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出清

司法出清

发布时间: 2022-08-14 17:05:31

A. 我单位现在成了僵尸企业三十多年无主管部门管理怎么申请破产需要多久

一、破产清算一般需要多久时间
这个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一般时间都会非常长,几年是常事。破产法中只是明确了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企业破产清算的时间,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并非法律遗漏,而是因为企业破产的情况很复杂,有的破产一年都未必能够清算完毕,更不要提说有多少个工作日能够结束。

因为破产可能重整,重整就意味着继续经营,这个时间下去就不好说了。而如果企业最终因为没有财产可分配,直接就可以进入结束阶段了。但清产核资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说,如果企业进入破产清算,最好的计时单位是月,通常这个周期至少都在一年以上。

破产清算一般需要多久时间

二、破产清算流程是怎么样
1、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前两款规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2、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

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3、人民法院裁定不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二十五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

三、公司破产清算不够赔偿怎么办
1、根据《公司法》第187条的规定: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

可以要求法院进行破产清算时优先支付员工赔付。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

其中第四十六条也有规定: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B. 失信被执行人能用数字货币吗

失信被执行人能用数字货币。
就中国而言,数字货币的法律性质一直是争议的焦点。目前,我国对数字货币的立法相对缺乏。唯一相关的法律文件是2013年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和2017年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然而,两者都否定了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虽然近期,个别地区法院在司法判例中承认比特币的虚拟财产属性,给予法律保护,使数字货币的法律保护问题再次被提上前台。然而,这种思维并没有形成广泛的气候。不同地区不同法官对法律文书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数字货币仍然被视为“违法之物”,进而将其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的风险。因此,数字货币的法律保护尚处于不确定性。
完善市场主体司法保护机制,进一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1.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权利保护平等,不断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益,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完善市场主体司法裁判规则体系。以贯彻实施民法典为契机,及时开展司法解释清理修订工作,废除按照所有制类型区分市场主体和对民营企业不平等的规定。完善营利法人的司法裁判规则,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现代法人制度。针对特别法人制度的最新发展,按照中央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要求,积极应对司法实践中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特征、法人属性、功能作用、运行机制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有益经验,规范、扶持和保护高新科技企业、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领域存在的有限合伙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司法环境。
3.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要求,立足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国有产权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依法妥善审理因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法定代表人违规担保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依法追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的法律责任,促进国有企业健全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和内控机制,规范权责定位和行权方式,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4.加强中小股东司法保护。严格落实公司法、证券法优先保护特殊市场主体的立法精神,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利润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正确处理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的关系,合理确定金融机构的适当性管理义务和举证责任,优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5.健全市场主体司法救治退出机制。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按照发展改革委《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充分发挥破产重整的拯救功能,加强对陷入困境但具有经营价值企业的保护和救治。细化重整程序的实施规则,加强庭外重组制度、预重整制度与破产重整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政府与法院协调处置企业破产事件的工作机制,探索综合治理企业困境、协同处置金融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C. 快速出清“僵尸企业”难在哪

一、法院不能主动启动企业清算或破产程序
法院虽然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完善案件审理的软、硬件条件、畅通企业的法律退出通道,比如发布司法解释明确破产案件受理条件、加强破产案件受理监督、壮大法官与破产管理人专业队伍、开通破产案件网络信息平台、尝试破产审判庭的设立等等,但是法院的中立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如同行政机关一样遵照政府指令去主动完成各种量化的政治任务指标。无论是依据《公司法》的强制清算程序还是依据《企业破产法》的破产清算、重整与和解程序,都是依适格申请人申请启动的法律程序。我国法院没有主动启动退出机制要求“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职权,即使诉讼案件的执行法院依照《民诉法司法解释》第五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拟将执行程序转为破产程序的,也需要至少一名债权人或者债务人自己同意。
二、适格申请人申请“僵尸企业”破产以及股东开展清算的意愿不足
破产程序的适格申请人是指符合《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债权人或债务人(“僵尸企业”)以及符合规定的出资人;公司清算程序的启动主体是指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债权人与股东。上述主体都有其不愿启动企业退出机制的特定原因。
1、债权人指望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不愿“僵尸企业”退出市场
如果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无论是担保债权人还是普通债权人,其可得债权权益都将因《企业破产法》的特殊设置而明显折损,比如债权利息在破产案件受理之日就停止计息、破产案件受理之日半年内的个别清偿将被撤销、在诉讼中保全到的债务人财产会在解除保全后划入破产财产与其他债权人共享等等,更重要的是,债权人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得到的债权清偿比例一般非常低,甚至在支付职工薪酬、补偿金后得不到任何清偿。债权人往往希望自己的债权能够全额收回,或者至少可以收回本金,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因此一般都寄望“僵尸企业”能够死里逃生。即使“僵尸企业”半死不活一直拖欠债务,也不愿第一个站出来给其压上“申请破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2、股东不愿启动企业退出机制被追缴未到位出资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我国很多企业在出资问题上并不规范,在现行《公司法》允许公司设立无需验资后实缴出资就更加随意,股东认缴高出资,实缴出资长期不到位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股东在“僵尸企业”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出于逃避大额实缴出资的考虑一般不会主动启动企业的清算或破产程序。
3、控股股东、高管眷恋企业控制权、职位不会积极配合企业出清
“僵尸企业”一旦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直接结果就是控股股东丧失控制权、高管职位被剥夺,所有原有的权力与优待就会立马化为泡影。其控股股东或高管在这种抵触心理的作用下自然不会积极配合启动企业的退出程序。在笔者处理的一系列清算与破产案件中,笔者经常看到实际控制人或高管对角色转换的各种不适应,甚至在清算中设置重重障碍,严重阻滞清算进程。
三、“僵尸企业”获取“死亡证明”周期长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我国2014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万户,2015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2万户,而2015年日均注销的企业不足新登记企业的零头,依照破产程序退出的企业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注销比设立要复杂得多。因为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在注销前必须履行清算程序,即使是自行清算程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耗时半年甚至数年也是正常现象,更不用谈及需要法院与破产管理人甚至政府介入的破产清算程序。
四、破产重整中难觅新的出资人
破产重整严格来说不属于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而是一种危困企业保护机制,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若有“僵尸企业”被申请破产重整,考虑到资源匹配、职工安置、管理经验对口等因素,一般都由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出资重整。

D. 僵尸企业出清的问题,难在何处

最大的难点无疑是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下面是来自中国清算网的数据说明:
据了解,仅国资委梳理的中央企业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涉及的资产就达3万亿元。在各地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亟须一起面对问题。
去年以来,银监会指导各地组建了不少债委会,各债权银行协商采取一致行动,不随意停贷、抽贷,对“扶持类、挽救类、退出类”企业的债务采取不同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与各类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坚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积极探索多种灵活有效的债务处置方式,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去产能。
唐登杰强调,政府要客观看待“僵尸企业”破产,支持企业更好地利用法治化手段解决问题。
破产清算、破产重整是法治化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的数据,2016年法院共受理企业破产案件5665件,比2015年上升53.8%,其中重整案件1041件;审结企业破产案件3602件,比2015年上升60.6%,其中重整案件525件。
“2016年企业破产案件激增,法院依法促进‘僵尸企业’清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说。
然而,企业破产重整目前也面临诸多障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认为,其中包括税收减负难、融资解困难、信用修复难,建议全国人大、国务院适时修改《企业所得税法》、《贷款通则》、《征信业管理条例》,以完善市场出清机制、推动企业破产重整。
处置“僵尸企业”,如何安置企业职工也是关键环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产能必须安置好职工,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要及时拨付,地方和企业要落实相关资金与措施,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全国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涉及28个省份1905家企业,共安置了72.6万人。
据了解,目前各地采取内部安置、外部转岗、解除劳动合同、扶持创业等多种方式分流职工。今年化解过剩产能大约需要安置50万职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强调,处理“僵尸企业”原则是“保人不保企”。建议多渠道解决好去产能涉及的职工分流安置问题,鼓励通过企业内部分流消化、新企业吸纳原有企业职工、搭建创业平台、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渠道。

热点内容
刑法专题课件 发布:2024-11-16 22:30:08 浏览:487
海商法中的承运人义务 发布:2024-11-16 22:20:05 浏览:463
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18 发布:2024-11-16 22:19:06 浏览:331
按劳动法工资怎么算的 发布:2024-11-16 21:33:30 浏览:158
刑诉应当法律援助的对象 发布:2024-11-16 21:25:37 浏览:118
2011年社会保险费法 发布:2024-11-16 21:09:42 浏览:252
司法局开展民法典赠书仪式 发布:2024-11-16 21:07:53 浏览:196
劳动法做六休一 发布:2024-11-16 20:54:10 浏览:238
党内法规的自查报告 发布:2024-11-16 20:29:18 浏览:433
安装空调法律法规 发布:2024-11-16 18:25:45 浏览: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