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刑法
Ⅰ 单行刑法《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广义刑法还是狭义刑法
广义的抄刑法袭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
(1)刑法典。
(2)单行刑事法规。即全国人大常委会99年12月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3)附属刑法规范。即非刑事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如,《价格法》第46条规定: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价格法》属于行政法,但由于第46条涉及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属于附属刑法规范,因此,属于广义刑法的范畴。
狭义的刑法仅指刑法典。即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修订。教材所讲的刑法是狭义的刑法。
Ⅱ 我国刑法分为
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版规范的总和,包括权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的刑法仅指刑法典。
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以区分为普通刑法和与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是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Ⅲ 广义刑法包括刑法典,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意思是不是广义刑法包括狭义刑法
是的。
刑法复是规定犯罪、制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 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 也叫 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后的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开始施行。这也是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中国先后通过一个决定和九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
Ⅳ 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的含义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
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叫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各阶级经济上的利益。
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广义刑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 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
【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规定方式:
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法。
我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颁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规定在刑法第452条,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的失效时间,有两种方式:
一是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颁布代替了同类旧法的内容,或者由于原来立法的特殊条件消失,旧法自行失效法。
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实行从旧兼从轻原则,即:
1.对于在新刑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使用当时的法律;
2.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的,适用新刑法。
Ⅳ 刑法的司法解释是否属于广义上的刑法
不属于。只是法律适用的规范。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它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也称附属刑法规范)。
Ⅵ 关于广义刑法问题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
(1)刑法典。
(2)单行刑事法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99年12月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3)附属刑法规范。即非刑事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如,《价格法》第46条规定: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价格法》属于行政法,但由于第46条涉及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属于附属刑法规范,因此,属于广义刑法的范畴。
狭义的刑法仅指刑法典。即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199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材所讲的刑法是狭义的刑法。
######
我认为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性规定/经济特区中关于刑法类的法律,应根据其颁布方式确认其为单行刑法或附属刑法,但是,这些广义刑法具有局限性(如地域、民族限制适用)。
至于港澳特区,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域外法权,其基本法属于宪法性文件,特别是香港还是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显然无法归类到我国刑法的范畴。
我国与香港的边界虽然不是国界,却是边境,因此,我国刑事法律不应具有如此高的域外效力。也因此,香港的刑事判例也不能作为我国的广义刑事法律。
Ⅶ 下列哪些属于广义上的刑法
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单行刑事法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走私专、制作、属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或者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犯本款罪的,处以罚金,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Ⅷ 刑法修正案属于广义还是狭义刑法
属于狭义刑法,不属于广义刑法。因为刑法修正案属于狭义刑法的内在组成部分。
Ⅸ 广义上的刑法包括
广义刑法是“狭义刑法”的对称。国家关于犯罪与刑罚的一切刑事法律、法规内的总称。既包括容刑法典,也包括单行刑事法规,还包括被分散规定于其他法律中有关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以及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典和单行刑事法规进行修改或补充的规定。
在西方刑法理论中,广义刑法不仅被理解为有关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而且往往还包括刑事追诉的法律规范。
(9)广义刑法扩展阅读:
刑法是一种限制权利,为了限制国家刑罚权,限制了立法主体,只能是体现国民意志的最高权利机关。学说理论不得作为刑法渊源。这是成文的罪刑法定。
刑法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对国家刑罚权扩张的表现,需要加以限制。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是对国家刑罚权的约束,国民自由人权的范围会更大。
单行刑法属于广义刑法之一,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针对某种或者某几种犯罪和刑罚单独制定的专项刑事法律。
Ⅹ 广义和狭义的刑事诉讼法各指什么
广义: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79年7月1日通过,1979年7月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五号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10)广义刑法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法律规范,反映了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它与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紧密相连,是指导人们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价值目标的重要保证。
《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