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导论

民法导论

发布时间: 2022-08-05 05:59:36

『壹』 想自学法律 看了网上好多人说 先学法学导论 然后依次是法律学 民法等等

张文显教授《法理学》(被誉为红宝书)。付子堂教授《法理学初阶》、《法理学进阶》、《法理学高阶》(法理学三部曲)。孙春增《法理学基础》、《法理学要义》非常有用的教材。

『贰』 法学导论 原书第四版怎么样

译者序 大概所有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形成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法学也概莫能外。而且与其它学问相比,法学除了庞大而复杂之外,更以概念化和条理化为其独有的特点。为了实现以有限之规则经纬无穷之人类事务的目的,自人类有成文规则以来,尤其是自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民法大全》的编纂以来,89漫长的法治实践中法律演化出了一方面高度抽象和严谨,另一方面又分门别类,十分具体和细致的规则和概念体系,以适应人类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不断拓展以及人类文明持续更新的需要。如此之多的法律部门、规则和概念,加上那些五花八门的法理学和法哲学上的理论和流派,既足以令初窥法学门径者顿生扑朔迷离、望洋兴叹之感,亦容易使学习法律有年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对法学的各个领域融会贯通,更不用说那些非以法学为其专业的人士了。这与法学贴近生活的品格是不相容的。一个成年人在数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始终保持在小学阶段的水平而不会对其生活有太大影响,只要他不从事对此要求比较高的职业。但如果他/她对所有权、契约、侵权、婚姻和刑罚等法律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她就能更好地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及承担自己的职责。 法学体系虽然庞杂,却并不意味着法律的学习就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要去死记硬背大量的法条。我始终相信,有一些基本的问题、视角和概念是贯穿于法学的各个领域,从而既能将法学区别于其它学科,又能够为系统学习法律和理解社会上的各种法律现象指引入门的路径。这种指南的任务,是名为“法学导论”或“法学基础”这样的书所要去承担的。然而据我的了解,目前国内这样的书往往无法抓住上述这些主线而实际上成为不当压缩的各部门法知识的杂凑之作,让人阅读之下只觉繁琐而根本无法感受到法学的理性之美,以致于每每遇到有想对法学有大概了解的人请我推荐一本合宜的书时我总是颇感踌躇。 正因为如此,当我于2005年年底在德国访学期间读到手头的这本德国教授莱茵荷德61齐伯里乌斯(Reinhold Zippelius)写的薄薄的小册子的时候颇为兴奋,因为它完全符合我对一本“法学导论”的所有想象。这本书篇幅短小,译出来不足十万字。但在这样袖珍的空间内,齐伯里乌斯教授却相当全面地介绍了贯穿法学各个领域的主要问题,包括规则的作用、法律社会的特点、经由法律的利益平衡和正当秩序的实现、法律主体、合同、利益与损害的比较、权力的分配和限制等等。许多概念和问题虽然主要存在于私法或者公法当中,但在齐伯里乌斯教授的视野中它们具有了更大的关联性和普遍性,使得私法和公法有了更多的相通之处而不是以割裂的方式被呈现。即使最后两章分别是以程序法和刑法为其主题,也仍然提纲挈领地只涉及这两大法律领域的基本关注点。当读者带着对这些法学上之基本考虑的理解去进入各个具体的法律部门的时候,相信心里会有更多的踏实感和方向感。而这,只需要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去读完这本小书。 当然,这本书是在德国法基础上写成的。我国法虽然受德国法影响比较大,在国情、文化与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与德国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是读本书时要注意的。尽管如此,翻译本书的初衷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与我国相比,德国法律与法学的确更为发达。这本书中介绍的许多内容,包括其处处提到的法治国原则,也正是我国法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对德国法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可对我国社会中的法律现象提供比较和参照的认识。这可能比一本单纯介绍我国基本法律制度的书更有意义。当然,我也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读到一本由我国学者以我国法律为基础撰写的同样优美与精致的《法学导论》。 为使本书便于我国读者,尤其是打算初探法律世界奥秘的读者理解,我对书中涉及到的外国学者、德国法中不易理解的概念以及由于语言差异难以直译或者需要解释的概念添附必要的译者注,以“*”标出。许多概念之后并附上德文原文,以供校阅,也便于德文法学翻译方面的经验交流与知识积累。 齐伯里乌斯教授为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慷慨放弃了自己应得的版税,并欣然同意为本书中文版作序,在此深表感谢。我同样要致以衷心谢意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给我提供许多帮助的德国汉堡马克61普朗克外国和国际私法研究所Giesela Rühl研究员、Benjamin Pi08ler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赵秀举教授和好友金可可、谢立斌、郑志华、Raimund Behnes及Sebastian Jürgen等人。没有他们,接触德语和德国法时间并不长的我是无法独自完成这本书的翻译的。接触过翻译的人大概都能体会翻译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尤其是在涉及到为一种语言所独有之概念的时候,为找到恰当的译法所费的思量,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来形容也嫌不够。尽管如此,翻译的过程仍然免不了会对原文的意思有或多或少的过滤。所以相对于直接阅读原文来讲,读译文永远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考虑到这一点,执翻译事者永远只能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提醒自己。本书的翻译虽然已经力求尽量符合原意,可能在方家眼里仍有不少错讹之处。是故如有任何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敬请与我联系:[email protected]。 金振豹 2006年10月20日于南京仙林

『叁』 法学导论的内容简介

《法学导论》一书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法律的基本理论的论述;第二部分是对国家法和私法的论述;第三部分是对部门法及法学基本方法的论述,包括商法经济法劳动法、刑法、法院组织法、程序法、行政法、教会法、国际法等。
在第一部分中,拉德布鲁赫对于法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首先,他论述了法律、道德、习惯之间的关系。他说:“规定我们的意愿和行为的伦理上的应然法则乃有3种:道德、习惯以及法律,它们相应提供了善良的、应有的、公正的行为标准。在历史上,首先产生的是其中的习惯,然后才由习惯分离出法律,最后又出现道德。与此历史的先后顺序相对应,是一种对客观实际愈来愈分明的背离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习惯与法律逐渐分离,并且不应该混为一谈,他指出:“即使道德和习惯也是我们意愿和行为的文化法则,如今也应该和法律区分开来。”道德和法律的区别在于“道德法则适用于实际或意识上的具体化个人,而法律适用于共同生活的、人的共同体的人类”。其次,拉德布鲁赫在法治国家、文化国家、权力国家三个层面上阐述了法律的目的,并指出了自然法学派的弊端。他认为:“事实表明,除了通过列举各种各样的派别观点来回答法律的目的这个问题以外,似乎别无可能,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就已反映出对这种目的及由此决定的对法律秩序构造的截然不同的看法……于是自然法思想就曾是一个错误而且是能够想象到的最富有成果的错误。这是一部古老的‘世界史心计’。”再次,他认为合法性也是一种公正。他说:“法律命令的效力仅源于法律设置意志的力量,故法律效力和道德约束之间通过法律秩序的道德目的而迂回取得了关系,似乎就又无可挽救地脱离。于是,法律规则的法律效力就不依据其内容的公正性;一项被接受者认为不公正的法律效力就不依据其内容的公正性;一项被接受者认为不公正的法律规则,对他于是就只像是一项不具道德上拘束力的绝对命令。”“并非只有公正才是一种道德价值,合法性亦然,即使是就一项不公正的法律而言……强调公正对法律安全的无条件有限,摒弃制定法和立法的力量,会导致无政府主义的立场。”由此,他进一步论证并重申了法律安全的优先性:“公正是法律的重要使命,但首先是法律安全,即安宁。”
在第二部分中,拉德布鲁赫首先论述了国家法的起源和意义。他认为:“事实上,国家和国家法并不是两类不同的事物,就像一种有机物与其有机体一样,难以彼此分离……如同雅典娜带上铠甲逃避宙斯一样,国家一开始就披着国家法这个甲胄从历史生活的现实里探出头来,以便给其他所有法律赋予生命。”宪法经历了等级的、专制的、立宪的发展史。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际,差不多整个非德意志世界,不管是表现为共和国形态,还是以议会君主制形式出现,均为民主的统治,而几乎只有在德意志才能继续存在着具有君主立宪形式的极权国家的君主立宪原则。”
以国家法为基础,拉德布鲁赫引入了私法的概念。并对公法和私法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如果一项义务产生于一个命令,而这一命令又以另一命令为基础,那么正常情况下,这项义务就属于公法,而私法义务正常情况下乃产生于义务人的自我服从。”在对权利的论述中,拉德布鲁赫认为,与罗马法的个人主义——利己特点相一致,“权利”这个概念构成了这个概念世界的核心。通过对法人、物法与债法、财产法、家庭法的介绍,拉德布鲁赫总结道:“法律不是针对善,而是针对恶制定的。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考虑到人,立法者必须是悲观者,而且一个现代立法者将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在第三部分中,拉德布鲁赫非常重视商法的作用。在拉德布鲁赫看来,商法“是基于个人主义的私法本质,为那些精于识别自己的利益并且毫无顾忌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极端自私和聪明的人而设计的。”商法的特征即:“只要不与强制性法律相悖,商人就可以依据自身力量和需要,用约定的交易条款形式设定他的法律关系。如果这种交易条款已成为一般惯例,即使在个别法律条款中因缺乏对该条款明示合意而产生疑问,仍视其已得到默示承认。”商法相较于其他法律:“更能体现出法律与利益之间的较量以及利益对法律的影响,对此事实予以规范的有限力量和这一事实最终规范性——简而言之,表现了经济历史观对经济与法律关系的解释。”关于经济法与劳动法的关系,拉德布鲁赫认为:“如果说,经济法是从国民经济生产率的角度观察经济关系,劳动法则是针对经济强者,以保护经济弱者的角度考察经济关系。前者多倾向于企业主的观点,后者则侧重于劳动者的利益。”
拉德布鲁赫是以刑法的研究为基础进行法哲学理论探讨的,因此,关于刑法学的论述也较多。在他看来,刑法存在着不公:“自从社会划分为阶级以来,最好的刑法也不过是相对公正的刑法,刑法本身的公正与平等不可避免的正如阿纳托里·弗兰斯所描述的那样:这种法律以庄严的平等性,既禁止富人也禁止穷人露宿桥下,行乞街头及偷窃面包,对这种平等性和刑法一针见血的批评莫过于:您使穷人有罪,您就给了他痛苦!”随后,他对于当时的刑法改革涉及的四个方面:刑罚体系、量刑学说、保安措施以及根据刑法草案改变了的刑事法官地位进行了论述。最后,拉德布鲁赫对罪犯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主张分别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他指出:“未来刑法就具体案件提供给法官的,不再只是一种或数种刑罚。而是可为之所支配的处治手段的大军械库。它将比今天的僵硬刑法富有弹性。”
在法院组织法一章中,拉德布鲁赫根据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认为司法与行政分离、司法不依赖行政、法官的独立性保障、明确规定管辖权、合议庭的不可变动性是司法的重要原则。他特别强调公众对于法律信任的重要性,指出:“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司法不再信任,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种不信任起源于一个极小,同时也是司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政治案件的刑公正、安全是法律的重要使命,因为司法依赖于民众的信赖而生存。任何司法的公正性,在客观上与可撤销性方面的价值观,绝不能与司法的信任相悖!”
在程序法一章中,拉德布鲁赫提出了程序法的几项原则:纠问(调查)原则、自由心证原则、控告原则、言辞审理和公开原则、处分原则,并提出进行程序法的改革。“赋予法官有利主持程序的更多可能性……与强化法官主动性相关的是,合议庭案件判决的准备,有时甚至判决本身,都归由有裁判能力的独任法官做出。已变得过于空洞,拘泥于形式的言辞性也要破除。最重要的是将会规定,在提起基层法院诉讼之前,有关案件必须首先经过在法院的劳工调解程序,或由司法行政所确认类似法律咨询机构的调解机构予以处理。”同时,他又重申了法律安全的重要性:“法律安宁的建立比任何诉讼改革都更重要。”
拉德布鲁赫还特别关注行政法的功能和方向。在阐述行政法的作用时,他分别从行政的概念、行政法的产生、行政司法管辖权、自治方面来说明。他指出:“行政实现的是公共利益。”“自治行政,行政诉讼的审判——也就是行政法,系19世纪的产物,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是最具生命力的法律领域,可称之为‘扩大的国家活动的法律’。”“行政法是社会的法律,在将来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中,如我们所料,民法可能完全融合在行政法之中。”
在关于教会法的论述中,拉德布鲁赫对教会法和国家法之间的关系、天主教会法、新教教会法、国家教会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肆』 民法学包括总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人身权,侵权责任法构成。各个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有不少学生问我,学习民法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却并不好回答。因为它所涉及到的问题,往小的方面说,涉及到民法学在私法领域的一般法性质;而往大的方面谈,则涉及到民法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是关系到市民社会的孕育、成长与构成。前者涉及民法学的内部关系,后者涉及民法学的外部关系。而事实上,除此之外,它还涉及到民法思维及其研究方法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可就更加宽泛和宏大了,这里我们先放在一边。

先让我们从民法学内部知识体系谈起。

民法(Bürgerliches Recht,Civil Law)是调整私人之间一般社会生活的法律,是私法的一般法。"民法规定的主要内容为权利义务主体(自然人与法人)、财产关系(以所有权、契约及各种交易为中心)、身份关系(以婚姻、家庭制度为中心),以及权利义务的变动。"[1] 因此,传统民法学的研习主要集中在民法总则、物权法、债的关系法(以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为主)、亲属法和继承法。过去,研习民法学专业的必修课一般要求有三门,即民法总则、物权法和债法,就是建立在这种基本看法之上的。但我认为,由于民事责任和法律关系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侵权行为法也应该作为一门单独的必修课予以重视和研习。同时,随着近年来人格权的扩张,人格权法也逐渐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联系到我们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规范内容上看,这些也的确应该成为私法领域中最重要的"普通法"。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国家教育部门最近将民法学学科名称定名为"民商法学";法院系统也将过去所谓的"经济审判庭"统统改为"民事审判庭",其实这是对过去盛行的"经济法"观念的一种"矫枉过正"。国家教育部门将民法称为民商法,是意在强调有关商事法的内容并不当然地是"关涉经济的",也并不当然地就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而是要将商事法的内容明确地纳入民法学的研究之中。[2] 自然,民法学与民商法学两说,也并无二端。

德国法学大师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1878-1949年)说过,"商法是基于个人主义的私法本质,为那些精于识别自己的利益并且毫无顾忌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极端自私和聪明的人而设计的。"因此,"至少在个人主义的法律时代,商法总在不断扮演一般私法的开拓者和急先锋的角色。"[3] 更有甚者,自从1894年德国学者李查(Jakob Riesser,1853-1932年)撰文《德国民法草案关于商法的理念及其影响》提出"民法的商化" [4](Komuerzialiscerung des buger luheu Rechts)之后,在日本学者的倡导之下,民法与商法相互浸润、交融,甚至在商业社会中大有"本末倒置"之虞。但潜心于具体制度的研习者们却认为,商事法兼有公法的性质:"在商事法中,已有甚多公法的规定,例如公司法上之登记程序及各项罚则、保险法中有关保险业的罚则等,已形成商法公法化。"[5]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是一致的:极大的自由导致极度的不安,要求用明确的形式抽象于实质之外,以便利于社会经济和贸易交往;而经济交往的便捷又对交易安全、秩序稳定和公共利益形成一定的威胁。商法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两极中发展和变化着的。实际上,在洛克、休谟等启蒙思想家开创的自由主义或个人主义理论中,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私权从来就没有"绝对"过,只不过在讨论问题的出发点或"本位"的时候,我们将之定位为"权利",称之为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理解拉德布鲁赫的这一论断:"商法与劳动法构成现代私法两个对立的极点,即个人主义和社会的极点"[6] 。当然,在瑞士民法典出台以后,经过对民商合一问题的长时间、反复地讨论,商法作为私法一般法的情形并未出现,而民法沦为私法的"特别法"的危险也已经基本上消除了。但这种现象却提示了我们,即使是在研习传统民法学的时候,对商事法学的学习和关注确实是不可缺少的。

经济法(Recht der wirtschaft,Economic Law)概念为德国学者倡导提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高度集中,出现了大量的"卡特尔"(cartel)、"托拉斯"(trust)、"康采恩"(Konzern)等独占或联营的经济形式,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其他的竞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于民主与自由的经济竞争秩序也构成了威胁。于是,各国纷纷出台对经济实行积极干预和统制政策,从而出现了一些经济规制方面的立法。另外也有人认为,这种规模庞大的经济组织的日益壮大,也最终会影响到了平民政治的社会基础。这就是提出经济法概念的社会背景。不过,由于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与资本主义自由精神是不相容的,因此虽然它在战时经济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经济法的明确概念和地位一直处于某种未定状态。拉德布鲁赫教授说,"经济法究竟是一个新的法律领域,或者不过是一种法律思想方法在各个领域的适用,尚可争辩。"[7] 但是,在经济转轨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种国家规制经济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促使经济法学在这些国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值得欣慰的是,由于经济法之"独立性"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中关于企业及其经济行为的特别法"[8] ,这与民事主体制度、商法中企业组织及活动(特别是公司法)发生交叉现象,影响到商事法律体系的周延性,而且因为它在本质上不能与商事法进行区别,因而经济法大有"回归"民商法的趋势。

另外,大多数学者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确立了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即反垄断法与限制竞争法的法律地位。但在我看来,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利用了公权力对民事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了干预,但其价值目标依然是为了追求其他民事主体的自由而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由此形成的有效的个人主义竞争秩序。商务部最近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23稿)第1条说明了"反垄断"的目的,即"为制止垄断,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草拟稿第3条具体列举的禁止垄断情形为,"是指下列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权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一)经营者之间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调一致的行为;(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三)企业过度集中;(四)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可见,在反垄断法(即与竞争秩序相关的经济法)的价值追求中,同样体现着市民法所蕴含的"私法精神"。说明这些,不是为了跟经济法学去"抢地盘",相反,是意在说明经济法学的研究与民法学关系紧密,甚至是密不可分,也是我们不得不研习的内容;同时,它还是我们对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理解的新的视角。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公法与私法之间,还存在"社会法"(Sozialrecht,Social Law),例如上面提到的经济法,以及工会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障法等。这种法律观点认为,公法关注的是国家,私法关注个人,而社会法则关注社会本身。由此产生的相关法域研究也可以称之为"社会法学"。梅迪库斯教授认为,私法和公法之间存在的实体性质的差异在于:在私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通常是那些自由的、不需要说明理由的决定;而在公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则是那些受约束的决定。并且,只有在权利被滥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例外的规定。而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将私法中受到约束的那一部分分离出来,单独称之为"社会法"是没有必要的,其后果就是,"大概就难以确定私法中是否存在一些可资明确界定的部分了。因为在私法中,也到处存在着对权利滥用行为的监督审查。"[9] 这种社会法学的提法,不同于我们经常谈到的法学流派意义上的"法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或"社会法学"(社会法律学)(Sociological Jurisprudence)。社会法的产生是国家在社会化加剧以后推行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的结果。这里,以社会保险为例,来说明这种社会法产生的情况。1845年普鲁士工业法设立劳工强制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立法的开端。1883年,铁血宰相俾斯麦(Karl Otto E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1898年)在德国推行《疾病保险法》(Krankenversicherungsgesetz),次年颁布了《劳工伤害保险法》(Unfallvericherungsgesetz)。1988年又颁布新法,对公务人员、军人的灾害加以扶助。至1889年另行颁布《残疾老年保险法》(Invalidit?ts und Altersvessecherungsgestz),德国社会保险法的基础奠定。在西方诸国之中,德国向来以保守、注重国家和社会利益为其传统,因此这种社会保险政策在19世纪末就基本上确立了。相较而言,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数是在20世纪上半叶才陆续推行的。法国的社会保险,肇始于1930年举办的综合性社会保险,如疾病给付、生育给付、残废给付、年老给付、死亡给付等,但最初并不包括失业和劳动伤害保险。不过,其后又逐渐增进,凡65岁以上退职及劳动伤害的补偿,均列入社会保险之列。英国在1912年实施国民健康保险(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及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在1925年又实施国民共醵年金(contributory pensions)。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便将这些保险统合为"国民保险"(National Insurance),并于1946年8月制定《国民保险法》。美国在1935年才有《社会安全法》(Social Security Act),联邦政府除了资助各州进行失业保险以外,同时进行全国性的老年、遗嘱及残废保险(old-age survivors and disability insurance,ASDI)。日本1927年1月1日施行《健康保险法》;其后,船员保险(1939年)、劳动者年金保险(1942年,现改为"厚生年金"),也相继实施。[10]

当此之时,我国正处在战乱频仍之际,政府无力推行这些社会福利政策。而新中国成立之后,计划体制之下,一切仰赖单位和政府,也无需什么社会保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其实,除去行业管理以外,这些社会政策,从法律关系上多涉及雇佣合同、保险合同和损害赔偿等问题,是属于民法学的基本内容,只不过其中有一些特殊的条款或规定而已。[11]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国家教育部门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也明确地放在了民商法学研究之中。我记得1999年我在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的时候,我的毕业证书上就已经很复杂地进行了这种注释:"民商法学专业(含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方向)"。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是作为经济法学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而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事实上也不过是一种经济政策,也应该是作为社会法的一种。当然,理顺这些关系,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即使现在仍然有些模糊、不清晰的地方,研究其中的内容却是民法学不可忽视的部分。

环境法学和科技法学是较为独特的两个学科。从自然资源所有和利用、环境侵权与救济的角度来说,作为民法学的一个分支,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为了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像2003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2] 第3章对建设单位附加一些社会义务,也并非有碍私法本身的性质。最近,我们提出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的建议,认为气候资源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13] 但是,在这些相关规范中,不少是行政性规范。而且,有大量的诉讼(特别是集团诉讼)问题,杂揉其间。这是我们在理解环境法学的时候需要有清醒认识的。同时,国家教育部门对这个学科的正式定名为"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其目的是出于对日益恶化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政策。

在科技与法律问题的讨论中,各国政府都以科研自由和促进本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宗旨。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也是意在推行科技发展的促进政策。在最近参加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法制建设研究中,我建议考虑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基本法》。不过,无论这个建议是否被采纳,一种将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框架的新的发展观,将日渐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之中,而且会见之于不久的将来。例如,我认为,即使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问题中,我们也要树立一种大的科技安全观和发展观。比如对于国家信息安全问题,要像2000年《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构想》[14] 一样,突破了传统消极信息安全观的狭隘内涵,着眼于各种利益――即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之间的平衡,建立了积极信息安全观和信息安全保障的理念。从宏观上,将公民权利、信息产业、政务公开和信息系统等与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相关的内容整合起来,不仅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特征,也反映一个走向权利时代的新的价值取向。这种变化体现在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上,即由过去的"管理法"向管理、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法律保障体系转变。其实,科技发展中也同样存在技术犯罪,但由于其间没有多少特殊的法律上(――多为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国家颁行中小型企业技术促进法、国立科学研究组织法、风险投资基金法、科技创新条例等,以及网络侵权、电子合同和基因隐私等问题,实则是属于民商事制度的延展。作为一种国家促进科技进步的社会政策,也可以纳入"社会法"的谱系。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家教育部门将这一学科纳入了行政法学的范围,另外一些关于技术证据的问题纳入了诉讼法学。这种考虑,大约也是因为早期科技法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行政性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近年来的科技法学研究正在逐渐改变这种现象。

知识产权法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型学科。现在,人们已经不再为知识产权是否具有"国家授予性"和行政法特征进行争论,基本上确立了其权利性质为私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行政审查(特别是一些实质性审查)和程序性规范,确实是令研习民法学的人感到一些不适应或难以理解的现象。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一是强调知识产权与传统财产权的统合,试图建立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新的财产权权利体系;一是强调知识产权法的独特性,试图在权利客体、内容、方法和价值取向方面寻找知识产权法的独立品格。另外还有一个引起政府和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就是国家或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这个问题更多地涉及国家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应该是科技法学(或社会法学)研究的问题。一位政府官员的话,能够形象地说明两者的关系。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两位官员在一起聊天,科技部的仁兄说,"如果我国科技创新不够、产业技术发展乏力、专利申请少,国务院就要打我们的板子;如果我们知识产权法制不健全、专利申请审查有问题,那么国务院就要打你们的板子了。"这话虽然不一定十分符合法治原则,但大致意思也即如此。

尽管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特别是由于TRIPS的影响),知识产权法在财产和贸易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知识产权所具有的身份性质,不应该成为学者们越来越忽视的问题。而且由于知识产权在财产法和身份法两个方面的特点,比较契合传统民法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知识产权法学一直是作为民商法学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诚然,最近知识产权法学者们(特别是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一些学者)提出要将知识产权法学作为法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独立于民商法学之外(最近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还向全国发出了一个倡议和呼吁),甚至是上海市提出"知识产权兴市"战略、并试图将知识产权作为与法学一级学科并列的一个学科,但是,这种学科本位主义和国家或地方发展战略不会影响到民法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的内容和构成。

民事交往中的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往往称为"国际私法"问题。其中,其基础性规范为冲突法规范。在时下制定中国民法典的讨论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讨论。晚近国际私法的集中化的发展趋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保留国际私法作为民法典的一部分设专篇专章的立法形式;另一种是制定专门性的国际私法法典,即法典化。韩德培先生建议不纳入民法典而单独进行"法典化",并主持了起草了"国际私法示范法",六易其稿,凡5章166条:总则;管辖权;法律适用;司法协助;附则。[15] 国际上采取这种模式的,典型的有瑞士、罗马尼亚、意大利、列之敦士登和突尼斯等。但我国2002年12月提交人大审议的民法草案并没有采纳这种建议,这也是许多国家采取的一种立法模式。诚然,立法与学科研究是有区别的。这种讨论,也不影响民法学必须对此予以研究。就我个人来看,"从具体内容上看,国际私法不外乎包括法律适用、管辖权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三大部分,这些都是民事法律适用的基本规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早先的国际私法方面的立法大都是散见在《民法典》或单行的民事法与商事法之中。即使是今天国际私法领域出现了集中化的发展趋势,而其中之一的立法形式仍然是在《民法典》中设专篇专章规范,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国民议会1991年12月18日通过的新的《民法典》第十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1992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篇等。"[16]

大家听了我的这些观点以后,可能会觉得其中有一点、甚至是含有不少"学科沙文主义"的味道。其实我只是想说明,在民法学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中,需要研习的内容非常宽泛。而且,事实上我还只是从一个横断面说明了民法学的知识结构问题,如果我们从纵向来看,它还包括我们习惯于将它们看成是历史学范畴的法律史问题(特别是罗马法)。关于私法史,既是民法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又是一种方法论的学问。就我个人的观点,仅从横断面或平面的角度来看,民法学的内部知识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当然,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划分,并不表明民法学内部就存在这样一个泾渭分明的知识体系,它们之间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彼此交叉或游离于这一框架之外的现象。这种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从民法学的角度出发,厘清相关学科关注的方向和视角,并为民法知识的梳理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甚至是可以进行批判的坐标。如此而已!

一、 传统民法学

(一) 民法总论

(二) 人格权法

(三) 亲属法

(四) 继承法

(五) 物权法

(六) 债的关系法总则

(七) 合同法

(八) 侵权行为法

(九)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二、 商事法学

(一) 商法总论

(二) 公司法

(三) 票据法

(四) 保险法

(五) 金融法

(六) 证券法

(七) 海商法

三、 知识产权法学

(一) 知识产权法总论

(二) 专利法

(三) 著作权法

(四) 商标法

四、 经济法学

(一) 经济法学基础理论

(二) 反垄断法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

五、 社会法学

(一) 社会法学基础理论

(二) 劳动法

(三) 社会保障法

(四) 环境法学

(五) 科技法学

(2003年11月12日初稿于武汉;同年12月28日修改、定稿于北京)

作者简介:易继明,男,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私法》编辑部主编。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1] 施启扬:《民法总则》,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6月增订10版,第1页。

[2] 我国台湾学者对我们过去的学科划分和研究内容,几乎形成了一种普遍看法:"商事法系指一切有关商业事务的法律。由于商业事务涵盖于各类型企业的经济生活之内,故有以经济法替代传统上商事法的名称者,举凡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银行法、证券交易法、公平交易法等,统称为经济法,如中国大陆是。"参见刘渝生:《商事法》,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再修订初版,第1页。

[3] 参见〔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72-73页。

[4] Der. Enfluss. Haudelsrechtlicher Ideen, auf den, Entwurf, eines burger-lichen Gesetzbuchs fur das. Deutsche Reich, 1894.

[5] 刘兴善:《商事法》,台北: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第3-4页。

[6]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76页。

[7]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80页。

[8] Kaskel, Gegenstand und Systematisher Anfbau des Wirtschaftser echts als Rechtsdisziplirs und Lehefach. JW. 1926. S. 11. ff, insbes S.12.

[9] 参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7-11页。

[10] 参见何孝元(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六册•法律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6月初版,第172页。

[11] 例如,拉德布鲁赫教授认为,劳动法以民法的思想取向为前提条件。但是,民法单单规定了具体的缔约人和具体的劳动契约,对企业的联合一致也毫无所知;劳动法不同于抽象的民法,它把人具体化为企业主、工人、雇员,不仅有个人,还有工会和企业,不只有自由订立的契约,还有构成所谓自由契约背景的重大经济上的权力斗争。因此,"劳动法的特征恰恰在此:更接近生活真实。"参见〔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80-81页。

[12] 2002年10月28日9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同日,第77号主席令颁布。

[13] 这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专题组"未来2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课题研究(本人主持)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成果。专题组组长为罗玉中教授;子课题报告人为国家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志强高级工程师。

[14] 该《框架》于2000年6月23日由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通过,2000年9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发布。该《构想》分为4部分共11章,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或称"概念性的文件")。《框架》虽然是基于发展本国信息产业和避免对国外计算机、电信技术装备以及软件的依赖,但实际也是在信息领域实现俄宪法中关于公民私生活、个人机密和书信秘密不得侵犯等规定。在西方国家的信息安全领域,一般也要将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如隐私权、言论自由等)与政府政策的信息安全、信息系统的安全,以及保障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例如关于个人数据保护的立法,从1970年年代就以欧美为中心展开了讨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1995年10月发布《个人隐私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它就比较全面地阐发了利用市场机制保护个人隐私的新思路。

[15] 参见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16] 易继明:《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载易继明(主编):《私法》第1辑第2卷/总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8-29页。
易继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教授

『伍』 谁能推荐几本关于商法和民法的书

商法录 总序 第一编 商法导论 第一章 商法概述 第二章 商主体概述 第三章 商行为 第二编 公司法 第一章 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第二章 公司基本法律制度(一) 第三章 公司基本法律制度(二) 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章 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章 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章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 第八章 公司集团 第三编 证券法 第一章 证券法概述 第二章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 第三章 证券上市与交易法律制度 第四章 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 第六章 证券交易所及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第七章 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服务机构与证券业协会 第八章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第九章 证券法律责任制度 第四编 票据法 第一章 票据法概述 第二章 票据法律关系 第三章 汇票 第四章 本票 第五章 支票 第五编 保险法 第一章 保险与保险法概述 第二章 保险合同 第三章 财产保障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 第四章 保险公司 第五章 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与保险中介 第六编 海商法 第一章 海商法概述 第二章 船舶与船员 第三章 海上运输 第四章 船舶租用合同和海上拖航合同 第五章 海上侵权 第六章 海上遇险的处理 第七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第八章 海上保险合同 民法 书名: 民法 作者:房绍坤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ISBN: 978730010 开本: 16开 定价: 55.00 元
满意请采纳

『陆』 求民法和刑法专业书籍

●推荐书目:本科一年级《新波斯人札记》等10本本科二年级:《哲学通论》等10本本科三年级:《比较法律传统》等10本本科四年级:《法律的正当程序》等11本一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2.梁治平:《法意与人情》3.梁治平:《书斋与社会之间》4.贺卫方:《法边余墨》5.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6.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7.郝铁川:《法治随想录》8.余灵灵、罗林平:《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9.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1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二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孙正聿:《哲学通论》2.孙正聿:《崇高的位置》3.孙晓楼:《法律教育》4.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5.麦基:《思想家》6.房龙:《宽容》7.茨威格:《异端的权利》8.刘小枫:《走向十字架的真》9.邓正来:《自由与秩序》10.马克斯?鼓???韨@?@瑥?彍????p>三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格伦顿等:《比较法律传统》2.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3.伯尔曼:《法律与宗教》4.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5.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6.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7.张若衡译:《休谟政治论文选》8.密尔:《论自由》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10.梅因:《古代法》四年级学生阅读书目1.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2.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3.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4.赞恩:《法律的故事》5.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6.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7.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8.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11.刘军宁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刑法●推荐人:龙宗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推荐书目:《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大全》《麦考密克论证据》《漂移的证据法》《侦查程序与人权》《相对合理主义》.

『柒』 想自学法律,入门应该读什么书

  1.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

  2.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利亚

  3. 《乡土中国》》——费孝通

  4. 《法哲学范畴研究》——张文显

  5. 律师之道》——君合

  6. 《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

  7.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8. 《刑法格言的展开》

拓展资料:

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1]

法学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大类,也是中国大学的十大学科体系之一,包括法学、政治学、公安学、社会学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上,很多人习惯将法学专业称之为法律专业。

在中国,法学思想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法学一词,在中国先秦时代被称为“刑名之学”,从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在西方,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Ulpianus)对“法学”(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一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捌』 民法书籍推荐

一、民法史与概述

1、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2、[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3、[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4、[德]罗尔夫·克尼佩尔:《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5、[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德]维亚克尔:《近代私法史》,上海三联书店 2006 年版

7、[美]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8、[美]弗里德曼:《二十世纪美国法律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9、[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二、民法总则

(一)教科书

1、王利明:《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版

2、[德]哈里·韦斯特曼等:《德国民法基本概念(第1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德] 汉斯·布洛克斯:《德国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4、[日]山本敬三:《民法讲义Ⅰ·总则》(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二)体系书

5、[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6、[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7、朱庆育:《民法总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8、李永军:《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三)专著

9、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0、邵建东:《德国民法总则编典型判例 17 则评析》,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1、[德]维尔纳·弗卢梅:《法律行为论》,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

12、芮沐:《民法法律行为理论之全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四)注释书

13、石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三、人格权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

1、[日]五十岚清:《人格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2、王泽鉴:《人格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3、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4、谢远扬:《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四、物权法

(一)教科书

1、王利明、尹飞、程啸:《中国物权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 年版

2、崔建远:《物权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

3、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日]我妻荣:《新订物权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5、[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第 18 版)》,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二)体系书

6、[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7、王利明:《物权法研究(第四版)》(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8、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中、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版

9、崔建远:《物权:规范与学说》(上、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三)专著

10、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田士永:《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啸:《不动产登记法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即将出版)

13、尹飞:《物权法·用益物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4、崔建远:《土地上的权利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高圣平:《担保法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程啸:《担保物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四)注释书

1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

(五)工具书

18、程啸编著:《物权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五、债法总则

(一)教科书

1、张广兴:《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2、王洪亮:《债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3、[德]罗歇尔德斯:《德国债法总论(第 7 版)》,中国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二)体系书

4、黄立:《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邱聪智:《新订民法债编通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5、孙森焱:《民法债编总论》(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6、[日]我妻荣:《新订债权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六、合同法

(一)教科书

1、崔建远:《合同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2、王利明:《合同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谢怀栻等:《合同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二)体系书

5、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三版)》(第 1、2、3、4 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依次出版

6、崔建远:《合同法总论(上卷)》(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7、崔建远:《合同法总论(中卷)》(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9、邱聪智:《新订债法各论》(上、中、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三)释义书

10、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四)工具书

11、程啸编著:《合同法一本通(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7 年版

七、侵权与损害赔偿法

(一)教科书

1、程啸:《侵权责任法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

2、[德]福克斯:《德国侵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3、[德]埃尔温·多伊奇等:《德国侵权法(第 5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二)体系书

4、程啸:《侵权责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5 年版

5、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6、王泽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三)专著

7、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澳]彼得·凯恩:《阿蒂亚论事故、赔偿及法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9、[美]彼得·凯恩:《侵权法解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10、邱聪智:《从侵权行为规则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11、[德]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四)释义书

1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五)工具书

13、程啸编著:《侵权责任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八、民法方法论

(一)入门阶段

1、[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2、[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请求权基础》,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3、[日]北川善太郎:《日本民法体系》,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二)初级阶段

4、[德]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5、[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梁慧星:《民法学解释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三)高级阶段

7、王利明:《法律解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8、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9、[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10、[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九、法经济学著作

1、[德]汉斯-贝恩德·舍费尔等:《民法的经济分析》(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第 6 版)》,格致出版社 2012 年版

3、[美]斯蒂文·沙维尔:《法律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4、[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第七版》,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

5、[美]卡拉布雷西:《事故的成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6、[美]兰德斯、波斯纳:《侵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十、民法思维与案例分析

1、王泽鉴:《民法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2、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3、国家法官学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法律适用方法:侵权法案例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4、国家法官学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法律适用方法:合同法案例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玖』 民法总论是什么

《民法总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民法概述
第二节民法的法源
第三节民法的本质
第四节民法的本位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民事能力
第四节民事权利
第五节民事义务
第六节民事责任

第三章物
第一节作为权利客体的物
第二节物的分类

第四章民事主体——自然人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
第二节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监护
第四节宣告失踪制度
第五节宣告死亡制度
第六节人格权之保护
第七节住所

第五章民事主体——法人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
第二节法人的本质
第三节法人的分类
第四节法人的民事能力
第五节法人的成立
第六节法人的机关
第七节法人的住所
第八节法人消灭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第四节意思表示
第五节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第六节意思表示不自由
第七节条件、期限
第八节期日、期间
第九节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
第十节民事行为的无效与撤销

第七章代理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
第二节代理关系
第三节代理权
第四节代理的分类
第五节代理行为
第六节无权代理
第七节表见代理

第八章诉讼时效
第一节时效的概念
第二节诉讼时效的效力
第三节诉讼时效的客体
第四节诉讼时效期间

第九章民法的效力、适用与解释
第一节民法的效力
第二节民法的适用原则
第三节民法的适用与解释
第四节民法解释方法与漏洞补充方法

『拾』 《民法总论》包括哪些

《民法总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民法概述
第二节民法的法源
第三节民法的本质
第四节民法的本位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民事能力
第四节民事权利
第五节民事义务
第六节民事责任

第三章物
第一节作为权利客体的物
第二节物的分类

第四章民事主体——自然人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
第二节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监护
第四节宣告失踪制度
第五节宣告死亡制度
第六节人格权之保护
第七节住所

第五章民事主体——法人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
第二节法人的本质
第三节法人的分类
第四节法人的民事能力
第五节法人的成立
第六节法人的机关
第七节法人的住所
第八节法人消灭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第四节意思表示
第五节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第六节意思表示不自由
第七节条件、期限
第八节期日、期间
第九节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
第十节民事行为的无效与撤销

第七章代理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
第二节代理关系
第三节代理权
第四节代理的分类
第五节代理行为
第六节无权代理
第七节表见代理

第八章诉讼时效
第一节时效的概念
第二节诉讼时效的效力
第三节诉讼时效的客体
第四节诉讼时效期间

第九章民法的效力、适用与解释
第一节民法的效力
第二节民法的适用原则
第三节民法的适用与解释
第四节民法解释方法与漏洞补充方法

热点内容
海商法第五十六条 发布:2025-01-16 20:02:11 浏览:39
易制爆化学品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19:47:58 浏览:256
公民法形成 发布:2025-01-16 19:39:06 浏览:750
著有道德经为道家始祖的是 发布:2025-01-16 19:29:13 浏览:187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4 发布:2025-01-16 18:35:23 浏览:965
天津劳动法赔偿金额 发布:2025-01-16 18:01:14 浏览:262
法院ems骗 发布:2025-01-16 17:45:38 浏览:291
2018年道德与法治全集 发布:2025-01-16 16:55:08 浏览:455
幼儿园孩子事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6 16:27:53 浏览:590
公司法律制度归纳 发布:2025-01-16 16:22:06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