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事业单位民法

事业单位民法

发布时间: 2020-12-25 14:29:44

A. 来个大佬给梳理下民法之善意取得考点大汇总成不我事业单位考试想用到

一、善意取得的概念
善意取得,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回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答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出让人无处分权;
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4、所有权已经转移(交付/登记)。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
受让人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四、不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形
遗失物、盗赃物、货币、禁止流通物等不适用善意取得。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B. 民法总则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的规定有哪些新的变化

民法总则第十条至第二十五条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详细规定: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C. 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民事诉讼的电子数据范围认定包括哪些

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回、电子邮件答、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考虑到当下社会中,民事主体很多个人信息是通过电子媒介来进行传递和保存,所以,诸如人们常说的微信、qq等聊天记录正式纳入法律认可的证据范畴,充分保障了民事主体在诉讼中能够全方位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D. 中国共产党举办的事业单位,是否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正式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E. 独立法人和事业单位法人有啥区别求解答

独立法人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事业单位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依法设立,具备法人条件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学技术等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如学校、医院、科学院、文艺团体等。 强调独立法人地位,并非否定其事业单位法人,而是强调其具有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 事业单位开办资金是事业单位被核准登记时可用于承担民事责任的全部财产的货币体现。事业单位开办资金包括举办单位或者出资人授予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支配的财产和事业单位法人的自有财产。
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不包括下列资产:
(一)代为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和资源性资产;
(二)关系国家秘密、公共安全、公共保障,不能进入流通领域的资产;
(三)借贷款、合同预收款、合同应付款;
(四)职工福利费、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专用基金;
(五)规定了使用方向,不能用于民事赔偿的他人资助的资产;
(六)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不能用于民事赔偿的其他资产。
事业单位开办资金应当以人民币表示。
强调独立法人地位,这就说明医药的资产医院有独立的使用权、管理权和处置权,同时这些资产作为医院享受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财产保障。概括地说强调独立法人地位就是强调了其自主性。

F. 山东的事业单位考试民法侵权中第三人侵权相关知识点有吗

民法历来是公基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其中的侵权责任在三支一扶与省直中更属于常考点,这次主要是针对侵权责任中出现的特例,也就是第三人侵权做一个解析。
首先,我国《侵权责任法》在特殊侵权责任当中多处出现第三人侵权的情形,比如饲养动物致害、安保责任以及教育机构侵权中都有涉及,另外,在本法二十八条也加以具体规定:“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事实上,第三人侵权在具体适用于案例时,考察情形变化较大,一般题目偏难,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在不同的侵权责任情形下,也即适用不同的侵权归责原则的情形下,如何正确判断第三人侵权的责任归属。
有些学者的观点是如此认为,即若是一种情形适用的是过错归责原则或是过错推定归责原则,那么若有第三人侵权,就由第三人承担责任,另外行为人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典型的比如安全保障责任(过错归责)和教育机构侵权(视情况过错归责或过错推定归责),在教育机构侵权当中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那么由该侵权第三人承担责任。若是某种情形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那么该第三人和侵权行为人承担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最终责任人),比如在个人饲养动物责任当中,若是第三人导致动物致害的话,受害人可以找第三人索赔,也可以找动物的饲养者或管理者索赔,若动物的饲养者或管理者并无错,那么在赔偿完毕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目前通说也大多采用此观点,且在实践做题当中亦是属于一种比较容易判断的方法,值得借鉴。

G.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中(选择.判断.分析题)怎么有效的区分: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还未开始,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js.offcn.com/)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时间供大家参考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
A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申论》三科;
B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两科;
C类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两科

报名、照片上传时间:2月15日09:00~2月21日16:00;
资格初审时间:2月15日09:00~2月22日16:00;
缴费时间:2月15日09:00~2月23日16:00。
成绩查询时间:预计是考后一周左右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js.offcn.com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H. 2020山东事业单位备考: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梳理

分为来 有效 无效 效力待定。
这个自主要规定在民法总则中。首先,区分该行为的效力,前提是该行为是法律行为,如果是事实行为,不存在效力问题。比如创作、建造房屋等,事实上发生了该事实,就是发生了,没有什么有效无效的说法。
效力待定,主要是8岁—18岁,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作出的法律行为,且该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比如17岁的孩子与他人成立价值100万的商业合同。待定,待其法定代理人来定。
无效。8岁以下,精神病人。直接无效。这里涉及到赠与的问题。比如,过年小孩子收红包,这里其实是小孩子与大人订立一个赠与金钱的合同。但问题是,民法总则仅规定,8岁以下的实施法律行为无效,直接无效,大人连追认的机会都没有。那么,行为无效导致合同也无效,小孩子获得该红包,没有基于有效的赠与合同,因我国采用的是有因性,那么小孩子不能合法获得红包。
算了,懒得说了。这法律还差点。

I.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具体是哪些

事业编制仅次于公务员,现在也有很多是合同工,只要是入编制的基本上算是铁饭碗了。近几年,事业单位考试越来越趋向规范化,考试的广度很大,跨越很多们学科。

事业单位考试分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前者和公考的《行测》基本一样,一般只是题量与题型难度有差别;后者包括面比较广泛,会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时事、哲学理论等等内容;另外还会有一定的专业课目考试。专业考试是视各岗位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面试有结构化面试,有些也会采用无领导小组,教师常采用说课形式。

专业课

专业课考试是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根据自身业务方向、管理职能设置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专业科目涵盖管理类、计算机类、审计财会类、医疗卫生类等专业知识。不同招录系统考试科目也不尽相同,卫生系统常见考试科目为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等;教育系统常见考试内容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及各学科专业知识等。

面试

事业单位面试题,多以考察考生表达、分析、决策、创新与应变等综合能力为主。从试题题型上分析,答题多以结构化面试为主,通常会有不定量的追加提问,此外,无领导小组讨论、材料分析题、漫画分析题等题型部分地区也会涉及。从试题内容上分析,答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自我认知类;②综合分析类;③计划组织类;④沟通协调类;⑤应急应变类等题型,总之,面试中语言表达能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三项是考察重点。

J. 多选题题目: 6、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 )

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公法人和私法人。

按中国《民法总则》第二节第七十六条和第三节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可以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1、营利法人:

以取得利益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2、非营利法人: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3、特别法人:

《民法总则》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10)事业单位民法扩展阅读

法人的意义:

1、独立于自己的主管部门,企业和主管部门之间是两个完全平等的主体,不是隶属关系,双方只能按照等价有偿自愿互利的原则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2、独立于企业成员,即企业法人与组成企业法人的成员互相分离,各自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3、独立的财产权利,从而使企业法人能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4、独立的财产责任,即企业法人的民事责任以企业自有的财产独立承担,同组成企业法人的成员的财产无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热点内容
月息3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9 09:01:01 浏览:551
刑事诉讼法再审抗诉 发布:2025-02-09 08:58:44 浏览:371
财经法规习题集 发布:2025-02-09 08:53:13 浏览:838
集体土地司法强拆 发布:2025-02-09 08:37:26 浏览:538
第三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9 08:26:03 浏览:301
行政法派出机关类型 发布:2025-02-09 08:25:17 浏览:74
全国法院系统学术 发布:2025-02-09 08:24:34 浏览:770
论民法的精神 发布:2025-02-09 08:24:31 浏览:389
教师法律法规学习 发布:2025-02-09 08:18:17 浏览:201
社区政策法规 发布:2025-02-09 08:01:14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