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新消法的司法解释

新消法的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2-08-23 16:08:21

A. 《新消法》第55条惩罚性赔偿3倍金额包括损失金额吗

退一赔三,也就是总共赔到手是四倍。惩罚性赔偿是不包括损失金额在内里面的。

(1)新消法的司法解释扩展阅读容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B. 消法第四十三条的法律解释

新消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专
受到损害的属,
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
也可以
向展销会的举办者、
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
有权
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普遍认为,
那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
减免自身法律责任
加重对方责任
的格式文本、行业惯例,都属于

霸王条款

。此案例中,居然之家的法定责任,显然是先行
赔付。

——
呼和浩特市文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苗荣盛

关于此事,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文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苗荣盛。苗荣盛告诉记者:

统一收银是商场对商家管理的行为,消费者如果没有与商家进行串通等重大过错行为,商
家故意不执行统一收银制度,
那只能说明是商场内部管理不善的问题。
作为居然之家,
提出
的签合同、盖公章、统一收银,只是内部管理的规定,如果作为限定在法定义务上的条件,
显然不具有合法性。
普遍认为,
那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
减免自身法律责任,
加重对方责任的格式文本、
行业惯例,
都属于

霸王条款


此案例中,
居然之家的法定责任,
显然是先行赔付。

C. <新消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解读】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对网络购物等非现场购物进行创新性的规定,即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而在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纠纷解决过程中发现,经营者以各种手段及借口规避新《消法》的“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如私设购物规定、以商品被拆封等理由拒绝消费者的退货申请,针对这一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做了更为细化的规定。
如《办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无理由退货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并超过十五日的,视为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一)对于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自收到消费者退货要求之日起未办理退货手续……(四)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无正当理由未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即将施行的《办法》细化了新《消法》的“无因退换货”规定,且规定经营者不依法履行“七日无理由退货”并超过15日的,视为故意拖延和无理拒绝,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因此,案例中王先生遇到的问题在《办法》中有了明确规定,即经营者以商品被拆封、查验影响商品完好为由拒绝退货的,超过十五日,即视为经营者存在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的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依法予以惩处。
解读二:《办法》实施后,“预付款消费”不再退费难
观点:预付款消费有保障,违约经营者将受严惩

【案例】
日前,消费者张先生在一家健身房办理了一张健身卡,并存入5000元钱。之后,健身房竟贴出“装修通知”,装修几个月一直不恢复营业。后张先生听说健身房早已停业,可卡内还存有几千元预付款,便找经营者退款。但经营者让张先生回家“等信儿”,一直拖延张先生,不予退款,张先生就此事多处投诉。
【解读】
预付卡消费投诉是近些年消费纠纷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对于预付款问题,新《消法》第五十三条仅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即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只对经营者应该履行退回预付款的责任及义务进行了规定,但对于经营者拒绝履行退费等义务的情形,新《消法》未明确规定,而《办法》对此进行了具体补充。
即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应当与消费者明确约定责任义务等内容;针对预收款消费方式中的退款难,专门规定了对退款无约定的,要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明确表示不予退款的自消费者提出退款要求之日起超过15日未退款的,视为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这既是对经营者拒绝履行预付款退费等义务的更为细致的规定,也是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际且具体的保护。
解读三:《办法》实施后,可以对“霸王条款”坚决说“NO”
观点:对“霸王条款”零容忍,加强惩治力度
【案例】
小王约朋友周末聚会,特意将家中藏酒拿到饭店,谁知被饭店方告知:“本店严禁自带酒水,如自带酒水需加收开瓶费”。小王认为饭店如此规定极不公平,故到消协投诉。
【解读】
近年来,“霸王条款”一直是新闻媒体、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新《消法》将经营者的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与格式条款一起作并列表述,《办法》则将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了细化,也加强了惩治力度。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使用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不得作出含有下列内容的规定:(一)免除或者部分免除经营者对其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承担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赔偿损失等责任……(四)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消费者拒绝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或者提高收费标准;(五)规定经营者有权任意变更或者解除合同,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权利;(六)规定经营者单方享有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
实际上,以往的消费活动中,绝大部分经营者提供的是格式条款合同,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将不必要的责任强加于消费者,遏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办法》对于经营者和消费者双方地位上的平衡,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鼓励自由平等的价值体现,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作用。
解读四:《办法》实施后,可能遭遇的“种种欺诈”都列明在内
观点:明确欺诈情形,严惩欺诈行为
【案例】
消费者张女士在一家服装店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件“清仓甩卖”的衣服。几天后,张女士再去这家服装店时发现,店内在售的同款大衣,价格是1300元,但已经没有“清仓甩卖”的标志了。张女士认为,她当时购买这个大衣是因为当时是“清仓价”肯定便宜才购买的,谁知后期更便宜了。张女士觉得自己被商家欺骗了,故投诉到消协。
【解读】
新《消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新《消法》虽对欺诈行为赔偿数额进行了规定,但却缺乏对欺诈种类明确界定。
《办法》在注重对经营者销售商品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对服务欺诈的认定。不仅在多项条款里提到了服务,还在第十三条新增了对装修、家政服务、房屋租赁等服务领域欺诈行为的认定。
解读五:《办法》实施后,个人信息范围更明确
观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动真格
【案例】
消费者李先生近期计划买房结婚,在看过几个楼盘后,他经常会接到一些其他楼盘,甚至是装修公司、房产中介等打来的营销电话,有的甚至把卖房信息贴到其目前居住房子的门上。种种迹象表明李先生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但这些个人信息是怎么被透露出去的?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解读】
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是去年新《消法》的一大亮点,但缺乏较为细致、明确的规定,此问题在《办法》中进行了补充,并对个人信息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未经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二)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三)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消费者个人信息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活动中收集的消费者姓名、性别、职业、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收入和财产状况、健康状况、消费情况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消费者的信息。
由此可知,无论是新《消法》还是即将施行的《办法》,也与国际上相关立法是一致的,适应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使用条件。
解读六:《办法》实施后,买卖货品将不再被骗
观点: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公示处罚信息、记入经营者信用档案
【案例】
李先生欲购一批货物,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王先生,在李先生签字、付款后,发现已经找不到王先生本人,后经调查得知,王先生在与李先生签字之前,就已经负债累累,并多次被当地相关部门行政处罚,但由于李先生并不知晓王先生被处罚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
【解读】
新《消法》和《办法》强调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要求经营者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增加经营者义务、责任的同时,强化有关行政保护力度。
《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单处或者并处警告,违法所得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对经营者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记入经营者的信用档案,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布。”
《办法》施行后,如果李先生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王先生的处罚信息及信用档案,再决定是否与其签订合同,将有利于预防合同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办法》明确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向社会公布,有利于通过信用的约束,用社会的力量惩戒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经营者。

D. 新消法食品过期赔偿,不足十倍按500元赔偿是哪条

并没有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而是规定在《食品安全法》中。
法律分析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只有在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时才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食品安全法>的解释》第6条对较为常见的能够认定为经营者明知的情形进行列举,同时作出兜底性规定。第6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费者主张构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已过食品标明的保质期仍然销售的;(二)未能提供所售食品的合法进货来源的;(三)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进货且无合理原因的;(四)未依法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五)虚假标注、更改食品生产日期、批号的;(六)转移、隐匿、非法销毁食品进销货记录或者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七)其他能够认定为明知的情形。其中,关于经营者未依法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情形是否应当认定为构成经营者明知的问题,在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进货查验义务是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的经营者义务,司法解释应当严格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明确将未尽查验义务认定为经营者明知,由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最大限度保证食品安全,也为法院司法提供指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食品安全法规定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前提是明知,未尽进货查验义务与故意违法不同,考虑到我国食品经营市场的发展现状,规定将未尽查验义务推定为经营者明知,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认为,进货查验义务是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的经营者义务,对于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消费者基于对经营者的信任采购食品,经营者不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经过征求各方面意见并研究讨论,明确将未依法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作为经营者明知的一种情形予以规定,引导经营者规范经营,最大限度保证食品安全,督促经营者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E. 新消法55条欺诈的认定及赔偿分别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条规定,消费者在遭受欺诈行为时,可提出赔偿,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三倍赔偿数额不足五百,提请增加至五百: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相关法律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F. 新消法规定商家欺诈行为有哪些

一、虚标价格

消费者小林在某商场鞋柜买了一双号称打3折的鞋子,店员告诉小林,鞋子原价500多元,打折后价格为190多元,小林买了鞋子回家穿时,发现在鞋子说明书上,粘着一块“全国零售价150元”的标签,后来调查怀疑,是被经营者撕漏了。小林投诉后,商家按《消法》退一赔二解决。

三、当不良商家的帮凶,以虚拟购物方式为商品刷出好评。从某种角度看,刷单行为是对消费者的欺诈,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6)新消法的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⑸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⑹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⑺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⑻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⑼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⑽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⑾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⑿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⒀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来判断。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当采用一般标准,即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则个别消费者不得以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这种损害并不意味着要求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按其性质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第三,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是故意,但从文义上来理解,欺诈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行为应无疑义,因此,并非经营者主观故意状态不需具备,而是“欺诈”二字本身已经包含或者揭示了经营者的故意心理。

所以,在下列情况下,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⑴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

⑵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⑶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⑷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

⑸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经营者能够证明,就不是欺诈行为;不能证明,则构成欺诈。

G. 新消法退一赔三详解是怎么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7)新消法的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五十条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H. 什么是新消法

自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来,对这部法律的首次大修改。新消法将于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I. 新消法第24条如何解读咨询

1、明确了消费者的优先退货权。规定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退货、更换、修理。

2、扩大了三包规定的适用范围。原三包规定涉及商品仅有20余种。新《消法》规定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并明确了7日之后经营者应承担退货、修理、更换义务的情形。

3、规定了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的费用。

4、明确三包期限的起始时间从交付之日起开始计算。过去,三包起算时间是按开具发票时计算,但是有的商品从开具发票到货物交验、安装、调试完毕可能会有将近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将这段时间也纳入三包期限,实际上是间接缩短了三包期限,有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不符合《物权法》有关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的规定。

热点内容
解除司法拘留 发布:2025-01-15 20:57:30 浏览:383
经济法的理念论文 发布:2025-01-15 20:52:43 浏览:755
追究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5 20:46:49 浏览: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发布:2025-01-15 20:24:31 浏览:739
注册会计师和司法考试 发布:2025-01-15 19:42:55 浏览:259
19经济法基础第四章 发布:2025-01-15 18:14:41 浏览:188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发布:2025-01-15 18:06:43 浏览:147
劳动法解释停职员工待遇 发布:2025-01-15 17:40:35 浏览:399
国税局政策法规科职责 发布:2025-01-15 17:37:38 浏览:457
劳动合同法三到五年 发布:2025-01-15 17:24:42 浏览:478