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10岁
Ⅰ 民法什么调整为10岁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Ⅱ 不满10周岁和10周岁以下有什么区别!
“不抄满10周岁和10周岁以下”主要从包含的范围来区别:
一、不满10周岁是指的是年龄未到10岁的范围,范围不包含10周岁。
二、10周岁以下意思是指的10周岁和年龄未到10岁的范围,包括10周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章-附则,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针对本问题来说就是指的是否包含10周岁,不满10周岁不包含10周岁,而10周岁以包含10周岁。
(2)民法10岁扩展阅读: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民法通则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修改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Ⅲ 在中国民法通则中规定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其中的限制民事行为是什么概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内容 民事行为能力在内容上包括两方面,即人身行为能力和财产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在内容上,既包括人身行为能力和财产行为能力都受限制(如精神病人),也包括只有人身行为能力受限制而财产行为能力不受限制(如年满18周岁的,未达到法定婚龄的成年人,其不享有结婚的人身行为能力),还包括只有财产能力受限制,而人身能力不受限制,可见在内容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多层面的,不能简单地一言蔽之。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是指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民事活动但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的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正常经济秩序不得不对其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①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指除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外,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公民。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Ⅳ 10岁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
10岁有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属于限制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内为或者与其年龄、容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4)民法10岁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Ⅳ 民法通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10岁还是8岁
不满十复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通则》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Ⅵ 求关于10岁的法律,10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小知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行为能力,如内订立两种合同是绝对有效的容:一,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如支配自己零用钱买文具);二,纯获利益的合同。
他们订立其他合同就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即:在订立时不能确定是有效还是无效)要看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是否追认,追认则有效,不追认则无效(不追认的情况包括:明确表示拒绝追认/经相对人催告后在规定期限内不答复的)
Ⅶ 民法总则10周岁降为八周岁的规定是怎样的
是这样规定的: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Ⅷ 10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岁吗
不包括10周岁,10周岁至18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通则》第十二回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Ⅸ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权)。
民法通则
第十二条【限制行为能力】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无行为能力精神病人民事活动代理】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民事活动代理】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Ⅹ 民法总则规定无限制行为能力人在8岁以下,而不是10岁以下,这条规定是何时公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回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答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