觉坐过了站,不得已才多坐了一段车程,并不是乘客有意要多坐车但又想少交票款。那么该乘客是否就无需补交这一块钱票款了呢?这涉及到双方客运合同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如何确定,是否成立和生效等诸多法律问题。首先,乘客上车投币一块钱,言明要到河东某站,不要过河,司机准许乘客上车,双方就坐车不过河、投币一块钱成立了客运合同关系。但此后的合同履行中,乘客因睡觉的原因坐车过河而不知觉。出于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司机不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去观察和发现哪位乘客是否睡觉了,是否会坐过站而及时给予提醒。司机应该全神贯注于全车乘客能否安全准点地到达目的地。某一乘客因自己睡觉的原因坐过了站,客观上司机必然提供了超额的客运服务,这就引起了双方合同权利义务内容的变化,司乘双方即已形成一个新的客运合同。根据新的客运合同,乘客就应当全面履行支付票款的义务,亦即应补交超程部分的票款。乘客如主张新的客运合同并不是自己本意而为,新的合同因无双方的合意而未成立和生效,那么根据“单方真意保留不影响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合同法原理,这样的主张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最后,笔者无意怀疑该乘客有意逃票,也无意指责该乘客不懂《合同法》的规定,只是希望我们这个社会,希望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确立依法维权的意识,都要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不要意气用事,不要总认为自己一贯正确。我们国家的法律尤其是民法,不仅是纠纷发生后用于保护权利的裁判救济之法,而且是日常生活中规范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尽量预防和避免民事纠纷的指引预防之法。两相比较而言,后者的价值和意义更要大许多。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埋怨和指责,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少一桩纠纷,多一份和谐!
社会法治!
愿天下大同!

⑸ 什么是民法民法,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一)、民法是保障市场体制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的主体制度使得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能够作为独立平等的主体进入市场;法律行为制度赋予当事人以广泛的行为自由和活动空间;物权制度控制着主体对各种物品的权利限度,同时也保护着主体对特定物品的正当权利。民法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有助于协调商品交换者的利益冲突,引导他们开展正当竞争。民法不仅有效地稳定市场秩序,而且能够推动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市场交换的高速运行提供方便。债权制度的确立,实现了让渡商品和实现商品价值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使商品交换在信用制度的担保下,跨越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进行。民法的代理制度,有助于避免事必躬亲;居间制度使得人们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行纪制度使凭借专业组织为自己谋利成为可能。时效制度则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力,从而加快商品流通。简言之,民法为现代化市场提供一般规则与市场主体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们可以遵循这些规则进行活动,并使市场秩序获得保障。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
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护提供基础。
(三)、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法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调节着各种利益,保护人们合法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谋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划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划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会和市民生活中,实行私法自治原则,要求国家公权力不得随意介入、干涉,这有利于抑制公权力的不当扩张与膨胀。权力机关不法或不当侵害民事权利,也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⑹ 民法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法。但是对于民法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版用,民法权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民法与某些法学家所主张的经济法的关系等等问题,目前法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需要根据法学理论,特别是关于法的体系的一般原理去进行分析研究,以求逐步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
民事法律行为行为,又称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是指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可见其在民法中的地位及功能:
1、桥梁作用。民事法律关系通过主体为一定的法律行为来实现。
2、保障作用。没有法律行为民法的调整无从谈起。
3、可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还有可能是行为,权利、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
4、作为违法行为的相对行为。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

⑺ 论民法的性质和作用。

民法乃一国法律体系中之基本法,与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共同构成一国之部门法体系,为最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民法的性质表现在四个方面: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是私法;民法是实体法;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其中,市民社会的法是民法性质的集中体现。
(一)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
民法者,实乃市民法之简称也,而
市民法者,当为市民社会之法也。何谓市民社会?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依两种方式发生,一种是直接面对其他社会成员而发生,包括家庭成员,另一种是通过国家这一中介而发生。由此形成两种社会关系,前一种社会关系因直接发生于社会成员之间,故其有关内容取决于社会成员个人的意志,而后一种社会关系通过了国家的中介,国家必将其意志体现在其中。体现社会成员个人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个人或私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国家或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由此,人所参与的全部社会关系不外乎此两种类型,而社会也就因此可以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证上划分为两种,一种为纯粹由个人作为主体参与的社会,即所谓市民社会,而另一种为有国家参与的社会,即所谓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任何人都总是扮演两种角色、具有双重身份,他一方面作为市民社会的人参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作为政治社会的人参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规范市民社会关系的法律就发展成为市民法,它以保护市民社会中人的权利即私权为己任;而规范政治社会关系的法律就是公法,它以保障国家权力的行使为目的。所以说,民法(市民法)是关于市民社会的法。
尽管人总是既要参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又要参与政治国家的关系,然而市民社会是其生存之本,市民社会中的经济与人身关系是每一个人都生而必须进入的,所以,市民社会的生活对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市民社会中权利的享有与保障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指出的是,政治国家中的权力从根本上说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的,而是为市民即为民众而存在的,国家行使公共权力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保障市民社会的权利,市民权利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万不可颠倒。同时,在法治体系尚非尽善尽美的情况下,政治权力的膨胀与扩张必然会导致对私权的挤压与限缩,使政治权力成为凌驾于市民权利之上的强暴工具,所以,必须在对政治权力与市民权利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和完善市民社会,这是实现经济民主进而实现政治民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二)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私法”这一判断在今天已是学界之共识,然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在我国却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十余年前这还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即使当时颇具影响的学者与民法教科书都认为“民法即私法的观点已难以成立”)。当然,在认识上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完全正常的。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尽管向无统一的标准,有利益说、效力说、主体说、统治关系说、意思说等,但自罗马法以来人们都承认将法作这样的划分,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即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和私法。公法设计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设计个人利益。”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公法就是关于政治权力的结构、行使、效力等的法,而私法就是关于市民权利的取得、行使、效力、保护等的法。一般认为,私法即指民法或民商法,公法则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各种诉讼法等。究其实,私法乃关于私权利与私人利益之法,正如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指出的:“私法是关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的法,所以观察个人相互间享有某种特定权利和负有之司法是否适合法律的秩序,就是私法规定的立法着眼点。私法所保护之法律的秩序,主要是该关系当事人之个人利益。 但是,上述现象只表明公、私法的相互渗透与交叉,而决不意味着相互取代,法律社会化也好,私法公法化也罢,都只说明公、私法之间的界限不再象以前那样清晰了,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仍然是可行的、基本的法律分类,公法就是公法,私法就是私法,不能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渗透与交叉而否定二者的本质区别。关于这一点,美浓部达吉有精彩之论述:“公法和私法在其相接触的区域极为近似,欲截然区分为二,殊非易事,但是,这和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动物和植物于其相近的领域境界内,彼此的区别也
不常明了一样,不能成为否定两者的区别的理由。”民法的私法属性是民法性质的主要体现,并由此决定了民法私法自治、权利本位的理念与功能。
(三)民法是实体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也是法律的基本分类方法之一。其划分标准在于法律的内容是规定法律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本体性权利义务还是规定法律主体在以司法机关为主导的诉讼关系中的程序性权利义务,如属前者则为实体法,如属后者则为程序法。是故,实体法乃决定了法律主体在发生常态交往时的具体权利义务,程序法则决定了法律主体在发生异态交往时即纠纷状态时的诉讼权利义务。民法之内容在于规定私法主体在市民社会交往中具体的财产与人身方面的权利义务,所以民法属于实体法。

民法这一实体法对应的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包括仲裁法)。学者多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看作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或主法与助法的关系,自不无道理,然须注意,程序法自有其价值与生命,而程序公平与程序正义本身即为法律公平与正义之应有之义,切不可以主助关系而牺牲程序价值以求实体价值。
(四)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
按照经典经济学家的分析,可以综合出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即:社会分工;身份独立;交换自由。而民法既是直接在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最直接地促进了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以说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
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首要条件,正如经典经济学家所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民法的所有权制度就是私有制的法律反映,所有权是市民社会主体独立人格的物质前提和保障。而由所有权演变而成的他物权制度又进一步丰富了所有权的实现途径,促进了社会分工。
交换是私有制存在的土壤,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经济,而交换的前提是进行交换的人均具有平等的身份和独立的人格,能自由自主地让渡自己的产品和其他财产,处分自己的权利。民法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就是确立市民社会主体的这种适应商品经济需要的平等人格。自然人制度如此,近代民法创立的合伙制度如此,现代民法创立的法人制度也如此。
交换不仅须有身份平等的主体,而且须有贯彻这种平等身份的形式或媒体,使人们能将自己的自由意志充分体现在交换的形式与内容中,从而使产品和社会财产的流转能最大限度地符合人们的利益追求,使人们的经济活动最大可能地接近价值规律的要求。这便是民法的契约自由制度。由此观之,民法的确是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热点内容
湖南开福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7 00:26:03 浏览:124
唐海司法局 发布:2025-01-17 00:13:56 浏览:554
婚姻法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6 22:56:23 浏览:558
离婚律师歌曲有哪些 发布:2025-01-16 22:48:41 浏览:118
民法第64条 发布:2025-01-16 22:43:28 浏览:412
公司司法审计 发布:2025-01-16 22:41:20 浏览:327
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 发布:2025-01-16 22:40:31 浏览:280
为什么要健全有关师德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22:35:40 浏览:55
行政法信赖利益案例 发布:2025-01-16 22:30:29 浏览:785
提供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6 22:16:40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