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

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

发布时间: 2022-08-16 09:05:49

『壹』 1998年至今我国都和哪些国家签订了司法协助条约

①中国和波兰《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87..5签订,1988.2.3正式生效)。
②中国与法国《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87.5.4签暑,1988.2.8正式生效)。
③中国和蒙古《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89.8.31签订,1990.10.29正式生效)。
④中国和罗马尼亚《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1.1.16签订,1993.1.22正式生效)。
⑤中国和比利时王国《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87.11.20签署,1988.9.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⑥中国和意大利《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1.5.20签署,1995.1.1生效)。
⑦中国和俄罗斯《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2.6.19签署,1993.11.14生效)。
⑧中国和白俄罗斯(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3.1.11因北京签署,1993.11.29生效)。
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关于民事、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3.1.14签署,1995.7.1
1生效)。
⑩中国和乌克兰《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2.10.31签署,1994.1.19生效)。
①①中国和古巴《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1992.11.24签署,1994.3.26生效)。
①②中国和西班牙《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2.5.2签署,1994.1.1生效)。
①③中国和保加利亚《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3.6.2签署,1995.6.30生效)。
①④中国和土耳其《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2.9.28签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6.30批准)。
①⑤中国和泰国《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1994.3.16签署,同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①⑥中国和阿拉伯埃及《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4.4.21签署,1995.5.31生效)。
①⑦中国和希腊《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4.10.17签署,1995.8.29全国人大批准)。
①⑧中国和加拿大《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4.7.29签署,1995.7.1生效)。①⑨中国和保加利亚《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5.4.7签署,1996.5.27生效)。
②⑩中国与塞浦路斯《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的条约》(1995年4月签署,同年10月30日生效)。
②①中国和摩洛哥《关于民事和商事的协定》(1995年4月签署)。
②②中国与匈牙利《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5年10月签署)。

『贰』 司法协助条约跟司法引渡条约有什么不同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根据自己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为对方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
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等;二是接受外国法院的委托,代为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
引渡(extradition)是指国家根据条约或基于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内而被别国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应该国得请求,移交改过审判或处罚的行为。是国家之间刑事司法协助的一种形式。比如赖昌兴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内,但被我国指控有犯罪行为,我国向加拿大请求将其移交于我国进行审判。加拿大应请求移交的行为就是引渡。

引渡的
法律
基础是一个主权国家对犯罪的管辖权,包括属地,属人和其他管辖权等。也就 是说,请求引渡的国家,基于国际法上承认的依据,对该名身处他国境内罪犯享有管辖权。可以引渡的罪行在19世纪以前主要是政治犯,异教徒和逃兵。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得胜利,罪刑法定和民主原则得确立使引渡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改变。各国变为只引渡普通刑事犯。"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习惯法则。
我国与泰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一些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并且参与了很多实际上涉及引渡问题的公约,比如《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消除一切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等等。
我国与外国签订的民商事司法协助协定签署、生效一览表
1、1987年5月4日我国与法国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88年2月8日生效;
2、1987年6月5日我国与波兰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88年2月13日生效;
3、1987年11月20日我国与比利时签订《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我国政府1988年9月5日批准该协定;
4、1989年8月31日我国与蒙古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0年10月29日生效;
5、1991年1月16日我国与罗马尼亚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3年1月22日生效;
6、1991年5月20日我国与意大利签订《关于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5年1月1日生效;
7、1992年5月2日我国与西班牙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4年1月1日生效;
8、1992年6月19日我国与俄罗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3年11月14日生效;
9、1992年9月28日我国与土耳其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5年10月26日生效;
10、1992年10月31日我国与乌克兰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4年1月19日生效;
11、1992年11月24日我国与古巴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4年3月26日生效;
12、1993年1月11日我国与白俄罗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3年11月29日生效;
13、1993年1月14日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5年7月11日生效;
14、1993年6月2日我国与保加利亚签订《关于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5年6月30日生效;
15、1994年3月16日我国与泰国签订《关于民商事司法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该协定1997年7月6日生效;
16、1994年4月21日我国与埃及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5年5月31日生效;
17、1994年10月17日我国与希腊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6年6月29日生效;
18、1995年4月26日我国与塞浦路斯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6年1月11日生效;
19、1995年10月9日我国与匈牙利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7年3月21日生效;
20、1996年4月16日我国与摩洛哥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9年11月26日生效;
21、1996年7月4日我国与吉尔吉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7年9月26日生效;
22、1996年9月16日我国与塔吉克斯坦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8年9月2日生效;
23、1997年4月28日我国与新加坡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9年6月27日生效;
24、1997年12月11日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8年8月29日生效;
25、1998年10月19日我国与越南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9年12月25日生效;
26、1999年1月25日我国与老挝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2001年12月15日生效;
27、1999年5月4日我国与突尼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2000年7月20日生效;
28、2000年3月20日我国与立陶宛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我国政府2000年8月25日批准该协定;
29、2001年4月9日我国与阿根廷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
没建交不可能签订条约,基本常识。

『叁』 哪些条约规定了或引起或引渡的原则

中国的引渡条约国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欧洲除俄罗斯、罗马尼亚、法国、西班牙、乌克兰、葡萄牙等国之外,美洲除秘鲁、墨西哥、巴西之外的所有国家,还有非洲的大部分国家,都未与中国签订引渡条约。

中国与外国缔结的司法协助条约一览表
引渡条约

序号 条约名称 签署时间 生效时间

1 中国和泰国引渡条约 1993.08.26. 1999.03.07.

2 中国和白俄罗斯引渡条约 1995.06.22. 1998.05.07.

3 中国和俄罗斯引渡条约 1995.06.26. 1997.01.10.

4 中国和保加利亚引渡条约 1996.05.20. 1997.07.04.

5 中国和罗马尼亚引渡条约 1996.07.01. 1999.1.16.

6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引渡条约 1996.07.05. 1999.2.10.

7 中国和蒙古引渡条约 1997.08.19. 1999.1.10.

8 中国和吉尔吉斯引渡条约 1998.04.27. 2004.04.27.

9 中国和乌克兰引渡条约 1998.12.10. 2000.07.13.

10 中国和柬埔寨引渡条约 1999.02.09. 2000.12.13.

11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引渡条约 1999.11.08. 2002.09.29.

12 中国和韩国引渡条约 2000.10.18. 2002.04.12.

13 中国和菲律宾引渡条约 2001.10.30. 2006.03.12.

14 中国和秘鲁引渡条约 2001.11.15. 2003.04.05.

15 中国和突尼斯引渡条约 2001.11.19. 2005.12.29.

16 中国和南非引渡条约 2001.12.10. 2004.11.17.

17 中国和老挝引渡条约 2002.02.04. 2003.08.13.

18 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引渡条约 2002.05.13. 2005.05.25.

19 中国和立陶宛引渡条约 2002.06.17. 2003.06.21.

20 中国和莱索托引渡条约 2003.11.06. 2005.10.30.

21 中国和巴基斯坦引渡条约 2003.11.03. 2008.01.10

22 中国和西班牙引渡条约 2005.11.14. 2007.04.04.

被判刑人移管条约

序号 条约名称 签署日期 生效日期

1 中国和乌克兰移管被判刑人条约 2001.07.21. 2002.10.12.

2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 2002.12.02. 2006.12.09.

3 中国和西班牙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 2005.11.14. 2007.04.04.

4 中国和葡萄牙移管被判刑人条约 2007.01.31. 2009.07.25.

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序号 条约名称 签署时间 生效时间

1 中国和加拿大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4.07.29. 1995.07.01.

2 中国和保加利亚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5.04.07. 1996.05.27.

3 中国和韩国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8.11.12. 2000.03.24.

4 中国和哥伦比亚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9.05.14. 2004.05.27.

5 中国和突尼斯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9.11.30. 2000.12.30.

6 中国和美国刑事司法协助协定 2000.06.18. 2001.03.08.

7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0.07.24. 2006.07.28.

8 中国和菲律宾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0.10.16. 2001.04.28.

9 中国和秘鲁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5.01.27. 2009.03.18.

10 中国和南非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3.01.20. 2004.11.17.

11 中国和泰国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3.06.21. 2005.02.20.

12 中国和拉脱维亚共和国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4.04.15. 2005.09.18.

13 中国和巴西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4.05.24. 2007.10.26.

14 中国和法国刑事司法协助协定 2005.04.18. 2007.09.20.

15 中国和西班牙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5.07.21. 2007.04.15.

16 中国和葡萄牙刑事司法协助协定 2005.12.09. 2009.05.15.

17 中国和澳大利亚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6.04.03. 2007.03.28

18 中国和新西兰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6.04.06. 2008.01.01.

19 中国和日本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7.12.01. 2008.11.23.

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序号 条约名称 签署时间 生效时间

1 中国和波兰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 1987.06.05. 1988.02.13.

2 中国和蒙古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89.08.31. 1990.10.29.

3 中国和罗马尼亚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1.01.16. 1993.01.22.

4 中国和俄罗斯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2.06.19. 1993.11.14.

5 中国和土耳其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2.09.28. 1995.10.26.

6 中国和乌克兰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2.10.31. 1994.01.19

7 中国和古巴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2.11.24. 1994.03.26.

8 中国和白俄罗斯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3.01.11. 1994.11.29

9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3.01.14. 1995.07.11.

10 中国和埃及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4.04.21. 1995.05.31.

11 中国和希腊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4.10.17. 1996.06.29.

12 中国和塞浦路斯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5.04.25. 1996.01.11.

13 中国和吉尔吉斯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6.07.04. 1997.09.26.

14 中国和塔吉克斯坦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6.09.16. 1998.09.02.

15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7.12.11. 1998.08.29.

16 中国和越南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8.10.19. 1999.12.25.

17 中国和老挝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9.01.25. 2001.12.15.

18 中国和立陶宛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0.03.20. 2002.02.19.

19 中国和朝鲜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3.11.19. 2006.01.21.

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

序号 条约名称 签署时间 生效时间

1 中国和法国民事、商事司法协助协定 1987.05.04 1988.02.08

2 中国和意大利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1991.05.20 1995.01.01

3 中国和西班牙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1992.05.02 1994.01.01

4 中国和保加利亚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 1993.08.02 1995.06.30

5 中国和泰国民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 1994.03.16 1997.07.06.

6 中国和匈牙利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1995.10.09. 1997.03.21.

7 中国和摩洛哥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 1996.04.16. 1999.11.26.

8 中国和新加坡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1997.04.28. 1999.06.27.

9 中国和突尼斯民事、商事司法协助条约 1999.05.04. 2000.07.20.

10 中国和韩国民事、商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3.07.07. 2005.04.27.

11 中国和阿联酋民事、商事司法协助条约 2004.04.21. 2005.04.12.

『肆』 我国法律规定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什么

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等;二是接受外国法院的委托,代为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

『伍』 英国和中国有没有签国际司法互助条约,或者两国是不是缔交国。

摘要 由于中国没有加入多国性的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国际公约,因此中国主要是通过与外国签订双边司法协助条约的方式,实现两国间承认和执行对方国法院判决的司法协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与中国订立了双边《司法协助条约》的国家有:

『陆』 国际上具体有哪些区域性的引渡条约或多边协定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是:(1)罪犯本人所属国;(2)犯罪行为发生地国;(3)受害国。
引渡是属于一个国家主权范围自由决定的事。按国际法,国家并无引渡罪犯的义务,但如果国家间有条约规定,应履行条约义务。如无条约规定,是否向他国引渡,则完全由一国自行决定。如果发生几个国家同时要求某国引渡某一罪犯时,在原则上,被请求国有权决定接受哪一国的要求。引渡的对象可以是请求国的国民、第三国国民或被请求国国民。通常各国都拒绝引渡本国国民,只有英美等国有少数相反的案例。
引渡条约是有关国家之间关于把在一国境内被他国指控为犯罪和判刑的人根据后者请求移交给该国进行审判和惩罚的条约。引渡条约通常是双边的,如1971年加拿大和美国之间、1972年英国和美国之间订立的引渡条约。也有多边的,如1933年的美洲国家间引渡条约、1957年的欧洲引渡公约等。引渡条约规定,政治犯一般不予引渡。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罪、灭绝种族罪和种族隔离罪不视为政治罪而可以引渡

自1993年以来,中国已与泰国、南非(2004年)、老挝,西班牙(2006年)等20多个国家缔结了引渡条约,大多是发展中国家。
1994年,中国与泰国签订了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他国签订的第一个引渡条约。到目前为止,中国与40个国家签订了56个司法协助、引渡和移交被引渡人条约,为共同打击外逃贪官奠定了基础。

中国同外国的司法协助与法律合作
一、中国与外国缔结司法协助条约的情况

(一)中外缔结司法协助条约的现状

根据双边的司法协助条约、引渡条约和移管被判刑人条约相互请求和提供协助,是中国开展对外司法合作的主要形式。自1985年至2001年11月底,中国已与38个国家缔结了54个司法协助条约、引渡条约及移管被判刑人条约。这些条约涉及民商事司法协助、刑事司法协助、引渡及移管被判刑人四个方面的事项。其中生效的41个,已签署尚未生效的13个。2001年生效的条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2001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2001年3月8日)。

(二)2001年中国与外国缔结双边司法协助条约的情况

2001年,中国对外司法合作双边条约的缔结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进展。本年度中,中国先后与阿根廷谈判并签署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与乌克兰谈判并签署了移管被判刑人条约,与老挝谈判并草签了引渡条约,与南非谈判并签署了引渡条约,与菲律宾谈判并签署了引渡条约,与秘鲁、突尼斯签署了引渡条约。具体情况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3月12日至16日,双方代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了谈判,就条约的全部条款达成一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和阿根廷共和国外交部长阿达尔维托·罗德里格斯·贾瓦里尼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签署了该条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

3月26日至31日,7月2日至6日,双方代表分别在北京和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了谈判,并就条约的全部条款达成一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与乌克兰司法部长斯坦尼克在基辅正式签署了该条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引渡条约》

7月16日至20日,双方代表在北京进行了谈判,就条约的全部条款达成一致,并于7月20日草签了该条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引渡条约》

9月3日至7日,11月5日至9日,双方代表分别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和北京进行了谈判,就条约的全部条款达成一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长张福森和南非共和国司法部长佩纽尔·马杜纳在北京正式签署了该条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引渡条约》

9月27日至28日,双方代表在马尼拉进行了谈判,就条约的全部条款达成一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和菲律宾共和国司法部长赫尔南多·佩雷斯在北京正式签署了该条约。

6、《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引渡条约》

1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和秘鲁外交部副部长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夸德罗斯在北京正式签署了该条约。

7、《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突尼斯共和国引渡条约》

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部部长唐家璇和突尼斯共和国外交部长哈比卜·本·叶海亚在北京正式签署了该条约。

『柒』 普遍管辖原则的适用范围

我国现行刑法典确认了普遍管辖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是指,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犯罪分子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我国领域外,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都有权根据我国刑法对其行使刑事管辖权。普遍管辖原则是在突破地域、国籍、利益保护三种管辖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身具有较强的国际性。普遍管辖原则在一国内的刑事实践,既涉及刑事实体法又涉及刑事程序法。由于立法体系、法律传统的差异及在国际罪行的起诉和审判上必须取得相关国家合作,因此,普遍管辖原则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针对普遍管辖原则实施中的障碍和我国在普遍管辖原则方面刑事实践为时不长的现状,我国仍需在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利于对国际罪行实施着进行有效的打击和惩治。

关键词:普遍管辖原则;刑事实践;实施障碍

我国《刑法》第九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这一规定,普遍管辖原则应是指,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犯罪分子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我国领域外,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都有权根据我国刑法对其行使刑事管辖权。
一、普遍管辖原则的内涵
普遍管辖是在突破地域、国籍、利益保护联系基础上形成的,本身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在界定普遍管辖原则的问题上,理论界存在三种不同视角的理论概括:其一是指从国内刑法确定普遍管辖权的范围角度对普遍管辖原则所作的传统解释,认为犯罪行为不论发生在何地,也不论指罪犯的车籍所属,国家都有权根据国内公诉法对该罪行加以追诉;其二是指西方传流国际法理论以犯罪是文化界的连带性的观念为基础所作的解释,认为普遍管辖原则是一切国家对侵害其保护的超国家的文化利益的犯罪行为,不问罪行发生于何地及犯罪人国籍如何,均可适用国内公诉;其三是从现代国际法的规定出发,认为普遍管辖原则应严格限定于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主张无论是国内公诉法的角度还是从传统国际法的角度理解普遍管辖原则的观点存在不足,笔者赞同第三种角度的界定,国际刑法中的普遍管辖是指,针对国际罪行,不论犯罪地、犯罪国籍如何,只要能实现实际控制,各国有权根据国内公诉对犯罪分子加以管辖。
理解普遍管辖原则,首先需要澄清三个问题:(1)实际控制,是指普遍管辖原则适用的前提,按照一般刑事管辖原则,对于与罪犯逮捕地在地域、国籍、受害人等方面无任何关系的犯罪人,罪犯实际控制地法院则无权管辖。但普遍管辖原则适用弥补这一缺漏。对于国际罪行,只要在其领土上能够实现对该罪行实施者的控制,不论犯罪人是否具有本国国籍,不论犯罪行为是否在国内,也不论受害者是否本国公民,实际控制罪犯的国家都有权对该罪行提起诉讼并做出裁决。(2)国际罪行,是指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规定的、危害国际的犯罪行为。国际罪行不同于国内犯罪,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上表现为故意,客观要件为实施了危害国际共同利益而为国家条约禁止的行为。这种犯罪由于违反了国际的共同利益,因此被称为国际法上的犯罪行为,所有国家逮捕和惩办这种犯罪○1。国际罪行的实施,不仅是针对某个国家,某类组织,某个自然人的犯罪,而且同时对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形成侵犯、构成对整个人类的安全和秩序的破坏。由于各国参加的条约范围不同,在其所参加公约中是否存在保留条款亦有差异,这种差异从而导致对国际罪行在不同国际刑法中确认范围的差异。(3)国内公法,是指实际控制国际罪行实施者的国家对其追诉和惩罚适用的法律依据。
二、普遍管辖原则在我国刑事实践及发展
普遍管辖原则的国际实践,始自对海盗的起诉和审判,当时的国际法学通说认为:海盗是全人类的敌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命令并武装起来反对他们○2。普遍管辖原则在一国国内的刑事实践,既涉及刑事实体法又涉及刑事程序法,为了对国际罪行实现有效的打击和惩治,我国刑事法在探索中对普遍管辖原则不断完善。
(一)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规定国际犯罪行为的国际条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参加的公约可分为四类:一是关于禁止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制裁反和平,反人类罪,非法使用武器等战争罪犯的国际条约;二是关于保护人权、制裁国际贩卖人口、种族歧视、酷刑等方面的犯罪的国际条约;三是关于维护公共安全,制裁危害民用航空秩序、危害海上航行,侵害受国际保护人员等方面的犯罪的国际条约;四是关于禁毒、制裁各类毒品犯罪的国际条约。根据我国参加公约确定的范围,国际罪行包括:侵略罪、战争罪、反人道罪、非法使用武器罪;灭绝种族、劫持人质、国际贩卖人口、酷刑罪;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安全、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海盗罪;毒品犯罪,非法获取和使用核材料罪等。
(二)刑法典分则罪名体系与国际罪行的联系。
我国理论界对于国际罪行是否需要有国内刑法分则加以具体规定的问题,存在不同观点。有观点主张国内刑法分则不必规定国际罪行,我国司法机关审理国际罪行可以直接使用相关的国际条约○3。笔者认为国内刑法分则应当规定国际罪行。国际刑法规范的国内化问题,是国际法从规范到实践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并且相关国际条约也明确要求各缔约国应当在国内刑法中确定某种国际犯罪行为的规范。如何实现国际刑法规范的国内化,我国刑法学界也存在不同看法:一是主张国内刑法具体规范将所参加条约中的国际罪行逐一规定,使条约义务在国内能得到一并遵守○4;还有学者采取折衷方法,认为国内刑法可采取空白罪状规定国际罪行,同时规定明确具体的罪名和法定刑。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具体分析我国刑法典分则的罪名体系,参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加以区分,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予以解决。通过对此分析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罪名体系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国际罪行,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不同情况:
(1)刑法分则对有关国际刑法规范所规定的国际罪行不存在相应规定。例如,侵略罪、战争罪、灭绝种族罪等。这类犯罪行为相关规定在我国刑法规范中都没有规定。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应当在我国刑法中明确加以规定,并设定相应的法定刑。一方面,可以向国际社会表明我国政府与上述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立场;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司法机关在按照保护管辖原则的审理外国势力针对我国国家和公民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案件时,提供国内法的依据。同时,在我国刑法中明文规定这类犯罪行为也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按照普遍管辖原则审理此类案件所必须的,否则,司法机关将无法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审理案件。
(2)刑法分则对有关国际刑法规范所规定的国际罪行存在相应的规定,但具体构成要件与国际法规范不尽一致。例如,虐待俘虏罪、遗弃伤病军人罪、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等。我国《刑法》第四百五十条规定,此类犯罪的主体只能是我国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但国际罪行的实施主体依条约规定,则包括本国军人和外国军人。对于我国司法机关如何按照普遍管辖原则审理外国人实施的这类国际罪行,有学者主张对此类规范作目的性解释:犯罪主体既包括中国军人,也包括外国军人或作战双方的军人○5。这一解释能够顺利解决国内刑法规范与国际刑法规范脱节的问题。但针对此类国际罪行的犯罪主体不一致的情形,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修改现行刑法,重新界定军人范围来解决这一问题。
(3)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将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罪行完全包容在内。这种可分为三类:一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与有关国际刑法规范的规定相同,例如毒品犯罪、劫持航空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等。二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罪名包容有关国际刑法规范的规定,例如抢劫罪包容海盗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罪包容破坏海底电缆罪等。三是刑法分则的数个具体罪名与相关国际刑法规范的一个罪名对应,例如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罪与酷刑罪对应;故意伤害、绑架、非法拘禁罪与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相对应。对于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国际罪行,在按照普遍管辖原则审理案件时,我国司法机关可根据具体案情直接适用我国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国际罪行触犯的罪名和法定刑。
(三)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是普遍管辖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是指在其境内发现被请求引渡的犯罪人的国家,按照签订的有关条约或互惠原则,应当将该人引渡给请求国;如果不同意引渡,则应当按照本国法律对该人提起诉讼以便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自立案始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如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不必移送起诉机关。虽然在国际社会惩治国际犯罪行为的实践中,行为人被侦查或者起诉之后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少有发生,但笔者认为,对该原则的理解应当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嫌疑人实施起诉和审判并不是行使刑事管辖权和启动刑事诉讼程度的必然结果。
(四)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程序问题
(1)司法管辖的确定。依普遍管辖原则审理的案件,犯罪地不在我国领域内,被告人也非我国公民,如果依“犯罪地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为辅”的一般管辖原则,则无法实际操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于按照普遍管辖原则审理的案件由被告人被抓获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由于此类案件具有不同普通刑事案件中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而且一般需要借助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才能使审判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如果此类案件更适宜在其他法院审理,则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由被告人抓获地中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应遵循的原则。司法机关适用普遍管辖原则案审理案件时,除必须遵循我国刑事诉讼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几项特有原则:第一,国家主权原则,即对于一般外国人的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理,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二,指定或委托中国律师参加诉讼的原则○6。第三,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即外国公民在我国参加刑事诉讼,我国司法机关应当给予他和本国公民同等待遇。第四,信守国际条约的原则。即凡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除声明保留的条款外,都必须坚决信守。第五,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诉讼的原则。
(3)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运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的原则,我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代为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进行搜查,鉴定、押解、勘验、检查以及其他与调查取证有关的诉讼行为;移交物证,书证和赃物赃款,允许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送达诉讼文书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我国依照普遍管辖审理国际犯罪案件,寻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存在在三条途径:一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存在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规定。例如《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第十一条规定,各缔约国对国际罪行提起的刑事诉讼应互相给予最大限度的协助,包括提供它们掌握是为了诉讼程序所需要的一切证据。二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双边刑事司法协助协定。据此,我国司法机关在按照普遍管辖原则审理案件时,可依照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请求有关国家给予刑事司法协助。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请求与我国签订司法协助的国家的法院代为一定诉讼行为的,必须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查同意。三是依照互惠原则提起刑事司法协助。如果我国司法机关请求进行刑事司法协助的国家既不是有关国际刑法规范的缔约国,也没有与我国签订双边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就应按照互惠原则与其协商进行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互惠原则要求,一国给予另一国司法协助,被施惠国应承诺给予协助国相同或者相似的待遇。我国目前尚无比较完备的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国内法,《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确认的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远不能满足刑事司法协助实践的需要。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范围、原则、程度等没有法律规定,导致司法机关进行国际刑事协助没有具体法律依据可遵循的困境。因此,应该尽快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协助的国内法。
(4)国际刑法规范对依着普遍管辖的案件的特别程序要求。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刑法规范对缔约国行使刑事管辖权在诉讼程序上的特别要求主要体现为:其一,要求行使管辖权的缔约国通报对国际犯罪行为的查处情况,包括犯罪的情况、对犯罪人采取的措施、引渡程度或其他法律程序的结果等。其二,要求将诉讼结果通知有关国家或者国际组织。对于这些国际刑法规范在诉讼程序上的特别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具体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因此,依照普遍管辖原则审理国际犯罪案件时,对于相关国际条约中我国未声明保留的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特别要求的条款,司法机关应当遵照执行。
三、普遍管辖原则中的障碍
制度的实施必然存在障碍,普遍管辖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也不例外。一方面,由于立法体系、法律传统的差异导致各国刑事制度的不同,我国在国际犯罪的确认、刑事管辖权的确定、引渡制度的确立、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均与国际法规存在差异○7;另一方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虽然确定了刑事管辖权,但在罪行的起诉和审理上必须取得相关国家的合作才能有效打击和预防国际犯罪。立法与司法双重障碍导致普遍管辖原则在实践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1)管辖冲突。严格按照普遍管辖原则,各国都享有对国际罪行的刑事管辖权。如果各国均主张对同一国际罪行的刑事管辖权,应如何确定管辖权?虽然国际公约规定当有关国家之间不能以谈判方式解决时,其中任何一方可以交付仲裁或者提交国际法院裁决,但有些国家在加入国际条约时对这些条款加以保留,因此必然会形成刑事管辖争端○8。这种刑事管辖争端往往导致对国际罪行的惩处久拖不决的现象。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管辖体系,普遍管辖原则能够克服世界各国基于国家主权与国际罪行作斗争的漏洞,但在这种特殊的管辖体系内,是存在优先次序还是并行管辖、不分先后,国际刑事法规未对此作出规定。有学者研究了普遍管辖权、属人管辖权、属地管辖权与保护管辖权的冲突,从权力优先的角度分析,认为解决冲突的是应当优先适用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和保护管辖权;同时又认为,仅从普遍管辖本身出发,考虑到便利诉讼原则,对国际罪行享有管辖权的数方可以参照犯罪地国,犯罪人国、受害国、实际控制地国的依次顺序决定管辖权的实际归属。
(2)我国刑事法规与国际公法差异。国际公法对国际罪行规定的实体上的差异和程序上的不同,往往导致普遍管辖原则适用的不便。在实体立法上,在些国家既没有规定普遍等管辖原则,也未确立相应的罪名体系,从而导致间接适用国际刑法的障碍。我国1979年的刑法典没有规定普遍管辖原则,当时的国内立法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就不相衔接。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行使管辖权的决定》,该决定以刑事特别法的形式确认普遍管辖原则。1997年的刑法典明文规定了普遍管辖原则,并确立了包含部分国际罪行的分则罪名体系。设立普遍管辖原则的目的是便利对国际罪行的追诉和审判,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世界各国对刑法理念的基础性达成共识,但由于价值观念、法律传统的差异,各国对国际罪行规定的刑罚轻重幅度悬殊较大,以致于在审判中往往可能因法律规定的不同,而对同一罪行做出刑罚轻重悬殊极大的判决。
(3)刑事管辖豁免权的限制。外交代表享有外交待权和刑事管辖豁免权,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古老规则,同时该规划也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确认。该公约规定,外交代表人身不得侵犯,并不受任何方式的逮捕或拘禁,外交代表对接受国的刑事等辖享有豁免。由此可见,外交代表在驻在国犯罪时不受驻在国刑法的管辖。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始自进入接受国国境前往就任之时,终于该人员离境之时或听任其离境的合期间终了之时。外交特权和刑事管辖豁免权构成普遍管辖原则的例外。但滥用外交豁免权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国际关系,妨碍到普遍管辖原则的适用。从滥用外交豁免权的有关内容来看,涉及到使馆馆舍、外交人员和外交邮袋。外交豁免与其滥用相互关联,只要存在外交豁免权,就有可能出现滥用问题。欲完全消除滥用外交豁免权的情形,既不符合现实情况,也不具有理论基础。对于外交豁免权的问题,应当承认东道国只能通过外交途径,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条款和一般国际规则解决刑事管辖问题。
综上所述,现在,普遍管辖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普遍接受的国际刑法原则。针对普遍管辖原则实施中的障碍和我国在普遍管辖原则方面刑事实践为时不长的现状,我国仍需在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利于对国际罪行的实施者进行有效的打击和惩治。

『捌』 哪些国家跟我国签订有司法协助协定

截止1995年底,与我国签订司法协助条约或协定的国家有22个:

①中国和波兰《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87.6.5签订,1988.2.3正式生效)。
②中国与法国《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87.5.4签暑,1988.2.8正式生效)。
③中国和蒙古《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89.8.31签订,1990.10.29正式生效)。
④中国和罗马尼亚《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1.1.16签订,1993.1.22正式生效)。
⑤中国和比利时王国《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87.11.20签署,1988.9.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⑥中国和意大利《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1.5.20签署,1995.1.1生效)。
⑦中国和俄罗斯《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2.6.19签署,1993.11.14生效)。
⑧中国和白俄罗斯(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3.1.11因北京签署,1993.11.29生效)。
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关于民事、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3.1.14签署,1995.7.1
1生效)。
⑩中国和乌克兰《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2.10.31签署,1994.1.19生效)。
①①中国和古巴《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1992.11.24签署,1994.3.26生效)。
①②中国和西班牙《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2.5.2签署,1994.1.1生效)。
①③中国和保加利亚《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3.6.2签署,1995.6.30生效)。
①④中国和土耳其《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2.9.28签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6.30批准)。
①⑤中国和泰国《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1994.3.16签署,同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①⑥中国和阿拉伯埃及《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4.4.21签署,1995.5.31生效)。
①⑦中国和希腊《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1994.10.17签署,1995.8.29全国人大批准)。
①⑧中国和加拿大《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4.7.29签署,1995.7.1生效)。①⑨中国和保加利亚《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5.4.7签署,1996.5.27生效)。
②⑩中国与塞浦路斯《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的条约》(1995年4月签署,同年10月30日生效)。
②①中国和摩洛哥《关于民事和商事的协定》(1995年4月签署)。
②②中国与匈牙利《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1995年10月签署)。

『玖』 中国有无与德国签订双边司法协助条约

没有。
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已对外缔结39项引渡条约(其中29项已生效回),52项刑事答司法协助条约(其中46项已生效)。
中国先后与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等西方发达国家签订引渡条约;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比利时签订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除双边条约外,我国已加入《海牙送达公约》和《海牙取证公约》,这两项公约均已对我国生效。
中国与泰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立陶宛,大韩民国,老挝,菲律宾,秘鲁,突尼斯,南非,西班牙,法国,安哥拉,纳米比亚等签署了引渡条约。

『拾』 中国与马来西亚有没有刑事司法协助引渡条约中国与哪12个国家签订双边引渡条约

(1) 中国与9个国家签订<交换囚犯>条约: 乌克兰,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蒙古,哈萨克斯坦,韩国和泰国。
(2) 美国和加拿大拒绝与中国签署引渡条约, 但这些国家仍然可以调用<移民法>(驱逐出境)与中国合作逮捕罪犯...
(3) 与12个国家签订引渡条约: 泰国,俄罗斯,蒙古,柬埔寨,法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南非,老挝,白俄罗斯共和国(Belarus)...
(4)中国与马来西亚没有签署引渡条约;( 双方政府今年8月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打击跨边境犯罪活动, 贩卖人口/洗黑钱和恐怖主义融资/伪造移民文件,电信诈骗和网络犯罪...) ; 马来西亚与香港有签署引渡条约.

热点内容
按劳动法工资怎么算的 发布:2024-11-16 21:33:30 浏览:158
刑诉应当法律援助的对象 发布:2024-11-16 21:25:37 浏览:118
2011年社会保险费法 发布:2024-11-16 21:09:42 浏览:252
司法局开展民法典赠书仪式 发布:2024-11-16 21:07:53 浏览:196
劳动法做六休一 发布:2024-11-16 20:54:10 浏览:238
党内法规的自查报告 发布:2024-11-16 20:29:18 浏览:433
安装空调法律法规 发布:2024-11-16 18:25:45 浏览:725
安徽当涂法律咨询 发布:2024-11-16 18:00:21 浏览:201
法规教育课件 发布:2024-11-16 17:52:09 浏览:183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发布:2024-11-16 17:51:28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